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那不勒斯的結果 展開

那不勒斯

義大利坎帕尼亞大區首府

那不勒斯是義大利坎帕尼亞大區以及那不勒斯省的首府,著名旅遊城市。那不勒斯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由於這個大都市因地處地中海中央部,亦是南義大利最大的港口城市,故現在仍是地中海交易的重要據點。同時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

那不勒斯始於前600年,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美食而著稱,那不勒斯歷史中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在其存在的2500餘年歷史中,大部分時間都扮演著重要角色,該市為古希臘人所創建,在“大希臘”中扮演重要角色;後來,羅馬人、諾曼人和西班牙人都在該市留下了自己的印記,也曾經是波旁王朝統治的兩西西里王國的首都,直到義大利統一。

此外,意甲球隊那不勒斯在2014-2015賽季的意甲排名第5,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252名。

歷史沿革


景色
景色
建城
建於前600年。舊城稱帕拉奧波利,前326年被羅馬征服后建新城,改今名。曾為羅馬皇帝的避暑地。6世紀為拜占庭所統治。8世紀成為一個獨立的公爵領地。12世紀成為西西里王國的一部分。1282年義大利南部與西西里分離,改稱那不勒斯王國。在拿破崙時期法國入侵前,波旁王朝統治兩地,但它們形式上被分為“那不勒斯王國”和“西西里王國”。在更改王國名稱之後,斐迪南成為了國王斐迪南一世。1860年併入義大利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嚴重破壞,戰後重建。義大利南部地區工業中心,以鋼鐵、煉油、汽車、水泥、化學、機車、造船、紡織和食品為主。陶器、珠寶、玻璃等傳統工業馳名。珊瑚與珍珠養殖興盛,並用以製作精湛的手工藝品。鐵路樞紐,大貿易港、客運港與海軍基地。港闊水深,能泊遠洋巨輪。出口以鋼鐵和石油製品為主。風景遊覽區。多古代藝術、文物。有世界著稱的國立博物館,富藏古希臘的雕塑與龐貝、赫庫蘭尼姆兩古城的出土文物。卡波迪蒙泰宮藏有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等的繪畫。多中世紀教堂。旅遊業發達,遊客年約200萬人。
希臘人創立,羅馬人獲取
該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前7世紀,當時,附近的希臘殖民地庫邁的居民建立了一座名叫帕耳忒諾珀的城市;庫邁自身則是由來自希臘優卑亞島的居民所創建。帕耳忒諾珀是希臘神話中一個塞壬(海妖)的名字,傳說她是那不勒斯的創建者。不過庫邁人在舊帕耳忒諾珀的近旁又創建了尼亞波利(Νεάπολις,Neápolis,意為“新城”),這其中的確切原因並不為人知曉。在這一時期,他們阻止了伊特魯里亞人入侵的企圖。新城的成長得益於強大的希臘人城邦錫拉庫薩的影響,還得益於那不勒斯灣的新舊城市的合併。
該市成為羅馬共和國對抗迦太基的盟友;環繞那不勒斯的堅固城牆擋住了漢尼拔的進攻。在薩姆奈特戰爭期間,這個忙碌的貿易中心被薩姆奈特人佔領。不過,不久尼亞波利城又被羅馬人奪取,成為一個羅馬殖民地。該市由於其希臘化文明而受到羅馬人相當的尊重:人民保持了他們的希臘語和風俗,興建了精緻的別墅,高架渠,公共浴場,音樂廳,劇院和狄俄斯枯里神廟,克勞狄一世和提庇留等多位羅馬皇帝也選擇在這裡度假。據說在基督教傳入那不勒斯時,彼得和保羅兩位使徒都曾經來此佈道。而聖亞努阿里烏斯也在此殉道,後來被尊為該市的主保聖人。前6世紀建立的蛋堡是那不勒斯最古老的城堡。
那不勒斯公國
西羅馬帝國衰落以後,那不勒斯被一支日耳曼部落東哥德人奪取,併入東哥德王國。不過,在536年,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的貝利撒留通過高架渠奪取了該市。
哥特戰爭爆發了,東哥德國王托提拉在543年短暫地佔領了該市,但最終在維蘇威火山山坡進行的拉克塔留斯山戰役確定了拜占庭的勝利。那不勒斯與拜占庭帝國勢力在義大利半島的中心拉文納主教區保持聯繫。拉文納主教區崩潰后,那不勒斯公國成立,雖然那不勒斯保持了自己的希臘-羅馬文化,最終還是在763年,在公爵斯蒂芬二世帶領下,由效忠君士坦丁堡轉為效忠羅馬的教宗。
