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國內軸承行業排名第一位企業
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瓦軸集團”)始建於1938年,其綜合經濟技術指標在國內軸承行業排名第一位,世界排名第十二位。
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始建於1938年,是中國軸承工業的發祥地,新中國第一套工業軸承在這裡誕生,是中國目前最大的軸承企業,現由大連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

公司商標
瓦軸集團公司正全力貫徹落實裝備製造業振興規劃,以發展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軸承產品為突破口,積極建設國家的研發中心,加快步伐進行技術改造,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按照國家產業政策的發展方向,積極進行資本運作和加快國內外軸承市場的整合與重組,選擇投資者進行股權多元化改造。到2011年,營業收入達到150億元,ZWZ產品成為世界八大軸承品牌,瓦軸集團進入世界軸承企業前七位。
企業的產品廣泛應用於冶金、礦山、建材、水電、高速鐵路等大型機械行業,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大中型粉煤灰制磚機廠,部分遠銷國外,如:德國、義大利、奈及利亞、越南、印度等國家。
分支機構
下屬瓦房店軸承股份有限公司、瓦房店軸承集團精密傳動軸承有限公司、瓦房店軸承集團精密轉盤軸承有限公司、瓦房店軸承集團特鋼有限責任公司、瓦房店通達軸承製造有限公司、瓦房店軸承鍛壓有限責任公司、大連瓦軸集團軸承裝備製造有限公司團、瓦房店軸承動力有限責任公司、瓦軸集團非標準軸承製造有限責任公司、瓦房店軸承鋼球製造有限責任公司、瓦房店軸承醫院有限責任公司、瓦房店軸承教育培訓中心、大連技凱瓦軸工業有限公司、大連光洋瓦軸汽車軸承有限公司、瓦房店鴻承機械有限公司等。
技術中心
瓦軸集團技術中心是國家經貿委、稅務總局、海關總署於1995年認定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負責全集團公司技術發展、產品開發研究、工藝工裝設計、軸承裝備的開發設計、產品的試驗檢驗、信息服務、計算機開發應用、行業與企業的以及科研項目管理等工作。經過1996年8月、1998年12月和2000年2月三次較大的調整和充實,建立了以市場信息和技術信息為先導、以產品開發和產品升級為龍頭、以工藝開發和材料研究為重點、以專用裝備和計算機技術應用為保障、以產品模擬試驗和精確檢測為後盾、以產學研聯合攻關為途徑的“一條龍”工作模式。進而形成了以技術中心為核心,規劃發展部、質量保證部和高校分中心為兩翼,各子公司技術質量部和分廠技術科為基礎的技術創新體系。
技術中心自2000年重組以來,相繼開發的新產品1800多種,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40餘項,消化吸收引進裝備技術和自行開發設計、製造各類專用裝備30種60台。研製的二代轎車輪轂軸承、離合器分離軸承填補了國內空白,替代了進口;提速鐵路軸承,經青島四方車輛研究所檢驗其綜合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為國防科工委“01”工程開發的6種專用軸承,打破了外國技術封鎖,為新型戰艦的研製作出了特殊的貢獻;為三峽工程研製的閘門用3種軸承,通過海河大學的破壞性實驗,水下50米工作使用壽命50年;為清華大學“863”核反應堆開發提供的陶瓷球軸承,完全滿足耐腐蝕、長壽命的技術要求;為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試製的3種焊接機器人迴轉支承和為衛星地面跟蹤站配套的特大型迴轉支承,均一次性獲得成功,受到用戶的好評。“神州”4號衛星發射架所配套軸承和“直八”飛機用航空軸承的研製成功,為國防科技事業作出了貢獻。先後開發了出口美國EATON公司、GE公司軸承的主機市場。已經申請國家專利79項,市級以上技術進步獎10項,國家級優秀新產品獎11種。瓦軸集團技術中心有著雄厚的技術實力,引導著中國軸承的發展方向

廠容廠貌
敬業愛崗:重道樂業,仁愛向善,專心致力於崗位,勤業精業,真誠奉獻。
勇於挑戰:提高素質,剛健有為,持續改進,在砥礪自我中創新開拓。
實現價值:誠信為本,團隊合作,員工在學習和勞動中收穫成果,企業得到發展壯大。
國內領先:領先一步、海闊天空
國際一流:創造一流、發展無限
領先:實現“五大板塊”領先、提升“四大能力”
市場領先、產品領先、技術領先、體系領先、文化領先
創新能力、盈利能力、投資能力、管理能力
一流:以一流的產品、一流的服務、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員工,
創造一流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拼搏:迎接市場挑戰、迎接行業挑戰、迎接客戶挑戰、迎接未來挑戰
求實:求思想之實、求作風之實、求管理之實、求發展之實
奉獻:奉獻國家、奉獻客戶、奉獻員工、奉獻社會
“拼搏、求實、奉獻”精神涵蓋了企業的光榮傳統,體現了時代特色,反映出瓦軸人的風格、品質和追求。
拼搏,是瓦軸人的風格——闖難關、攻堡壘、爭一流。
求實,是瓦軸人的品質——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
