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4條詞條名為太平鎮的結果 展開

太平鎮

廣東省雲浮市羅定市轄鎮

羅定市太平鎮位於廣東省雲浮市羅定市南部,東與羅平接壤,南與信宜市交界,西、北與羅鏡毗鄰。是羅定市南部重要商品集散地 。太平鎮是一個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美麗小鎮,是廣東省宜居示範鎮、廣東省專業鎮、廣東省教育強鎮、雲浮市文明鎮(街)、雲浮市生態示範鎮。全鎮總面積93.8平方公里,下轄17個村(居)委,常住人口50440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太平鎮地勢平緩,地處鏡船盆地中部,年平均氣溫22℃,太平河、羅鏡河穿越鎮境。太平鎮旅遊資源豐富,境內有瀧州古城遺址、羅定南門洞戰國墓等多處文物遺址,對研究嶺南青銅時代的歷史有著重要價值。此外,還有大邏營兵防遺址、馬槽壩遺址、龍塘、引太陂頭以及太平湖、塔石山公園、開元寺、不休禪寺等一批人文、自然景觀 。

2018年,全鎮耕地面積2.9萬畝,山地面積6.7萬畝,主要農產品有稻米、蠶桑、柑桔等。境內礦產資源豐富,要礦產有陶土、瓷土、石英礦、黑碳土等,其中石英礦儲量達1億立方,原礦含二氧化硅98%,洗選后達99.5%。工業產業主要有電子皮具加工企業、光伏發電等。 

2018年,全鎮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168.4萬元,同比增長3.9%;固定資產總投資6100萬元,同比增長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981萬元,同比增長7%,限上商貿企業零售額累計達190萬元,同比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0元,同比增長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7元,同比增長6.3%。 

歷史沿革


太平鎮橋
太平鎮橋
太平鎮在晉朝末年至南朝屬龍鄉縣地,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至明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歸瀧水縣管轄。明萬曆五年至清末隸屬羅定州二都。民國期間,屬羅定縣第三區。建國后,1950年屬羅定市縣第一區。1958年公社化后,初屬羅鏡公社,1961年6月從羅鏡公社分出設太平公社。1983年撤銷公社設立太平區。1986年11月撤區建立太平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太平鎮位於羅定市南部,東經111º30′,北緯20º25′。南邊與信宜市交界,東面與羅平鎮接壤,西部與羅鏡鎮相依,北部與羅鏡鎮為鄰。地處鏡船盆地中部。全鎮總面積93.8平方公里,距羅城36公里。

氣候

年平均氣溫22℃,降水量1500毫米,無霜期345天。

水文

太平河、羅鏡河穿越鎮境。

自然資源


截至2014年,太平鎮主要礦產有陶土、瓷土、石英礦、黑碳土等,其中石英礦儲量達1億立方,原礦含二氧化硅98%,洗選后達99.5%。其中石英砂石灰石、花崗岩儲量很大。

行政區劃


2014年,太平鎮政府駐太平圩。轄麗塘、太東、洞美、勵志、太西、埒口、太北、騰筆、木利、雙角、潭白、古龍、西良、東良、鎮安、黃豆坪等16個村和太平社區。

人口民族


2008年年末,全鎮總人口62569人,其中農業人口56068人,佔總人口90%,非農業人口6501人,佔10%。2013年末總人口69003人。2014年末總人口75800人。此外,還有海外華僑、港澳台同胞90多人。
2021年6月28日,羅定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太平鎮常住人口50440人。

經濟


綜述

2008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為29624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分別為21502萬元,工業總產值分別為8112萬元。
2011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3.85億元,比2010年增長15%;兩稅市庫入庫719萬元,完成市下達任務的135.2%;其中國稅完成145萬元,地稅完成574萬元,全面超額完成市下達的稅收任務。農民人均純收入7369元,比2010年增長8.9%。
2012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04億元,比2011年增長13.5%;稅收入庫758萬元,比2011年增長31.5%。農民人均純收入9083元,比2011年增長13.5%。
201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4.32億元;財稅收入7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527元。
2014年全鎮工業總產值實現4.86億元,實現農業總產值4.59億元,全鎮糧食總產量1.92萬噸,稅收入庫35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335元,比2013年增長12%。

