啶蟲脒

新型殺蟲劑

啶蟲脒,屬氯化煙鹼類化合物,英文通用名為acetamiprid,其化學名稱為N-(N-氰基-乙亞胺基)-N-甲基-2-氯吡啶-5-甲胺。啶蟲脒是一種新型殺蟲劑。

理化性質


外觀為白色晶體,熔點為101.0~103.3℃,蒸汽壓>1.33×10-6帕(25℃)。25℃時 在水中的溶解度4200毫克/升,能溶於丙酮、甲醇、乙醇、二氯甲烷、氯仿、乙腈、四氫呋喃等。在PH=7的水中穩定,PH=9時,於45℃逐漸水解,在日光下穩定。

毒性


大鼠急性口服LD50:雄217mg/kg,雌146 mg/kg;小鼠:雄198mg/kg,雌184 mg/kg;大鼠急性經皮LD50:雄、雌>2000mg/kg

使用方法


①防治各種蔬菜蚜蟲,在蚜蟲發生的初盛期細緻噴施1000-1500倍3%天達啶蟲脒乳油藥液,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即便在多雨年份,藥效仍可持續15天以上。
②防治棗、蘋果、梨、桃等果樹蚜蟲,在蚜蟲發生初盛期,用2000-2500倍3%天達啶蟲脒乳油液噴霧,殺蚜速效性好,耐雨水沖刷,持效期達20天以上。
③防治柑橘蚜蟲,於蚜蟲發生期用2000-2500倍3%啶蟲脒乳油噴霧,對柑橘蚜蟲有優良的防治效果和較長的特效性,且正常使用劑量下無藥害。
④防治棉花、煙草、花生等作物上的蚜蟲,在蚜蟲發生初盛期,用2000倍3%天達啶蟲脒乳油噴霧,防治效果良好。
⑤防治白粉虱、煙粉虱,在苗期噴灑1000-1500倍3%天達啶蟲脒乳油液,成株期噴灑1500-2000倍3%天達啶蟲脒乳油,防治效果達95%以上。採收期噴灑4000-5000倍3%天達啶蟲脒乳油液,防治效果仍達80%以上。而對產量品質無影響。
⑥防治各種蔬菜薊馬,在幼蟲發生盛期噴灑1500倍3%天達啶蟲脒乳油液,防治效果達90%以上。
⑦防治水稻飛虱,在低齡若蟲發生盛期,用1000倍3%天達啶蟲脒乳油液噴霧,防治效果達90%以上。

注意事項


①本劑對桑蠶有毒性,切勿噴灑到桑葉上。
②不可與強鹼性藥液混用。
③本品應貯存在陰涼乾燥的地方,禁止與食品混貯。
④本品雖毒性小,仍須注意不要誤飲或誤食,萬一誤飲,立即催吐,並送醫院治療。
⑤本品對皮膚有低刺激性,注意不要濺到皮膚上,萬一濺上,立即用肥皂水洗凈。
⑥本產品質量保質期兩年。
⑦本品為低毒殺蟲劑,但對人、畜有毒,應加以注意。

其它說明


使用說明:本品是一種新型廣譜且具有一定殺蟎活性的殺蟲劑,其作用方式為土壤和枝葉的系統殺蟲劑。廣泛用於水稻,尤其蔬菜、果樹、茶葉的蚜蟲、飛虱薊馬、部分鱗翅目害蟲等的防治。

防治對象


作物 防治對象 用藥量(a.l.g/ha)施用方法
小麥 蚜蟲 7.5-12 兌水40kg噴霧
蔬菜 蚜蟲 6-10ppm 噴霧
桔樹 蚜蟲 6-10ppm 噴霧
製劑:3%EC,20%SP
水土保持:半衰期1.1~2.1天(土),420天(25℃,pH9),21天(河水)