從818年到832年,是那不勒斯與拜占庭皇帝之間的關係特別混亂,以及當地覬覦大公寶座者之間進行爭鬥的一段時期。狄歐克提修斯的就任沒有得到皇帝的批准;後來被廢黜,由狄奧多爾二世取代。不過,將軍們將他趕出該市,另外選出斯蒂芬三世,他使用自己的姓名而不是拜占庭皇帝的姓名來鑄造貨幣。到840年,那不勒斯獲得完全的獨立。
那不勒斯公國曾經被其長期對手卡普阿侯爵潘德福四世佔領,被倫巴第人的直接控制了3年時間,隨後又被受希臘-羅馬文化影響的公爵收復。到11世紀,像這一地區許多地方一樣,那不勒斯雇傭諾曼人與對手作戰;塞爾吉烏斯四世公爵雇傭了RainulfDrengot對付卡普阿。到1137年,諾曼人的影響大為增強,控制了先前獨立的侯國和公國,例如卡普阿侯國、貝內維托侯國、薩萊諾侯國、阿馬爾菲公國、索倫托公國和Gaeta公國;這時,那不勒斯這個義大利半島南部最後一個獨立的公國,落入諾曼人之手,末代公爵塞爾吉烏斯七世投降了諾曼人建立的西西里王國;他於1137年戰死後,那不勒斯無主,終在2年後被併入西西里王國。
王國
諾曼到安茹王朝
諾曼西西里王國末年,國王威廉二世沒有子女,指定出嫁起源於德國南部士瓦本的霍亨斯陶芬王朝皇子海恩里希的姑母康斯坦絲為繼承人。1189年威廉二世駕崩后,西西里貴族為了避免被德國人統治,擁立威廉二世的私生堂兄萊切伯爵坦克雷德為王。1191年海恩里希登基為亨利六世皇帝后,發兵西西里奪取王位,一路城市都投降,但5月在那不勒斯遇到阿塞拉伯爵里卡多、阿耶洛的尼科洛、阿利傑諾·科托內、布林迪西的馬加里托領導的抵抗。圍城持續到8月,瘟疫流行,波希米亞公爵康拉德二世和科隆大主教菲利普相繼去世,亨利六世也染病,雖然痊癒,卻被訛傳死亡,只得解圍撤軍。原先投降的城市都重投坦克雷德,薩萊諾更將在本城的當時已是皇后的康斯坦絲交給了坦克雷德。坦克雷德將皇后囚禁在那不勒斯的蛋堡直至次年5月在教宗塞萊斯廷三世施壓下將其釋放。1194年亨利六世再次征討西西里時,阿利傑諾·科托內不戰而降,於是西西里王國最終由霍亨斯陶芬王朝繼承。
腓特烈二世在該市創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國立大學:那不勒斯費德里科二世(即腓特烈二世的義大利語)大學,使那不勒斯成為王國的知識中心。由於霍亨斯陶芬王朝與教廷發生衝突,導致在1266年英諾森四世加冕安茹王朝的公爵卡洛一世成為王國的國王。卡洛一世正式將首都從巴勒莫遷往他的住處,“新城堡”所在的那不勒斯。這一時期,大批哥特式建築 出現在那不勒斯,其中包括該市的主要教堂那不勒斯主教座堂。
1282年,西西里晚禱之後,王國一分為二。安茹王朝的那不勒斯王國轄有義大利半島南部,而西西里島屬於阿拉貢王朝的西西里王國。戰爭持續到1302年簽訂Caltabellotta和約,教宗博義八世承認腓特烈三世為西西里島的國王,而卡洛二世為那不勒斯國王。儘管發生了分裂,那不勒斯的重要性繼續增長,主要是這個作為地處地中海中央的大都市,成功吸引了比薩和熱那亞商人、托斯卡納銀行家,和當時一些最受擁護的文藝復興藝術家,例如喬萬尼·薄伽丘、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喬托,所以仍被視為地中海交易的重要據點。阿方索五世戰勝最後一位安茹王朝的國王勒內,征服了那不勒斯,那不勒斯再次短暫地與西西里合併。
亞拉岡到波旁
西西里和那不勒斯在1458年再次分開,但斐迪南一世統治下,仍是亞拉岡王朝的屬地。新王朝通過與伊比利亞半島建立聯繫,增進了那不勒斯的商業。那不勒斯也是文藝復興的一個中心,FrancescoLaurana、AntonellodaMessina、JacopoSannazzaro和Poliziano等藝術家都來到該市。
