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小市鎮的結果 展開

小市鎮

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

小市鎮隸屬於安徽省懷寧縣,位於懷寧縣西部,皖水中游,西與潛山市區隔河相望,北與公嶺鎮交界,東與三橋鎮、清河鄉接壤,南與黃龍鎮及潛山市油壩鄉相連。

小市鎮區域總面積52.25平方千米,下轄7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21145人(2017)。2011年,該鎮完成農業總產值2.98億元,工業生產總值2.5億元。

小市鎮是東漢樂府長詩《孔雀東南飛》的故事發生地,境內有焦劉墓、孔雀台、蘭芝橋等與孔雀東南飛傳說相關的大量遺址遺跡,為“安徽省優秀旅遊鄉鎮”。

歷史沿革


新中國成立之初,今小市地區屬三橋區的小市、順橋、茅庵、楊旗、四松、平坦、受泉等鄉。
小市鎮街道
小市鎮街道
1956年並為小市鄉。
1958年建小市人民公社。
1960年併入三橋人民公社。
1961年恢復小市人民公社。
1984年改為小市鄉。
1992年,撤銷小市鄉,成立小市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小市鎮下轄平坦社區1個社區和四聯村、毛庵村、受泉村、禪師村、求雨村、良湖村、楊旗村等7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平坦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小市鎮位於安徽省懷寧縣西部,皖水中游,西與潛山縣城隔河相望,北與公嶺鎮交界,東與三橋鎮、清河鄉接壤,南與黃龍鎮及潛山縣油壩鄉相連;全鎮總面積52.25平方千米,介於東經116°35′-116°41′,北緯30°34′-30°47′之間。

地形地貌

小市鎮境內多圩畈少丘陵,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表起伏不大,無明顯高峰和窪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

氣候

小市鎮屬於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雪期短的特點。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1年,小市鎮有耕地面積3.3萬畝,人均1.34畝。
礦產資源
小市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磁鐵砂,主要分佈於皖河段沙河。

人口民族


2017年末,小市鎮轄區總人口21145人。總人口中,男性12496人,佔50.83%;女性12087人,佔49.17%;18歲以下4104人,佔16.69%;18-35歲6233人,佔25.35%;35-60歲10135人,佔41.23%;60歲以上4111人,佔16.73%。總人口全部為漢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1年,小市鎮完成農業總產值2.98億元,工業生產總值2.5億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39億元,財政總收入450萬元。

農業

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
小市鎮農業以種植水稻、棉花、油菜、小麥為主。2011年,全鎮 農業總產值2.98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年生產糧食2.23萬噸,人均850千克,其中水稻1.98萬噸,小麥0.25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棉花,油菜種植面積0.96萬畝,產量0.14萬噸,棉花種植面積0.47萬畝,產量0.15萬噸;畜牧業以豬、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2609頭,年末存3000頭;家禽年飼養量3.28萬羽。

工業

小市鎮平坦工業園
小市鎮平坦工業園
小市鎮工業以農副產品加工、建材、服裝加工貿易為主。2011年,全鎮工業生產總值2.5億元,擁有工業企業58家,職工2012人。

商貿

2011年末,小市鎮共有商業網點178個,職工1315人。2011年,全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39億元,有城鄉集貿市場2個。

社會事業


文化藝術

2011年末,小市鎮有鎮級文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8處,各類文化專業戶15戶,各類圖書室9個,藏書3.2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122人,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

教育事業

小市鎮初級中學
小市鎮初級中學
2011年末,小市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320人,專任教師12人;小學8所,在校學生1141人,專任教師8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初中在校學生975人,專任教師8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542.16萬元,比上年增長9.38%。

醫療衛生

小市鎮衛生院
小市鎮衛生院
2011年末,小市鎮有鎮級醫療衛生機構1個,村衛生室8個,有床 位52張;專業衛生人員61名,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5人。2011年醫療機構(村衛生室以上)完成診療3.5萬人次。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為99.8%。

社會保障

2011年,小市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戶,人數23人,支出6.9萬元,月人均25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08戶,人數854人,支出99萬元,比上年增長9%,月人均96.6元,比上年增長39%。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23萬元,比上年增長24%;敬老院1家,床位1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3人;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2萬人,參保率90%。

交通


小市鎮對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境內有318國道、滬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滬蓉高速懷寧出口位於該鎮良湖村。

文化


孔雀東南飛傳說
孔雀東南飛傳說故事發生地在小市鎮境內,其主人公焦仲卿劉蘭芝的愛情故事廣泛流傳。故事發生在東漢建安年間,早見於《玉台新詠》,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與《木蘭辭》並稱為“樂府雙璧”,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風俗價值和史料價值。
2008年,36集電視連續劇《孔雀東南飛》在小市鎮影視基地成功拍攝,並在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頻道及安徽省內外多家電視台黃金時段播出,獲第二十五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電視劇三等獎。2007年,“孔雀東南飛傳說”被安徽省政府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孔雀東南飛傳說”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名優特產


小市米粑
米粑
米粑
小市米粑又叫“豐糕”、“發糕”,是小市鎮乃至懷寧地區的一種傳 統早點,呈圓形,口味為甜,主要原料為大米。小市當地人認為“糕”者,“高”也,它象徵著豐盛富足、喜慶吉祥,所以人們過年過節要發粑、紅白喜事要發粑、做屋築基打腳也要發粑。

旅遊景點


名稱簡介概況
孔雀東南飛影視城孔雀東南飛影視城,亦稱孔雀東南飛旅遊景區,佔地面積200餘畝,建築面積近2萬平方米,城內匯聚了118幢仿漢代建築,再現了漢代古郡風貌、民俗民情和焦、劉愛情故事的場景。是一個集古漢文化再現、漢建築風格展示、漢儀禮遇體驗於一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小市鎮[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
小市鎮[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
乾隆牡丹園乾隆牡丹園位於小市鎮求雨村,座落在一個古老的庭院內,門楣上嵌著“竹苞松茂”四個楷書大字,院內花壇上有一株牡丹。 
小市鎮[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
小市鎮[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
孔雀台孔雀台,又名萬年台,相傳是焦仲卿、劉蘭芝二人定情之所,是後人為緬懷他們而建,是孔雀東南飛文化園象徵性建築。 
小市鎮[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
小市鎮[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
孔雀墳孔雀墳位於孔雀園內,詩廊南邊,背倚盟誓閣,面朝半月塘。墳為穹窿型,墳前有一塊大理石石碑,上書漢焦仲卿、劉蘭芝之墓,正楷陰刻。該墳為象徵式紀念墓,真正的墳墓已陷落在該墳的底下。 
小市鎮[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
小市鎮[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
詩刻長廊詩刻長廊位於孔雀園內孔雀墳北邊,東西走向,長30米,高2米,磚石結構,頂端飾以玻形瓦,新款與古風交織。廊中陳列以大理石刻置的《孔雀東南飛》全詩,行書,陰刻。 
小市鎮[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
小市鎮[安徽省懷寧縣小市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