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君鎮
湖北省應城市下轄鎮
郎君鎮隸屬湖北省應城市,位於湖北省應城市東南部,建制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得名於郎君橋。全鎮地跨東經113°41',北緯30°53',下轄40個村委會,國土面積80.65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8732人(2017年)。
湖北省應城市郎君鎮建制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因郎君橋而得名。解放以後,歷經數次變更,直至1987年10月更名為郎君鎮,沿用至2018年。
郎君鎮位於江漢平原北部,應城市東南部,與漢川市麻河鎮接壤,屬低崗地,亞熱帶氣候。
下轄40個村委會:甘咀、東村、西村、王橋、大廖、吳彭、劉中、賈普、楊咀、大祁、小組、夏巷、胡巷、十屋、魯大、邱徐、蘭西、三屋、土橋、郎君、程謝、知府、破港、胡家、袁集、沖劉、三左、上周、盧家、鴨棚、肖楊、楊大、楊萬、萬大、楊樹、龔集、么灣、官渡、伍份、蔡咀。
湖北省應城市郎君鎮總人口48732人(2017年)。
郎君鎮政府
發展情況
應城市郎君鎮在新農村建設中,按照中央提出的“二十字”方針,依託本地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突出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整治,紮實推進試點示範,新農村建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抓好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產業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物質基礎。郎君鎮黨委、政府在全鎮幹部群眾中大張旗鼓地宣傳“幹部創事業,能人創企業,百姓創家業”的創業思想,為投資者進行創業指導,提供創業服務,創優創業環境,構築創業平台。通過招商引資、回歸工程、全民創業等形式大力發展產業,以增加經濟總量,增加就業崗位,增加農民收入,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情。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實施優勢農產品區域規劃,鼓勵農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沿白瀕街形成了萬畝白湖蓮藕基地,沿東西汊湖形成了2萬畝名特稀優水產養殖基地,在丘陵崗地形成了3萬畝優質糯谷基地。積極引導發展產業化發展。2007年,郎君籍老闆楊國軍投資2000萬元創立金豐米業公司,興建了一條日產80噸精米的生產線和一條日產60噸糯米粉生產線,對種糧農戶實施“訂單農業”,為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企業被評為孝感市農業產業化企業。2008年,老闆楊金剛在楊大村投資2000萬元建設安新萬頭養豬場,21世紀土建工程基本完工,有標準化豬舍21棟,900頭母豬入場飼養,年可出欄生豬2萬頭,力爭建成應城市農業產業化企業和畜禽養殖示範基地。在安新豬場的帶動下,郎君鎮積極推廣“150”模式,17個養豬大戶正在修建豬舍57棟,現有28棟已完工,2008年郎君生豬出欄將達到5萬頭。同時,培植髮展農村專業化合作組織,進一步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成立了蓮藕種植協會、毛蟹養殖合作社等群眾性組織,一批服務農村、服務農業、服務農民的專業隊伍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壯大,促進了特色產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民穩定增收。大力實施“以工興鎮”戰略,突出發展工業經濟。該鎮發揮存量資產多、人文資源豐富兩大優勢,立足現有產業基礎,規劃建設了“白粉壁民營經濟、老虎山回歸工業、知府畈生態農業”三個小區,紡織製造、塑料包裝、石膏建材、食品加工、特種種養等“五大產業”快速發展。2008年引進投資9500萬元,新上項目20多個。汪汝平等人投資400萬元興辦5個塑料造粒廠,使全鎮塑料造粒達到17家,小小顆粒形成了一個年產值過5000萬元的產業。廣龍公司成功收購原舒達塑編公司,並追加投入400萬元新上兩條生產線。楊建建等人投資700萬元新建天龍棉紡廠;福建振躍集團大廖水泥廠與武漢琴台知音水泥廠合作,新增2台磨機和相關設備,使大廖水泥廠年生產能力由10萬噸擴大到15萬噸,投資300萬元的節能減排項目正在實施。李艷華投資1200萬元成立方圓土石方公司。石膏裝飾材料廠、三菱新牆體材料廠、群鑫有色金屬選煉廠、次氯酸鈉廠等一大批民營企業實現當年投資當年受益,生產經營紅火。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經濟,抓經銷聯合,促規模壯大,抓品牌建設,促效益提升,湧現出了王橋手套、賈普麥牙糖毛蟹養殖、大廖甲魚繁養、白粉壁塑料造粒等15個專業村。
村莊規劃
