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谷鄉

荊谷鄉

荊谷鄉是浙江省瑞安市轄鄉。位於市區中部,東南瀕臨飛雲江,以境內荊谷山命名,鄉府駐沙垟上村。總面積22.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05萬畝。轄17個村委會。區劃代碼:330381201,長途區號:0577,郵政編碼:325000,車牌號碼:浙C。

荊谷鄉屬河谷平原,主要種植稻穀、油菜、花菜、扁豆,兼種花生、甘蔗、槐豆、蜜柑和中藥材等,營造松林和毛竹等,加工業以眼鏡和製造服裝為主。

區域概況


荊谷鄉
荊谷鄉
荊谷鄉三面環山,一面靠江,西接梅嶼鄉,北連陶山鎮,距馬嶼鎮9公里、陶山鎮7公里、瑞安市區29公里。荊谷鄉地理位置獨特,轄區內聞名遐邇的金谷山盤踞其中,一條長6.8公里清澈如鏡的環鄉河和一條長8.3公里的環鄉柏油路緊繞金谷山而過,構成了一幅得天獨厚、人文景觀豐富優美的自然風景圖畫。
荊谷鄉有塑料編織、服裝等廠。農業盛產花生、黃豆、西瓜、甘蔗等。省道線貫穿鄉境而過。陶馬公路縱穿鄉西部,通瑞湖公路,有“碧(山)馬(嶼)”巴士經過境內,通水運。鄉政府駐沙垟上村,在城關以西37公里,因地土質多沙得名。郵編:325208。

區劃沿革


荊谷鄉轄:沙垟上、沙垟下、南口、新嶴、山西、潘嶴、蘇山、石埠、東進、新河頭、塗頭、山頭下、河沿、八甲、七甲、山頭上、霞潭17個行政村,有19個自然村。
荊谷鄉境域宋朝到民國稱廣化鄉,1949年分荊谷鄉、潘嶴鄉,1955年合併為荊谷鄉,1958年建荊谷公社,1984年改荊谷鄉。建國后荊谷鄉曾長期屬於馬嶼片區,由馬嶼鎮代管。2011年撤銷荊谷鄉,併入陶山鎮,設陶山鎮荊谷辦事處。

人口數據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3054
6586
6468
家庭戶戶數4269
家庭戶總人口(總)13054
家庭戶男6586
家庭戶女6468
0-14歲(總)2793
0-14歲男1468
0-14歲女1325
15-64歲(總)8305
15-64歲男4187
15-64歲女4118
65歲及以上(總)1956
65歲及以上男931
65歲及以上女102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2116

經濟狀況


2006年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75億元,農民人均收入4390元。
荊谷是一個農業鄉,欠發達鄉,農產品有大棚番茄、白銀豆、魚腥草、套種盤菜、四季蔬菜等。2003年荊谷被瑞安市人民政府命名為“白銀豆之鄉”,2006年白銀豆種植面積達5000多畝,白銀豆產品被認定為國家級無公害產品。瑞安市金潮港觀光農場落戶荊谷,2006年農場的檸檬、血橙、甜玉米、大棚無子甌柑全面豐產。該農場還開創了立體種養,開發農家樂旅遊基地,截至2007年共接待前來參觀採摘白銀豆、檸檬、血橙、甜玉米、甌柑等農產品,體驗農業勞動的遊客達3000多人次。
工業有農機、塑料編織、服裝等行業。荊谷上規模的企業有四家:溫州立品康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瑞安市金雷新牆材有限公司、瑞安市蔡特機車有限公司、瑞安市澳泰食品有限公司。

社會事業


該鄉非常重視教育。2003年,荊谷鄉中心小學與荊谷中學合併,始稱瑞安市荊谷鄉學校,並開始進行資源共享。2004正式合併。2007年學校中學部新教學樓建成,原中學教學樓裝修之後給予小學部使用,小學正式搬遷至原荊谷中學與初中部同校。
荊谷地靈人傑,人才輩出,全鄉外出異地創業者達1.3萬人。

名勝古迹


荊谷鄉有牛頭頸遺址一處,具體位置在荊谷鄉山頭上村牛頭頸山中段,北眺飛雲江,1961年發現,範圍約6000平方米。遺物多分佈在山坡地表。曾發現一處30厘米厚的文化堆積層。採集的標本中,陶器有泥質灰陶、泥質紅陶、泥質黃陶、泥質著黑硬陶和印紋硬陶等。泥質灰、紅、黃陶多拍印籃紋、條紋、編織紋、一些黃陶外壁又著灰黑色或褐色。器物有罐、壺、尊等;泥質著黑硬陶,灰胎,質地堅硬,外壁塗灰黑色;印紋硬陶,質地堅硬,紋飾有斜方格紋、雲雷紋、方格紋、人字紋、方點紋、折線紋等。石器有錛、矛、鑿、箭鏃等,大多為殘件。石錛器型較小,橫剖面有呈三角形、梯形;石矛磨製較精;箭鏃多柳葉形。

觀光農場


簡介:金潮港觀光農場建於2003年春季,總投資800多萬元,農場佔地面積620餘畝,主營“雲江”牌大果少籽甌柑、無籽甌柑、尤力克檸檬、塔羅科血橙,套種蔬菜瓜果,兼養魚蝦雞鴨,形成立體種養的觀光農場。地處瑞安飛雲江中游金潮港港口的荊谷鄉五地垟(荊谷鄉山西村),農場依山伴江,風景秀麗,交通便捷。是人們觀光、休閑的好去處!
交通線路:1.瑞安商城(馬嶼快客)—馬嶼車站-馬嶼電影院車站(碧山至馬嶼彎線)
—荊谷鄉 —山西村
2.瑞安梅頭車站(瑞安至湖嶺)— 陶山陶馬路口(碧山至馬嶼彎線)
—荊谷鄉 —山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