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懷臻
羅懷臻
羅懷臻,當代著名劇作家,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國家文化部授予“崑曲藝術優秀主創人員”稱號,上海中青年知識分子聯誼會副會長,上海市知聯會文化與傳媒分會會長,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現任上海市劇本創作中心藝術總監、一級編劇,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自上世紀80年代起,致力於“傳統戲曲現代化”和“地方戲曲都市化”的理論探索與創作實踐。主要作品有淮劇《金龍與蜉蝣》《西楚霸王》《武訓先生》 ;崑劇《班昭》《一片桃花紅》《影梅庵憶語》 ;京劇《西施歸越》《寶蓮燈》《李清照》《建安軼事》 《大面》 ;越劇《真假駙馬》《梅龍鎮》《玲瓏女》 ;甬劇《典妻》;川劇《李亞仙》;瓊劇《下南洋》;豫劇《斗笠縣令》 ;黃梅戲《長恨歌》《孔雀東南飛》;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舞劇《朱䴉》;話劇《蘭陵王》 等。出版著作《西施歸越——羅懷臻探索戲曲集》 、《九十年代——羅懷臻劇作選集》 、《烈酒與清茶——羅懷臻劇作自選集》 、《羅懷臻戲劇文集》(6卷) 、《羅懷臻劇作集》(3卷)。
作品曾獲得各類國家級獎項近百種。《金龍與蜉蝣》《班昭》《典妻》入選當代百種曲。《金龍與蜉蝣》入選《后六十種曲》並被選為全國高等院校文科教材。部分劇作被譯為英、法、日等國文字出版演出。
2020年5月14日,擔任編劇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高清放映版在中國大陸上映。
2021年4月23-25日,由羅懷臻改寫的作品《寒梅》在上海逸夫舞台首度亮相,連演三場。5月22日至23日,擔任編劇原創生態舞劇《大河之源》登台北京天橋藝術中心。6月擔任編劇的揚劇現代戲《阿蓮渡江》在揚州戲曲園劇院上演。
獨幕話劇《誰之過》(1983年)
京劇《古優傳奇》(1984年)
電視劇《世上的路》《市長的闌尾》(1985年)
越劇《真假駙馬》(1986年)
電視連續劇《酒魂》(1987年,與人合作)
越劇《西施歸越》(1989年)
越劇《風月秦淮》(1990年,與紀乃咸合作)
越劇電視連續劇《秦淮煙雲》(1990年,與人合作)
越劇《梨園天子》(1990年)
越劇電視劇《南冠草》(1990年)
淮劇現代戲《寒梅》(1991年)
越劇《紫玉釵》(1991年,與人合作)
越劇電視劇《人比黃花瘦》(1992年,與人合作)
淮劇《金龍與蜉蝣》(1993年)
越劇《白蛇與許仙》(1994年)
京劇《西施歸越》(1995年)
京劇獨角戲《李爾王》(1999年)
淮劇《西楚霸王》(1999年)
京劇《寶蓮燈》(1999年)
漢劇《柳如是》(1999年
越劇《梅龍鎮》(2000年)
越劇《李清照》(2000年)
崑劇《班昭》(2001年)
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台》(2001年)
音樂劇《大唐皇妃》(2001年)
甬劇《典妻》(2002年)
黃梅戲《孔雀東南飛》(2003年,與王長安合作)
黃梅戲《長恨歌》(2003年)
《曹公外傳》(2003年,與姚金成合作)
越劇《蛇戀》(2003年)
越劇《榮華夢》(2004年)
京劇《李清照》(2004年)
崑劇《一片桃花紅》(2004年)
越劇《青衫·紅袍》(2005年,與龔孝雄合作)
京劇獨角戲《李慧娘》(2006年)
電影文學劇本《伐楚》(2006年,與人合作)
川劇《李亞仙》(2007年)
秦腔《楊貴妃》(2007年)
滑稽戲《阿福》(2008年)
瓊劇《下南洋》(2008年)
滬劇《胭脂盒》(2009年)
錫劇《雲湖女》(2009年)
音樂劇《梁山伯與祝英台》(2009年)
晉劇《麥田守望》(2009年)
京劇《建安軼事》(2010年)
豫劇《斗笠縣令》(2011年,與姚金成合作)
越劇《董小宛與冒辟疆》(2013年演出,與沈杏蓮合作)
舞劇《朱䴉》(2013年)
甌劇《橘子紅了》(2014年演出)
崑劇《影梅庵憶語》(2014年演出,與沈杏蓮合作)
越劇《玲瓏女》(2014年)
話劇《大面》(2015年)
歌劇《一江春水》(2016年演出,與羅周合作)
淮劇《武訓先生》(2017年)
話劇《蘭陵王》(2017年)
京劇《大面》(2017年)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2020年)
《西施歸越——羅懷臻探索戲曲集》(1990年)
《九十年代——羅懷臻劇作選》(2002年)
《羅懷臻戲劇文集》【6卷本】(2008年)
《羅懷臻劇作集》【3卷本】(2013年)
《烈酒與清茶——羅懷臻劇作自選集》(2017年)
2019年1月,當選上海市文聯主席團委員。
2020年8月18日,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召開第二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羅懷臻被聘請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第二屆顧問。
2021年4月22日,在上海市戲劇家協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羅懷臻當選為副主席。
羅懷臻獲獎名錄及榮譽稱號
淮劇《金龍與蜉蝣》(上海淮劇團1993年首演):
獲中國文化部第四屆文華獎“文華新劇目獎”及六項單項獎;
獲中國文化部1993年全國地方戲交流演出“優秀劇目獎”及十一項單項獎;