奉獻,是瓦軸人的追求——真誠的、一貫的、無私的。
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
一步到位的多品種配套服務
準時化的交貨期服務

廠容廠貌
同步開發研製的產品開發服務
先進性、可靠性、穩定性的產品品質服務
誠信為本的全程信用服務
講求綜合成本的合理價格服務
全面解決方案的國產化服務
主機產品增值的品牌服務
覆蓋全國的營銷網路服務
為企業創造市場價值
“品種全、品質優、品牌響”的品牌價值
一流的研發、製造、質量保證的經營價值
誠信為本、守法經營的信用價值
為員工創造幸福生活
發揮創新潛能的創業平台
安全環保健康的工作環境
設施先進完善的文化場所
團結奮進和諧的人際關係
規範完備溫馨的福利待遇
一流的產品來源於無止境的創造
一流的產品來源於無止境的創造
展示了瓦軸集團一流的產品和技術,國內領先,同世界軸承名牌匹敵,追求更好,永不停止。
一流的產品來源於無止境的創造
揭示了瓦軸發展經驗的內核,是瓦軸的精神所在、信念所在和思維基礎。
一流的產品來源於無止境的創造
體現了集團領導勇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經營哲學和創新思維、善謀實幹、不斷攀登的時代精神。
一流的產品來源於無止境的創造
反映了瓦軸員工攻堅克難、無私奉獻的精神面貌和用勤勞與智慧創造公司美好未來的崇高理想。
一流的產品來源於無止境的創造
預示了瓦軸集團的發展和未來,無止境的創造,將造就一個世界級軸承集團的企業形象。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瓦軸集團致力打造中國軸承第一品牌,並把著力點放在市場上,使ZWZ產品一直保持著行業領先地位,ZWZ品牌成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國家出口推薦品牌、中國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
1998年,瓦軸提出了“品種全、品質優、品牌響”的品牌戰略。
從2000年開始,瓦軸按照“品種全、品質優、品牌響”的市場定位,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掀起了一場以擴大
品種、提升檔次、發展出口和替代進口為主要內容的企業再造工程,抓住國家確定瓦軸為33戶重點技術改造企業的契機,先後對鐵路軸承、汽車軸承、精密軸承、低噪音電機軸承、冶金礦山軸承、大型迴轉支承等項目進行了高起點、全方位的技術改造,並提出了新的品牌發展戰略:靠實力培育品牌,靠創新發展品牌,靠誠信支持品牌,靠員工愛護品牌,靠法律保護品牌。
——靠實力培育品牌
技術改造使瓦軸成為行業內技術改造行動最早、力度最大、市場見效最快的企業,形
成了“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製一代、構思一代”的產品發展模式,產品水平則達到或接近了國際水平。瓦軸通過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檢測能力認可,標誌著瓦軸具備了按有關國際認可準則開展檢測和校準服務的技術能力,提高了檢測結果的可信度。
——靠創新發展品牌
瞄準主機發展方向,積極調整市場結構,優化產品結構,重點開發為主機配套的產品、替代進口產品和出口產品,以平均每天兩種新產品的開發速度滿足用戶高檔次、個性化和本地化需求。
——靠誠信支持品牌:成立了信用管理部,始終堅持以客戶價值作為自己的工作標準,努力為廣大客戶提供
增值服務。先後在瀋陽、濟南、武漢、西安、北京等20個地區建立了配送中心,並已規範運作。“我們的目的是在國內市場上以最低的成本、最快捷的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王路順董事長說,“瓦軸物流的建成,標誌著由賣產品轉向賣服務,以服務取勝。就如海爾一樣。”與此同時,瓦軸積極參與市場推介活動,提升品牌形象。
——靠員工愛護品牌
“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瓦軸的品牌、商譽,愛護瓦軸的一草一木”已成為瓦軸人共
同的行為準則,並以“一流的產品來源於無止境的創造”的理念,精益求精,不斷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和提供優質的服務來回報用戶,使用戶滿意。
——靠法律保護品牌
公司成立了打假辦,與各地工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一起,聯合開展打假行動。瓦軸ZWZ商標已成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重點保護的20個商標之一,使瓦軸規範化的經營得到了法律上的保護。瓦軸把守合同重信用落到實處,對所有用戶進行信用評價和全程信用管理,向所有用戶提供產品真偽鑒別並支持用戶打擊欺詐行為,維護用戶的利益。
從2003年開始,瓦軸注重發展戰略合作夥伴,並提出了“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為企業創造市場價值”的經
