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木蓮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大果木蓮(Manglietia grandis Hu et Cheng),瀕危種。常綠喬木,高10至20米。僅分佈於雲南和廣西局部海拔800至1500米的山地峽谷,為陽性樹種,多生於向陽東南坡或西南坡的溝谷及山腰中部。因林地潮濕,種子難於發芽,林中幾無幼苗。花期5、6月,果熟10、11月,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及三級瀕危保護物種。

形態特徵


大果木蓮
大果木蓮
喬木,高達12米,小枝粗壯,淡灰色,無毛。葉革質,橢圓狀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20-35.5厘米,寬 10-13厘米,先端鈍尖或短突尖,基部闊楔形,兩面無毛,上面有光澤,下面有乳頭狀突起,常灰白色,側脈每邊17-26條,干時兩面網脈明顯;葉柄長2.6-4厘米,托葉無毛,托葉痕約為葉柄的1/4。花紅色,花被片12,外輪3片較薄,倒如狀長圓形,長9-11厘米,具7-9條縱紋,內3輪肉質,倒卵狀匙形,長8-12厘米,寬3-6厘米;雄蕊長1.4-1.6厘米,花藥長約1.3厘米,葯隔伸出約1毫米長的短尖頭;雌蕊群卵圓形,長約4厘米,每心皮背面中肋凹至花柱頂端。聚合果長圓狀卵圓形,長10-12厘米,果柄粗壯,直徑1.3厘米,成熟蓇葖長3-4厘米,沿背縫線及腹縫線開裂,頂端尖,微內曲。花期5月,果期9-10月。

生長習性


多見於石灰岩山地。分佈區氣候濕熱多雨,乾季多霧,空氣濕度大,年均溫15-18℃,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土壤為石灰岩土或山地黃壤,PH值6.5-7.5,有機質含量豐富,其生於海拔800-1500米的山地峽谷。大果木蓮為陽性樹種,常零散生長在向陽的溝谷或山腰中部季風常綠闊葉林中,林內幼樹罕見。

分佈範圍


產於北熱帶季雨林或溝谷季雨林。分佈極窄,僅見於雲南東南部金平麻栗坡馬關,雲南西疇及廣西西南部靖西那坡等縣的局部地區。

栽培技術


栽培方法

種子採集
大果木蓮
大果木蓮
大果木蓮花期5~6月,果實成熟10~11月,當果實有少數背縫開裂,露 出紅色種子時,為最佳採種期。將採下的果實曬乾或風乾,待瞢英裂開時將帶紅色種皮的種子取出,徹底搓洗到黑色種子上不留外種皮為止,然後進行水選,清除漂浮的空粒種子或在加工過程中損壞種子,否則在貯藏的過程中會發生霉變。
河沙處理
在採種的同時,事先準備好潔凈河沙,用孔直徑約等於1mm的篩子過一次,放在太陽下曝晒至干備用。
種子貯藏
種子與河沙的比例為1:1,先把河沙置於貯藏池、盆等容器中,加入少量的井水或泉水拌勻,以不成團為宜,然後把用高錳酸鉀消毒處理的種子與河沙混合均勻鋪平,在其表面鋪2cm厚的河沙即可。每隔2~3d,用噴霧器加濕表面河沙,4~6d給種子翻一次身,如此反覆,貯藏時間不宜超過3個月。
種子催芽
將原貯藏在盆、池等容器內的沙和種子,增加一定濕度,在盆、池口上覆蓋玻璃或塑料薄膜,以提高容器內的溫度,加速種子發芽,催芽一般在室外進行,若遇室外氣溫過低,可移到室內;或者白天移到室外,晚上移入室內。在催芽過程中,要隨時注意容器內的水分情況,不能過濕或過干,同時應適時揭開容器口的覆蓋物以透氣,並注意觀察,當黑色種皮張開,露出白點時即可播種。
大果木蓮
大果木蓮
苗圃地選擇
應選擇地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排灌良好、土壤疏鬆肥沃、pH值在6.0~7.5之問的沙質壤土的地方,元有害氣體污染的區域,面積大小視苗木生產量而定。
苗圃地整理
播種前45d應清理苗圃地,除去雜草和石礫,深挖翻土35cm左右,經過一段時間的暴晒和風化,施底肥3kg/m,用稻草或麥桿鋪平苗圃地火燒后,把土壤打碎整平。
作床
苗床寬1.2~1.3m,為南北方向,長度不限,為東西方向,步道30cm,苗床略低於步道3~5cm,床面平整,土壤近似篩子過細一樣。
播種
播種方式有很多種,為提高單位面積的利用率,便於除草、起苗管理,採用條播,應按行距10cm開溝,溝寬5cm,用細孔噴壺把溝面澆濕,然後將經過催芽的種子均勻點播溝中,種子與種子之間的距離為1.5cm,蓋土厚度2cm。接著用松針覆蓋苗床,再進行澆水,第一次必須澆透,最後用塑料薄膜作拱棚,並將四周薄膜壓緊。