獲中國廣電部第十屆全國戲曲電視劇“最佳劇目獎”及九項單項獎;
獲中宣部1994年“五個一工程獎”;
獲上海市人民政府1994年上海文學藝術獎“優秀成果獎”;
獲上海市1994年新劇目匯演“最佳劇目獎”;
獲上海寶鋼集團1994年寶鋼高雅藝術獎“優秀劇目獎”;
獲中國劇協首屆“全國曹禺戲劇文學獎”;
獲中國文化部1993年全國地方戲交流演出“優秀編劇獎”;
獲中國廣電部第十屆全國戲曲電視劇“最佳編劇獎”;
獲上海寶鋼集團1994年寶鋼高雅藝術獎“優秀編導獎”。
淮劇《西楚霸王》(上海淮劇團1999年首演):
獲中國劇協第六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及十一項單項獎;
獲上海市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匯演“優秀劇目獎”;
獲中國劇協第六屆中國戲劇節“優秀編劇獎”;
獲上海寶鋼集團1999年寶鋼高雅藝術獎“優秀編導獎”;
獲中國戲劇期刊1999年田漢戲劇獎“劇本一等獎”。
京劇《西施歸越》(江蘇省京劇院1995年首演):
獲中國文化部首屆中國京劇節“程長庚大獎·銅獎”;
獲中國劇協1995年“全國曹禺戲劇文學獎·提名獎”。
京劇《寶蓮燈》(上海京劇院1999年首演):
獲上海市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匯演“優秀劇目獎”;
獲上海寶鋼集團1999年寶鋼高雅藝術獎“優秀編導獎”。
崑劇《班昭》(上海崑劇團2001年首演):
獲中國文聯、中國劇協第十四屆“曹禺戲劇獎·劇本獎”;
獲中國戲曲學會“學會獎”;
獲中國文化部第十屆文華獎“文華新劇目獎”及兩項單項獎;
獲上海寶鋼集團2001年寶鋼高雅藝術獎“文學創作獎”;
獲中國廣電總局2002年戲曲片“飛天獎;”
獲中宣部2003年度“五個一工程獎”;
獲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2004~2005“十大精品劇目”。
越劇《李清照》(南京市越劇團1998年首演):
獲中國文聯第七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及十四項單項獎;
獲中國文聯第七屆中國戲劇節“優秀編劇獎”。
京劇《李清照》(濟南市京劇院2005年演出):
獲中國文化部第五屆中國京劇節“優秀劇目獎”;
獲中國文化部第五屆中國京劇節“優秀編劇獎”。
甬劇《典妻》(寧波市甬劇團2002年首演):
獲中國文化部第七屆藝術節“文華大獎”及四項單項獎;
獲中國文化部第七屆藝術節“文華劇作獎”;
獲中宣部2003年度“五個一工程獎”;
獲中國戲曲學會“學會獎”;
獲中國文聯第八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及十一項單項獎;
獲中國文聯第八屆中國戲劇節“優秀編劇獎”;
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2006~2007初選劇目。
黃梅戲《長恨歌》(安徽省黃梅戲劇院2003年首演)
獲中國文化部第七屆藝術節“文華新劇目獎”。
黃梅戲《孔雀東南飛》,與人合作,(安慶市黃梅戲劇院2003年首演)
獲第八屆中國戲劇節“劇目獎”及四項單項獎。
電影劇本《伐楚》,(與人合作,2006年)
獲“上海市全國優秀電影劇本徵集評選”第一名。
川劇《李亞仙》,(重慶市川劇院2008年首演)
獲中國文化部2009年全國地方戲南北片會演銀獎
獲中國文化部第九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特別獎”
瓊劇《下南洋》,(海南省瓊劇院2009年首演)
獲中國文化部2009年全國地方戲南北片會演銀獎
獲中國文聯中國劇協第十一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
獲中國文化部第九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劇作獎”
2003年受聘中國文化部“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專家評審委員。
2004年受聘上海同濟大學兼職教授。
2004年受聘中國文化部“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優秀劇本評選”評審委員。
2005年入選中組部、中宣部、人事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2005年入選中國文化部“優秀專家”。
2006年起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
2006年中國文化部授予“崑曲藝術優秀主創人員”榮譽稱號。
2006年受聘上海戲劇學院“羅懷臻工作室”兼職教授。
2009年受聘北京市教委派駐中國戲曲學院講座教授。
2010年6月在第七屆全國戲劇家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2010年受聘中國戲曲學院客座教授。
2015年7月16日,中國戲劇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閉幕,大會選舉羅懷臻為第八屆中國劇協副主席。
2015年9月29日,羅懷臻當選上海市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2021年4月22日,羅懷臻當選上海市戲劇家協會第八屆理事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