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連集鎮

山東省曹縣下轄鎮

普連集鎮,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地處曹縣北部,東與古營集鎮接壤,南與王集鎮為鄰,西連青菏街道,西北鄰青崗集鎮。區域面積75.31平方千米。2018年,戶籍人口65184人。

1957年,成立普連集鄉。1958年,成立五一公社,同年底,更名普連集公社。1983年12月,撤社建鎮。2020年6月,普連集鎮下轄30個行政村。

2018年,普連集鎮有工業企業13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6家。

歷史沿革


1912年後,境域分屬曹縣第四區(莘冢集區)和第五區(古營集區)。
1949年8月,分屬曹縣第三區、第四區、第五區。
1953年春,屬曹縣第十五區,下設8小鄉。
普連集鎮
普連集鎮
1957年,成立普連集鄉。
1958年,成立五一公社,同年底,更名普連集公社。
1983年12月,撤社建鎮。
2001年2月,撤銷莘冢集鄉,併入普連集鎮。
1953年建普連集鄉,1958年改五一公社,同年底更名為普連集公社,1983年改鎮。
1996年,面積78.7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轄普連集、趙菜園、前尹樓、后尹樓、鐘口、常寨、田油坊、溫庄、隆華店、葛河、管樓、苗口、武平樓、祝奶奶廟、東王莊、三官廟、代樓、柳園、袁新莊、任庄、王莊寨、大王集、甄樓、司廟、朱廟、郗庄、平王莊、后苗庄、苗樓29個行政村。2001年,撤銷莘冢集鄉併入普連集鎮。
1983年12月,撤社建鎮。
2001年2月,撤銷莘冢集鄉,併入普連集鎮
2006年12月,將普連集鎮張泗庄、溫庄、路庄寨、紅廟寨、趙樓、杜庄、田油坊、隆華店、后窯、明庄、郜庄、鐘口、李樓寨、胡庄、莘冢集東、莘冢集南、莘冢集北、莘冢集西、蘭場、莘冢集南東、周庄、丁堂、張菜園東、張菜園西、石樓、張大庄、徐樓、徐集、晏庄、張堂、任庄、前尹樓、后尹樓、趙菜園、常寨、寇集、張店、岳店、岳樓、前張庄、郜路嘴、陳庄、劉莊園43個行政村劃歸青菏街道管轄。

行政區劃


轄普連集、祝奶奶廟、苗口、管樓、朱廟、苗樓、后苗庄、郗庄、平王莊、袁新莊、柳園、代樓、東王莊、三官廟、王莊寨、大王集、司廟、甄樓、武平樓、葛河、張庄21個行政村。
轄普連集(371721102)
名稱區劃代碼
200121普連集村
205220祝奶奶廟村
206122管樓村
207122苗口村
208220武平樓村
210122張庄村
244220苗樓村
245220朱廟村
246220郗庄村
247220后苗庄村
248220平王莊村
249220葛河村
254220王莊寨村
255220司廟村
256220大王集村
257220甄樓村
259122東王莊村
260220袁新莊村
261122柳園村
262220三官廟村
263220代樓村

交通


2011年,普連集鎮有省道臨商公路、棗曹路,鐵路京九線過境。
普連集鎮
普連集鎮
該鎮承東啟西,通南貫北,是四省八縣邊界經濟貿易中心和信息集散地。S348公路過境,京九鐵路貫穿全境,鎮內設有專線貨站,南臨商丘隴海、京九黃金十字架,北靠菏澤新石亞歐大陸橋、日東高速、G35濟廣高速、德商高速穿而過,臨商、棗曹兩條省道在境內呈十字架交叉輻射,與此同時105、220國道交織成網,四通八達。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普連集鎮轄區總人口4.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3萬人,城鎮化率28%。另有流動人口1456人。
2018年,普連集鎮戶籍人口65184人。
普連集鎮
普連集鎮

經濟


龍頭企業

以菏商路、棗曹路為經濟帶向縱深輻射的區域板塊經濟不斷壯大,成為普連經濟的新亮點。止2005年底,區域內已發展企業196家,形成固定資產9億元。企業規模膨脹加快。全鎮現有曹普、魯藝、珠峰、航鷹四大龍頭企業,2005年投資超過3000萬元,青林傢具、金星木業、世奧衛材等10家企業投資都超過1000萬元,21家企業投資過500萬元,全鎮48家工業企業總投資完成3.5億元。經濟外向度不斷提高。全鎮現有168家出口創匯企業,22家企業擁有自營進出口權,已發展外貿出口產品16個系列,20000多個品種,遠銷歐美、日本、東南亞及港、奧、台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5年全鎮共完成出口創匯5300萬美元,穩居全市榜首。

