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連四紙製作技藝

鉛山連四紙製作技藝

鉛山連四紙製作技藝是中國的傳統手工技藝之一。連四紙製作技藝也是歷代造紙工人智慧的結晶,其技藝傳承自成體系,既蘊含了豐富的科學內容又難以完全用現代技術替代,顯得十分珍貴。

基本資料


鉛山連四紙製作技藝
鉛山連四紙製作技藝
文化遺產名稱:鉛山連四紙製作技藝
所屬地區:江西 · 上饒
遺產編號:Ⅷ-66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江西省鉛山縣
遺產級別:國家

概述


鉛山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今屬上饒市。境內峰巒起伏,水系發達,植被茂盛,水土保持良好,盛產毛竹。連四紙的原產地在鉛山縣,明代高濂《遵生八箋》把“鉛山紙"列為元代"妍妙輝光,皆世稱也”的精品。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有數處記載了鉛山造紙狀況,對鉛山紙品種的連四紙作了說明,並給予很高評價。
連四紙,又叫“連泗紙”,紙質較厚者又稱為"海月紙"。相傳是福建邵武連姓兄弟經過多年研製,精工抄造而成,因他們排行老三、老四而得名。明、清兩代的書畫名家、文人騷客能得到皇上御賜的鉛山正品連四紙,是榮膺鄉里的大事,官府、文人墨客也將連四紙作為友好交往的禮品相贈。
鉛山連四紙產地分佈在武夷山脈南、北麓,鼎盛時期有紙槽兩千餘張。“片紙不易得,措手七十二”,連四紙的製作工藝有72道,道道精湛,十分考究。原料要用毛竹的嫩竹竿,在立夏前後嫩竹將要長出兩對芽葉的時候砍伐取用。紙料需經幾個月的日晒雨淋,使之自然漂白,生產周期長達一年。

關鍵技術


連四紙依靠手工操作製成,無理化指標,全憑經驗駕馭。製造過程的技術關鍵:一是水質,凡沖、浸、漂、洗所接觸的水均不能有任何污染,須採用當地泉水;二是配藥,葯系採用水卵蟲樹製成。

工藝特點


連四紙是品質上乘的文化紙,連四紙紙質潔白瑩輝,細嫩綿密,平整柔韌,有隱約簾紋,防蟲耐熱,永不變色,素有"壽紙千年"之稱,舊時貴重書籍、碑帖、契文、書畫、扇面等多用之。書畫家、鑒藏家欣賞它獨特的品質韻味,許多字畫、印譜、拓本依託它得以傳世。
連四紙自然天成,靠手工操作,憑經驗駕馭。雖沒有具體的理化指標,但是技藝傳承,自有規律,自成體系。其製作技藝是歷代造紙工人智慧的結晶,既蘊含了豐富的科學內涵又難以完全用現代技術替代,顯得十分珍貴。

應用


元代以後,中國許多鴻篇巨著、名貴典籍多採用連四紙,許多字畫、印譜、拓本等也都依託它得以傳世。它對於繼承和傳播中華文明發揮了極大作用。直至上世紀80年代,鉛山連四紙仍然是北京榮寶齋、上海朵雲軒等指定的專用品,並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宣紙的出現在明代,較連四紙晚,但到當代,宣紙進行了改良,漸漸獨佔了市場。連四紙比宣紙品質更佳,宣紙是以樹木為主要原材料,而連四紙是以毛竹為主要原材料,主要原材料的成本較宣紙低,若對它複雜的72道工序進行改良,降低成本,可以替代當今書畫界常用的"宣紙"和古籍印刷等,在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也仍然會有市場。多年來,常有全國各地的文化人士來鉛山尋訪連四紙。

工藝現狀


2006年6月2日,鉛山連史紙技藝被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鉛山的連史紙雖然已傳承1200多年,但它仍然使用著古老的造紙法。連四紙的生產對原料、時間、工藝要求都很高,成本也大,技藝僅靠口傳心授傳承,不易迅速推廣,因此連四紙製作技藝已面臨失傳的危險,急需搶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