管理養護

保溫澆水
由於是在晚冬初春育苗,要注意防低溫或霜凍。還要保持棚內苗床濕度,若不足,應及時用噴壺澆水,澆水時間宜在早晨,澆完水后應把棚膜四周蓋嚴。
除草、揭松針
除草是苗圃地中的日常工作,棚類氣溫適宜,易生雜草,結合澆水,及時清除,避免與苗木爭養分。當幼苗大量出土長出葉子時,逐次揭去覆蓋苗床上的松針,待幼苗出齊后,全部揭去,不要損傷苗木。
煉苗
苗木長出3~4片葉子,高7~10cm時,要進行煉苗,方法是將四周的棚膜卷至離地面10cm處,通風7d后,卷至20cm處,最後掀開棚膜,適應外界環境條件,提高苗木的木質化程度。
水肥管理
幼苗移植上袋后要加強水肥和除草管理。25d后開始施肥,採用薄施、多次施肥的方法進行施肥,及時除草,每次每袋施三元複合肥2~3粒,埋在距苗木根部2cm處的土中,根據天氣進行及時澆水,促進苗木生長。

病蟲防治

大果木蓮抗性強,在苗期未發現大的病蟲災害。但本著預防為主的原則,幼苗出齊后,曾用過0.5%的波爾多液、1%的多菌靈退菌特噴施苗木基部,並結合其它苗木的防蟲,用40%樂果乳劑和80%敵敵畏乳油噴灑步道。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名錄》;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

物種現狀

瀕危種。僅在雲南東南部與廣西西南部的部分天然林中有星散分佈。由於材質優良,為當地群眾非常喜歡的建築用林,歷經無限止的砍伐,現存植株極為稀少;又因種子難於發芽,天然更新極為不良,林中幾無幼樹。

保護措施

就地保護
大果木蓮
大果木蓮
對大果木蓮現有野生種群及其棲息地的保護是最為有效的保護措施。應儘可能將大果木蓮 分佈區划入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加強保護,尤其像遺傳多樣性較高的馬關古林箐種群更應加強保護;而不能划入自然保護區的種群則應建立相應的保護站點加以保護,杜絕直接採挖、砍伐以及森林破壞、墾荒、放牧等活動。目前對分佈於麻栗坡縣鐵廠鄉和古林箐的大果木蓮種群已採取就地保護措施,但對於分佈於下金廠鄉的大果木蓮種群仍沒有採取適當保護措施,砍伐和生境破壞等行為屢有發生。
遷地保育
只要條件適宜大果木蓮種子萌發率可高達70%,因而建議儘可能將大果木蓮列為引種保育對象,建立大果木蓮遷地保育基地。因其大部分的遺傳變異(64.05%)存在於種群內¨,遷地保育時應儘可能收集各天然種群足夠數量的單株,這樣才能儘可能地保存大果木蓮的遺傳多樣性,為歸化自然、開發利用、科學研究等工作提供豐富的材料。
歸化自然
要獲得瀕危植物保護的完全成功,僅僅進行就地和遷地保護是不夠的,還應該開展歸化自然的工作,即將人工繁殖的大果木蓮個體移植到其原有生境中,讓其歸化至自然環境中,並正常生長發育、產生後代,擴大自然種群的規模。
擴大培育
建立組織培養、扦插、嫁接等無性繁殖和人工林培育技術體系,通過開展大果木蓮的人工規模化種植和產業化基地建設緩解對大果木蓮自然資源的需求壓力,進而達到保護自然資源的目的。
加強公眾教育,提升保護意識
野生植物的保護和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難的工作,也是一項公眾性的工作。因此,應通過科普宣傳、普法活動和政策引導等途徑加強公眾生態道德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教育和宣傳,對大果木蓮的保護也有重要作用。
保護級別
2021年9月7日,入選《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保護級別為二級。

主要價值


科研價值
大果木蓮是木蓮屬中較原始的種類,又是特有珍稀樹種,對研究植物區系及木蓮屬分類有一定的科研價值。
觀賞價值
葉大亮綠,花大色艷,芳香怡人,樹形優美,是南方城市、庭園、道路綠化非常珍貴的優良樹種。
經濟價值
其木材結構細緻,耐腐、耐水濕、不蟲蛀、易加工,是傢具、建築、室內裝修的優良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