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爾·蒙都
皮埃爾·蒙都
皮埃爾·蒙都(Pierre·Monteux,1875年4月4日—1964年7月1日),生於法國巴黎,二十世紀重要的指揮大師之一;早年就讀於巴黎音樂學院;1911—1916年擔任俄羅斯芭蕾舞團指揮,指揮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魯什卡和春之祭、拉威爾的達夫尼與克洛埃首演;1919—1924年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1929年創建巴黎交響樂團直至1938年去職;1936–52年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隨後多次擔任客座指揮,1942年加入美國國籍;1961年成為倫敦交響樂團指揮;1964年病逝,享年89歲;蒙都指揮小而精確,其手勢能獲得完美的結構、周到的細節以及有力的演奏效果。
皮埃爾·蒙都錄製的音樂唱片CD封面
1875年4月4日生於巴黎;6歲學小提琴,9歲進入巴黎音樂學院隨拉維尼亞克(A.Lavignac)學習,12歲即首次登台指揮音樂會演出。早年作為小提琴演奏家,是熱洛索四重奏(Quatuor Geloso)的成員之一,曾為格里格、勃拉姆斯等音樂大師演奏。
1911年組建了自己的樂團——柏遼茲音樂會樂團,自任音樂總監兼指揮。后被俄羅斯芭蕾舞團的賈吉列夫(Serge·Diaghilev)看中,聘請他出任俄羅斯芭蕾舞團指揮;在任職七年間,指揮過許多著名作品的首演,包括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魯什卡》(1911)、《春之祭》(1913)、《夜鶯》(1914),拉威爾的《達菲尼斯與克洛埃》(1912)、德彪西的《遊戲》(1913)等。
1929年擔任巴黎交響樂團指揮,使樂團水平迅速提高。
皮埃爾·蒙都錄製的音樂唱片CD封面
1964年7月1日,蒙特逝世於美國緬因州漢科克,終年89歲。
蒙都是20世紀偉大的指揮家之一;他的指揮帶有著輕鬆、明快、典雅的法國風格,與奧托·克倫佩勒、布魯諾·瓦爾特等人激烈、強勁的德奧風格形成鮮明的對比;他一生也留下不少錄音,RCA公司曾出版了他的作品集。
皮埃爾·蒙都錄製的音樂唱片CD封面
6歲開始學小提琴,9歲入巴黎音樂學院繼續學小提琴,師從茅林、畢特列,從拉維尼亞克學和聲學,並從列內普威學習對位法,1898年與蒂博同獲小提琴一等獎。12歲指揮一個管弦樂隊並與科爾托一起在巴黎及其他地方演出。1890年還是學生時,即受聘在喜歌劇院任小提琴手,帶領他的聲部在劇院參加了德彪西的〈佩利亞斯與悔麗桑德〉的首演。
1894年任科隆音樂會樂團助理指揮及合唱指揮,同年參加格羅索四重奏團任小提琴手直到1911年。還曾參加一次布拉姆斯的四重奏演出,作曲家親臨現場。
1908-1914年,他在巴黎卡西羅組織了勞柏遼茲音樂會樂團,任指揮和音樂指導,指揮演出了一系列音樂會。此後,他與佳吉列夫 俄羅斯芭蕾舞團合作並取得信任,指揮該團演出達七年之久。1911-1914年,指揮首演了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魯什卡〉、〈春之祭〉、〈夜鶯〉,拉威爾的〈達夫尼斯與克洛埃〉,德彪西的〈遊戲〉。這些作品都是對20世紀音樂與舞蹈的卓越貢獻,通過指揮它們使蒙特成為這些作曲家的親密朋友,在對這些作品和法國音樂的全面理解上,他們給予蒙特不斷的支持。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蒙特在軍隊服役兩年後,於1916年到美國。
皮埃爾·蒙都錄製的音樂唱片CD封面
