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冢鄉

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下轄鄉

萬冢鄉位於平輿縣西北部,東臨平輿玉皇廟鄉,西臨汝南縣板店鄉,南臨平輿郭樓鎮,李屯,北與陽城鎮(原后劉鄉)毗鄰,平輿縣轄鄉。

1956年設萬冢中心鄉,1958年建公社,1983年改鄉。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5公里,面積70平方公里,人口4.9萬。平(輿)后(劉)公路過境,是全國著名的白芝麻產地。萬冢鎮上有小學一所,初中兩所。教育資源落後與學生學習的熱情不成正比。

地理環境


萬冢鄉位於平輿縣西北部,距縣城15千米。東西長12公里,南北寬9.5公里,人均耕地1.6畝。平(輿)后(劉)公路過境。農業主產小麥、大豆、玉米、油菜子、棉花等。靠近新陽高速、京港澳高速大廣高速,地理位置優越

行政區劃


14個村委會。人口4.9萬。
轄萬冢萬寨郭寺
蔡庄三橋庄堂
閻樓閻寨湯嶺
張劉楊橋劉橋
牛庄高辛
各村委政務機構所在地
平輿萬冢鄉劉橋村委位於萬冢鄉劉橋村(行政區號411723,郵政編碼463400)
平輿縣萬冢鄉萬冢村委位於萬冢鄉閆樓村(行政區號411723,郵政編碼463400)
平輿縣萬冢鄉萬寨村委位於萬冢鄉萬寨村(行政區號411723,郵政編碼463400)
平輿縣萬冢鄉三橋村委位於萬冢鄉蔡庄村(行政區號411723,郵政編碼463400)
平輿縣萬冢鄉庄堂村委位於萬冢鄉庄堂村(行政區號411723,郵政編碼463400)
平輿縣萬冢鄉張劉村委位於萬冢鄉張劉村(行政區號411723,郵政編碼463400
平輿縣萬冢鄉楊橋村委位於萬冢鄉楊橋村(行政區號411723,郵政編碼463400
平輿縣萬冢鄉湯嶺村委位於萬冢鄉湯嶺村(行政區號411723,郵政編碼463400
平輿縣萬冢鄉牛庄村委位於萬冢鄉牛庄村(行政區號411723,郵政編碼463400
平輿縣萬冢鄉蔡庄村委位於萬冢鄉蔡庄村(行政區號411723,郵政編碼463400
平輿縣萬冢鄉郭寺村委位於萬冢鄉郭寺村(行政區號411723,郵政編碼463400
平輿縣萬冢鄉閆寨村委位於萬冢鄉雙苗村(行政區號411723,郵政編碼463400)
平輿縣萬冢鄉閆樓村委位於萬冢鄉閆樓村(行政區號411723,郵政編碼463400)
平輿縣萬冢鄉高辛村委位於萬冢鄉高辛村(行政區號411723,郵政編碼463400)

經濟


 萬冢鄉地處平輿縣城西北15公里處,全鄉面積72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71294畝耕地,49000口人。萬冢鄉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清河、莉河環繞全鄉,環境優美。
該鄉地處黃淮平原,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高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境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農副產品豐富,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瓜果開發和加工利用前境十分開闊,經過多年水田林路綜合開發,成效顯著,農業發展有堅實的基礎。
全鄉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發展高效農業,種植業以溫棚蔬菜和小雜果為特色產業,畜牧養殖業發達,豬、牛、雞、存欄豐富,養殖良種長毛兔為我鄉一大支柱產業。
萬冢鄉充分發揮優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兩年多來引進資金5200萬元,項目15個,人才150多人,設備600多台(套)。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全鄉工業企業48家,已形成彩燈組裝、畜牧養殖、建築建材,金屬製品、服裝、農副產品加工六大產業,其中彩燈組裝和長毛兔養殖成為我鄉兩支柱產業,彩燈組裝已吸納剩下勞動國力16000人,帶動農產4000戶,獲利豐厚。長毛兔養殖正逐步向農產輻射。二到三年時間可實現萬冢特色的長毛兔養殖專業鄉。98年在駐馬店地區鄉鎮企業綜合實力排序中由九六年的一百七十多位一躍進入“二十倍”,成為全區發展最快的鄉鎮之一。
萬冢鄉歡迎世界各地有志之士來投資興業共謀振興大計!我們將以更加優越的環境,更加優惠的條件,更加優質的服務,為您提供全方位發展保障!