營方針。為用戶提供的十項增值服務是:一步到位的多品種配套服務;準時化的交貨期服務;零距離、網路化、配送制的物流配送服務;同步開發研製的產品開發服務;先進性、可靠性、穩定性的產品品質服務;誠信為本的全程信用服務;講求綜合成本的合理價格服務;全面解決方案的國產化服務;主機產品增值的品牌服務;覆蓋全國的營銷網路服務。同時,瓦軸加速推進“四個加速工程”,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建成了世界最先進的鐵路軸承生產線,開始建設瓦軸工業新區,建成先進的特大型精密軸承、精密軸承、轉盤軸承生產線。
內設部門
內設辦公室、人力資源部、規劃發展部、技術中心、財務稽查部、經濟運行部等。

職工業餘生活
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紀委書記、工會主席:孟偉。
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瓦房店軸承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邵陽。
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孫茂林。
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興海。
工廠的建立

職工業餘生活
隨著日本侵華戰爭的升級,軸承生產不斷擴大
該廠於1940年投產時,只能生產單列滾珠軸承。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工廠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剛投產時,工廠只有5個職場(即車間,下同),到了1943年又相繼擴建了修理職場、鍛造職場、第一職場。到1945年初又擴建了小型車工職場。這時,全廠已建成9個職場,職工已達1900餘人。隨著日本侵華戰爭的步步深入,軸承生產的規模也逐步擴大。
屈辱的歷史,壯麗的篇章
日偽佔據時期是一個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年代,沾滿血跡的日寇魔爪,伸進了我國東三省,伸進了山海關,伸進了祖國華北平原……民族存亡,危在旦夕!1943年5月,中國共產黨復縣地下黨委,派一名地下黨員來到滿洲軸承製造株式會社,冒著生命危險,秘密組織工人與日本資本家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943年秋天,日本帝國主義在華北戰場上的裝甲車急需一批“31020”型號的軍用軸承,500個內套交給當時三職場工人戚喜安加工。在地下黨的領導下,工人戚喜安巧妙安排,改了圖紙上的尺寸,蓋上了自己刻的、日本檢查主任雄本的手戳,結果生產出的這批軍用軸承全部報廢。在中共復縣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數百名軸承工人緊密團結在中共復縣地下黨組織的周圍,多次罷工、怠工、破壞機器設備、破壞軍工軸承生產。還砸了偽縣政府的警察署,對全縣的對敵鬥爭影響很大。
軸承工人的新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偽滿洲國也隨之垮台。人民政權尚未建立,瓦房店地區一度處於無政府狀態,滿洲軸承製造株式會社宣告倒閉,除少數工人留下護廠外,大部分職工失業。同年10月7日,東北人民自衛軍四支隊三團進駐瓦房店,清剿了復縣境內的反動武裝,成立了復縣人民政府,建立了基層人民民主政權,瓦房店獲得了解放,軸承工人獲得了新生。同年10月中旬,工廠由部隊接管,上級黨委派遼南四支隊後勤部槍械修理所所長、共產黨員張吉成同志任廠長,廠名改為“遼東鐵工廠”。為了支援東北解放戰爭,上級黨委要求該廠迅速恢復生產。工廠擔負著繁重的槍械修理任務。軸承工人改行當了槍械修理工人,克服技術不熟練,專業設備缺少,原材料不足等困難,發揮集體智慧,晝夜奮戰,將前線運下來的破損步槍、機槍、火炮等武器裝備,及時進行搶修,並迅速運到前線部隊,為我軍前線部隊取得新的勝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職工業餘生活
國民黨佔領下的工廠
1946年11月25日,國民黨新六軍侵佔了瓦房店。同年底,國民黨接收大員於芳州等6人受“國民黨東北資源管理委員會”的指令進駐了工廠。1947年4月,工廠改名為“遼寧省瓦房店滾珠軸承廠”,由國民黨新六軍少將參議曾廣濤任該廠廠長。根據國民黨瀋陽資源委員會關於儘快恢復生產的命令,該廠的國民黨接收大員勾結當地駐軍新六軍,成立了武裝警衛隊、便衣班,妄圖以武力來脅迫工人上班,但卻遭到軸承工人的抵制。再加上工廠電源一直被我軍切斷,致使國民黨接收大員妄圖恢復軸承生產的夢想一直沒能實現。
軸承工人當家作主人
1947年夏季,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遼寧軍區一團,於同年6月6日攻佔瓦房店,瓦房店獲得了第二次解放。1947年6月18日,由遼南行署實業處委派軍隊幹部劉玉魁任廠長,工廠改名為“遼南民眾滾珠廠”,1948年3月又改名為“新華機械廠”。與此同時,廠秘密黨組織(當時黨組織不公開)領導工人成立了職工會。職工會就在工人中宣傳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揭露國民黨的腐敗,提高職工思想政治覺悟,使廣大職工自覺地當家做了主人。他們在生活極其艱苦、原材料嚴重短缺,設備簡陋破損的條件下,大膽革新,創造出優異的成績,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同時,湧現出一大批政治覺悟高,生產過得硬,勞動態度好的立功受獎者。共評出特等勞模4名、一等勞模13名、二等勞模61名、三等勞模119名,普通勞模132名。1948年8月工廠召開了立功受獎者表彰大會。廠秘密黨支部在這些優秀軸承工人中發展了中共黨員14名,廠團支部發展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員30名,成為新中國第一代軸承工人中的第一批政治骨幹。