商品名稱


七卡、比蟲清、乙蟲脒、力殺死、蚜克凈、樂百農、賽特生、農家盼等幾十種名字。

劑型


3%、5%乳油,1.8%、2%高滲乳油、3%、5%、20%可濕性粉劑,20%, 40%可溶粉劑,3%微乳劑,70%水分散粒劑。

性質與作用


作用於昆蟲神經系統突觸部位的煙鹼乙醯膽鹼受體,干擾昆蟲神經系統的刺激傳導,引起神經系統通路阻塞,造成神經遞質乙醯膽鹼在突觸部位的積累,從而導致昆蟲麻痹,最終死亡。
天達葯業植保公司開發的3%啶蟲脒乳油,具有觸殺、胃毒和較強的滲透作用,殺蟲速效,用量少、活性高、殺蟲譜廣、持效期長達20天左右,對環境相容性好等。由於其作用機理與常規殺蟲劑不同,所以對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及擬除蟲菊酯類產生抗性的害蟲有特效。對人畜低毒,對天敵殺傷力小,對魚毒性較低,對蜜蜂影響小,適用於防治果樹、蔬菜等多種作物上的半翅目害蟲;用顆粒劑做土壤處理,可防治地下害蟲。

生產工藝


製備方法一
2-氯-5-氨甲基吡啶的製備 將烘乾的六次甲基四胺23.5g,乙腈200mL,2-氯-5-氯甲基吡啶27.4g (90.2%)混合后。加熱攪拌迴流8h。冷卻,過濾得57.8g白色固體。將所得的白色固體投入500mL反應瓶中。加入49mL水、48mL鹽酸。攪拌下加入120mL甲醇。加熱迴流1.5h。反應初期反應溫度61℃,1h后迴流溫度為50.5℃。除去甲醇和二甲氧基甲烷,加入氯仿80mL。攪拌下加入25%NaOH水溶液80g,pH值為8~9,分層,水層用80mL氯仿萃取1次。合併氯仿層,減壓脫除氯仿,冷卻,得淡黃色固體25.5g,粗品用甲醇重結晶1次,得白色晶體。含量97.3%,m.p.25~26℃。
N-氰基-N'-(2-氯-5-吡啶甲基)乙脒的製備 在100mL反應瓶中,投入2-氯-5-氨甲基吡啶15.89g (84.3%)、水52.3mol。攪拌下室溫滴加N-氰基乙醯亞胺酸乙酯11.64g (95%)。滴畢再攪拌30min。加入乙醇18.5mL。加熱至78℃,淡黃色固體溶解,迴流至全溶。慢慢地冷卻,析出白色結晶,放至冰箱。過濾,烘乾,得16.04g白色結晶。粗品用乙醇重結晶,得白色結晶。含量98.5%,m.p.141~143℃。
啶蟲脒的合成 在250mL反應瓶中,加入N-氰基-N'-(2-氯-5-吡啶甲基)乙脒20.5g (85.27%)、氯仿54.5mL、甲丁基溴化銨0.11g。攪拌下,冷卻到15℃,同時滴加硫酸二甲酯11.6g和50%NaOH水溶液8.4g,滴畢於15℃攪拌反應3h。加水33.6mL和40%二甲胺水溶液0.33g,室溫攪拌1h,分層,水層用氯仿萃取,合併氯仿層。加入水38mL,常壓蒸餾脫去氯仿。冷卻,加入甲醇,再冷卻至35℃。滴加水37mL,析出固體。冷卻至析出完全。過濾,得淡黃色固體,烘乾得17g產品,粗品用甲醇水溶液重結晶,得白色針狀結晶。m.p.101~103℃。
以上總收率為57%,含量>85%。
其他製備方法
啶蟲脒由N-氰基-N'-甲基乙脒和2-氯-5-氯甲基吡啶反應製得。
啶蟲脒由N-氰基乙脒和2-氯-5-氯甲基吡啶反應,然後與硫酸二甲酯反發生甲基化反應製得。
啶蟲脒也可由N-氰基乙亞胺酸酯和N-甲基-2-氯-5-甲基胺反應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