在150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二開始統治那不勒斯,而那不勒斯國王腓特烈四世被作為囚犯送往法國;4年之後,西班牙在加利良諾戰役中獲勝,那不勒斯在整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時期,都處於西班牙帝國的統治之下。西班牙派遣總督駐紮那不勒斯直接處理當地事務:其中最重要的是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德·托萊多,他帶給該市社會、經濟和都市可觀的進步;他也支持宗教裁判所。在這一時期,那不勒斯成為僅次於巴黎的歐洲第二大城市。它是巴洛克時期的文化發電站,擁有卡拉瓦喬、薩爾瓦托羅沙和濟安·貝尼尼等藝術家,BernardinoTelesio、喬爾丹諾·布魯諾、康帕內拉和詹巴蒂斯塔·維柯等哲學家,和GianBattistaMarino等作家。1647年,當地漁夫馬薩涅洛發動了一次革命,創立了獨立的那不勒斯共和國,不過幾個月後就恢復了西班牙人的統治。最後在1714年,作為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結果,西班牙放棄對那不勒斯的統治;改由奧地利查理六世從維也納委派總督進行管理。不過,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使西班牙重獲西西里和那不勒斯,組成一個共主邦聯,在1738年維也納條約中承認,在西班牙波旁王朝的卡洛斯三世統治下獲得獨立地位。
在斐迪南四世時期,法國革命影響了那不勒斯,波旁王朝的盟友納爾遜於1798年警告該市。不過,斐迪南還是被迫撤退,逃往巴勒莫,在那裡得到英國海軍的保護。那不勒斯下層社會lazzaroni極為虔誠和忠君,擁護波旁王朝,他們反抗那不勒斯的共和政府,引起內戰。共和黨人佔領了聖埃爾莫城堡,宣布成立Parthenopaean共和國,受法國軍隊保護。FabrizioRuffo組成lazzaroni的宗教軍隊,大獲全勝,法國人從那不勒斯的城堡投降,被允許從海路回到土倫。斐迪南四世恢復了王位;隨後,拿破崙佔領那不勒斯7年,任命他的兄弟約瑟夫·波拿巴為國王。由於奧地利帝國及其盟友的幫助,斐迪南四世在那不勒斯戰爭中擊敗波拿巴家族,再一次恢復王國和王位。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那不勒斯王國和西西里王國合併組成兩西西里王國,首都設在那不勒斯。1839年,那不勒斯成為義大利半島上第一個擁有鐵路的城市,王國各處設有許多工廠,使其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貿易中心。義大利統一
朱塞佩·加里波底率領千人團遠征之後,進行了有爭議的加埃塔之圍(1860年),1861年,那不勒斯成為義大利王國的一部分,結束了波旁王朝的統治。兩西西里王國曾經是富裕的國家,這時要從銀行取出8000萬達克特來捐獻給新成立國家的國庫,而在義大利統一過程中,其他原來的國家所捐獻數量遠少於此數。昔日兩西西里地區的經濟崩潰了,導致了空前規模的大移民,從1876年到1913年,估計至少有400萬人離開了那不勒斯或其附近地區。
二戰
那不勒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受到空襲最多的義大利城市之一雖然那不勒斯人在義大利法西斯統治下沒有反抗,但是那不勒斯是第一個反對德國軍事佔領的義大利城市;1943年10月1日,那不勒斯人舉行起義,使自己的城市獲得自由那不勒斯新生的標誌是重建了被美國空軍空襲摧毀的聖基婭拉教堂。
戰後重建
從1950年到1984年,義大利政府的南部開發基金幫助了經濟有所改善,包括平民表決廣場和其他城市地標的復興最早為那不勒斯所吸引的是古希臘人。公元前8世紀他們漂洋過海到這裡,定居在如今蛋城堡(CasteldellUvo)所在的岸邊小島上。接著,義大利內陸的庫馬尼人來到蛋城周圍今天稱為皮佐法科內的高地,並將其命名為Palaepolis,希臘語意為“舊城”。而此時的羅馬還只是台伯河邊的幾個小村。到公元前470年前後,希臘移民在舊城周圍建起“新城”,希臘語為Neapolis(那不勒斯,義大利語為“Napoli”拿波里)。
100多年後的公元前4世紀末期,羅馬人逐步統一整個義大利半島,那不勒斯老城區的棋盤式街道布局,便是羅馬人留下的。再過約800年,即公元4世紀羅馬帝國衰亡,來自歐洲北部的哥特人和來自義大利北部米蘭地區的倫巴第人先後征服那不勒斯。公元8-11世紀,那不勒斯公國定都於此。隨後法國人、西班牙人又先後佔領此地,直到1861年義大利王國成立,那不勒斯才最終告別近3000年異族統治的歷史。
那不勒斯幾乎被歐洲所有主要民族統治過,多種外來文化融合,也難怪形成特有的當地文化;為應付頻繁更替的統治者而生存下來,那不勒斯人養成了出名的個性:熱情剛烈而又自由散漫,圓滑而善於誇張和表現—義大利人戲稱那不勒斯是永恆的劇院,那不勒斯人自然是最佳演員。

