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文
當代作家
陳啟文,男,1962年6月出生,湖南臨湘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作家。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河床》《夢城》《江州義門》,散文隨筆集《漂泊與岸》《孤獨的行者》,長篇報告文學《共和國糧食報告》《命脈》《大河上下》《袁隆平的世界》等20餘部,多篇作品被翻譯為英、法、德、俄、朝等文字在海外出版。曾獲國家圖書獎、老舍散文獎、郭沫若散文獎、徐遲報告文學獎、《中國作家》報告文學獎、毛澤東文學獎、林語堂文學獎、《小說選刊》雙年獎、《北京文學》雙年獎、全國電視紀錄片一等獎、中國新聞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等,2015年被國家水利部授予“水利文學創作特別貢獻者”榮譽稱號,2017年獲“第三屆廣東省中青年德藝雙馨作家”稱號。
歷任湖南臨湘江南中學教師、文聯副主席、《張家界》雜誌社社長兼主編。1993年辭職,應聘至廣東花城出版社任業務經理、廣東花城天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策劃師。但終因難以割捨一份文學情懷,1997年回故鄉定居,成為純粹的自由寫作者和自由思想者。
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陳啟文
陳啟文
《南方冰雪報告》
《共和國糧食報告》
《問卜洞庭》(人民文學出版社)
《命脈——中國水利調查》(《芙蓉》,2012年第6期)
《大河上下》
《海祭》
陳啟文
陳啟文
陳啟文
陳啟文
從陳啟文的《河床》可以看到湖湘文化對他的深刻影響。每一個作家都有自己的基本視野。這種本質決定了他同自己的精神故鄉無法割裂的關係。陳啟文的故鄉通常被人看作洞庭湖文化圈,屬湖湘文化的邊緣。湖湘是一個很獨特的地方,它雖屬於地理上的南方,但它與真正的江南在氣質上是根本不同的。那種典型的南派寫作風格是以江南為背景的,以吳文化為依託,而吳文化是沉靜地講究細節的文化,但過於柔軟,自戀。湖湘文化無疑屬於楚文化的一部分,楚文化既能深切細緻地感知生活,又有硬朗、強悍的一面。而具體到陳啟文生活的湖湘一地,這裡邊又摻雜了許多巫文化(巫鬼氣息和超自然力)。這樣的文化被巫性浸潤得十分神奇詭譎。此外,陳啟文本人的文化身份還屬於長江,這或許更有利於他對生命意義的延伸,而不是局限在一個自我封閉的“圈”。他的鄉土表達,他對底層人民現實生存的強有力的關注,緣於他降生的那片河床,也構成了他更寬闊的文化視野。
陳啟文
陳啟文
陳啟文散文隨筆的另一鮮明特徵就是當下散文創作十分缺乏的空間意識。那種移步換景的線型敘事早已是長期困擾當代散文創作發展的老套路了,而因為這樣的藝術惰性,當代散文作家中也很少有審美創造意識。陳啟文把現代時空意識融入散文創作,讓敘事在“心理時空”中發生,這種空間不再屬於日常生活經驗,更是一種心靈所通過的精神空間,如《一條船能走多遠》就是這方面的一篇代表作,它被作為頭題選入王蒙主編的《2005中國最佳隨筆》,對於力倡文體革命的王蒙先生來說,或許是大有深意的。而這種空間意識的獲得,我想與陳啟文主要是個小說家有關。時下,小說家寫散文隨筆的很多,但大多隻當作小說創作之餘的零活。而據陳啟文自況,儘管他基本上被人們視為小說家,但從未把散文隨筆作為副業和零活。這至少表明了他對散文隨筆的尊重。而對於這兩種不同體裁的寫作很多年來他都是交替進行的,每在寫完一篇小說之後就寫散文隨筆,寫了散文隨筆之後又寫小說,這使他的小說有著散文的質地,又使他的散文隨筆有了小說的空間意識。如果真是這樣,應該有更多的小說家來寫散文隨筆,也讓散文家嘗試去寫小說,必將給兩種體裁都注入藝術活力。其實,也不必太注重體裁和形式,對於文學,最本質的內在精神不是別的,是心靈。無論寫小說,還是寫散文,寫天地,還是寫人文,對一個真正的作家來說內在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永遠只聽從心靈的召喚。
