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永康鎮的結果 展開

永康鎮

雲南永德縣轄鎮

永康是一個山壩相連的農業鎮。全鎮轄區總面積514.2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531公頃,壩區面積59.5平方公里,山區面積佔總面積的89%以上。境內最高海拔勐透山3218米,最低海拔大勐統河與永康河交界處700米,相對高差2518米,年平均氣溫為20.6℃。全鎮共有甘蔗3.2萬畝,烤煙6200畝,堅果11萬畝,核桃9.4萬畝,茶葉0.7萬畝,以芒果和荔枝為主的熱帶水果面積2.3萬畝。

永康是發展不平衡的鎮。2017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8.8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239元,人均佔有糧食達697公斤。全鎮總體呈現出壩區經濟相對富裕,山區較為貧困的發展格局。

永康是民族聚居的鎮。全鎮轄18個行政村、195個自然村、216個村民小組,共21737戶。截至2020年11月1日,永康鎮常住人口為54369人。境內世居布朗、傣、佤、回、彝、白族等15種民族,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永康、送吐、忙撈、勐底、忙況、送歸、熱水塘等7個行政村。

永康是縣內重要的交通樞紐。鎮位於永德縣中北部,距縣城22公里,距市府臨滄186公里,距昆明746公里,距杭瑞高速公路145公里,是全市離杭瑞高速最近的鄉鎮,是沿邊開放重要的物流節點。境內施孟二級公路、羊勐公路穿境而過,是縣內7個鄉鎮到縣城的必經之地。

地理環境


永康鎮位於永德縣境北部,地處東經99°23′、北緯24°07′之間,距省政府所在地昆明市746公里、市府所在地臨翔區186公里、縣政府所在地德黨鎮22公里。東和東南與亞練鄉、大雪山鄉接壤;西與小勐統鎮毗鄰;南和西南與勐板鄉、勐汞鄉、德黨鎮山川相連;東南與班卡鄉、崇崗鄉、大山鄉一衣帶水;北與保山地區昌寧縣隔河相望,是永德縣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蔗糖原料生產基地、以芒果為主的熱帶水果生產基地,也是永德縣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畜牧生產基地,同時也是臨滄市八大經濟開發片區、雲南省39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全國118個發展和改革試點小城鎮之一,屬永德縣經濟發育程度相對較好的鄉鎮。

地勢

境內溝壑縱橫、群山連綿,地勢東南高、西北低,主要分為三壩兩山,即永康壩、忙撈壩、勐底壩、東半山、西半山。壩子面積59.5平方公里(89250畝),其中永康壩32平方公里,忙撈壩20.5平方公里,勐底壩7平方公里。

海拔

境內最高海拔3218米,位於勐透山(與大雪山鄉大岩房村交界處);最低海拔700米,位於大勐統河與永康河交界處。海拔相對高差2518米。忙撈村勐黑小組海拔為740米,是海拔最低的村寨;中山村團山小組海拔為2030米,是海拔最高的村寨。鎮政府駐地海拔850米。

氣候

永康、忙撈、勐底三個小壩子位於低熱河谷,河谷炎熱,氣候類型屬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東半山和西半山氣候與壩區差異較大,海拔1400米以下氣候類型呈暖溫帶氣候,海拔1400米以上呈冷涼帶氣候。境內最高氣溫可達30℃以上,最低氣溫14℃,年均溫20.6℃左右,終年無霜,年均降雨量867.2毫米,年蒸發量1861毫米,年日照時數2150小時,西南風為主導風,年均風速每秒2.3米。除農場外,海拔在1300米以下的熱區面積286.7平方公里(430046畝),佔總面積的55.07%。

自然資源


永康鎮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土地廣闊,氣候亞熱,適宜農業發展;鎮郊區位優勢明顯,地理位置優越,適宜鄉鎮企業發展;有四個集市,商品交易方便,市場活躍;水資源豐富,可提供足夠的工業用水和農業用水;有很多人文自然景觀,可供旅旅遊觀光,休閑度假;鎮政府所在地已建有賓館、酒店等綜合服務設施。

