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馬鹿
天山馬鹿
天山馬徠鹿(學名:Cervus elaphus songaricus),是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山脈的馬鹿亞種,野生天山馬鹿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北天山深山叢林中自然繁殖的種群已不足1萬隻。經家養馴化后的天山馬鹿,主產於新疆的昭蘇、特克斯和察布查爾等地,數量多而高產,當地稱為“青皮馬鹿”。也產於哈密地區的伊吾、巴里坤草原和木壘等地,俗稱“黃眼鹿”。具有性情溫順,耐粗飼料,抗病力、繁殖能力及適應性強,產茸量高等特點。
![天山馬鹿](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8/ma835861462458c099c54816d02a75fdd.jpg)
天山馬鹿
![天山馬鹿](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3/md396d2a1e9f36ea8f104439f9787b465.jpg)
天山馬鹿
野生天山馬鹿棲息於海拔1500~3800米的高山草原地帶。按季節、晝夜變化特點進行採食。從2月末起轉到解凍的山南坡,採食那裡已長出的嫩草,春秋季節頻繁到鹹水湖或鹽鹼灘活動。春夏季節由於高山至谷地之間不同高度的斜坡上長有各種各樣繁茂的植物,馬鹿常表現出明顯的晝夜性遷移。
夏季馬鹿從清晨至上午9~10 時和傍晚18 時以後覓食,一直採食到黑夜降臨。長茸公鹿在蚊嶸侵襲時期,常遷移到高山上的林緣地帶,約在8 月中旬,茸開始骨化和蚊檬逐漸減少時返回到較低處。在秋季發情期間常分散成小群覓食、擇偶。冬季可採食灌木叢的枝葉、樹上的苔醉和深雪下的植物。生后的仔鹿,頭幾天卧藏起來,然後跟隨母鹿活動,到翌年春天離乳。此時,母鹿離棄公仔鹿,而母仔鹿則繼續跟隨母鹿很長時間。經馴養的天山馬鹿性情溫馴,不過在配種期也會因發情爭偶爾毆鬥,也攻擊人。馴養的母鹿喜歡剝食樹皮。夏秋季節公母鹿均喜歡扒水或進行水浴、泥浴。
![天山馬鹿](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7/m07baab3d0ef6e85bb7341531d234c98b.jpg)
天山馬鹿
母鹿和公鹿性成熟年齡尾18±5月齡和36±2月齡;母鹿初配年齡為24±6月齡,公鹿的初配年齡為36~48月齡;種公鹿種用年限7~8年;種母鹿種用年限6~8年;配種方式可自然交配,也可進行人工授精。發情季節為每年秋季的9~11月;發情周期為8~21天;懷孕期240~248天;胎產仔數1年1胎,1胎1仔;仔鹿出生重公11.25+2.5kg,母:9.9+1.5 kg;仔鹿斷乳重55+5.5kg;仔鹿死亡率:15%左右。
一般到28 個月齡時性成熟。引種到東北的天山馬鹿,其繁殖成活率為50 %~60 % ,比原產地高20 % , 偶有雙胎。在良好的馴化、飼養管理和氣候條件下,其繁殖力很強,生產利用年限很長。
野生天山馬鹿在北天山深山叢林中自然繁殖的種群已不足1萬隻。
馴養的天山馬鹿分佈於全國5個省(自治區)以上,以北疆為最多,數量達10000隻。此外,東北地區以遼寧省為最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LC)。
中國國家二類保護動物
![天山馬鹿](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d/m8db8bef42e6777bb09d4d91a7de4a8e9.jpg)
天山馬鹿
成年或18月齡公鹿和母鹿屠宰前空腹體重分別為157.6 公斤和55.2公斤;胴體重分別為61.5公斤和60.4公斤;屠宰率分別為54.89%和51.22%;凈肉率分別為39.02%和38.91%;骨肉比為公鹿1:3.19,母鹿1:3.18;眼肌面積:公鹿49.8c㎡,母鹿48 c㎡。
由於天山馬鹿性情溫馴,耐粗飼,適應性和抗病力強,茸的枝頭大,肥嫩上沖,產茸量高,繁殖力強,經濟效益好,所以,無論建立高產純繁育種群,還是用天山馬鹿改良東北馬鹿(東天雜交一代(Fl )) ,甚至和東北梅花鹿進行種間雜交,其雜種優勢率均很高。繼續進行級進雜交,再在雜交二代(幾)和雜交三代(幾)之間進行橫交,最後可育成新的類型或品種,具有很高的種用價值。
伊犁的天山馬鹿,體格大、生產性能高,耐粗飼,抗病力強,易於馴養,是一種經濟價值高,很有發展前途的經濟動物。並且馴養歷史長,在當地農牧民中已積累了豐富的養鹿經驗。馴養數量已初具規模,而且鹿茸質量在新疆馬鹿中可以說首屈一指。只要降低生產成本,在國內外市場上打開銷路,天山馬鹿的發展,是有廣闊前途的。
馴養的新疆馬鹿,仍具有一定野生特性,其生產性能,必然受野生品種某些特性的局限。因此,對馬鹿的馴養,應當積極進行以提高鹿茸產量、質量與繁殖性能為目標的育種工作。通過定向培育,加速優良品種的形成,促進馬鹿飼養業的發展。新疆的野生馬鹿資源豐富,為了有效保護資源與促進馴化,對野生馬鹿資源,應全面貫徹護、養、獵並舉的方針,做到既有效保護資源,又合理利用資源。對新疆馬鹿飼養業的發展,應擺脫對野生資源的依賴,堅持自繁自養為主,並應在一些主要產區創辦大型鹿場。建立技術培訓、育種改良、疫病防治、產品加工與提供種源的中心。加強對周圍分散場點及個體戶養鹿的管理與指導,以加速新疆馬鹿品種的提高,促進養鹿業的發展。
2002年8月,伊犁州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察布查爾縣召開“天山馬鹿種鹿”自治區地方標準審定會議。經過專家們的認真討論,“天山馬鹿種鹿”自治區地方標準以及“天山馬鹿飼養管理規範”、“天山馬鹿繁殖技術規程”二項察布查爾縣農業地方標準一致通過審定。
該標準從馬鹿外貌特徵、體長體重、生產性能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是比較科學的,數據來源可靠,指標設置合理,可操作性較強。對天山馬鹿產業的健康發展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對種鹿鑒定提供了科學依據,將有利於天山馬鹿向高產、優質、高效、良種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