陳啟文所塑造的藝術形象複雜性、豐富性、多義性,甚至還帶有突然性和詭秘性。順著陳啟文的文字走下去,總是帶有幾分緊張幾分期待,很難不知道,作品即將展示出來的,是一個慘烈的場景呢,還是一個驚人的跌宕,抑或是一段絕妙的細節、一段精妙的描述?讀陳啟文的文字,永遠有這種站在一片將決的堤壩面前的感覺。
不能說陳啟文在《河床》這部小說里其語言的運用對傳統的模式有多大突破,但讀之,讓人有種清新之感,有種讀其他小說很難感受到的清新之感。全書上下,採用的是散文化的筆法,給人的印象是磅礴的氣勢;全書上下採用的是史詩式的調子,給人的印象是富有節奏感的語言。這大概是讀這部小說有種清新之感的緣故之一。《河床》雖然是以第一人稱“我”來展開敘述的,但小說並沒有貫穿如一的敘述線索,也沒有核心的人物和事件。人們讀傳統小說的習慣在這裡被受到猛烈的衝擊,但讀之,你又強烈地感受到小說能極大限度地渲染著河床孕育的生命以及河岸上谷花洲人民群眾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這恐怕也是上述原因所致。這是散文寫作的起碼要求,而陳啟文利用這種手法來寫小說,能不讓人備感新奇清新嗎?如“我奶奶說,那座墳是林真老漢自己埋的。是他的魂埋的。我奶奶親眼見,林真老漢的靈魂把自己的屍體背進墓穴里,埋了。奶奶還說,每隔七天,不管是天晴下雨,林真老漢就要從墳墓里鑽出來,把那座墳加高一些。奶奶每次看見那個亡人在月光下忙碌的身影,忍不住就要流淚。林真老漢是個孤寡老人,為谷花洲做盡了善事,有口皆碑,備受人們尊敬。”作者利用奶奶說“鬼話”的散文筆調,表達了人們對善事的讚頌和對好人的追憶。形散神凝,讓人備感深切。又如“但是我只看見驕陽下老漢的影子。還有我的影子。我不敢再多看一眼,生怕看見了什麼。一連好幾天,我明明是看見光天化日之下很真實的一個人,也會嚇一跳。一切忽然都變得不真實了。就連我自己也像離這個世界很遠很遠”。林真老漢,因沒第二次把朱小菊從這條大河裡救起來而自責。自責到自己投河謝世。這對“我”的影響太大,使“我”感覺到“離這個世界很遠很遠”。寥寥幾筆,作者把一個少小的“我”,單純無邪的心境,不諳世故的心態,寫得淋漓盡致,神形並茂。
《河床》這部小說,十分注意在刻畫人物時抓住特徵加以誇張,即使是在用散文的筆鋒觸及到人物的性格、心理的時候,也能選用切合其特徵的詞語,以準確揭示人物。其行文變化多端,語言形象生動,善於傳神寫照,讀來韻味無窮
陳啟文為“六十年代后出生”的代表性作家之一。數年來他一直在與文壇隔絕的狀態下孤獨地寫作,作為自由作家,他執著地恪守著獨立人格與自由精神,對於那個文壇,既不參與其中的遊戲,也不關心其中的規則。這使他的散文隨筆顯示出獨異的剛健與冷峻,又具有作為時代與社會先覺者的敏感觸覺和強烈社會責任感,與時下一味高蹈或甘於邊緣的文風不可同日而語,他傳達出了一個自由知識分子自做主宰、獨立不倚、不甘與世浮沉的創造精神和濃烈鬱結的憂患意識。
陳啟文具有很深的文學功底,熟諳遣詞藝術的奧秘,因而對遣詞鍊字把握得十分得體。“我在那個冬天的傍晚,突然被無數的喊地聲驚醒。喊叫聲是從遠處、從一些我無法辨別的方向傳來的。當我醒來時,我像是舒服地躺在搖籃里。我搖晃著腦袋,兩隻眼睛望著天空,和一群被落日染紅了翅膀的白鷺在一起。然後我就發現自己是躺在一條大河裡。”
生命是一種假設
作者:李穎
我必須承認,我害怕見到陳啟文。
每次見到他,心裡總是很忐忑。我很害怕被他看穿,怕一不小心成為他筆下的一個可笑可憐可悲的人物。我不得不相信,有些人,生來就具有一種天賦,不經意間就能洞悉一切,所以,見到他,我必須仔細打點起十二分的小心,能不說話就不說話,一定得說就作淑女狀,總之不能授他以柄。
2002年的一天,我和黃海洋穿過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在一個角落裡找到了陳啟文。我們之所以去找他,是因為讀了他的作品,我們很想見見這隻生蛋的雞。他從他那張過時的桌子上抬起臉來。
