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中國共產黨為促進團結抗戰事業,決定在延安成立“延安黃埔同學分會”。郭化若聽了深有感觸,動心創設延安黃埔同學會,聯繫廣大的黃埔同學,壯大抗日隊伍的力量。延安黃埔同學會的成立震驚了國民黨上層,是中共統戰工作的結晶。

歷史背景


1941年前後,抗日戰爭已進入相持階段,國民黨頑固派採取消極抗日,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使內戰和投降的危機空前加重。193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組織進步力量爭取時局好轉的指示》。為了有效地貫徹黨的“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主張。毛澤東為中共中央寫出《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的決定。中國共產黨為促進團結抗戰事業,決定在延安成立“延安黃埔同學分會”。

客觀形成


延安黃埔同學會是特定歷史時期和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因素諸多,僅拾遺枝葉,期待豐富。

基層因素

1939年,鄭新潮在黃埔軍校高級炮校尉官總隊,當時,東北籍學員激進抗戰情緒高漲,因軍校禁書引發了東北籍,在黃埔軍校中鬧起“黃埔學潮”事件,鄭新潮是被幾千名師生推舉出兩名學生代表之一,去面見蔣介石,強諫抗戰未果,畢業后經愛國民主人士高崇民、於毅夫引薦,鄭帶著5名黃埔同學奔赴延安,在楊家嶺受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到毛澤東和朱德的接見,在座談時,同學們各抒己見。鄭新潮提出了建立延安黃埔軍校同學會的想法,目的是聯絡同學感情、交流軍事技術、統一愛國思想、團結一致抗戰。主席打斷了鄭的話說:“這個想法很好,可以通過同窗校友之情,促進愛國統一戰線!”。當時,在場的賀龍讓鄭新潮找郭化若籌劃延安黃埔同學會的前期準備工作。郭化若(黃埔四期)對成立延安黃埔同學會早有打算,他讓鄭先統計人數,哪一期學員,專業學科等等,先摸底造冊,多做一些前期的具體工作。
此後,隨著抗戰局勢的發展、中國共產黨動員全國抗戰的號召力量不斷的加大,來到延安來參加抗戰的黃埔師生越來越多,他們紛紛提出了建立延安黃埔同學會的建議,籌辦延安黃埔同學會的時機和條件越來越成熟。中層因素1941年,國民黨重慶黃埔同學會總會的陳宏謨(黃埔六期)來到了延安,擔任聯絡參謀。他與郭化若很談得來,他說國共兩黨中都有黃埔生,各事其主,但愛國之心是大多數人所共有的,同時同學之間的感情問題既深厚又複雜。他舉例:在一次國內戰爭中為爭奪高地,他帶兵衝上山頂后,正要往下扔手榴彈,突然發現衝上來的是黃埔的同班同學,兩人相對默然無語了。郭化若聽了深有感觸,動心創設延安黃埔同學會,聯繫廣大的黃埔同學,壯大抗日隊伍的力量。上層因素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非常支持郭化若的想法。毛澤東說:“組織黃埔同學會,這個辦法好。”並指示郭化若儘快付諸實施,認真做好這一工作。郭化若聯絡了許多名十期以前在延安的黃埔同學,有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吳奚如(黃埔四期)、李逸民(黃埔四期)、許光達(黃埔五期)、宋時輪(黃埔五期)等,鄭新潮收集和聯絡黃埔同學名錄,登名造冊了黃埔十期以後在延安的黃埔同學。這些同學都擁護籌建辦會,並熱情參與行動起來。最初始,起草名“黃埔軍校同學會八路軍分會”,歸屬“黃埔軍校同學會西安分會”。后改名:"黃埔軍校同學會延安分會",后稱:延安黃埔同學會。 1941年,徐向前(黃埔一期、八路軍一二九師副師長)調回延安工作,經過商議,決定用徐向前、郭化若、葉劍英等人的名義,倡導發起成立“延安黃埔同學會,程子華、鄭新潮等在籌建中投注了大量的精力,做了許多籌備的具體工作。籌備會議1941年9月20日,中國共產黨為促進團結抗戰事業,在延安召開了“延安黃埔同學分會”籌備會議。推選吳奚如、方治中、宋時輪分任宣傳、組織、總務工作。籌委會擬定了同學會會章。為了爭取國民黨軍隊中的黃埔同學,延安同學會接受重慶總會的指導,掛分會的牌子,但宗旨和總會不同,公開申明是為了“加強抗日,堅持抗戰”。會議還規定凡黃埔軍校本、分校各期各兵科及中央各軍事學校畢業或肄業同學均可報名入會。成立大會會場概況1941年10月4日,在延安中央軍委總政部軍人俱樂部,召開了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成立大會。延安百餘名黃埔同學參加的大會。大會上通過了建立黃埔同學延安分會的章程。參加成立大會的來賓中有:當年的黃埔軍校教授部剛主任葉劍英,黃埔軍校隊長陳奇涵,以及國民黨軍令部駐八路軍總部聯絡參謀、黃埔住友陳宏滇,中共中央統戰部代表劉瀾波,總政治部代表胡耀邦、八路軍留守兵團代表曹里懷、莫文驛等。徐向前為分會成立大會主席團的主席。那天,葉劍英、陶鑄、林彪等參加了大會,在延安的百餘名黃埔同學們聚集一堂,擺上花生、瓜子,大家都熱情洋溢,非常高興。當時,鄭新潮和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曾同在東北幹部隊,張學思說為了不引人注目,自己編了別的名字,曾考入了黃埔軍校,因西安事變的影響和連累,他最後棄學肄業。