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千佛洞

西夏時期的歷史遺跡

敦煌千佛洞含西千佛洞和東千佛洞。西千佛洞位於今敦煌市西35千米南湖店附近黨河北岸斷崖上。東千佛洞位於今安西縣城東南約70千米橋子鄉的山谷中,約始建於西夏之前。

敦煌千佛洞現存有壁畫和泥塑的窟洞四百七十六個,其中隋窟九十五個,唐窟二百十三個,五代窟五十三個。從窟洞數字,已足說明唐代是敦煌藝術的極盛時期。

壁畫類別


分類

壁畫分經變、本生故事、尊像圖、供養人像、圖案裝飾等。

經變

經變是壁畫的主體,占最大面積。
在唐代凈土宗風行,故壁畫中“凈土變”(包括“西方凈土變”、“東方藥師凈土變”、“彌勒凈土變”)最多。唐代《妙法蓮華經》盛傳,所以壁畫中“法華經變”也不少。“法華經變”有二十八品,其中第二十五品——“普門品”,往往被單獨提出來描繪,這是唐人對觀音菩薩特別虔信的緣故。

尊圖像

尊圖像中出現了曼荼羅,又出現了婆羅門的神像(如四臂,六臂,八臂的如意輪觀音以及千手千眼觀音)。

歷史背景


社會背景

敦煌千佛洞
敦煌千佛洞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宣傳迷信的經變、本生故事裡面,也反映了唐代社會的生產、生活情景。畫工們雖不能不按照僱主的意願去描繪佛教題材,但他們更運用智慧,在佛教場面中,巧妙地夾寫了現實世界的形形色色。至於供養人像,更都是唐代各階級、各階層人物的忠實寫照。此外,還有西域的人像。所有這些,不但有藝術價值,而且有史料價值。
唐代流行著一句話:“宮娃如菩薩”。其實是菩薩如宮娃。塑匠們不僅模仿伎女的形象來捏塑菩薩,他們捏塑佛、迦葉、阿難、金剛、神王……,也無一不是參考現實世界中各種人物的軀體與性格。

社會特色

綜觀唐代各時期的塑像,初唐清瘦,盛、中唐肥碩。這與書法的由瘦變肥,同一風氣。

泥塑


泥塑分浮麵塑(包括壁塑、影塑、高塑)、立體塑(圓塑)兩種。唐以前,浮麵塑和立體塑,兼而有之;唐以後,只有立體塑,浮麵塑卻絕跡了。這是因為立體塑更具有真實感,藝術性更高。
在石窟中,泥塑的佛、菩薩像,與壁畫互相輝映。有一些石窟,其中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用泥塑,天龍八部飛天龍女等扈從部屬,是畫在壁上,塑與畫,和諧地配合在一起。還有一種情況:菩薩是泥塑的,菩薩頂上的圓光,身上的飄帶,用壁畫代替,塑與畫,更是合成整體了。

藝術背景


敦煌還有一些小石窟,是畫工、塑匠居住的地方。其中發現過小石坑、小油燈,還發現過帶著破布麻鞋的骷髏。工作於此、葬身於此的無名藝術家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創造出許多藝術作品,他們為了什麼呢,主要是為了傳播佛教的教義。原來他們以為這是一種功德,不惜獻出自己的一生,來取得這種功德。但是,凡是含有宗教毒素的藝術品,都不值得讚賞。只有描寫當時現實的世俗生活,可供參考的作品,這群無名藝術家才算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敦煌藝術品的存廢,它本身自有標準,歸根說來,藝術家為誰服務是藝術品存廢的真實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