科學規劃是新農村建設的龍頭。鎮政府決定用3年時間完成38個村、1個社區和1個村民小組的村莊規劃編製。已完成了8個村的村莊規劃編製。按功能分區的要求,確定中心村,劃分生產區、生活區、休閑區等。特別是對農戶建房的地點、外形、朝向等作出明確規定,確保整齊有序。集鎮建設和村民建房要與鄉鎮總體規劃及土地利用、基本農田保護、交通、水利、生態環境保護等專業規劃相銜接,嚴格實行“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建設一盤棋”。抓好基礎建設改善生活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有效載體。鎮政府以“五通四改三建”為重點,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著力實施飲水安全工程、通村道路建設、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等項目,堅持農業項目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切實加強農業綜合開發、農田水利、林業、畜禽、動物防疫等農業項目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推行“三民”辦水利的有效模式,加強除險保安、蓄水保水、溝渠疏浚等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提高農業避災抗災能力。在飲水安全工程方面,鴨棚村飲水安全工程2008年2月10日正式完工,該村468戶全部接上了自來水管網,群眾反響很好,該工程成為孝感市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樣板。有楊大、甘咀等9個村涉及9410人的飲水安全工程正在施工。這些村的村民及在外知名人士踴躍捐踴躍自籌資金進展順利,如甘咀村甘紅衛個人捐資15萬元用於本村的飲水安全工程,楊大村在外老闆楊金剛主動要求承擔全部自籌資金。鴨棚、么灣、官渡、伍份等已接自來水的村民紛紛安裝水沖式廁所、太陽能熱水器、燃氣熱水器等,提高了生活品質。在通村公路建設方面,全鎮全部實現了通村公路硬化和柏油化,有18個村實現了通灣公路建設,有2個村實現了通戶公路建設。在武警總部政委喻林祥上將的關心支持下,應城市政府把郎蔡公路建設作為一項重點民心工程,投資400萬元對其進行了升級改造,21世紀,徹底解決了沿線近3萬群眾的出行難問題。在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效利用武荊高速公路和全鎮13個磚瓦廠取土及“三民”辦水利新模式,進行塘堰開挖、漁池開挖和水系改造,2008年塘堰新增蓄水60萬立方米,新增毛蟹養殖水面1200畝,新修泵站3處,渠道清淤6100米,開挖和改造塘堰70口,共投入資金480萬元。
2004年9月8日,應城市郎君鎮龔集片區“郎君鎮毛蟹養殖協會”一掛牌,引來了無數的養殖戶,該鎮養殖戶蔡元國樂呵呵地說,以後賣毛蟹要省心多了。1998年前,應城聯社便大力支持郎君農民利用濱臨湖區的優勢發展水產養殖,但是隨著市場的飽和,普通水產品利潤逐漸降低。針對這種情況,1999年,該聯社發揮信貸槓桿作用,積極幫扶農戶從事特色養殖,累計發放養殖毛蟹貸款600餘萬元,一舉取得成功。到2003年,毛蟹養殖戶發展到了300多戶,養殖水面達2萬多畝,產品
郎君鎮領導視察
2017年8月14日,郎君鎮人民政府於“地方政府留言板”官方回復網友“關於郎君鎮的發展和規劃”相關問題,表示“郎君鎮歷屆黨委政府都十分重視郎君鎮的建設和發展,在每年的工作目標中都把對外招商引資對內開發資源作為發展郎君鎮經濟和建設的重點工作,歷屆黨委和政府都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首的招商引資專班,向郎君鎮在外的成功人士和其他的有識之仕宣傳郎君鎮的地理區位優勢和人文資源優勢以及郎君鎮招商引資相關配套政策。並已成功引進了柒味食品金豐米業等6家企業,解決了300人的就業問題。在積極招商引資宣傳政策的同時,郎君鎮黨委和政府還注重小城鎮建設的規劃和發展,已重新修建了漢宜公路至長江街道的熱電大道,郎君鎮的集鎮面貌已經煥然一新。”
中心小學
醫療試點工作,參保率達85%以上,加強農村衛生管理。
衛生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村醫療服務體系和醫療救助體系,加快農村文化事業發展,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加快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進一步抓好農村五保戶供養、特困戶生活救助、救災等工作,完善農村社會救助體系,逐步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實抓了村級民主制度建設,健全了“兩會一組”,推行了村務公開,及時解決了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越級上訪和群體性上訪不斷減少,社會進一步和諧,幹群關係進一步融洽。