巨大的貢獻,崇高的榮譽
1949年初,東北全境解放。各工廠、礦山都在迅速醫治戰爭的創傷,迅速恢復生產,軸承需要量急劇增加。但是,作為當時全國唯一的生產軸承廠家卻面臨著彈盡糧絕的處境。原因是該廠在日偽時期,日本資本家為了壟斷技術,把軸承的配件——鋼球與保持架放在日本國內生產,在中國只進行組裝。解放后,工廠雖然恢復了生產,但是生產軸承用的鋼球和保持架都是靠過去的庫存余品。時下庫存余品已用完,形勢極其嚴峻。
1949年9月,中國自己製造的以“610”為代表型號的第一套工業軸承在瓦房店誕生。從此結束了中國不能自己生產工業軸承的歷史。宋世發、金德源、馬洪圖、徐萬雙等同志為中國軸承工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人民立了大功。宋世發同志被評為廠特等勞動模範、省特等勞動模範,榮獲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授予的一等獎章。其餘3名同志均被評為廠勞動模範。宋世發同志還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代表中國第一代軸承工人到偉大祖國首都北京參加“第一次全國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幸福地見到偉大領袖毛主席。

生產車間
在開展“雙革”中,工廠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解決技術難題。廠檢查科從洛陽軸承廠帶來一份蘇聯球面滾子選別機圖紙(具有當時國內先進水平),結合本單位原有檢查設備的具體情況,重新改進設計,使新製造出的球面滾子選別機靈活好用,故障率低,可提高工作效率3倍。工廠還把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鋼鐵學院、大連工學院等大專院校教授請進工廠,針對一些精尖革新項目進行聯合攻關,如研製QI--2型鋼球外觀項目自動檢查儀和尺寸自動分類機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為了總結經驗,鞏固和發展已實現的革新成果,工廠於1960年4月決定,對幾年來的革新項目進行一次整頓、檢查。對革新項目逐項鑒定,對真正適用於生產的項目,則繼續加以改造、提高、鞏固、完善,使之早日投入使用。如自製的A148衝壓機、由35軋機球、25輾環機、P一5沖球機、離心澆鑄機、雙端面磨床等大中型設備,幾經改進完善,投入生產使用后,不但緩解了設備不足的困難,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促進了軸承生產技術的發展。在大躍進的年代,在冒進、浮誇風盛行的歲月里,瓦軸廠的幹部與工人群眾,能夠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向“雙革”要產量、要質量,促進了軸承生產的發展和技術進步。
生產規模的擴大
1958年,國家投資1231萬元擴大瓦軸廠的生產規模。全年工土建項目24個,施工面積達27192m。。與此同時,購置了機械設備556台,安裝設備536台,基本上做到了基建工程,當年施工,當年投產,當年收益.
1959年,國家又投資1500萬元,瓦軸廠自籌資金500萬元,共2000萬元用於擴大再生產,擴建鍛工、熱處理、磨球車間。大型車間的投產,對解決生產薄弱環節,對完成國家急需的大型軸承,特別是軋鋼機、礦山機械等所需軸承,起到決定性作用。精密車間的投產,標誌著瓦軸廠只能生產普通級標準軸承的歷史已經結束。這些新建投產的車間,可擴大生產軸承30萬套,其產值佔全廠的1/3左右。
1960年,國家在困難的形勢下仍撥給瓦軸廠900萬元的投資,主要用於廠房擴建收尾工作和設備安裝。第二廠房於當年7月17日投入生產,到年終就生產軸承9000套。3年間,國家共投資於瓦軸廠4000餘萬元,擴大廠房46000平方米,擴大軸承生產能力70萬套。
工廠的整頓調整
1960年8月,黨中央確定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方針,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全面的調整。1961年9月,經過廬山中央會議的討論,中央又作出《關於當前工業問題的指示》。接著,中央起草與頒發了“工業七十條”。這個條例確定國家對企業實行“五定”,即定產品方案和生產規模;定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額和供應來源;定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定協作關係。企業對國家實行“五保”,即保證產品質量、品種、數量;保證不超過工資總額;保證完成成本計劃;保證完成上繳利潤;保證主要設備使用年限。從而在當時指令性計劃體制下,把國營企業的生產秩序穩定下來,條例還對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職工代表大會制和以廠長為首的全廠統一的生產指揮系統的運行和職責,作了詳細的規定。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針和“工業七十條”,工廠於1962年初對企業進行了全面的整頓。