1920年他在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演出了大量現代作品,其中大部分是德彪西、肖松、米約以及其他法國作品,也包括布利斯、布里奇、法利亞、馬利皮耶羅、施雷克爾以及希曼諾夫斯基等人的作品。
1924年他回到歐洲,在門蓋爾貝格名下任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廳樂團第二指揮達10年之久。1929年他創建巴黎交響樂團並任指揮至1938年,指揮了許多作品的首演,其中包括普羅科菲耶夫的〈第三交響曲〉及奧涅格的〈大提琴協奏曲〉。此外,他還經常關心年輕的音樂天才,1932年在巴黎創辦了培養訓練指揮的蒙特學校,以後在美國他的住地緬因州漢考克繼續這項工作。
他的學生有列維爾·馬里納 (Neville Marriner) 及安德烈·普列文(Andre Previn)。1936年蒙特任舊金山交響樂團指揮直到1952年,在此期間,將該團的演奏提高到國際水平。
皮埃爾·蒙都錄製的音樂唱片CD封面
1963年在紀念〈春之祭〉在巴黎首演50周年紀念音樂會上,他指揮了這部作品,並演出了德國曲目,主要是布拉姆斯的作品,以及英國作品的部分選段。
蒙特不是一位浮誇、自負的指揮家,總是艱苦地排練他要演出的樂曲,他用小而精確的手勢獲得完美的結構、周到的細節以及有力的演奏效果。他對音樂結構非凡的理解和對音質完美無缺的聽力,始終如一地保持到底。蒙特是法國勛級會會員並獲奧蘭治·拿騷爵士稱號。
皮埃爾·蒙都錄製的音樂唱片CD封面
托斯卡尼尼做著同樣的事,但托斯卡尼尼的詮釋強烈而有推動力,蒙都的詮釋則內秀優雅,充滿了妖媚和情感(但絕非無病呻吟)。
他的指揮總是充沛而自然,速度快且旋律線流暢連貫,細節清晰,他的品味恰到好處的引出了音樂的詩意,不會顯得矯揉造作或者多愁善感。
“法國品味”這個詞已經被用濫了,但如果他對音樂還有意義,那一定用在皮埃爾。蒙都身上。
——哈羅德.勛伯格《偉大的指揮家》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皮埃爾·蒙都錄製的音樂CD(貝多芬九交)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高齡87歲的蒙都還留下排練實況,據說蒙都喜歡與人分享排練的場景,過程聽起來相當有趣。他在Philips的《英雄》錄音,同樣留下排練。關於蒙都指揮的貝多芬交響曲的發行並沒有什麼條理性。在1957年到1961年間他先錄製了八首交響曲。第1、3、6和8交響曲由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奏(同時還有一張Philips的《英雄》),第2、4、5和7交響曲由倫敦交響樂團演奏,它們全都是由RCA出版(後來版權轉手給了Decca)。雖然維也納愛樂演奏的錄音得到了普遍的認同,但是其中有倫敦交響樂團演奏的那批錄音,僅有第四交響曲在指揮家的有生之年發行,第五交響曲直到1982年才面市。1990年Decca把這些“無頭屍骸”集中錄製在一套雙張CD系列里,但絕大多數的樂評人並不予以重視。
倫敦交響樂團的錄音很好,既清晰又自然地勾勒出明晰的輪廓(特別是蒙都對小提琴樂句的劃分更是顯而易見),儘管以今天的標準看那是膚淺的。獨唱家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就他們的音色而言是不很完美的,但正是這些不清晰的合唱團錄音在這“歷史”階段烙下了深刻的印記。
皮埃爾·蒙都錄製的柏遼茲幻想交響曲
第二樂章幾乎是起伏最多、跳躍最好的部分,但有時候似乎在細節地方鬆弛下來。在第50小節附近的反覆中有三個小節突然的加速了(不是第一次反覆的三小節或是在三重奏之後的反覆),以至我懷疑是不是機械師把兩個連續的鏡頭組裝起來,而它們之間的區別僅僅是難以覺察的不同的速度。這區別微乎其微,如果理解成是奔騰流動的樂曲中的一個輕輕的觸礁,也許可以毫不察覺的忽略過去了。