經濟


景色
景色
那不勒斯及其附近地區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旅遊業、商業、工業和農業;那不勒斯還是一個繁忙的貨運港口。那不勒斯曾經是一個忙碌的工業城市,不過現許多工廠已經搬離此處。該市從前擁有重要的鋼鐵工業和巨大的美孚石油精鍊廠。今天,該市工業中包括位於附近Pomiglianod'Arco的阿爾法·羅密歐汽車工廠;公司名稱中的“羅密歐”是指那不勒斯工程師尼古拉·羅密歐。
按照總增加值計算,那不勒斯省在義大利103個省份中排名在94名以後。統計數據不包括在黑市產生的財富和未納稅的工資。由於失業率高達28%,那不勒斯的工人遷移到北方並不罕見。CentroDirezionale是那不勒斯新興的中心商務區,展示了丹下健三的摩天樓設計藝術;這是一次集中和提升那不勒斯商業和經濟的嘗試,其旅館和商店也提供了工作崗位。
紡織是那不勒斯的傳統職業。高級西服必須由男性工人手工縫製,那不勒斯生產的西服和禮服主要提供梵蒂岡以及歐洲王室和貴族。此外那不勒斯人偶也是特色產品。
那不勒斯省傳統上以農業為基礎的經濟逐漸轉型為以服務業為基礎。2002年初,那不勒斯省在商會註冊的企業達到249,590個,雇傭了大部分人口,不過其中超過半數是不足20人的小型企業;超過200人的中型企業有70個;超過500人的企業有15個。那不勒斯省不同經濟部門的雇傭情況如下:
公共服務製造業商業建築業運輸業金融業農業旅館其他
百分比30.7%18%14%9.5%8.2%7.4%5.1%3.7%3.4%
商業是那不勒斯經濟主體。工業發展良好,已形成幾個市郊工業中心。主要有金屬加工、機械、化學、石化、造船、食品和建材。紡織製鞋、皮革加工和服裝業是以半手工的方式進行生產的。位於皮弗雷山向維蘇威火山延伸的山坡上。風光旖旎,是地中海最著名的風景勝地之一。
2020年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發布,那不勒斯經濟競爭力排名第162位。

社會


那不勒斯足球隊

那不勒斯隊
球隊隊徽
球隊隊徽
成立時間:1926年1月1日
所在國家:義大利
所在城市:那不勒斯市
俱樂部主席:德-勞倫蒂斯
主球場:聖保羅球場
聯繫地址:ViaVicinaleParadiso70,80126Napoli
聖保羅球場
聖保羅球場
那不勒斯隊早在1904年便已成立,當時由一群英國水手創建。但在1912年,由於球員之間發生衝突而使非義大利籍球員離隊,並單獨組成了一名為“國際那不勒斯隊”的球隊,並於1912-1913年度開始各自參加全國比賽。1926年,矛盾解除,兩球會宣布合併。球隊成立后,一直在甲級中下游及乙級圈中徘徊,直至馬拉多納加盟后,那不勒斯被世界人民所認同。