為了儘快扭轉財務管理的混亂狀況,瓦軸廠採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如制定了財務計劃編製、審查和綜合平衡的具體規定,特別是堅持一切開支必須先作計劃后使用的原則,必須做到專款專用。在財務收支管理上,嚴格遵守收入按政策,支出按計劃,追加按程序,的收支原則,結合工廠實際,制定了財務工作30條,強調了財務開支的集中管理,一切開支項目的審批權,集中統一到厂部。
為了加強對技術工作的領導和管理,瓦軸廠調整了技術管理組織機構,成立了鍛冶科和綜合技術科,建立以總工程師為首的各級技術責任制,制定了12項技術管理規章制度,查清了1188個規格圖紙的狀況,完善了70多項工藝文件,使加工工藝主導文件基本齊全。
瓦軸廠還進行了勞動組織整頓。根據精兵簡政的精神,考慮工廠發展的實際需要,對工廠組織機構進行科學系統調整。同時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精簡1760名職工,返鄉參加農業生產。工廠由於貫徹執行了黨的“八字”方針和“工業七十條”,使瓦軸廠軸承生產獲得了很大的發展,以1965年為例,工業總產值為1964年的142%,產量完成214萬套,為1964年的130倍。
現代企業制度

磨煤機用系列軸承
加強企業管理,積極克服困難,使生產經營指標保持了快速增長。

萬米鑽機轉盤主軸承
以企業發展為主題,瓦軸在中國軸承工業的優勢逐步擴大。

泥漿泵用系列軸承
以技術創新為核心,企業核心競爭力迅速提升。
瓦軸堅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判斷,把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工作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任務加以推動,並不斷地用信息技術和高新技術對企業進行再造,快速實現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水泥立磨用系列軸承
通過改造,瓦軸不僅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國內軸承行業規模最大、檢測功能最齊全、檢測手段最先進的大型軸承試驗檢測中心,建立起了具有一定活力和推動力的技術創新體系,擁有國際一流的工藝裝備水平和國內一流的技術專家,而且使企業的研發能力、產品質量檔次和市場競爭力大大提高,很多產品替代了進口,填補了國內空白,並走向國際市場。冶金礦山軸承質量提高了一個精度等級;汽車圓錐軸承全部實現了“三凸”結構,成為汽車廠的首選產品;精密電機軸承在國內唯一達到美國軍用產品水平;特大型軸承有了新的發展;公司的工藝裝備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工藝布局實現了國際先進的通道式管理,生產物流趨於合理化,生產環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實現了清潔生產。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50周年大典的“9910工程”、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國防科工委“01號工程”和具有標誌性的中華世紀壇工程以及中國鐵路大提速工程等建設中,瓦軸都成功地為其進行了軸承產品配套,在國內外產生很大的影響。公司被國家經貿委列為全國33戶重點技術改造企業;在2002年8月中國社會經濟決策諮詢中心發布的中國最具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中,瓦軸名列第105位,並獲得中國普通機械製造業的冠軍。
瓦軸2007年大事記
2007-07
一條國內先進的特大型軸承鍛造生產線在瓦軸集團開工投產。這條生產線的建成,使瓦軸集團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軸承鍛造生產基地。新近投產的該生產線,可加工最小外徑為600mm,最大外徑為3.7米,重量達3噸的鍛件。它的投產,滿足了瓦軸集團特大型產品鍛件需求,為快速出產裝備製造業用戶急需產品奠定了基礎。
2007-05
5月18日,瓦軸股份公司廣州銷售中心正式掛牌成立,此舉標誌著瓦軸對整個廣東地區的客戶服務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2007-04
本著“互惠共贏,同謀發展”的宗旨,4月15日,瓦軸集團公司2007年流通市場工作會議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近百名代理商共聚一堂,與瓦軸一起,就大流通營銷策略,市場營銷網路建設,做強做大代理商隊伍等議題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共謀代理商與瓦軸實現雙贏的美好前景。
2007-04
遼寧省國家稅務局和遼寧省地方稅務局聯合發布了2006年度遼寧省納稅百強排行榜,瓦軸股份公司榜上有名。
2007-03
