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州驛
變州驛
成剛小說《再扶漢室》第二十八章“席間遺劍”對變州驛有詳盡描寫。“變州驛”的地理位置:位於兗州和滕州之間,具體來說是個聯繫兩地的一個紐帶地區。變州驛,所屬滕州,是魯國境內進行南征的橋頭堡。而變州驛則是滕州向北的最重要的據點。這個據點正是在小說當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并州刺史士吉光自從王器叛變,從上黨投奔魯國之後。熹王展皋聽信大將張尋祖的話,將士吉光放在滕州,南征徐沛地區徐靄、李爽、術恭等地方割據勢力。但是士吉光平定了徐沛,在“獻俘會”上,張尋祖更加的嫉恨獲得熹王妹妹展孤芳好感的士吉光。張尋祖起了殺心,發生了“席間遺劍”事件。士吉光謀主趙修勸說士吉光當機立斷,將張尋祖誘騙到兗州殺死,以絕後患。張尋祖接到士吉光邀請,走到“變州驛”沐浴時,正好遇到以前幫助過一個下屬,就是時任滕州刺史的袁衍之。袁衍之將實情全部對張尋祖說了。張尋祖從變州驛的後門逃回兗州。誣告士吉光謀反。緊接著就發生“吉光罵樓”。士吉光在魯兗待不下去,投奔烏鵲澤而去。
士吉光,字元照,原并州刺史,后投奔兗州集團熹王展皋;
張尋祖,熹王展皋部下大將;
變州驛,是在兗州和滕州之間的一個驛站。
“變州驛”的地理位置。變州驛,位於兗州和滕州之間,具體來說是個聯繫兩地的一個紐帶地區。變州驛,所屬滕州,是魯國境內進行南征的橋頭堡。而變州驛則是滕州向北的最重要的據點。這個據點正是在小說當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行至變州驛,尋祖謂使曰:“見尊長有沐浴之例!”使者許之。至驛后,尋祖解衣入池,水中一人起曰:“恩公尚識我否?”尋祖大驚,視之,乃滕州刺史袁衍之。尋祖急問曰:“公何來?”衍之低語曰:“蒙昔恩公賜妻之德,敢不實告!吉光深恨恩公,欲誘殺於席上,吾欲往兗州告之,正與君不期而遇。彼積糧屯兵,事不由我主,反心已明,公不可輕入虎穴,可歸報士氏謀反,吾留此周旋,公宜速行!”張尋祖披衣而出,詐渴取水,潛入馬廄,解馬而逃。袁衍之提劍盡殺士氏使者。(成剛小說《再扶漢室》第二十八章 席間遺劍)
小說《再扶漢室》中“變州驛”段落 具體論述:
先寫中國人對沐浴有著種種禮儀可以遵循。比如“見尊長有沐浴之例”,這個規矩就可以給寫作的人提供一個主角緩衝的時間段,變州驛這段描寫就是將張尋祖從兗州馬不停蹄地趕往滕州,在變州驛借著“見尊長有沐浴之例”的借口,可以停留下來,那麼下面才有更多的故事可以鋪敘開。也正是張尋祖利用這個古訓,成功的進行了緩衝。故事也到這裡進行了一個轉折,原本殺氣騰騰的滕州誘捕張尋祖的緊張氣氛得到一個停頓。也使得讀者稍事休整一下。
“見尊長有沐浴之例”這個絕不是只是讓小說氣氛得到一個停頓,也不是讓讀者稍事休整就是終極目的了。這是一個故事情節的大轉折。而在這個轉折過程中,變州驛浴池就充當了一個很重要的場景。在這裡作者成剛就利用了浴池的三個特點:
浴池必須得解衣。那麼有人就納悶了,浴池的這個不算什麼特點呀?那是因為這是浴池的與其他地方所不一樣的地方。既然解衣的地方,那麼很多防範的措施就不是那麼嚴密了。而且在張尋祖沐浴的時候,可以遇上自己的故人,這也是符合浴池的規律的。士氏使者是不會想到張尋祖的計劃居然會在浴池中產生。
就是一連串的“起曰”、“急問曰”、“低語曰”。要論起解衣,還有個地方衛生間其實也可以有上面的這個效果,但是公廁的衛生條件對這一連串的問答是有些變味的。而浴池就大不一樣了,記得我在灤鎮高橋、翟家堡等地浴池,就那場灤鎮苗圃案就旁聽了很多浴池中的村民消息,對我幫助挺大的。所以“解衣”、三曰就是浴池這個小說特殊的場景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也是寫小說運用到浴池所能利用到的浴池的兩大特點。
我們進過浴池的人都知道,洗過澡都會口渴,而這個特點在小說中也可以發揮它的作用。在“變州驛”這一段落中,最後張尋祖聽從了袁衍之的話,就是借著口渴取水逃走的。張尋祖“披衣而出,詐渴取水,潛入馬廄,解馬而逃”圍繞著“詐渴”,張尋祖做出了一系列的動作“披”、“出”、“取”、“潛”、“解”、“逃”。這就是張尋祖再一次借著浴池的特點所作的動作,要不是一般在浴池洗過澡之後會有口渴,那麼想瞞過士氏使者,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通過浴池文化中的“見尊長有沐浴之例”揭開寫作,再進一步發掘浴池的三個特點——1,必須解衣;2,可以進行語言交流;3,洗過澡都會口渴。將這三個特點逐個加以利用,綜合起來,就是一整套浴險境池逃生謀略了。這樣寫,可以一方面調節整部小說的節奏,可以加快也可以放慢,可以根據作者的具體需要來進行調整。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浴池這些小特點發揮,就成為一個有力度的寫作亮點。光寫那些大場面而沒有自己的特點,就會是蒼白無力的。將我們生活中的場景融合到小說寫作中去,就是最好的對生活的體驗。(選自成剛《關於“變州驛”的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