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餘客話

茶餘客話

《茶餘客話》是清代阮葵生的作品。

著者


清·阮葵生

朝代


書目提要


《茶餘客話》三十卷”)。一八八八年(光緒十四年戊子),王錫祺修《山陽郡志》,得讀全稿,共二十二卷,即據以付印,但流傳不廣。以王錫祺二十二卷本與戴璐十二卷本比照,二十二卷本共有一千七百餘條,十二卷本選三百二十餘條,僅得五分之一多。但十二卷本有十條為二十二卷本所未載,十二卷本二卷有總題曰“淮故”,亦為二十二卷本所無。二十二卷本首尾完整,當即是阮鍾琦與阮元所說的三十卷本(可能是三十卷本的初稿本,最後定稿時析為三十卷)。今據二十二卷本整理,改正原書文字上的一些訛奪;將十二卷本所選逐條與此本校過,戴璐所加的補充與按語作為注語補入,逸出的十條則輯為補遺附在書後。同時為了便於讀者檢閱,每條都加標題。所擬標題,力求貼切。書中記述人物,大都用其字型大小,現儘可能擇其重要者補上名字,或利用題語標出。書中引文較多,有的大段徵引,且阮氏時有改易或夾敘按語,不易區分,標點時視情況酌加或不加引號。

版本


阮氏三十卷本

卷數


24

部分內容閱讀


仁廟時刻《耕織圖》四十六幅系焦秉貞畫。《萬壽聖典》二卷冷枚畫。秉貞濟寧人欽天監五官正。冷枚字吉臣膠州人。又《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內務府司庫沈喻畫。
漢書·西域傳》三十六國即今諸回城盡入版圖命大臣駐札其地屯墾亦漸可及。至左右哈薩克(即康居)在伊犁之西北。東西布魯特、塔什罕、安集延(即大宛)、和罕諸城皆在伊犁之西。拔達山在葉爾羌之西南皆是國家貢獻之國。
布袋和尚廟聯
酪之屬不同質與精氣俱存曰酪酪之精曰酥酥之精曰醍醐。精去而氣與質猶存熟而茗之曰酩生而陳之曰?意。?意取其氣曰?氣去而質獨存曰??。
昔曾植齋朝節與兄朝符未第時其父為延一舉業師又延一講學師專講學問。后兄弟俱得雋。植齋中探花官至大宗伯為世名儒。世之教子弟者不過務為舉業詩賦厚館?嚴課程而已未有於舉業外另延講學者。植齋父為衡州書吏非素知學問者而舉動如是其識誠不可及。華亭唐仲言五歲而瞽后聞父兄讀書輒不忘。父兄因以講授文義即能解悟遂盡取古人書誦之使聽而仲言胸中富五車矣。久之能詩文著《編篷》《姑蔑》等集數十卷為一代名流是皆父兄成就之也。
撻拉巴哈台地名雅爾又曰楚呼楚。即阿睦爾薩納游牧故地。參贊大臣駐之。建城周數里地居極北非四達之區貿易者少。近來商民漸集(以上准部)。
○神貸錢
○是鏡醜態
汪季青曰:謂五行為天地也不可。謂五行即六子也則六子無金。謂五行後於六子乎六子已有水火矣。謂五行先於六子乎是六子不當稱六子而稱六孫矣。其言涉戲然亦明且著者。
○柳劉米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