在大連市“勞動關係和諧企業”表彰大會上。瓦軸集團公司榮獲大連市“勞動關係和諧企業”,王路順董事長出席表彰大會,接受市領導頒發的牌匾。會上,共有100家企業獲此榮譽。在創建“勞動關係和諧企業”活動中,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一直是瓦軸和諧企業建設的重要內容。公司堅持以人為本,重視規範勞動合同制管理,加強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實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努力營造和諧企業氛圍,把企業發展和社會發展結合起來,積極承擔應盡的社會責任。
2007-03
國家商務部公布的2006年度“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名單中,“瓦軸ZWZ”品牌獲“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原中國暢銷品牌)。這是瓦軸在擁有“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和“國家免檢產品”“國家出口推薦品牌”等稱號基礎上的又一殊榮。瓦軸ZWZ獲得“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再次證明了瓦軸在軸承行業的重要位置和其突出的社會價值,顯示了瓦軸在技術、質量、市場服務與品牌戰略創新運作上的綜合勢力。
2007-02
在遼寧省政協九屆五次會議上,政協委員瓦軸集團公司董事長王路順就裝備製造業發展建言獻策。王路順委員說,我省是裝備製造業大省,建設國家新型產業基地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2006年我省的裝備製造業在結構調整上取得了長足進步,很多產品已經和國際接軌。但是我省在裝備製造業發展中依然存在著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因此,建議省政府在建設裝備製造業產業基地的過程中,要進一步明確目標,制定相關的產業政策給予支持;要瞄準世界先進水平,繼續加大投入,使新建企業或老企業改造設備一步到位,直接進入國際同行業的先進行列。
2007-01
1月12日,瓦軸集團公司通過中國國家一級安全質量標準化企業複評,成為國家一級安全質量標準化企業。
瓦軸2006年大事
2006-12
12月20日,SKF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湯姆·強斯頓一行專程對瓦軸進行訪問。瓦軸和SKF公司合作到2006年已經整整十年的時間,SKF公司是一個令世界軸承行業十分尊重的公司,是世界軸承行業的排頭兵。SKF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湯姆·強斯頓說,瓦軸在中國有一個很明顯的軸承市場領袖地位,我們這樣兩個重要的企業走到一起,是符合邏輯的,瓦軸工業園建設使我們再次看到瓦軸發展的力量。
2006-12
12月18日,大連市紀念“守合同重信用”活動20周年大會在市政府禮堂隆重舉行,瓦軸集團連續20年榮獲“守合同重信用”稱號,受到市政府表彰。
2006-12
12月18日,由世界新經濟研究院、新華社《中國名牌》等部門主辦的“首屆大連十大品牌高峰論壇”暨“首屆大連十大活辦品牌頒獎典禮”在大連現代博物館舉行,瓦軸集團被評為“屆大連十大活辦品牌業”
2006-11
11月28日,瓦軸參加上海國際軸承展,瓦軸集團首次集中展示了開發的1000多種新產品,它們主要用於配套16個國家重點發展的裝備製造行業。眾多的高精尖產品不僅吸引了大量國內廠家,當天也引來義大利、瑞典、印度等30多個國家的60多家客戶。瓦軸已經為風力發電、大型薄板冷熱連軋成套設備、千萬噸級煤炭井下綜合採掘等成功配套,每年可為用戶節約採購資金3億多元。
2006-11
國內軸承行業最大的井式回火爐,在瓦軸集團一次試車成功,開始投入生產。該爐首次在井式回火爐中採用熱風式加熱,實現熱風在爐內均勻循環,爐溫均勻性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回火爐的投產,為瓦軸特大型轉盤軸承熱處理提供了保證條件,使3—6米直徑的熱處理內在質量水平達到了國際水平,為瓦軸特大型產品開拓市場創造了必要條件。
2006-11
中國企業聯合會對信息化工作成績突出的企業進行表彰,瓦軸集團公司喜獲2005年全國企業信息工作先進集體稱號。瓦軸集團公司積極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投資4600萬元,實施“管理數控化、流程同步化、系統集成化、監控動態化、改善持續化”的ERP系統,構造了一個能夠適應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對外做出快速響應,對內實現高效溝通、快速決策的企業經營運作系統,企業管理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正向著國際化管理的目標邁進。
2006-10
10月28日是瓦軸集團公司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瓦軸集團精密技術與製造工業園開園慶典儀式隆重舉行。工業園重點發展重大裝備精密軸承、風力發電軸承、裝備業大型軸承等產品,建成后,年銷售收入將達到19億元,利潤1.5億元。這意味著,三年後,新工業園全部投產時,不僅相當於再造了一個新瓦軸,而且也將成為我國重大裝備的精密軸承研發和製造基地。新工業園區佔地27.5萬平方米,項目緊緊圍繞國務院提出的16個重大技術專項的配套軸承,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在工業園開工儀式上,國內22家企業還與瓦軸簽訂了戰略合作和重大項目軸承國產化協議。
