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任光的結果 展開

任光

革命音樂家

任光(1900-1941),曾用筆名前發。1900年出生於浙江省嵊州市(城關鎮)。中國近代音樂家、作曲家。

代表作品有《漁光曲》《大地進行曲》《王老五》《新蓮花落》等。

1941年去世。

人物經歷


演藝經歷

任光年輕照片
任光年輕照片
1934年創作了著名的《漁光曲》(同名進步影片插曲,王人美主演並主唱)而一舉成名。
1936年創作《打回老家去》等救亡歌曲。次年8月進巴黎音樂師範學校進修。
抗日戰爭爆發后投身於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音樂活動中,創作了《月光光》《新蓮花落》《大地行軍曲》《打回老家去》(署名前發)《高粱紅了》等40餘首極有影響的抗日救亡歌曲與電影歌曲。此外,還創作過歌劇《台兒庄》(《洪波曲》)的音樂。
1939年8月去新加坡開展華僑歌詠活動。

人物評價


上世紀30年代初,結識了田漢等左翼進步文化人士,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參加中共領導的左翼劇聯音樂小組、蘇聯之友音樂小組、中國新音樂研究會等進步組織,與聶耳、冼星海等一起探索新興音樂的創作道路,積極從事革命音樂的創作與傳播,並利用職務之便刻錄包括《義勇軍進行曲》在內的大量抗日救亡歌曲唱片,廣為發行,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鬥志,被音樂界譽為:“民族的號手”。
任光造像
任光造像
1934年,推出了他的電影音樂成名作《漁光曲》。後來創作的《打回老家去》、《王老五》等歌曲風靡全國。1935年5月9日,任光組織了電通電影公司的盛家倫司徒慧敏鄭君里、金山、袁牧之顧夢鶴、施超7個演員唱《義勇軍進行曲》(即《風雲兒女》電影主題歌),第一次在百代唱片公司錄音棚內錄下首版《義勇軍進行曲》,並灌制了唱片。隨後,他又將這唱片的錄音轉錄到電影《風雲兒女》的膠片中去。這是全球第一張《義勇軍進行曲》的唱片,編號為34848b,現保存在上海的國歌紀念館中。唱片很快發向全國,《義勇軍進行曲》迅速在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廣為傳播,成為一首激情燃燒、影響最廣的抗日名曲。第一次灌制的唱片很快銷售一空,後來任光又連續灌制了兩次。《義勇軍進行曲》是一首戰鬥進行曲,是遊行集會的合唱曲,是喚起民眾的動員令,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赴法國巴黎音樂學院進修。在法期間,出席了有42個國家代表舉行的世界反法西斯侵略大會,他創作的《中國進行曲》被列入《世界革命名曲選》。任光是中國無產階級音樂運動的先驅者之一,著名的革命音樂家。他創作的許多抗日革命歌曲,對中華民族的抗日救亡運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開創了海外愛國、愛家歌詠的先聲,是我國電影音樂的開拓者,在中國現代音樂史上和中國電影發展史上都起著重要的作用。1941年2月,葉挺從江西被押解到重慶途中,秘密投書重慶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秘書陽翰笙,囑他轉告周恩來:“任光已在我身旁陣亡”。以後,葉挺又在其《囚語》中以大量文字抒發對任光的思念之情。其中寫道:“至友任光,為中國音樂名家,《漁光曲》《王老五》等均其傑作。隨我至軍中后,新作甚多,別有風格,對群眾心理及大眾化問題深切明朗,軍中均以‘王老五’呼之,此次率其新愛隨余行軍,備受危苦。十日晨在高坦鄉,正值激戰中,教導隊奉我令加入前線作戰。我作簡短演說后,群情激動。任君指揮唱其新歌《東進曲》,與四周機關槍聲及手榴彈聲融成最偉大的戰鬥交響曲。”葉挺將軍稱他是“中國的音樂之星”;聶耳稱他是“我們的導師”;《新華日報》則讚譽他為“民族的號手”,郭沫若同志評價任光的作品是“在中國的新音樂,在民族的覺新上,在抗日的推進上,乃至在敵寇的投降上,的確是有著它的功績。”旅居南洋的郁達夫等人聞訊任光犧牲后深為震驚,發表了盛讚任光“忠於民族,忠於藝術”的紀念文章;延安的作曲者學會,也曾出版專刊,紀念這位烈士,號召全國音樂工作者,學習任光的進取精神和面向現實的創作方向。解放后,人們繼續懷念著這位傑出的革命烈士。浙江電視劇製作中心特為任光專攝了電視劇《彩雲追月》以作紀念;中共中央黨史辦公室還將任光定為著名烈士,載入《中共黨史人物傳》史冊。

個人作品


音樂作品
《漁光曲》《大地行軍曲》《月光光》
《打回老家去》《彩雲追月》《洪波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