俱樂部榮譽

聯賽冠軍2次:1987年,1990年
足協杯冠軍3次:1962年、1976年、1987年
歐洲聯盟杯冠軍1次:1989年
球員名單
7拉維奇前鋒
27誇里亞雷拉前鋒
15達托羅中場
17哈姆西克中場
18博里亞奇諾中場
23加爾加諾中場
11馬喬中場
96孔蒂尼後衛
28保羅-卡納瓦羅後衛
14坎帕尼亞羅後衛
26德桑蒂斯守門員
16祖尼加後衛
19丹尼斯前鋒
21奇加里尼中場
22賈內羅守門員
12皮亞前鋒
13聖克羅斯後衛
8布拉西中場
9霍弗爾前鋒
1耶佐守門員
2格拉瓦後衛
4蒙特維諾中場
5帕齊恩扎中場
6阿羅尼卡後衛
32阿莫迪奧中場
33魯洛後衛
77里諾多後衛

義大利杯

2020年6月14日,義大利杯半決賽次回合,那不勒斯主場1:1戰平國際米蘭,憑藉2:1的總比分淘汰國際米蘭,與尤文會師決賽。

教育

在那不勒斯有許多公立和私立的高等教育機構,以及為數眾多的學會和研究中心。那不勒斯擁有據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立大學:那不勒斯費德里克二世大學,由腓特烈二世創建於1224年。這是義大利南部目前為止最重要的大學,擁有大約3000多名師生。那不勒斯植物園是這所大學的一部分,由約瑟夫·波拿巴創立於1807年,15公頃面積的園內,種植了大約10,000個種類的植物。
那不勒斯第二大學成立於1989年,與鄰近的卡塞塔省聯繫密切。那不勒斯東方大學是該市一所專門研究東方文化的獨特的教育機構,由耶穌會傳教士馬國賢(MatteoRipa)從清朝康熙皇帝的宮廷返回后,創建於1732年。
在那不勒斯還有其他優秀的大學,例如那不勒斯帕斯諾普大學、私立的那不勒斯索爾·奧爾索拉·貝南卡薩大學(IstitutoUniversitarioSuorOrsolaBenincasa)和耶穌會開辦的南義大利神學院。與其強大的音樂遺產相一致,那不勒斯擁有一個學習音樂的場所:聖彼德羅音樂學院。那不勒斯最早的音樂學校可以追溯到16世紀西班牙統治時期。