行政區劃


18個行政村、195個自然村、216個村民小組。有7個行政村位於壩區、11個行政村位於山區。轄區內有一個農場,即勐底國營農場。轄區(含農場)總控制面積514.21平方公里(798645畝),其中農場11.85平方公里(17771畝)。

人口民族


人口

永康鎮全鎮戶數13714戶,總人口56330人,其中農村戶數11405戶、農業人口48242人,山區、半山區人口佔總人口的56.7%。
根據永德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永康鎮常住人口為54369人。

民族

境內世居漢、布朗、傣、佤、回、彝、白族等15種民族,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永康、送吐、忙撈、勐底、忙況、送歸、熱水塘等7個行政村。除漢族外,以傣族人口居多。

政治


行政機構設置

行政機構設有黨委、人大、政府、紀委四套鎮級領導班子,共有班子成員14人,其中有黨委委員11人,其中黨委書記鎮長1人,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鎮長1人,黨委專職副書記1人,黨委副書記副鎮長1人,黨委委員人大主席1人,黨委委員紀委書記1人,黨委委員副鎮長3人,黨委委員黨政辦主任1人,黨委委員派出所長1人,非黨副鎮長1人,鎮長助理2人。鎮黨委下設27個黨支部,其中機關黨支部9個、農村黨支部18個;有黨員1429人,其中機關黨員269人、農村黨員1160人;鎮政府下設農業站、林業站、水利站、獸醫站、財政所、建管所、勞動保障所、計生服務所、法律服務所等。其他部門及辦公室:黨政綜合辦、組織紀檢辦、宣傳辦、民政辦、企業辦、計生辦、財務室。縣垂管單位:永德二中,農行永康營業所,永康中心校,紅旗山中心校,永康派出所、司法所、交警中隊、信用社、國稅分局、地稅分局、工商分局、法庭、中心衛生院、國土資源管理所、供電所、糧管所、林業派出所、煙站、運政管理所、車站。

經濟


永康鎮是永德縣經濟發育程度相對較好的鄉鎮之一。2008年,全鎮完成糧食作物種植面積86910畝;完成甘蔗種植面積9775畝,累計甘蔗種植面積達到96061畝;完成核桃種植面積18241.5畝,累計核桃種植面積達到68306.7畝;完成膏桐種植面積2488.7畝,累計膏桐種植面積4488.7畝;完成烤煙種植面積291畝;完成蔬菜種植面積4297畝;完成摩拉水牛凍精改良43胎、生豬雜交改良5638窩,年末大牲畜存欄1.5萬頭、生豬存欄8.5萬頭、山綿羊存欄1.06萬隻、家禽存欄20.7萬隻。全鎮實現糧食產量20852噸、甘蔗產量31.87萬噸、水果產量13518.2噸、泡核桃產量265噸、茶葉產量249.5噸、蔬菜產量6508.8噸、肉類產量3124噸、禽蛋產量863.6噸、水產品產量151.3噸。農業現價總產值達到11148.6萬元,同比增長1838.6萬元,增幅19.7%。2008年,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9297.3萬元,同比增長3362.3萬元,增幅21.1%;農民人均純收入2497元,同比增長421元,增幅20.2%;個私經濟營業收入2670萬元,同比增長450萬元,增幅20.2%;農民人均佔有糧食432公斤,同比增長12公斤,增幅2.8%;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4293萬元,同比增長1261萬元,增幅9.6%;各項貸款餘額5033萬元,同比增長1212萬元,增幅31.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43‰。

