緋扇

薔薇科薔薇屬植物

緋扇徠,月季的一種,產於日本。因其花色鮮紅,成活率高故為廣大花農和月季喜愛者栽培首選。常嫁接為樹形用於城市綠化。嫁接為樹形時被商家俗稱“樹形玫瑰”。

形態特徵


花硃紅色,瓣邊泛桔黃色,被色較深而成暗紅色。花型高心微卷邊呈杯狀,瓣扇圓形。大型花,花徑12-14cm,花瓣40-45枚。味淡香。花絲暗紅色。花蕾壺形。葉綠色有光澤。小葉圓至橢圓形,先端漸尖,葉緣鋸齒不明顯。斜直刺,刺體中等。嫩葉、嫩刺、嫩枝皆呈暗紅色。植株半直立,較高,長勢強健,抗病力強。花朵鮮艷,耐開,適宜於盆栽。

生長環境


該品種是1982年日本京成月季園藝社育成的,1983年北京從日本引進。

生長繁殖


扦插、嫁接、壓條。常用山木香嫁接繁殖

栽培技術


整地

圃地或綠化地栽植,先將翻好的土地耙平,施足底肥,以腐熟的農家肥為主,可適當加入少量二銨。觀賞緋扇栽植的株行距一般為40厘米×50厘米。為了便於日常管理,每畦以栽兩行為宜,畦寬40厘米,每畝約栽3400株。
苗木的修剪與消毒
緋扇好是隨挖隨栽,栽種前,對幼苗進行一次修整,剪除病枝、干枝、弱枝及損傷根和過長根。將修剪后的緋扇用ABT3號生根粉浸根0。5-2小時,然後用百菌清或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1-2遍。

栽植

栽植時將植株放入穴內,輕提、履土、灌水,使土壤充分濕透,后將穴內泥土添滿踏實。

灌溉

緋扇的根部土壤要保持濕潤,澆水的次數與時間應根據氣候條件具體掌握,堅持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澆水好的時間是清晨或在下午近黃昏時澆水。

施肥

緋扇在適當施肥的情況下,開花美麗碩大,還可增進植株抗病蟲害和耐寒的能力。早春緋扇萌芽前,宜施一次無機肥料,促進早期生長。在寒冷地區,秋季霜凍前一個半月,用濃度為1。5-3ppm的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細霧噴灑,能促使緋扇枝條充實,提高耐寒力。生長季節每月追肥一次,做到薄肥多施,肥力均勻。每平方米施複合肥0。15-0。1千克。

剪枝

緋扇的生長期從春天萌芽到初冬休眠,每次花期前後,都要適當進行修剪,對新栽的幼株,當開春第一次形成小花蕾時,應及時摘蕾,促其積累養分發枝發棵。以後每次花謝后剪除殘花。在生長期修剪中,為了防止植株在不適當位置上萌芽抽枝,還應及時抹去枝條其它部位的芽。對於壯棵緋扇,在每次修剪的過程中,除了剪除枯枝、病枝、傷枝外,還應根據植株的形狀,把一些瘦弱無力、零亂錯雜、過份擁擠的側枝剪去,使整個植株形成一個倒置的傘形。冬剪以強剪為主,在距基部3-6厘米處全部剪去,只在主枝基部保留10個左右的芽眼。

病蟲害防治

南方地區的盆栽緋扇易感染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易受白粉虱棉鈴蟲紅蜘蛛等蟲害。
白粉病
白粉病的預防和防止可採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或己唑醇可濕性粉劑1600~18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連續噴施2~3次,5~7d噴1次。
霜霉病
南方地區盆栽緋扇易發生在春季。可採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噴或72.2%霜霉威鹽酸鹽水劑600~8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連續噴施2~3次,5~7d噴1次。
灰霉病
灰霉病的防治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連續噴施1~2次,7~10d噴1次。
白粉虱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1.8%啶蟲脒高滲乳油2000~3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連續噴施1~2次,7~10d噴1次。
甜菜夜蛾
菜寶乳油1000~15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000~15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連續噴施1~2次,7~10d噴1次。
紅蜘蛛
紅蜘蛛在南方地區的夏季發生嚴重。可採用25%炔蟎特乳油2000~3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連續噴施2~3次,5~7d噴1次。

防治方法


1、需特別注意紅蜘蛛對葉片的危害。
2、香味濃烈容易招薊馬,需特別注意防止嫩葉和花苞受到蟲害。
3、盆栽時不耐熱,夏天需注意遮陰。
4、花大,需要肥料較多,花期每星期施一次磷鉀肥,可灌根可噴葉。
5、花后及時修剪殘花,並補充一次氮肥。
6、每年冬天休眠后需補充複合肥/有機肥等緩釋肥深埋土裡做底肥。肥料要遠離根系防止燒苗。
7、花朵顯色后停止施肥,防止枯萎落蕾。
徠8、盆栽澆水做到不幹不澆,澆則澆透。每次澆水都澆到盆底流出水來為止。
9、盆栽以塑料盆陶盆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