文化


白芝麻香油、芝麻葉麻葉子、麻火子(另稱散子)、糖糕、油炸餃子。

社會


教育機構

徠萬冢鄉各小學、初中名字概覽
平輿縣萬冢鄉萬寨小學、平輿縣萬冢鄉三橋學校、平輿縣萬冢鄉三橋育才中學、平輿縣萬冢鄉中心初中、平輿縣萬冢鄉劉橋學校、平輿縣萬冢鄉庄堂學校、平輿縣萬冢鄉楊橋小學
萬冢完小(小學)
萬冢完小(小學)
、平輿縣萬冢鄉湯嶺學校、平輿縣萬冢鄉牛庄學校、平輿縣萬冢鄉聯合小學、平輿縣萬冢鄉蔡庄小學、平輿縣萬冢鄉郭寺學校、平輿縣萬冢鄉閆寨小學、平輿縣萬冢鄉閆樓小學、平輿縣萬冢鄉高辛學校、萬冢鄉姚庄私立小學、萬冢鄉張劉學校。

代表人物


萬道同(1870-1958),字慧清,號懶園居士,萬冢鄉萬寨人,晚清貢生,人稱萬撥貢。祖上為明朝汝寧知府萬孟雅,道同生於一個書香門第,自幼聰慧好學,熟讀經詩,十六歲中秀才,十八歲為貢生,以其學識淵博、才華橫溢而享有“汝寧才子”美譽。因其十二歲時喪父,母親蘇化主持家務,曾獨家出資開辦梆子戲班,使得少小的道同受到了戲曲文化的熏陶。二十歲時,清廷任命道同為光山縣令,他看到當局氣數已盡,拒不赴任,不願為垂死的滿清王朝送終。而他既不想做官,更不願過無聊的生活,於是便隱居鄉里,在家開館教書。他還自費開辦了討學(學術研究會),邀本地文化名人每月初一十五前來聚會,吟詩賦詞,談書論畫。民國初年,任汝南縣勸學所所長,因不滿官聲習氣,僅干兩年又返鄉坐館教書。同時,酷愛戲曲的道同與擅長絲弦、古箏的胞弟萬道榮一起開始了戲曲研究活動。當時,戲曲界社會地位低下,演員被稱為戲子,屬“下九流”之一。他不顧世俗偏見,概然結交梨園名角、曲苑高人、詞壇大家,凡行中人士皆以賓客相待,備以樂器、食宿誠邀府上,好生地請教研討。每到汝南城裡,總是流連於戲樓曲場書院,有戲必看,有曲必聽。那年開封的大調曲子戲班在汝南演出,他專門把戲班請到家中,奉為上賓,連唱十餘天,恍惚於戲里戲外,聽得是如醉如痴。他將詞、曲錄下,並吸取大調曲子和民間小調的精華,創造出新的曲種----絲弦道。絲弦道自成流派,別具風格,常用曲牌有哭皇天、雙疊翠等20多個。伴奏樂器有三弦、大弦、箏、八角鼓檀板等。他致力於戲曲人才的培養教育,創辦了萬冢火龍閣高梆劇團,注重選拔曲藝苗子並對學員因材施教,使之一專多能。其弟子姜高、張在子、毛得文等後來分赴各地,均成為比較活躍的曲藝社團組織者和絲弦道鼓子曲的傳播者。道同置身曲藝作品的創作中可謂樂此不疲、激情無限,總是走在新文化、新文學、新時代戲曲創作大眾化、推行白話文等不同時期文化運動的前列。一生共創作短篇曲藝作品150餘件,其中尤以《李豁子離婚》、《小寡婦上墳》、《王大娘探病》、《拴娃娃》、《什麼芳》、《看洋煙火》等劇作著名,風靡豫南,影響數省。其作品富有鮮明的時代特點,生活氣息濃厚,寓教於樂,通俗易懂,旋律優美,便於傳唱。在內容和體裁上或評是論非,或褒善貶惡,或推陳出新,深受觀眾喜愛,也曾多次石印出書。1958年,道同病逝於許昌,享年79歲。
萬永祥(WanYongxiang,1944年1月至),萬冢鎮后李村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紀委書記、部黨委委員(副部級,1993年1月至1996年10月)。河南平興人。1965年5月入黨,1965年7月大學畢業后入外交部參加工作。曾在外交部新聞司、非洲司、幹部司及駐馬里、捷克、朝鮮、巴西大使館工作。1978年3月至1982年7月,外交部新聞司副處長。1982年7月至1983年9月,外交部非洲司副處長。1983年9月至1984年9月,外交部幹部司處長。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外交部幹部司副司長。1987年7月至1989年10月,外交部幹部司司長。1989年10月至1990年3月,外交部部長助理兼幹部司司長。1990年3月至1992年4月,外交部部長助理、部黨委委員。1992年4月至1993年1月,駐捷克大使。1993年1月至1996年10月,中共外交部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部黨委委員、中央保密委員會委員。1996年10月至1999年6月,駐朝鮮大使。1999年6月至2002年3月,駐巴西大使。2003年3月至今,澳門工委委員、駐澳門特派員。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黨代表。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