第一產業

種植業
涼亭土雞
涼亭土雞
太平鎮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是羅定市的重點糧產區和水果、蠶桑產區,盛產水稻、蠶桑等經濟作物,龍眼、荔枝、芒果等土特產久負盛名,有水果1.3萬畝,蠶桑8500畝。同時,也是羅定市最大的涼亭土雞生產基地,年飼養量達120萬隻。
2003年,全鎮耕地面積28560畝,其中水田24580畝,旱地3980畝;全鎮水稻播種面積49849畝,糧食總產達2.23萬噸,其中水稻年畝產1004公斤,總產2.07萬噸。2008年,全鎮水稻播種面積31820畝,糧食總產1.43萬噸,其中水稻年畝產826公斤,總產1.3萬噸。2008年,魚塘面積3500畝,山地養雞120萬隻。2008年,果園面積10800畝,桑園面積8500畝,冬種馬鈴薯1500畝。
2011年實現農業總產值2.25億元,比2010年增長7%。全鎮糧食總產1.74萬噸,其中水稻年畝產800公斤,總產1.35萬噸。“三高”農業以種果、種桑養蠶、山地養雞、魚塘立體養殖、冬種馬鈴薯為重點。到2011年底,果園面積發展到19000畝,桑園面積發展到9130畝,魚塘485畝,全年山地養雞180萬隻,發展冬種馬鈴薯1800畝。

第二產業

全鎮擁有各類企業59家,其中較大的企業主要有電子廠等。其中,某硅材料公司屬資源型高科技企業,坐落在太平鎮古龍山邊村,主要生產高純度二氧化硅(粗石英砂及細石英砂)。二氧化硅是硅原料的核心原料,在硅原料的生產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人民幣,一期工程規劃佔地50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投資5000萬元人民幣,年產量15萬噸。二期工程規劃用地50畝,建築面積約28160平方米,投資7000萬元人民幣,一、二期合計年產量30萬噸。粗石英砂品位為97%,細石英粉品位為98%。某電業公司創建於1997年,地處太平鎮三鳥市場側。主要生產高頻電子元件,2005年建好1500平方米的工人宿舍,新建廠房4000平方米。至2008年,有專業技術人員20多人,生產部工人2000多人,年產值2000多萬元。有生產車間6000多平方米。014年全鎮工業總產值實現4.86億元。

第三產業

商貿
太平圩是羅定南部和信宜東部農副產品集散地,有商業企業325戶,三鳥、服裝、肉菜等專業市場6個,總面積6500平方米。鎮內有2家超級市場。2006年,有集飲食、旅業、娛樂為一體的酒店投入使用。該酒店樓高6層,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總投資500萬元,設商務套房1間,客房22間,卡拉OK房8間,宴會大廳1個。
財政
2003年,全鎮地方財政收入624.48萬元;2004年全鎮地方財政收入778.5萬元;2005年地方財政收入836.4萬元;2006年地方財政收入1083萬元;2007年地方財政收入1053萬元;2008年地方財政收入1151萬元。
招商引資
2006年,全鎮共引進項目14個,合同利用外資4060萬元。2007年,全鎮共引進項目3個,合同利用外資7600萬元,其中1000萬元以上項目2個。2008年,全年共新引進項目3個,合同利用外資1300萬元。

交通


2003年,籌集資金120多萬元鋪設木利、雙角、騰筆、太西、太北等自然村水泥路村道6公里。2004年,完成村道改造15公里。2005年,投入115萬元,完善太北、太東、洞美等村道改造15公里。2006年,投入120多萬元,改建完成太東、雙角、麗塘、東良、洞美等村道近10公里。2007年總投資350萬元,總長2.2公里的省道S280線過境公路路基建設本完成;投入100多萬元,改造勵志、黃豆坪等村道8公里。至2008年,羅水線、聖貴線省道貫穿鎮境14.76公里;通往16個行政村的村道全部鋪設水泥路面。