音樂

在數百年中,那不勒斯在西歐音樂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角色。那不勒斯豐富的音樂傳統可以追溯到西班牙統治時期,那時成立了那不勒斯音樂學校。在巴洛克時期後期,亞歷山德羅·斯卡拉蒂(多梅尼科·斯卡拉蒂之父)建立了歌劇的那不勒斯學派;這是採用當時新發展的正歌劇形式。另一個起源於那不勒斯的歌劇形式是輕歌劇,這是一種與裴高累西和皮契尼有關的喜歌劇;後來焦阿基諾·羅西尼和沃爾夫岡·阿馬多伊斯·莫扎特都創作過這種類型的作品。宏偉的聖卡爾洛劇院修建於1737年,這是歐洲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劇院,至今仍是該市的歌劇中心。
最早的六弦吉他是由一位那不勒斯人GaetanoVinaccia在1779年發明(稱為浪漫吉他);Vinaccia家族還發明了曼陀林。那不勒斯人和西班牙人一同成為古典吉他音樂的先驅,費爾迪南多·卡魯里和莫羅·朱利亞尼是傑出的代表人物。朱利亞尼實際上來自那不勒斯王國南部的普利亞,後來移居到那不勒斯;他和同時代西班牙的費爾南多·索爾一起,被認為是19世紀最偉大的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另一位產生世界性影響的那不勒斯音樂藝術家是歌劇演唱家恩里科·卡魯索,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男高音,並被認為出身於那不勒斯的勞工階層。
也許那不勒斯音樂最知名的部分還是“拿波里民謠”(CanzoneNapoletana),這種該市固有的民歌有數百首保留曲目,其中一些可以追溯到13世紀。歌曲《我的太陽》(Osolemio)和《富尼庫利富尼庫拉》(FuniculìFuniculà)都屬於這種風格,在那不勒斯以外的地方同樣廣為人知。這種民歌在1835年,由於舉辦一年一度的“皮地格羅塔作曲競賽節”而正式定型。在此領域的著名藝術家有RobertoMurolo、SergioBruni和RenatoCarosone。在那不勒斯還有一種不為外界所知但在本地非常流行的音樂形式,例如“cantautore”(唱作人)和“sceneggiata”(一種音樂肥皂劇);這種風格最著名的藝術家是馬里奧·梅羅拉。
繪畫
在過去數個世紀那不勒斯眾多的繪畫中,最具藝術價值的作品屬於17世紀和19世紀。在17世紀,出現了一批呈現自身特色的那不勒斯畫家,包括巴提斯泰羅·卡拉喬洛、安尼羅·法爾科內、朱塞佩·德·里貝拉、馬提亞·布列提和盧卡·焦爾達諾,而卡拉瓦喬也在1607年到1610年之間在那不勒斯教授美術。到18世紀,那不勒斯的繪畫接近了歐洲的潮流。但是到19世紀,那不勒斯繪畫的風格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從巴洛克風格轉變為浪漫主義,其代表就是1820年到1850年之間的波西利波畫派,而那不勒斯美術學院是該畫派的活動中心。
現代藝術
那不勒斯的藝術不僅擁有豐富的過去,同樣也是現代藝術重要的實驗室和國際櫥窗。該市的那不勒斯(12張)兩個現代藝術博物館相當活躍:那不勒斯藝術宮和唐納雷吉納當代藝術博物館。前者於2005年開設在一座18世紀建築羅切拉宮內,舉辦各種流派藝術作品的展出活動。後者位於母皇(唐納雷吉納)聖母瑪利亞修女院,由阿爾巴多·西薩加以改建,收藏永久藏品。那不勒斯的地鐵車站不僅是交通運輸場所,而且設計成約瑟·柯舒斯、米莫·羅泰拉、馬里奧·梅茨等國際知名藝術家作品的展示場所。在每年聖誕節期間形成一個傳統:米莫·帕拉迪諾、理查德·塞拉、麗貝卡·合恩、路齊亞諾·法布羅等國際知名藝術家來布置平民表決廣場。2005年,那不勒斯舉辦了“歐洲和地中海青年藝術家雙年展”,有700名青年藝術家參加。
烹飪
傳統的那不勒斯比薩餅那不勒斯擁有製作各種著名美食和酒類的漫長歷史;在不同時期曾經受到希臘、西班牙和法國等統治者文化的影響。那不勒斯美食在18世紀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在味覺方面的成分特別豐富,而又使普通平民能夠消費。
也許那不勒斯烹飪最著名的方面是其豐盛的savoury菜肴。那不勒斯是比薩餅的發源地。它最初是窮人的食品,但是在斐迪南四世統治時期變得廣為人知:“瑪格麗塔”就是以訪問該市的薩伏依的瑪格麗塔王后命名。傳統上是在燃燒木頭的烤爐中製作,用料受到2004年規則的嚴格控制,必須使用“00”號小麥麵粉、“0”號酵母、天然水、剝皮的番茄或新鮮的櫻桃番茄、海鹽和特級初榨橄欖油。義大利麵條也與該市有關,那不勒斯ragù是通常使用的醬料:那不勒斯人的標誌就是正在吃一盤義大利麵條的傳說中的人物彼得魯什卡。
那不勒斯還擁有一些著名的甜點,包括色彩鮮艷的gelato(義大利手工冰激凌),與冰激凌類似但是水果成分較多。糕點則包括“zeppole”、“Rumbaba|babà”、“sfogliatelle”和“pastiera”,最後一種是特別為復活節預備。另一種季節性的甜點是在聖誕節時食用的“struffoli”,具有蜂蜜的口感。那不勒斯還出產飲料:維蘇威火山地區出產“基督的眼淚”(LacrymaChristi)和“Terzigno”等酒類。檸檬酒(limoncello,一種廣受歡迎的檸檬利口酒)也來自那不勒斯。