隨著白粉壁福利院的投入使用,鎮中心福利院和白粉壁福利院共可供養414位老人,使五保老人得到了應養盡養,兩個福利院的基礎設施基本健全,五保老人生產自救能力增強,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郎君衛生院每年分兩次到中心福利院和白粉壁福利院免費為五保老人義診,並送去近2萬元的日常用藥指導老人使用。文體服務中心開展了送電影下鄉活動,每年舉辦慶“五四”業餘乒乓球比賽和籃球比賽,收到了良好效果。東村文體活動中心、郎君富佳購物廣場前的文娛健身活動,每天都有百餘人參加,原來農村“娛樂靠搓麻”的現象不見了。積極開展農村低保,使1040名特困人員得到有效救助,複員傷殘軍人救助、特困戶建房救助等得到落實,鎮內水泥廠、興泰石膏、廣龍塑編等企業為160餘名員工辦了社會保險。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延伸有線電視主幹線38公里,使全鎮所有村接通了有線電視主幹線,新增有線電視用戶1340戶。關注群眾訴求。公示信訪接待日值班領導,實施班子成員信訪接待包案制,提倡解決穩定問題不過夜的精神,堅持主要領導用主要精力抓穩定的工作方法,狠抓基層基礎基本功。摒棄不負責任的官僚主義、不敢碰硬的好人主義、不解決實際問題的形式主義,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把矛盾消化的萌芽狀態,確保了一方平安。
農民培訓
提高農民素質是新農村建設穩步發展的前提條件。鎮政府為提高農民素質實施了“陽光”、“雨露”、“春蕾”、“木蘭花”等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科技和實用技能培訓,著力培養適應農村開發和轉移就業的新型產業農民、技能型農民。通過培訓,加強了農村勞動力的技術和實用技能提高,培養了600餘名適應農業開發和轉移就業的新型產業農民、技能型農民。為鎮內企業和應城市久大、新都、恆天等企業輸送了350名訓練有素的勞動力。同時,通過勞務市場和親友幫帶,一部分人在外地找到工作。到21世紀為止,全鎮有1.8萬人在外務工經商,打工收入38000萬元。大力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八榮八恥教育,制定完善《村規民約》,紮實推進村民自治,成立村民理事會、村民監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建立健全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村民自治章程和民主理財制度,村級財務都實現了由鎮經管站雙代管,村級管理進一步規範,村務進一步公開,人民群眾當家作主日益增強。
郎君鎮黨委、政府堅持突出重點,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原則,切實抓好東村村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典型示範,以此推進全鎮新農村建設整體發展。在各級組織和相關部門的幫扶下,該鎮組織東村村投資1213萬元建成農村福利院、7200平方米的文體活動中心並進行了亮化綠化、進行了自來水管網改造、修建了28個垃圾池、5座公廁、安裝了17盞路燈。21世紀,正在進行牆體美化、環村南路興建和4條下水道的改造工程。近兩年,東村村基礎設施條件大幅度改善,村內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在強化東村村硬體建設的同時,還把豐富農民業餘文化生活,提高農民素質,加強基層民主作為重點,組建了中年婦女腰鼓隊,老年人健身操隊和籃球隊,每天晚上有300餘人到文體活動中心跳舞、擊鼓、打籃球,腰鼓隊還義務參加村裡的紅白喜事活動。鼓勵村民購買40台電腦組建兩個網吧,動員經濟條件較好的村民購買電腦86台,且都連接寬頻,人們利用業餘時間上網學習知識,娛樂休閑,了解世界。新農村書屋藏書8000餘冊,每天有近100人瀏覽。村兩委堅持依託“兩會一組”開展活動,增加人民群眾的參與權、知情權、決策權、監督權。人們文化生活的豐富,當家作主意識的確立,使延續多年,被省列為重點的白粉壁賭博近兩年絕跡,且無一例上訪。
該鎮十分注重調動廣大幹群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在東村村的示範下,西村村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在村內修建6橫5縱共11條硬化主幹線,全長5.8公里,使全村464戶全部修通了硬化通戶路。修建下水道6公里,公廁5個,定4個專職清潔工人,新辟工業小區,使村內7家企業全部遷出遠離居民區,集中辦廠;修建2500平方米的水泥禾場。不僅如此,其它村也陸續開展了以清垃圾、清溝塘、清雜草、清閑屋為主的“四清”活動,開展了通戶路建設、垃圾池建設、排水溝建設、休閑場所建設、水泥禾場建設和綠化亮化建設,集鎮開展了整頓環境衛生、整頓鎮容鎮貌、整頓市場秩序、整頓出店經營、整頓交通秩序活動,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新農村建設由點帶面,逐步鋪開,形勢喜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郎君人不畏艱難,銳意進取,不斷開拓創新,正滿懷豪情打造一方人間美景,風采耀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