文化


特產美食

太平鎮上有花生糖、牛血粉、淮山米餅、油包、油炸粽、油糍、糖瓜、米糍、炒木薯等小吃。
白糕
白糕
主要材料:米漿;水磨米漿中加入石灰水作輔料,蒸熟后成膏狀,經冷卻即可凝固成膏狀,加以花生油、蒜蓉、醬油,即可食用。以前太平鎮人到鎮上趕墟時,中午常喜歡吃白糕充饑。據說是羅定太平鎮的特產,外地雖有類似做法,但用羅定米做出來的白糕又筋道又糯。
開口棗
主要材料:麵粉;麵粉加適量白糖,搓成圓團狀,用棕櫚油炸而成,有裂口最佳,撈起后加放白芝麻於面上,吃起來香脆可口。開口棗這個名字起得很形象,很喜慶,也是最受歡迎的一種小吃。
蝦堆
蝦堆
蝦堆
主要材料:米漿;用粘米粉或水磨米漿加蔥花攪拌成糊狀,然後放到蝦堆勺中定型,滾油中炸熟即可食。以前人們還在裡面加上小蝦米,十分鮮美,故而得名叫蝦堆,如今在附近的羅鏡鎮,這一製作方式仍有保留。
新鮮出爐最好味,可以用生菜包住,連菜一起食,別有一番風味。
主要材料:米漿和糖;本地米磨成米漿后,加糖攪均加少許發酵粉,發酵過後蒸熟而成,香甜美味。裡面放黃糖的叫黃米糕,放白糖的叫白米糕。
油扭
主要材料:麵粉和小茴香粉;將麵粉和成面后,加適量食用鹼和少量小茴香粉和鹽,以增加口感。搓條狀后,扭成麻花狀,放入棕櫚油中,炸20分鐘,變焦黃后可成。油扭酥脆爽香口,還有茴香的香味,下酒一流。但怕上火不可多食,食后最好再喝點涼茶,去膩祛火。油扭又有人將其寫成“右扭”。有點像北方的麻花,但比麻花短,且粗些。

社會


教育

2008年年底,全鎮有中學2所,小學23所,民辦幼兒園3所。共有教職工545人,其中專科以上學歷338人;在校學生9899人,其中中學生3667人,小學生6232人。其中,太平中學是羅定市一級學校、綠色學校和文明學校。校園佔地面積36畝,總建築面積16000多平方米。至2008年末,全校有教學班30個,在校學生1867人;教職工111人,其中專科以上學歷的教師87人,中學一級教師40人。
2008年,全鎮共有幼兒園3所,均為民辦幼兒園。2008年,有在讀幼兒407人;教職工38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1人。
2011年,全鎮初中考生實考上重點中學的有507人,增幅為9.98%,升市重點中學率為88.9%。

文化事業

太平鎮內有粵曲興趣隊、武術隊、醒獅隊、舞蹈隊、歌詠隊、民樂表演隊及業餘創作隊伍。2007年,組織圩鎮部門及群眾舉辦書畫大賽3期,送影下鄉30場,配合市“神州行電影下鄉”活動放映7場,讀報專欄20期,在重大節日舉辦文藝晚會3場。參加羅定市第六屆農村業餘文藝匯演的4個節目中,《健美操》、《床前明月光》均獲銀獎。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共普查出有關太平鎮的民間傳說6個、民間信仰3個、民間音樂社團3個、雜技團1個。2008年,送影下鄉46場,承辦羅定市第七屆農村業餘文藝匯演,埒口村《民樂合奏》、詩朗誦《文光燦爛照太平》均獲三等獎,太平中學學生彭業雄獲優秀表演獎。投入5萬元為古龍村、埒口村配置了電腦、投影機等文化設施。
麗塘村中心文化室(商賢書院)佔地2400平方米,藏書1000多冊,並設有專人管理,每天晚上以及星期六、日白天開放。古龍村流動圖書室。有供群眾借閱書籍3000多冊。埒口村彭華書樓位於埒口耀華小學旁,前身為宗祀,佔地400平方米。有藏書2000餘冊供群眾閱讀。

體育

太平鎮每年春節均舉辦春節運動會,設籃球、乒乓球、象棋等比賽項目。2007年,投入20多萬元建設潭白佳美、太西石竇、洞美龍塘等八個自然村籃球場、羽毛球場,新購置麻將台、乒乓球台等健身娛樂設施一批。至2008年末,全鎮共有籃球場37個(其中燈光球場6個),每年組織市、鎮、村、圩鎮部門等進行籃球賽約40場;羽毛球場25個,每年組織開展羽毛球賽10場。

