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菲革涅亞

伊菲革涅亞

伊菲革涅亞(古希臘語:Ἰφιγένεια),阿伽門農和克呂泰涅斯特拉之長女。為古希臘劇作家所喜愛的悲劇人物。

基本信息


傳說來源

關於伊菲革涅亞的生平傳說,大多來源於古希臘劇作家歐里庇得斯的悲劇。

家庭

父:阿伽門農母:克呂泰涅斯特拉弟:俄瑞斯忒斯妹:厄勒克特拉妹:克律索忒彌斯

童年

伊菲革涅亞生活在希臘邁錫尼文明末期,是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的長女。她的童年在邁錫尼王城度過,史詩中少有記載。

在奧利斯

全希臘的國王與英雄決定進攻特洛伊后,將軍隊和給養聚集在海港奧利斯。艦隊即將出發前夕,阿伽門農獵到一頭公鹿,便吹噓自己的槍法堪比狩獵女神阿耳忒彌斯。此舉引起阿耳忒彌斯不滿,於是讓海港風平浪靜,海船無法航行,軍隊空耗給養。
隨軍牧師卡爾卡斯(Calchas)預言,只有獻祭阿伽門農的長女伊菲革涅亞,才能平息女神的憤怒。於是阿伽門農在家信中謊稱要將伊菲革涅亞許配給阿喀琉斯,讓伊菲革涅亞立刻前往奧利斯。
伊菲革涅亞在母親克呂泰涅斯特拉與幼弟俄瑞斯忒斯的陪同下來到阿伽門農的營帳,並在該處得知要將她犧牲的事實。在最初的震驚過去后,伊菲革涅亞表現出可敬的鎮定,表示願意為了民族的利益犧牲自己。
祭壇上,卡爾卡斯揮刀斬向伊菲革涅亞的頸項,但她卻在那一瞬間消失無蹤,由一頭公鹿取代了她的位置。
此後的大約20年,伊菲革涅亞處於失蹤狀態。即便如此,克呂泰涅斯特拉怨恨輕易捨棄女兒性命的阿伽門農,為10年後的刺殺埋下伏筆。尚年幼的俄瑞斯忒斯也目睹了長姊失蹤的場面。

在陶里斯

陶里斯半島位於斯佐登附近,是諸神治外的蠻荒之地。當地蠻族信奉狩獵女神阿耳忒彌斯。在祭壇上消失的伊菲革涅亞,被阿耳忒彌斯傳送到陶里斯擔任當地的神廟祭司,大約持續20年。
20年間,特洛伊戰爭結束,歸國的阿伽門農被其妻克呂泰涅斯特拉及面首埃癸斯托斯所刺殺。再過十年,長大成人的俄瑞斯忒斯為父報仇。此後,俄瑞斯忒斯由於弒母的罪名被複仇女神追殺,最終在雅典法庭上被判無罪。此時他受到阿波羅的神諭,叫他去陶里斯半島奪回一件神器。
俄瑞斯忒斯在皮拉得斯的陪同下來到陶里斯半島,旋即被俘。即將成為祭品時,才發現操刀的祭司正是伊菲革涅亞。姐弟相認之後,伊菲革涅亞幫助俄瑞斯忒斯等人擊敗追擊的當地蠻族,共同返回希臘。

晚年

由於阿耳忒彌斯在陶里斯的神廟被廢除,在雅典興建了一座新神殿。伊菲革涅亞在那裡作為祭司渡過餘生。

相關藝術作品


安塞姆·費爾巴哈畫伊菲革涅亞
安塞姆·費爾巴哈畫伊菲革涅亞
【名稱】安塞姆·費爾巴哈畫伊菲革涅亞
【類別】油畫、名畫
【年代】1862年【作者】安塞姆·費爾巴哈
【規格】約有249×174厘米
【屬地】現藏德國達姆施塔特美術館