在此之前,我只知道那本著名的《宋美齡》,寫完《宋美齡》之後,陳啟文沉默了10年。在這10年裡,他認真地活著,吃飯,行走,以及思考。這是一個人來人往心事重重的世界。而陳啟文已經做好了必要的精神準備。10年後,他終於選擇了與生活達成和解,他拒絕了來自世俗社會中的身份。拒絕了讓他獲得一種所謂尊重的身份。也就在那一刻,他超脫了生活之外,他的日常生活變得簡單。
當我們路過菜市場、水果店、咖啡館時,他就生活在我們的附近,躲在岳陽這座小城金田花園二樓的一個窗口下面,重新砌造的一個內心的居所里,進入了另一種生活。寫作,這塵世不滅的燈盞,陳啟文是用它在清掃世俗生活留在心靈上的塵埃。他孤獨的靈魂,將永遠不會被赦免。
某一天,一位朋友說,陳啟文10年前是很帥的。另一位朋友接著說:蟋蟀的蟀。陳啟文大笑。我想起了法布爾老人的昆蟲記里說,蟋蟀是一種你即使把他囚禁起來,也要嘹亮歌唱的昆蟲,絕不會像別的動物一樣鬱鬱而終。在這個充滿物質的世界里,陳啟文超脫地活在自己的精神疆界里,生又何歡,死亦何懼?有一天陳啟文從外地回來,第二天我和幾個朋友見了他,他笑著說,差點你們就可以弄餐飯吃了。又說,你們報紙上我的名字差點就要加黑框。差點你們就可以寫紀念文章搞筆稿費了。後來我知道,原來是他所乘坐的飛機差點就出事了。由此,我相信陳啟文,他就是返回到人性部落中的敲鐘人。當天空變得昏暗,他願意自己是一道閃電。
他這樣敘述他小說中的一個人物:“她越來越胖,也越來越潑,彷彿她不胖就對不起她的潑,又彷彿她不潑就對不起她的胖。”在敘述的原野上,他已經找到了表達的出口。他孤獨地敘述著曾經經過的一切,並有意識地丟棄了抒情。陳啟文依然固守著自己的道德底線和思想貞節,他一邊拒絕著時下泛濫的時尚文學,一邊重建和完善著自身的精神體系。
三年前,我拂去多年來停在我身上的倦意與微塵,靜靜讀完《彷彿有風》,我感到這條詩意的長河自詩經時代流來,如今早已擱淺沙灘。在這個作品中,我卻分明又感受到這種詩意,它並非作者刻意營造,不是化石般地復古,而是從作者心靈深處汩汩流出,它是那樣的真切和濃郁,使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它又是那樣陌生和遙遠,當我掩卷打開窗戶,眺望滾滾紅塵,竟感到恍若隔世。
2006年的一個夜晚,靜靜地讀了陳啟文的《河床》,我流淚了。我在自己庸常的生活中體會到了一種最闊大的真實,也隱約感到,作者在一種近乎冷酷的敘事中隱藏著最深沉的悲憫。
是的,他早已經將自己放在了靈魂的祭壇上,拷問人性的本原。對人性深沉的追問,是他寫作的初衷,也是他寫作的終極態度。在他的眼中,在他的筆下,有一群人,滯留在原地,無望和徒勞地掙扎,在苦難和憂傷中輪迴。我不知道該怎樣解讀《河床》,我不知道河流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或者就是一場隱喻,我也不想或者說害怕深究它的真意……這個作品中有一種“場”,它使我徹夜未眠。
就在這個夜晚,我經歷了一場春雨。城市寂寞,大雨蒼茫。在風雨聲中,有一個聲音遠遠傳來,穿越楚風吳雨,扶送人類數千年受苦的靈魂。
這場雨蓄謀已久,沖刷著整個世界的安寧,也幾乎洞穿了我的一生。
那一夜,我以為,生命,是不存在的。
也許,生命真的只是一個假設,他就這樣,總是樂呵呵地與我們聚會,喝酒抽煙,言笑晏晏,世界就在眼前,陳啟文無法忘卻注視。他卻又總想在面前的生活中突然消失。我常常這樣揣度他。
也許,他自己也不知終將去哪裡,只在每年回江南掛清明的路上,默然無語。
在這座城市,有一條隱秘的路,從炮台山穿過年豐巷,再轉到雲夢路,直抵金田花園,這是我的精神隧道。近日,為了鋪設一種管道,有建築工人正在這裡開挖,塵土飛揚。
2021年1月,2020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揭榜,陳啟文《為什麼是深圳》獲優秀報告文學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