慢板樂章中如歌的樂段在開始的時候似乎顯得太慢(也許是樂團還沒有共同感受到速度,只是一拍一拍的跟著蒙都的指揮),但當第一變奏曲開始時樂隊確實把握得很準確,有節奏的跳躍建立起來了,使得主旋律從一開始就十分含蓄的得到表達。在蒙都的指揮下,這一樂章得到了持續的成熟發展,從而脫穎而出。
在結束部分出現了相似的東西。假如開始的“歡樂”主題顯得較為鬆弛和單調,當進行曲突然出現的時候,它那不可思議的一步步地跳動,和在顫音變奏曲中的音符僅僅能跟上而不能迅速的抓住它。除了個別地方的速度較慢,這個演奏相當多時候的確是很輕快的,而且沒有凝重之感。還有在結束時候出現了一些動人的變化。鬆緊有致的透明的四重奏之後,重新轉到了D大調,這個變化的確值得慢慢品味,緊接著是其中一貫最激動人心的歡樂的迸發,那是我從未聽到過的激動和愉悅。
20世紀指揮家系列
皮埃爾·蒙都(20世紀大指揮家系列)
唱片號:EMI CLASSICS CZ5 75474 2
貝多芬:第2交響曲 北德廣播交響樂團 1960年10月1日在漢堡音樂廳錄製
瓦格納:《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中的前奏曲和愛之死 北德廣播交響樂團 1964年2月14日在漢堡音樂廳錄製
亨德米特:畫家馬蒂斯 丹麥廣播交響樂團 1962年10月12日在哥本哈根丹麥廣播音樂會大廳錄製
德彪西:三首夜曲 波克夏音樂節合唱團女聲部 波士頓交響樂團 1955年8月15日在波士頓交響音樂廳錄製
柴可夫斯基:《睡美人》選曲 倫敦交響樂團 1957年6月3日至6日在倫敦金斯威音樂廳錄製
魯熱·利爾:馬賽曲 倫敦交響樂團 1962年6月在倫敦瓦爾薩姆斯托市立音樂廳錄製
這套由兩張CD所組成的錄音反映了20世紀的著名指揮皮埃爾·蒙都的藝術。蒙都的職業生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直至20世紀60年代,一直很成功。因此,他的音樂不僅有新音樂時期的具有探索性質工作(例如首演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而且在立體聲時代也有很多優秀錄音。有很多因素可以使人相信,他在倫敦交響樂團擔任指揮直至去世那段日子,是他指揮的黃金時期。
皮埃爾·蒙都與梅紐因錄製的音樂唱片
瓦格納《特里斯坦和伊索爾德》的演繹也顯得很有氣氛,第2段和第1段的銜接非常自然。可能錄音在氣氛的營造上並不是最優秀的,但是與該曲目的其他版本比較而言,毫無疑問蒙都是一位既懂音樂又愛音樂的藝術家。
亨德米特那美妙的交響曲取材於他的歌劇《畫家馬蒂斯》中的主題,這個錄音弦樂微弱而乾澀,缺乏應有的響度。這當然很遺憾,但是蒙都確實對樂譜的研究和指揮很努力,這是動人而有思想性的演繹。
對於在1955年8月波士頓錄製的德彪西的《夜曲》,總是存在著許多錄音質量上的疑問。問題是在音樂編排上顯得有些無序,而音樂本身濃郁而動人。然而,聲音很緊繃似乎是最大的問題。在開始的樂章《雲》,音樂似乎缺乏空氣感,不同於作品的安排。第2樂章音色很燦爛,但是器樂沒能把德彪西多彩和歡快的音樂氛圍表現出來。終樂章《海妖》是由女聲合唱團來演出的,但是錄音的擺位太近了,以致於失去了樂曲本身的空間感。
蒙都非常喜歡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曲,專輯的一部分就是《睡美人》選曲。樂曲的節奏很合適,雖然在序曲部分的少數段落,一些片斷可以演奏得更美妙。聽眾可能會習慣這種中規中矩的聲音,因為整個的安排很合理,並且事實上通過現代的錄音技術,使得音樂不僅有令人注目的高潮,而且聲音有空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