2006-09
2006年全國設備管理工作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國家發改委主要領導、原國家經委主任袁保華等出席會議。會上,瓦軸集團公司榮獲第七屆全國設備管理優秀單位,這是瓦軸繼榮獲國家一屆、二屆、三屆、五屆、六屆全國設備管理優秀單位稱號之後的又一殊榮。本屆表彰活動中全國共有417家優秀單位受到表彰,遼寧省共有7家,瓦軸是軸承行業唯一一家。
2006-09
國家統計局公布了首次排定的2005年度中國企業集團競爭力500強名單,瓦軸集團榜上有名。該活動由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提供數據支持,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具體實施。評價對象包括中央企業集團、國務院批准的國家試點企業集團、國務院主管部門批准的企業集團等,大連5家企業上榜。
2006-09
大連市組織專家,對瓦軸集團與上海地鐵運營有限公司車輛分公司,合作開發的兩種規格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軸箱軸承,進行了技術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該軸承設計理念先進,結構參數合理,製造材質優良,保持架採用的材質及其結構和工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產品製造精度高,軸承台架試驗和裝車運行考驗表明,其運轉性能良好、可靠,在技術性能和產品質量上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填補了該類產品的國內空白,滿足了進口地鐵車輛和國內新一代城軌車輛軸箱軸承的市場需要,同意該產品轉入批量生產。ZWZ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軸箱軸承,已在上海地鐵經過了一年的實驗運行,效果很好。這次通過鑒定,標誌著瓦軸開始進軍地鐵軸承市場,讓地鐵用上國產化軸承。
2006-09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專家評審小組對瓦軸檢測試驗中心進行了檢測能力認可的第二次監督評審。評審組認為:瓦軸檢測試驗中心具備了國內一流的軸承專業檢測設備,具有一批高素質的檢測人員,能夠認真遵守國際實驗室認可準則,遵守國家認可委員會的各項規定和管理要求,不斷致力於持續改進和提高實驗室的管理水平和檢測能力,達到了國家認可委員會的要求。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將繼續維持瓦軸檢測試驗中心申請的認可項目。
2006-09
9月8日,在大連廣播電視中心舉辦的“叫響大連品牌”的精彩特別對話節目中。作為主嘉賓的瓦軸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王路順,以其睿智、機敏、精彩的對答推介了瓦軸,贏得了領導、專家等的讚譽。當主持人請各位嘉賓用30秒的時間推介自己的品牌時,王路順董事長慷慨激昂地說:“瓦軸ZWZ產品,一流的產品來源於無止境的創造,十項增值服務推動了旋轉的世界,瓦軸集團與您同行”,並用“ZWZ增值服務”五個字道出了瓦軸品牌的核心價值。
2006-09
由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委員會等聯合發起,中華工商時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中心等主辦的“2006第三屆中國最具生命力百強企業”評選活動,日前在北京揭曉,瓦軸集團獲得了中國最具生命力百強企業稱號。中國最具生命力百強企業評選活動,通過近百位專家評比和篩選,以企業3年的營業額所代表的成長率作為排名核心標準,挖掘出中國最具成長活力的優秀典型企業。瓦軸集團快速發展,各項經濟指標快速增長,引起了專家們的關注,名列百強榜第43位。
2006-09
瓦軸集團被遼寧省企業聯合會、遼寧省中小企業聯合會評為2006年度遼寧省誠信企業重點建設單位。瓦軸注重建設誠信企業,始終堅持以客戶價值作為自己的工作標準,努力為廣大客戶提供十項增值服務,成為全國用戶滿意企業。
2006-09
由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主辦,世界企業實驗室、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協辦,《世界經理人周刊》和國家機械網承辦的2006《中國機械500強》調查發布活動中,瓦軸集團公司再次榮獲中國機械500強稱號。瓦軸集團企業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市場地位、品牌地位持續上升,擁有了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和國家出口推薦產品四張王牌。
2006-08
8月31日,遼寧省省長張文岳就提高產品科研創新能力,到瓦軸進行調研。他強調,要保證國家發展先進的裝備製造業,保證國家發展有核心競爭力的裝備製造業,保證遼寧新型的裝備製造業基地能夠建成,軸承產品要提供最堅實的基礎,這方面瓦軸是核心的核心,瓦軸要開發出更多的高新技術產品。中國的軸承在世界是一流的軸承,打出我們的國際品牌,非瓦軸莫屬!
