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漢語辭彙。拼音是gào lǎo,釋義是指封建時代臣子或官員因年老辭去職務,后泛指年老退休。語出《左傳·襄公七年》:”冬十月,晉韓獻子告老。“
1、舊指官吏年老辭官退休。
《左傳·襄公七年》:“韓獻子告老。”
漢·
蔡邕《陳實碑》:及文書赦宥,時年已七十,遂隱
丘山,懸車告老,四門備禮,閉心靜居。
唐
陳子昂 《高府君墓誌銘》:“於是因階秩滿,告老歸閑。”
宋 司馬光 《太子太保龐公墓誌銘》:“始公在并州,年甫七十,亟欲告老,會左遷,不敢。”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回:“自知不起,不肯服藥。三日之後,病勢愈甚。其時
周公久已告老,
仲山甫已卒。乃召老臣
尹吉甫、召虎託孤。”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八回:“時
藺相如病篤告老,
虞卿代為相國。”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
王翦攻下
薊城,告捷於
咸陽。王翦積勞成病,一面上表告老。”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西京洛陽縣有一官人,姓劉名弘敬,字元普,曾任過青州刺史,六十歲上告老還鄉。”
清·曹雪芹《
紅樓夢》第一○四回:“我心裡巴不得不做官,只是不敢告老。”
楊沫 《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他在外面做過知縣,現在告老還鄉。”
2、泛指年老退休。
《
新華文摘》1983年第12期:“現在……做這種大衣的老師傅都告老了。”
他撈夠了,就假裝告老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