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葵
毛茛科天葵屬植物
天葵〔學名:Semiaquilegiaadoxoides(DC.)Makino〕是毛茛科天葵屬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塊根長達2厘米,外皮棕黑色。莖高可達32厘米,基生葉為掌狀三出複葉;葉片輪廓卵圓形至腎形,小葉扇狀菱形或倒卵狀菱形,兩面均無毛;葉柄長可達12厘米,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惟較小。花小,苞片小,倒披針形至倒卵圓形,花梗纖細,萼片白色,常帶淡紫色,狹橢圓形,花瓣匙形,與花絲近等長;蓇葖卵狀長橢圓形,表面具凸起的橫向脈紋,種子卵狀橢圓形,3-4月開花,4-5月結果。
分佈中國西南、華東、東北等地。產本省雲台山區及南部各地;分佈河南南部及長江中、下游各省,南至廣西北部,北至陝西南都。
天葵塊根入葯,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尿等作用,治乳腺炎、扁桃體炎、癰腫、瘰癧、小便不利等症;全草又作土農藥。
多年生小草本。塊根長1-2厘米,粗3-6毫米,外皮棕黑色。莖1-5條,高10-32厘米,直徑1-2毫米,被稀疏的白色柔毛,分歧。
基生葉多數,為掌狀三出複葉;葉片輪廓卵圓形至腎形,長1.2-3厘米;小葉扇狀菱形或倒卵狀菱形,長0.6-2.5厘米,寬1-2.8厘米,三深裂,深裂片又有2-3個小裂片,兩面均無毛;葉柄長3-12厘米,基部擴大呈鞘狀。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惟較小。
天葵(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 )
蓇葖卵狀長橢圓形,長6-7毫米,寬約2毫米,表面具凸起的橫向脈紋,種子卵狀橢圓形,褐色至黑褐色,長約1毫米,表面有許多小瘤狀突起。3-4月開花,4-5月結果。
分佈於中國四川、貴州、湖北、湖南、廣西北部、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陝西南部。日本也有分佈。生海拔100-1050米間的疏林下、路旁或山谷地的較陰處。
天葵[毛茛科天葵屬植物]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5月採收種子,用潮濕細沙層積貯藏9-10月播種。撒播,然後覆土,稍加鎮壓,蓋草。種子出苗后要及時揭去蓋草。幼苗細小,生長緩慢,育苗1年,第2年9-10月,挖根移栽,行株距為18厘米×3厘米,每行可交叉種兩行,薄覆細土,上蓋農家有機肥,最後蓋草。
田間管理:出苗后,揭去蓋草,追淡糞水1-2次,以後拔草2-3次,5月倒苗后,暫停管理。
該種的根叫“天葵子”,是一種較常用的中藥材,有小毒,可治療瘡癤腫、乳腺炎、扁桃體炎、淋巴結核、跌打損傷等症。塊根也可作土農藥,
【藥性】味甘,微苦、微辛;性寒;小毒。歸肝;脾;膀胱經。
《得宜本草》:“味咸。”
《醫林纂要·藥性》:“酸、咸、寒。”
《百草鏡》:“性涼。”
《本草求原》:“甘、淡、平。”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性寒、味甘,無毒;入脾、小腸、膀胱經”
《陝西中藥志》:“入腎經。”
《安徽中藥志》:“性寒、味苦、微辛。”
《福建藥物志》:“苦、微涼。”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搗汁點眼。
蚜蟲,主要以成蟲、若蟲密集在植株幼苗、嫩葉、莖和近地面的葉背,刺吸汁液。被害的植株枝葉發黃變形,花蕾敗壞,花期縮短,使植株衰弱枯萎,嚴重時植株萎蔫死亡。此外蚜蟲還會傳播病毒病,引起病毒病發,誘發農作物病害,造成更大的損失。
無公害蚜蟲防治:可提高防治效果,減少投入,增加經濟效益;二可降低農藥殘留,提高農產品質量,達到無公害生產的目的。
1.
黃板誘蚜黃色對蚜蟲有很強的引誘作用,生產中可製作大小15×20厘米的黃色紙板,在紙板上塗一層10號機油或治蚜常用的農藥,也可在市場上購買專門的粘蟲黃板。方法是將黃板插或掛於作物行間與其持平,每畝25-30張。有翅蚜一見到黃色紙板,便紛紛降落其上,黃板誘滿蚜蟲后要及時更換。這種方法大大減少了有翅蚜既向菜田傳播病毒又直接食用蔬菜汁液的雙重為害。
2.
洗衣粉滅蚜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對蚜蟲等有較強的觸殺作用。每畝用洗衣粉400-500倍溶液60-80千克,連噴2-3次,可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3.
4.
生物農藥防治作物一旦發現病蟲為害,應盡量避免使用對天敵殺傷力大的化學農藥,而應優先選用正規產家生產的生物農藥。在生物農藥難以控制時,再選用無公害化學農藥進行防治,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農藥在使用中要注意,選用對口農藥,適時使用農藥。嚴格控制濃度和使用次數,採用合理的用藥方法,嚴格執行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