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生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文法學院教授

楊福生(1946.10-2010.11)1969年畢業於合肥師範學院中文系,1984年結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曾任中華美學學會會員、中國文藝理論研究會會員、安徽省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副會長。現任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文法學院教授。

生平經歷


楊福生(1949.10-)籍貫安徽巢湖市。現任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文法學院教授。1969年畢業於合肥師範學院中文系,1984年結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原任《巢湖學院學報》主編、編輯部主任。現任巢湖學院中文系教授、滁州學院特聘教授,2003—2007年蘇州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碩、博)、安徽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碩)畢業答辯委員會成員,

學術兼職


安徽省社科聯學術界》雜誌社編審,安徽省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巢湖市文聯常委、巢湖市作協名譽主席、巢湖文化研究會學術顧問、民進巢湖委員會名譽主委。
中華美學學會會員、中國文藝理論研究會會員。安徽省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副會長、安徽省文藝理論研究會理事、安徽省美學學會理事、安徽省馬列文論研究會理事、安徽省延安文藝研究會理事。

科研成果


1985年以來,已承擔省級科研課題6項,校級科研課題4項,北京大學科研課題1項,均結題。
成果主要有:
專著(含合作):
《中國文藝理論百年教程》(廣東高教出版社,2004.此為北京大學科研課題)、
《古書論精華譯評》(黃山書社,1992)、
《宋代絕句賞析》(安徽文藝出版社,1987;另有1997年台灣正中書局版)、
元人小令賞析》(安徽文藝出版社,1988)、
唐代律詩賞析》(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另有台灣華成出版公司版);
譯著:《文藝學方法概論》(安徽文藝出版社,1991);
論文100多篇,發表於《文藝理論與批評》、《北京大學學報》、《學術界》、《求索》、《學術研究》及省內外高校學報等,主要有:
《楊朔創作論》、
《三十年代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方法論在中國》、
《現實主義深化論》、
《論真實》、
《二十年代西方文藝理論在中國》、
《中國文藝理論教育史略論》、
《賞析的批評品格》、
《〈孟子〉〈韓非子〉》論辯藝術比較》、
《文藝理論教材建設五十年》、
《姚永朴〈文學研究法〉述論》、
《文學理論的表格化教學》、
《唐代律詩的審美取向》、
《辦學報就是辦學校》(此文原發《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第六期,《新華文摘》轉載。觀點被多篇論文引用)、
《模糊學與模糊美學的現狀與未來》、
《兩種前蘇聯文藝學著述重讀》、
《五十年代後期我國文學理論教材建設略論》、
《五十年代前期我國文學理論教材建設概論》、
《“文革”期間的文藝理論教材批評》、
《中國文藝理論教材百年發展史論略》、
《20世紀我國馬列文論教材建設論略》、
《現代觀念與1980年代的散文》、
《文化想像與1990年代的散文》、
《平民化:新世紀散文的趨向》等。
編著和參加的編著:
《文學理論簡明教程》(中國科大出版社,1999)、
《中國解放區文藝大辭典》(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
《名言名句大辭典》(安徽少兒出版社,1992)、
《宋詞百科辭典》(安徽文藝出版社,1994)、
《中國近代詩歌辭典》(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等。
承擔過《寫作》、《文學概論》、《美學》、《藝術理論》、《文藝美學》、《中國古代文論》、《新聞學》、《大學語文》教學,近年主要從事《西方文論》教學和研究及環巢湖文化研究,已發表環巢湖區域地名研究及相關論文12篇,並承擔完成二項安徽省社科聯科研課題。

教學成就


敬業奉獻,見解獨到

文法學院中文教授韓宏岐則如是說:“楊福生教授上課專業性很強,且他是一位特別敬業的老師。”
專業水準高是同專業教職工對楊教授的肯定評價,對於教學狀況、學術規範等問題善於發表出富於前瞻性和啟發性的意見,為教學工作者帶來了極為寶貴的信息,使大家深受啟發。同時,他不忘學院的建設和發展。根據文法學院青年教師數量比重高的現狀,楊教授詳細分析了學院教育方面的優勢和不足,鼓勵青年教師多鑽研、多溝通、多創新,積極引導青年教師從“講課精神風貌”、“課堂組織”、“授課態度”三方面提高教學水平,提升個人能力。為廣大院教職工所敬重。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許多學生對於楊福生教授的印象都是細心、耐心,同時幽默風趣更是楊教授講學之一大特色,任何看似沉悶的課題擺在楊教授面前總會變成讓學生們欣然討論的有趣話題,經過楊教授的包裝總會出現逗得學生哄堂大笑的效果。他的語文課成為深受學生喜愛的課程之一。不喜歡上課點名的他認為,靠點名老穩定學生課程並不好,能讓學生自願留下聽課的才是精彩的。
在楊教授的引導下,學生們啟動思考的大腦,積極探討,得出看法,充分享受思考的樂趣。讓學生感覺到學問無處不在,學習永無止境。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楊教授在講台上專註授課,風趣講笑的場景對於受其沐浴的學子記憶猶新。身患重病的他在學生面前總是保持著最精神的狀態,最慈祥的面容,最嚴謹的態度,講著、笑著,向學生們傳授著做人做事的道理,用他淵博的知識,深厚的修養來滋潤著每一個人。直到回鄉養病的那一刻,他還是那麼的“精神抖擻”,笑著和大家許下他日重回學院講學的約定。
“一根火柴本是渺小的,但其燃燒自身照亮他人時,他就是偉大的。”楊福生教授,作為一名老師,他把學生和教育看待的比他的生命還重要。楊福生教授的教學工作和職業精神也都是受到了學生和各個老師的認同的。韓愈有曰:“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楊福生教授則應該是:“良師者,細心傳道耐心授業解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