特色產業

已形成的林木草條種植、加工、銷售的林業化鏈條不斷拉長壯大,全鎮現有豐產林、杞條種植基地已達4.5萬畝,以板材生產、工藝品、草條製品加工為主導產品的生產企業168家,帶動農村勞動力就業1.2萬人,林業產業化所形成的年工業銷售收入7億元,利稅8000萬元,增加農民收入1.2億元。
普連集鎮
普連集鎮
該鎮地處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光照充足。除主產小麥、棉花、大豆、蘆筍青山羊魯西黃牛外,盛產質地高檔桐楊木和優杞條,全鎮現有豐產林、杞條種植基地4.5萬畝,以板材工藝品、高檔工藝傢俱、草條編工藝品加工為主導產品的出口創匯企業168家,發展加工網點3000多個,從業人員1.5萬人,研製開發外貿出口產品16大系列、20000多個品種,遠銷歐美、亞太和東南亞5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形成以林木和草條種植、加工、出口為一體的林業產業化格局,創造了公司外接國際市場、內聯千家萬戶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成功典範,被中國林學會授予“中國泡桐加工之鄉”、“中國楊木加工這鄉”、“中國柳編之鄉”。

綜述

2011年,普連集鎮財政總收入1200萬元,比上年增長2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50萬元,比上年增長2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5萬元,增值稅850萬元,企業所得稅14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73元,比上年增長17%,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4億元,比上年增長11%;各項貸款餘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15%。
2018年,普連集鎮有工業企業13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6家。

農業

2011年,普連集鎮耕地面積4.9萬畝,人均1.1畝,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為主,農業總產值達到1.98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3.9萬噸,人均890.9千克,其中小麥2.3萬噸,玉米1.6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0.9萬頭,年末存欄0.6萬頭;羊飼養量0.5萬隻,年末存欄0.8萬隻;家禽年飼養量11萬羽。

工業

2011年,普連集鎮是化工、食品和木製工藝品加工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工業總產值達到10.5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2.9億元,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16.8%。私營企業35家,職工6500人。

商業

2011年末,普連集鎮有商業網點103個,職工312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0.8億元,比上年增長17.5%;集市貿易年成交額1億元。出口總額99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1%,主要產品有室內傢具等其他多種工藝品近5000多個品種,銷往日本、東南亞、歐美及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普連集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5個,藏書1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20人,有線電視用戶0.4萬戶,入戶率3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普連集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1200人,專任教師40人;小學11所,在校生1700人,專任教師6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00人,專任教師3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80萬元,比上年增長29%。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4%,比上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
普連集鎮
普連集鎮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普連集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2個,門診部(所)24個;病床1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6張;固定資產總值76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36名,其中執業醫師45人,執業助理醫師137人,註冊護士178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3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普連集鎮醫療救助11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00人次,共支出7.6萬元,比上年增長4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62戶,人數1064人,支出121萬元,比上年增長30%,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長3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4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0萬元,比上年增長15%。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3.8萬元,使32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4萬人,參保率100%。

富民農戶貸促創業

曹縣普連集鎮扶貧辦工作人員結合管區幹部,進村宣傳小額信貸惠民政策,並對有創業意願的貧困戶再次統計,鼓勵他們早日化想法為行動,完成脫貧。
省級貧困村祝奶廟村抽出了一輛宣傳車在村內巡迴式宣傳“富民農戶貸”相關政策,讓村民無需抵押、無需擔保就能憑藉個人信譽從銀行順利貸款,據調查發現部分貧困戶有創業的初步想法,但無奈於資金的缺乏,“富民農戶貸”是一款以富民為出發點,以財政扶貧資金扶持為主導的信貸產品,其目的是為解決農戶擔保難、貸款難的問題,讓資金不再成為束縛貧困戶就業的瓶頸,使一些有創業想法的貧困戶做大做強扶貧特色優勢產業,加快農民創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