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小西天的結果 展開
小西天
廣東韶關雲門寺
小西天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乳源瑤族自治縣城東北6公里的雲門山下,是我國佛教禪宗五大支派之一雲門宗的發祥地,也是全國重點寺廟之一。雲門寺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鐘樓、禪堂、齋堂、教學樓、功德堂、延壽堂等。
雲門寺
雲門寺源於雲門文偃。文偃(864-949),俗姓張,嘉興(今浙江)人。出家後到各地參學。初參睦州道,后參義存,獲得印可。禪宗六祖惠能圓寂后,嗣法弟子有湖南南嶽懷讓和江西青原行思兩個法系。到唐末五代間,南嶽一系形成溈仰和臨濟二宗,青原一系分出曹洞、雲門、法眼三宗,合稱禪宗五家。雲門宗的傳承是:青原山行思--道悟--崇信--宣鑒--義存--文偃。文偃在福州象骨山雪峰廣福院得義存印可后,就來到韶州雲門山,修復殘破的光泰禪院,開創了自成一系的雲門宗禪風。其說教方式獨特,被稱作"雲門三句"。據《五燈會元》曰:"我有三句話,示汝諸人。一句函蓋乾坤,一句截斷眾流,一句隨波逐浪。"悟此三句便可入道。
1943年,近代名僧虛雲從廣東曹溪來到雲門寺,見古寺年久失修,殘破不堪,但文偃祖師肉身猶存,就發願重興雲門宗祖庭。在虛雲法師的努力下,1943年至1951年,歷時10年,先後修建了殿堂樓閣300餘間,雕塑佛菩薩聖像100餘尊,並安禪傳戒,演教弘宗,使梵宇重光,鐘鼓重鳴,宗風重振。從1953年起,虛雲法師的入室弟子佛源繼任雲門大覺寺方丈,實行農禪並重,以寺養寺。"文革"中停止佛教活動。
1983年國務院確定大覺寺為漢地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受到政府的重視和保護。大覺寺交給佛教界管理使用,佛源法師回到雲門,重修寺廟,再塑佛像,恢復佛教活動。1986年農曆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大覺寺舉行傳戒法會,有800多人分別受出家和在家二眾的戒律。雲門寺住持佛源法師、廣州光孝寺住持本煥法師、香港大嶼山寶蓮寺住持聖一法師分別擔任傳戒師。
由於雲門寺在文革期間遭到嚴重破壞,1984年,在政府的支持和海內外信徒的資助下,又再次對雲門寺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工作。修復后的雲門寺,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樓、客堂、鐘樓、功德堂、鼓樓、伽藍殿、延壽堂、祖師殿、禪堂,還新建了虛雲和尚紀念堂、舍利塔、山門、佛經流通處、涼亭等,殿堂內塑造了佛像,其中大雄寶殿內釋迦牟尼像前兩尊一立一卧的佛像,為純正的緬甸漢白玉雕成;鑲嵌在四壁的大型彩瓷佛面,下為十八羅漢,上是二十四天神,這在國內的佛殿中都是非常罕見的。雲門大覺寺共維修改建2600多平方米,新建9800多平方米。這次重建后的雲門寺,佔地1.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多米,門、廳、殿、堂、舍等風格獨特。寺里辦有佛學院。
雲門寺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整座建築物莊嚴雅靜,風格獨特,寺廟香火鼎盛,除放生池外,殿廳堂樓等共180餘處連成一體。寺內保留著一批國家重點保護文物,較為著名的有距今1000多年的《大漢韶州雲門光泰禪寺院故匡真大師實性碑銘並序》。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鐘樓、禪堂、齋堂、教學樓、功德堂、延壽堂等。常住僧眾約一百五十人,日常上殿、過堂、坐香、出坡等佛事尊叢林制,如法如律,是“農禪並重”的禪宗道場。在大雄寶殿釋迦牟尼的前面,有2尊小型的漢白玉佛像,一立一卧,是緬甸佛教徒於1798年贈的,用純正的緬甸漢白玉雕刻而成,通體細滑,看上去具有強烈的質感,如真人肌膚一般,為雲門寺珍寶。殿內三面壁上是用陶瓷燒成的大型彩瓷佛畫,長24米、高4米,是我國當前佛寺中獨一無二的巨型彩色陶瓷壁畫。它生動地刻畫十八羅漢、24諸天王42個人物,畫面下層是十八羅漢,上層是二十四諸天像。
開設的課程有:佛法概論、佛教史、百法、八識、戒律、習禪初要、童蒙止觀、禪宗大意、成佛之道、遺教經、天台宗綱要、三論玄義、起信論、金剛經、六祖壇經、圓覺經,以及叢林規範、古代漢語、寫作、書法、唱念等。該院院長兼雲門寺老方丈佛源大和尚,2009年87歲病故,老人歷任: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廣東南華寺、雲門寺、湖南南嶽祝聖寺、益陽棲霞寺等寺院方丈。現任教務長明國法師,中國佛學院九七屆畢業生。現任監院明嚴法師,湖南益陽人。
可從韶關乘車至乳源縣汽車站后(距雲門寺約2公里),打計程車或摩托車前往。或者在汽車站大門右邊等雲門寺——大東的公交車,票價3元,大概1小時左右一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