旅遊


景點旅遊提示 
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
門票:4歐元
到達方式:在中央車站乘R2路公車,到翠斯特即托雷多廣場下,步行至民意表決廣場(PiazzadelPlebiscito)即到。
開放時間:除周三外,每日9:00-20:00開放。
景點
那不勒斯皇宮
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
皇宮位於那不勒斯市中心,是一棟米白色的3層建築。以宮頂中間矗立的3層鐘塔為中軸線,皇宮二三層左右兩側的20扇窗戶互相對稱,一層則為左右對稱的拱門。1888年時,在相隔的拱門間放置了8尊那不勒斯重要國王的雕像。從對面的民意表決廣場(PiazzadelPlebiscito)望去,整棟建築質樸大氣,格外開闊。皇宮建於1600年,是西班牙統治時期那不勒斯王的居所。之後的數次修建都是那不勒斯歷史交替的見證。18世紀波旁王朝統治期間,皇宮被作為波旁王朝的宮殿,皇宮后的御花園便是建於這一時期。1841年,皇宮經歷了一次大的重修。1860年後,義大利國王曾居住於皇宮。1925年,皇宮內設國家圖書館。
皇宮內部以白色為主色調,國家圖書館是皇宮的重要部分,圖書館中珍藏有凡尼斯(Farnese)藏品、出土自赫庫蘭尼姆的沙草紙和5世紀的《科普特教徒聖經》等書籍。
圖書館之外,皇宮中還有多處可參觀之處。由於居住過多位要人,皇宮內部的裝飾及其講究。沿白色的樓梯上到2樓,便來到了歷代國王的娛樂室——皇宮劇院。皇宮劇院中保留著國王的座位和其他古董擺設,以及雕塑等裝飾物。
皇宮劇院之外,幾個介紹各代居住者生活方面的展室亦位於2樓,這些展室包括客廳、睡房和起居室等,其內保存有當時的傢具、餐具、陶瓷器、雕塑、油畫和織錦畫等。從2樓的露台,可以看到遠處的維蘇威火山和那不勒斯港的海景,十分美麗。
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
(MusuoArcheologiconazionale)國家博物館收藏了許多希臘、埃及黃金時代的畫像、雕刻、青銅器等古物,而自龐貝廢墟出土的器物也大多在此展示。博物館內設美術館,有拉斐爾、齊齊亞諾等人的名畫。
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
桑塔露琪亞(SantaLucia)那不勒斯最秀麗的地方,便市風光明媚的桑塔露琪亞海岸。此地的散步道與民謠齊名,特別出色的市日出的景色。隔著那不勒斯灣,可以瞭望到維蘇威火山。
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
維蘇威火山(Vesuvio)有登山電車,並且登山並不困難。這是一座典型的雙重式火山,外重--遜瑪山,北面極峰的高度是1120米,聳立再火山口中央的內重山才是維蘇威火山,高度1277米。近幾年前它曾活動,岩漿一直流向東方海岸。
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
新城(CastelNuovo)建於1279年,是法國安傑諾王朝統治時期,由查理一世所建,城牆上四座圓筒形高塔和四周的護城河,是典型法式城堡的風格。城堡入口處有一座紀念阿豐索1世入城的凱旋門,建於1467年,上面刻有讚美其家族的浮雕,被譽為哥德式至文藝復興式過渡期的代表傑作。現時城堡內設有小型博物館(TheCivicMuseum),收藏描繪那不勒斯歷史的油畫。
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
卡波迪蒙特王宮(PalazzoRealediCapodimonte)建於1738年,是波旁皇族查爾斯的新王宮,近一個世紀才完工。宮殿掩映在曾是貴族獵場的繁茂林地里,淡紅橙色和灰色相間,十分搶眼。經過數十年的修復,加建卡波迪蒙特畫廊博物館(MuseoeGalleriediCapodimonte),裡面展示凡尼斯重要的收藏品,還有大量包括貝里尼(Bellini)、波提切利(Botticelli)、卡拉瓦喬(Caravaggio)、柯雷吉歐(Correggio)、馬薩喬(Masaccio).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位居全球城市實驗室研究團隊會發布的2020全球城市500強榜單第25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