醫療衛生

2008年,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人數50000人,覆蓋率為100%,全年住院理賠1886人,理賠金額3031753.52元。2008年,全鎮有中心醫院一所,村級衛生站、診所16所,醫護人員100人。其中,太平衛生院是一所一級甲等衛生院,佔地面積60畝,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有醫務人員54人,其中中級職稱6人,初級職稱48人。醫院配備X光機、B超、心電圖、洗胃機、頻譜儀、九頭無影燈等醫療器械,住院部有病床30張,婦產床10張。設有兒科、外科、中醫科、骨傷科、婦產科、五官科、皮膚性病科等科室,能開展剖腹產、小夾板固定術等難度手術,每年門診量達8萬人次。

基礎設施

2003年,先後投入資金50多萬元完善城東大道至崗頭山路段的排污排水設施,投入30萬元鋪設河東小區各大小街道,圩鎮街道全部實現硬底化。2003-2008年,累計投資150多萬元對鎮自來水廠進行改造,水質有明顯的改善,供水正常。此外,投資98萬元建設文圍陂工程,對楊梅田、林柳坑、雙料坑等一批中小型水庫進行加固。2005年,投入10萬元完善圩鎮下水道建設。
水電:2003年,完成第二期高低壓供電線路改造工程。2006年,省財政支持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補助資金100萬元用於飲水工程建設,解決埒口、洞美、勵志、太西及雙角部分群眾的飲水難問題。
電信2003年,有電信支局1間。投資30多萬元對圩鎮通訊路線進行改造,埋設管道3000米,開通光纖連接網際網路、網路電視等新業務。2008年末,有幹部職工8人,全鎮固定程式控制電話8106台。
郵政:2003年,有郵政儲蓄所1所,開辦業務有儲蓄存款、報刊征訂、特快(包裹、函件)收寄、票據匯兌、保險代理、交通違法罰款代理、駕駛證換證(年審)代理、代售機票、出境二次簽注、物流、郵政禮儀、10萬元以下小額貸款、10萬元以上商務抵押貸款等。2006年7月,設立自助取款機1台。2008年末,有幹部職工8人。 

鎮村建設

2004年,投入22萬元建設生態文明村1個。2005年,投入65萬元建設生態文明村4個,建設面積930畝,受惠農戶620戶,人口3100人。2006年,投入96萬元建設生態文明村7個,建設面積1400畝,受惠農戶570戶,人口2600人。2007年,投入89萬元建設生態村8個,面積1600畝,受惠農戶810戶,人口3660人。2008年,投入96萬元建設生態村8個,總面積1760畝,受惠農戶883戶,受惠人口3786人。

旅遊


景點

塔石山公園
太平鎮風光
太平鎮風光
位於太平鎮雲麗水庫邊塔石山上,風景秀麗,怪石嶙峋。至2008年,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建設涼亭1個,水泥路5公里,種植風景樹1000畝。
瀧州城遺址
位於太平鎮潭白蔡村前。晉末為龍鄉縣治所。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為瀧水縣治所(因龍鄉改平原、平原改瀧水)。唐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后始建城池,面積約5萬平方米,平面呈曲尺形,由兩個獨立而又相連的城區組成。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為開陽郡治所。隨後瀧水縣治所遷往開陽鄉(今船步鎮內),舊縣城遂廢,現部分城基尚存。
現門洞戰國墓
位於太平河上游引太工程水利陂頭下方約500米處,1977年12月發現。古墓共3座,分別屬於戰國早、中、晚三個時期,出土陶器8件,石器2件,青銅器141件。陶器有方格勾連雲雷陶罐、米字紋陶瓮、平底素麵陶碗、陶盆。石器為滑石環、礪石。青銅器有越式銅鼎、銅鉦、人首柱形銅器、銅劍、銅矛,其中竊曲紋銅矛和方格勾連雲雷陶罐是廣東首次發現,對研究嶺南青銅時代的歷史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