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寧回族大寺
伊寧回族大寺
陝甘大寺,是中國伊斯蘭教清真寺。原名寧固寺、陝西大寺、陝甘大寺等。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寧市。始建於清代乾隆二十五年(1760),為陝西、甘肅、寧夏、青海回族穆斯林捐資所建。原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其結構布局模仿西安化覺巷清真寺。
該清真大寺始建於清乾隆計五年(1760年),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增建,完成了大寺建築。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據傳,當初修建大寺時,當地衙門允許鄉老到內地寫“乜貼”,並從關內延聘建築師來到祖國邊疆的西大門地方修建了這座中國宮殿式的清真寺。該清真寺面積原有9畝,現存4畝多。該清真寺每逢節日(肉孜節、古爾邦節等),有幾千人參加會禮。
解放后,於1958年,大寺建築油飾一新。1978年,在馬玉堂、馬文炳等人帶動下,坊民又維修了大殿,整理了寺院。
![伊寧回族大寺](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c/mcce2d8478d4dd20a71e4b875b59d11c3.jpg)
伊寧回族大寺
小窯殿前壁有雕刻、繪畫,至今仍保留著原來的色彩,前壁上面雕刻 的阿拉伯經文是“清真言”,其下《古蘭經》第9章第18節選段;兩側刻的經文是《古蘭經》第6章第160節選段,窯殿兩側各有雕花窗欞和門扇,兩門內壁上刻《古蘭經》第19章;右門外壁上刻著。認主獨尊刀四個大字,左門外壁上刻的四個大字是“贊主清靜”。
中殿兩側也有窗欞,兩側內壁刻的是《古蘭經》第89章第27至第30節的經文。中殿與里、外殿,均有玻璃窗隔開。禮拜殿北面和東面,原來都在有講堂。
伊寧回族大寺是中國傳統的宮殿式磚木結構和阿拉伯裝飾藝術相結合的建築風格。寺門兩側有旁門,各有雙該清真寺其結構布局是我國傳統的磚木結構和阿拉伯裝飾相結合的中國伊斯蘭教建築形式,頗似西安市化覺巷清真寺、大寺山門、正門兩側有旁門出入,各有雙重八字影壁;進大門有一座3層樓閣,二層是四角形的,三層是六角尖端亭式宣禮樓,院中原有魚池、玉帶橋,現僅存遺址。大殿3個屋頂為勾連搭結構,里殿外形是4層八角的攢亭式建築,內部是穹窿結構。
大寺從山門到禮拜殿,及兩所講堂等,都是檐廊閣式結構,其檐席捲棚、兩廊對廳、照壁圓門齊全、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建築群體,布局合理,氣勢雄偉,是西北邊陲著名清真寺。可惜於解放前,由於戰亂頻仍,因而不少有價值的石碑、匾額、寺港等均遭破壞或遺失。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漢人街南市區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