名畫背景


德國的浪漫主義運動起源於18世紀末期,它在文學藝術上的傾向是,既反對批判理性占支配地位的啟蒙時期文化,也反對效法古希臘時期的古典主義。這種思潮在繪畫上的表現,則是對不可能實現的事物心懷渴慕之情,竭力謀求在一個理想的國度中實現科學、宗教與國家制度的結合。他們對於到當時為止尚未研究過的中世紀德意志國家結構的歷史事實一無所知,卻一味認為那時已經出現了理想國。所以德國的浪漫派哲學家說:能夠超越現實界限的,首先是藝術家,藝術家最善於理解異乎尋常的事物,最能與神相通。上帝的啟示存在於大自然中,而大自然則充滿了各種象徵,藝術家通過心靈體驗,可以感受到它們。
而在19世紀下半葉,德國許多藝術家堅持認為義大利仍然是藝術家們實現自己理想的最好國土。這一幅畫的作者安塞姆·費爾巴哈(一譯費伊巴赫:1829. 9~ 1880. 1)即是這樣,他於1855~ 1873年住在義大利,創作了許多優秀作品(此幅《伊菲革涅亞》也繪於義大利,作於1862年)。由於工業化的發展,這些畫家對德國資產階級觀眾的欣賞口味深感不滿,對於現實極為失望。這些奔赴義大利去崇拜希臘古典藝術的畫家們,人們給予一個雅號,叫"德國-羅馬派"。他們相信,在羅馬那不勒斯可以更接近古典藝術,因為古羅馬帝國及其中心義大利,古希臘的理想仍然充滿著活力。這些理想已在無數古代建築和雕塑藝術中流傳下來了。

畫家簡介


安塞姆·費爾巴哈(Anselm Feuerbach, 1829—1880),德國新古典主義的畫家。屬於德國-羅馬派。主要選擇希臘神話故事為繪畫題材,他們努力把古希臘典雅的理想和永恆的古典形象滲透進19世紀的人物畫中去。安塞姆·費爾巴哈 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位畫家,有人也簡單地把他歸之為浪漫派古典主義畫家。他早年在杜塞爾多夫美術學院和慕尼黑學習繪畫,先後兩次到巴黎深造,又受到庫爾貝和德拉克洛瓦兩位大師 的影響,回國后仍未受到重視。於是再次離開家園,去義大利生活,在那裡以古希臘羅馬的藝術與文藝復興盛 期的繪畫為養料,刻意尋求自己的理想化藝術形象。他覺得在這個國家是實現他的理想的最好地方。

畫作欣賞


費爾巴哈所畫的人物具有一種高尚的古典美,畫面洋溢著一種抒情與哀傷兼具的情調。這在19世紀德國的工業社會裡是找不到合適的形象的,因而只能藉助新的藝術形式。他的第一件成功之作 是找到了一個羅馬靴鞋匠的妻子南娜后產生的。畫家執意請她做模特兒。1861年他畫的一幅肖像名作《南娜》,就是借這個模特兒來再現希臘神話中的婦女形象的;而這一幅《伊菲革涅亞》也是如此,但更富有魅力。他運用模特兒南娜,並保持她本人那種端莊的神態,體現出古希臘神話中的婦女的典型形象:心情抑鬱,寄情彼岸,充滿著對親人的懷念,手拿著橄欖枝,象徵祈求和平,不要殺戮。她的心情是那樣悒悒不歡。這是一幅神話性質的肖像畫。南娜本人的性格,也是這樣:一個驕矜的、難以接近的美人,正好體現了費爾巴哈所企求的古典婦女的悲劇成分。
畫面上,伊菲革涅亞端莊穩重,身穿古希臘時代的祭司服裝。她伏在岩石邊,遠眺大海彼岸,目光凝滯,儘管姿容秀美,由於盡日以淚洗面,更顯出神情冷漠,愁容滿面。用畫家自己的話說,這個形象"一個以人的真實和偉大為中心的典型,這個典型及時地把我的生活變成了對抗我身處時代的一場無望的戰鬥"。
這幅畫作於1862年,但在1871年,他又畫一幅《伊菲革涅亞》,她的坐姿呈背向,色彩更素凈,情緒也更加憂鬱。1871年的一幅現藏德國斯圖加特國立美術館,現藏德國達姆施塔特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