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九龍廟的結果 展開
- 山西河津明代廟宇
- 安陽九龍山上的廟宇
- 山西太原晉源區晉源鎮古城營村廟宇
- 河南偃師市廟宇
- 福建清流縣賴坊鄉南山村廟宇
- 鄭州
- 山西呂梁方山縣廟底村廟宇
九龍廟
山西太原晉源區晉源鎮古城營村廟宇
九龍廟是山西太原晉源區晉源鎮古城營村的一座廟宇。
九龍廟又名玄武廟或真武廟,因其位於河津市新城西北1.5公里的紫金山麓九峰之中而得名。
目錄
九龍廟位於晉源區晉源鎮古城營村北,廟系祀九龍聖母即高歡之妻婁太后之廟宇。建於宋代,金皇統年間重建,大定六年(1176年)重修。元、明、清均有修葺,民國十七年(1928年)再修,1992年,由村民集資重修。佔地面積2200平方米,存樂台、配殿、正殿等建築。樂台西向,五檁懸山頂,勾連搭前後卷棚頂,正殿面闊五間,進深四間,歇山頂,三面有廊,殿內置木雕彩畫佛龕,有彩塑金妝九龍聖母像,另有降龍伏虎壁畫30平方米。
廟宇奉祀的九龍聖母,這位不知誰冊封還冠於“九龍”的聖母竟是高歡(南北朝時北朝東魏的丞相)之妻婁昭君。婁太后的兒子高洋是北齊的開國皇帝,他的侄子就是王郭村北齊大墓的主人-婁睿。這位鮮卑女輩是一個具慧眼識大體,柔順謙卑又精明的女人。死後的謚號是“神武明皇后”,可見絕非等閑之人。彩畫木龕里,塑有金妝九龍聖母鐵像,細紗垂下,看不太清面容。整個大殿是新修繕的,但東牆北側的壁畫均為清代的,
九龍廟坐西朝東,南北寬 40米,東西長60米,佔地面積2400平方米。臨街山門的正門上懸“九龍廟”橫匾;兩旁門,有磚雕鐫刻“仙露”、“明珠”門額;正門與旁門之間各有平台,上置鐵獅,北雄南雌,於“文化大革命”初期丟失,現依原樣補鑄。在正門和兩旁門上分別建樂樓和鐘樓、鼓樓。樂樓面西與正殿相對,樓基為石砌,高約2米,上為懸山式勾連前後卷棚頂,前檐和兩側有斗拱、昂嘴及龍鳳等雕鏤裝飾。廟院正面主殿為圓山式歇山頂,面寬5間,進深4間,3面廊中有14根圓柱支撐;殿中有木雕彩繪神龕,塑金裝九龍聖母坐像和2侍女立像,兩側殿壁上繪降龍、伏虎羅漢畫像。正殿兩側有偏殿,分祀子孫聖母、痘疹聖母。廟院南北兩廂分別有耳廳、廊房、土地祠、井神祠及南北兩座小院;廟院中還有祭台及2株古槐、2眼古井。2眼古井中有1眼小井,相傳為“葯井”,舊志記載:“金皇統八年(1148年)碑云:‘人有疾,飲之即愈,洗之即明。’”整座建築錯落有致,布局嚴謹,古樸簡潔,氣勢磅礴。
舊方誌和金石碑刻對九龍廟中的主神沒有明確記載,民間傳聞卻又各執一說。有說九龍聖母是晉祠聖母之九妹,幼時懶惰,姐姐非常生氣,說:“將來你若成氣候,我臉朝後見你……”每年農曆七月十一是九龍廟會,舊時有抬晉祠聖母出行像來此姐妹相會之俗,屆時務必讓晉祠聖母的脊背先進九龍廟,據說若不如此,轎桿會斷,喻九龍聖母終成氣候之意。九龍廟與晉祠聖母殿同為宋初所建,二者主神故被說成是姐妹。還有說碧霞元君是東嶽大帝黃飛虎之女泰山娘娘,看九龍廟的神像布局,中間是碧霞元君九龍聖母,兩旁是廣嗣元君子孫聖母和隱形元君痘疹聖母。應是道家人物,黃飛虎之女泰山娘娘全稱為“天仙聖母碧霞元君”,從宋朝以後至明清盛行全國,各地廣為修廟奉祀,說此廟奉黃飛虎之女,可備一說。還有一說九龍聖母是北齊高歡之妻神武后婁昭君,北齊幾代君王均長年來往於晉陽、鄴城(北齊國都,在今河北臨漳西南)之間,故立祠奉祀婁昭君。據《北齊書·神武婁後傳》所載,婁昭君生時就有童謠稱“九龍母”;舊方誌有載:“石婆祠即北齊武明婁太后……太后久居晉陽,居人感其惠,故立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