產業

永康鎮是永德縣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糖料生產基地、水果生產基地,也是永德縣重要的畜牧生產基地。截止2008年底,全鎮擁有甘蔗96061畝,芒果1.35萬畝,荔枝0.16萬畝,泡核桃5.84萬畝,茶葉0.71萬畝,野生訶子0.55萬畝,大牲畜1.50萬頭,生豬8.5萬頭,家禽20.7萬隻。

工業

永康鎮是永德縣輕工業生產的重要基地。中心小城鎮規劃區內有永康糖廠、玉丹飲料廠、端德水泥廠等輕工企業。

文化


史載,永康古屬哀牢地,東漢、三國、西晉,南北朝屬永昌郡地,隋為漢地,唐南昭時期在永康壩建拓南城,是南昭國西南方政治、軍事、貿易重鎮。元世祖忽必烈十三年(1276年)在永康設鎮康路,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永康為鎮康府,明成祖永東三十一年(1414年)永康改為州,繼至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土歸流,1908年縣治遷德黨,元至清末永康為土官承襲統治,傳代570多年,民國二年(1913年)省府明文取銷承嗣官,並諸殺刀上達,從此結束土司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永康隸屬一區,1952年5月12日永康傣族自治鄉成立,隸屬松林區。1958年山區人民巨遷下壩,同年10月27日幸福人民公社成立,后經幾次轄區規模變動,幾分幾合,先後設置為區—公社—區—鎮,幾分幾合,1988年3月永康區改為永康鎮至今。

交通


永康鎮是永德縣的重要交通樞紐。東出本縣的亞練鄉、烏木龍鄉可達省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政府所在地臨滄;北出施甸縣可達保山、怒江、大理;西出本縣小勐統鎮經龍陵可達德宏、瑞麗;東南出崇崗鄉,經鎮康縣可達開放口岸孟定、南傘及東南亞。省道羊勐線直穿城鎮規劃區至縣城德黨;是本縣大雪山、烏木龍、亞練、班卡、大山、崇崗、小勐統等縣內7個鄉鎮到縣城德黨的必經之地;18個村委會全部通有公路;有龐大的甘蔗區道路網路。2007年啟動了農村公路通達工程。

社會


城鎮建設

永康鎮是國家、省、市、縣小城鎮建設重點鄉鎮之一。於1999年被列為全省100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同年被列為臨滄八大經濟片區開發之一,2002年被列為全省中心小城鎮之一,2004年被列為19個省級重點城鎮之一,2005年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為全國118個第一批發展和改革試點小城鎮之一。小城鎮發展總體規劃10平方公里,詳細規劃5平方公里,涉及永康、忙臘、送吐、端德、彎腰5個行政村和國營勐底農場永康分場。近年來,永康鎮黨委、政府根據小城鎮發展思路及目標規劃,多渠道籌措城建資金,大力推進城建項目實施,使市政交通、通訊、電力、供水、綠化、環衛等設施得到逐步健全和完善。目前城鎮基礎設施主要有長860米、寬20米的“丁”字形交叉道路一條;長354米、寬15米的永盛路一條;佔地81畝分兩期開發建設的個體私營經濟示範區一個;佔地30.68畝的永通商業城一個;日供水4000噸的自來水廠一座;路燈137盞;佔地22畝的集貿市場一個;開通國際國內直撥程式控制、行動電話3000餘門;客運站一個;城鎮化水平12%,城鎮綠化率1%。人均居住面積9平方米,人均用水量達246升。中心小城鎮發展定位:以建設全市熱帶、亞熱帶水果集散地為目標;以甘蔗、芒果、荔枝、畜牧養殖為產業支撐,建設一個高標準的水業公司,建設高規格的具有特色超前性的街道;建設功能齊全經濟繁榮的商貿流通市場,建設一個垃圾處理場和一個污水處理廠;以建設高規格的綠化帶為主要內容,重視環境的美化、綠化,積極探索城鎮建設的新機制,積極開發新區。最終將永康建成生態環境優美、精神物質文明、街道清潔衛生的經濟型中心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