2006-07
7月25日,第三家瓦軸產品專營公司——西安精工瓦軸銷售有限公司成立。西安精工瓦軸銷售有限公司的成立,使瓦軸的專營公司上升為三家。西安精工瓦軸銷售公司將以ZWZ軸承為唯一經銷品牌,致力於ZWZ產品在西安地區的銷售與推廣,更好地服務於西安地區的廣大客戶,擴大區域瓦軸軸承市場。
2006-06
在遼寧省工商局召開的紀念守合同重信用活動開展20周年大會上,瓦軸集團因連續20年獲遼寧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稱號受到表彰。瓦軸堅持以誠信為本,把合同管理與誠信建設貫徹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有利的維護了供需雙方的利益。實施十項增值服務,實現了誠信全方位的延伸。
2006-05
榮獲遼寧省特等勞動模範的瓦軸集團公司董事長王路順從瀋陽載譽歸來,他說,榮譽歸功於大家,他提出要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氛圍中,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煥發員工的創造力。
2006-04
瓦軸第二家軸承專營公司天津華美瓦軸銷售公司4月22舉行成立慶典,來自天當地區100多家用戶代表出席了慶典。該公司將發揮專營公司服務窗口作用,依靠ZWZ品牌,為天津地區用戶提供優質的ZWZ軸承,不斷發展大客戶,實現市場擴大化。
2006-04
在遼寧省人民政府召開的全省知識產權工作會議上,瓦軸集團被確定為遼寧省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單位。
2006-03
由中國城市經濟學會、世界經濟研究院、遼寧質量萬里行促進會等共同舉辦的大連活力品牌排行榜評選活動首批大連活力品牌揭曉,ZWZ品牌獲首批大連活力品牌,並列排行榜前茅。
2006-03
瓦軸有五項成果獲得大連市2005年度科技進步獎。其中精密配對角接觸球軸承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二等獎,轉盤軸承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四項成果獲三等獎,成為公司年度獲得大連市科進步獎項最多的一次。
2006-03
在大連市2004-2005年度電子信息技術推廣應用獎項目、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會上,瓦軸集團SAPR/3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的實施與應用項目獲一等獎,瓦軸電子商務管理信息系統獲二等獎,瓦軸集團被評為先進集體、張興海被評為先進個人。
2006-01
王路順被評為大連十大活力企業家並獲活力大獎,在接受主持人採訪時,王路順說,瓦軸集團具備活力的原因就是在不斷創新、不斷發展中,不斷用世界最新的知識、體制來改造企業。
2006-01
瓦軸集團公司召開三屆三次職工代表大會,總結“十五”期間和2005年工作,謀划“十一五”發展規劃,提出了2006年奮鬥目標,會議號召全體員工堅持科學發展觀,著力自主創新,為瓦軸躋身世界軸承十強而努力奮鬥。
2006-01
王路順入選2005大連年度經濟人物。並在大連電視台演播大廳接受記者採訪,細說瓦軸自主創新。王路順以振興中國民族軸承工業為己任,確立和實施了“四個加速工程”的發展戰略和方針,致力於企業的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率領瓦軸集團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在中國軸承工業的領導地位。
科技成果
2008年
鐵路提速軸承滲碳電爐晶閘管調功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中國機械工業協會三等獎。
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獲大連市十大創新型企業。
2007年
軸承企業CIMS檢測試驗支撐環境關鍵技術研究獲大連市人民政府二等獎。
2006年
SAPR/3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獲大連市人民政府三等獎。
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獲大連市十大創新型企業。
2004年
JSF400滾子軸承滾道超精機獲中國機械工業協會頒發三等獎。
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獲科技局、工會、發明協會優秀髮明單位獎。
邵陽獲科技局、工會、發明協會實施發明成果優秀企業家獎。
2003年
瓦軸集團公司的“瓦軸計算機輔助設計及技術文件資料庫管理系統項目”被全國電子信息系統推廣辦。
公室授予“國家倍增計劃優秀項目”。
2002年
減少DRES90/800爐加工中小型套圈變形獲國家級成果。
通過QC活動攻克產品質量關獲國家級成果。
提高提速貨車軸承質量產品精度達到P5級獲國家級成果。
提高裝甲車用雙列圓柱滾子軸承余品利用率獲國家級成果。
新結構提速貨車軸承滾子質量攻關獲國家級成果。
鐵路大修軸承裝配線改造獲國家級成果。
研究超聲波代替硫酸清洗保持架獲遼寧省級一等獎。
JB/T5389.2-1995滾動軸承軋機用四列圓錐滾子軸承技術條件獲國家級標準化成果。
Q/WZ.X1893——2001等速萬向節技術條件獲國家級標準化成果。
JB/T5389.2-1995滾動軸承軋機用四列圓錐滾子軸承技術條件獲國家級標準化成果。
2000年
瓦軸集團計算機輔助設計及技術文件資料庫管理系統獲大連市人民政論優秀成果一等獎。
應用微機控制系統改造井式爐及稀土催滲劑工藝研究獲大連市人民政府優秀成果二等獎。
1999年
P6、P5、P4、P2級軸承套圈磨加工過程工序間技術要求獲遼寧省機械工業廳科技進步二等獎。
軸承套圈加工過程技術條件獲遼寧省機械工業廳科技進步一等獎。
等速萬向節技術條件獲遼寧省機械工業廳科技進步二等獎。
成品軸承斜坡自重靠緊磨摔輪驅動旋轉清洗法獲遼寧省機械工業廳科技進步三等獎。
中國第一套載重汽車軸承,第一套鐵路貨車、客車、機車軸承,第一套冶金軋機軸承,第一套機床主軸軸承,第一套核工業主機軸在,第一套轎車輪轂軸承,第一套坦克軸承,第一套高精密級滾珠絲杠,第一個全方位為風力發電配套軸承,相繼在瓦軸誕生。
瓦軸的ZWZ商標和軸承品牌先後被國家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免檢產品、國家出口推薦品牌、中國最具市場競爭力品牌和全國商品售後服務十佳企業。
2020年9月16日,入選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第16屆中國機械工業百強名單,排名第78。
2021年7月,入選《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標桿企業、標桿項目和標桿模式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