簍子燈
簍子燈
簍子燈在漢沽又稱作“降人惡”,其音似“鄉人儺”。據考證“鄉儺會”即為該會的正名。
簍子燈是近幾年來新發現的遺留在民間的儺舞,是河北東部一帶驅鬼逐疫活動的遺存。丰南區傅莊子村的簍子燈,至今仍保持著古老的風貌,具有地域性特色,是河北東部一帶為數不多的儺舞,可謂古燕趙“鄉人儺”的活化石。其產生無文字可考。簍子燈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傳統的簍子燈表演由六名男子分別扮演五個小鬼和一個判官(鍾馗)。舞者頭戴面具,不化妝,著便裝。小鬼的面具是以竹篾或秫篾編製而成的魚簍為骨架,眼、鼻處留孔,簍子外麵糊毛頭紙,彩繪而成。判官的面具是以太師椅為骨架,外糊毛頭紙彩繪而成。太師椅的兩個橫撐落在舞者肩上,雙手握住太師椅的兩條腿進行表演。
作為一種民間舞蹈,每年農曆臘月,表演者排練簍子燈,農曆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晚上表演。屆時,表演隊伍從藥王廟出發,會首鳴鑼開道,舞者隨後,後有專人放荷花燈,各家門口都要放一盞,街口放三盞。正月十六晚上表演“五鬼鬧判”,即鍾馗驅逐疫鬼。這是最後的驅疫儀式,演畢,將面具燒掉。整個表演過程充滿宗教神秘氣氛,場面莊重嚴肅。
簍子燈表演無特定的舞蹈語彙,都是生活中的動作,表演時全憑舞者即興發揮,但必須圍繞驅鬼逐疫進行表演。簍子燈的音樂為打擊樂。所用樂器有大鼓和大、小鑼各1面,1副小鈸和2副大鈸。打擊樂的音調低沉,伴著黑夜的籠罩,幾隻惡鬼在鞭炮的硝煙瀰漫中時隱時現,左右搖晃,踩看鼓點,游遊盪盪地自遠而近地一步步走來,令人毛骨悚然。加上簍子燈中點燃的牛油蠟,映照得鬼臉更加恐怖,正值夜晚,那點點燈光,搖搖晃晃,忽明忽暗,更增添了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