此時張學思從晉察冀到延安來開會,當張學思聞訊延安黃埔同學會成立,他也前來表示祝賀。大會發言大會主席徐向前首先致詞說:“在延安黃埔同學甚多,各依所長從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工作,但因聯繫尚不密切,未能充分收到互相研究,互相砥礪的效果”。他強調說:“黃埔有革命的光榮歷史與優良傳統,為發揚黃埔傳統精神,而更加推動革命工作,成立同學會極為必要”。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在會上高度評價了黃埔軍校對中國革命的歷史貢獻。他說:“黃埔在革命創造上、革命軍隊上、革命學術上,有其貢獻。它特別是國共合作的好學校,我非常欽佩它的光榮的歷史地位。惜大革命后國共分裂,對於中國民族與黃埔同學耒說,都是很不幸的。現在國家民族正處在生死存亡之秋,黃埔同學更需要團結,以貫徹抗戰到底”。曾任黃埔軍校教授部副主任、八路軍總參謀長葉劍英在會上發表了熱情講話。他說:“黃埔同學在革命史上地位是光榮而重要的。在抗戰中,只要30萬黃埔同學真正全部發揚黃埔精神,誰敢中途妥協?誰敢進行內戰”?。國民黨政府軍委會派駐一二零師聯絡參謀、黃埔軍校第六期學生陳宏謨也講了話。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他說:“今天黃埔同學有30萬人以上,當師長者200餘人,實為抗戰之主力。當世界反法西斯的統一線建立時,黃埔同學更應加緊團結,反對內戰,勿演過去悲劇”。在講話中,他十分生動真實地舉例說:“當初本人當排長時,因國共戰爭而奪一個山頭,我先佔領山頭,舉起手耒正準備拋下手榴彈,但對方率隊衝上耒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黃埔同期同班的好同學,兩人相對默然了”。黃埔學生的代表陶鑄、郭化若、李逸民等也在會上講話,對延安黃埔同學會成立表示祝賀。通過決議大會通過了延安黃埔同學會章程,選舉徐向前擔任會長,徐向前、林彪、左權、陳賡、羅瑞卿、陳宏謨、郭化若、陶鑄、許光達、陳伯鈞、宋時輪、呂文遠、曾希聖、吳奚如等15人為理事,孟慶樹等5人為候補理事。大會一致通過了致校長蔣中正電和黃埔同學會總會電。致蔣校長的電文寫到:“延安百餘名黃埔師生等為了團結抗戰,發揚黃埔的革命傳統和作風,並相互切磋研究軍事學術起見,經於1941年10月4日在延安召集在延同學,成立黃埔同學會分會,登記與到會者百餘人,一致通過加強黃埔同學的團結,促進全國團結,努力研究軍事學術,並電祝校長健康!敬盼電示南針”。媒體報道《解放日報》中華民國三十年十月六日(1941年10月6日),大幅版面報導了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成立新聞。為:《延安成立黃埔同學分會》,副標題:朱副司令長官蒞臨講話,大會通過致蔣委員長電。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中外各媒體的報導,引起了全國各民主黨派和軍界人士的熱議。震驚了國民黨上層,成為當時抗戰階段全國上下的熱議話題。聯誼活動抗戰時期的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每年都召開黃埔同學聚會聯誼活動,動員大家積極給敵占區的黃埔同學寫信,大力宣傳一致抗戰。黃埔同學會在延安或敵後分別舉辦了各種形式的活動。張學思在延安黃埔同學會成立周年後,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舉辦了聯誼活動。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延安黃埔同學會開展宣傳活動,通過給校友寫信,吸引了許多黃埔校友到延安來參加抗戰。(1942年在延安整風運動中,康生任中央社會調查部的部長,是反奸保衛工作的最高負責人,通過鋤奸部、保衛部對許多與敵占區信件往來者嚴格審查,后打成“特務,特嫌”。見擴展閱讀:徐向前《延安歲月》康生派整風審干工作組進駐抗大,大搞“逼供信”、“車輪戰”,搞出特務分子、嫌疑分子六百零二人,其中黃埔校友也未能倖免)。歷史意義延安黃埔同學會已成為昨天的歷史,追尋歷史留下的足跡研究其深遠的意義:1.延安黃埔同學會,在當時歷史時期起到了凝聚和團結抗戰力量。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2.在抗戰時期黃埔同學是最具活力的軍事人才,也是國共兩黨爭奪的焦點。3. 延安黃埔同學會的成立震驚了國民黨上層,是中共統戰工作的結晶。4. 研究抗戰延安史學和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提供依據。溫故知新,對今天的黃埔同學會具有借鑒意義。5.延安黃埔同學會的籌建和成立也是延安精神的體現,正如習近平指出:偉大的延安精神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集中體現。要結合新的實際大力弘揚延安精神,以求真務實作風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堅強組織保證。後期延伸延安黃埔同學會是抗戰時期的歷史產物,隨著抗日戰爭的結束,在解放戰爭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延安黃埔同學會在抗戰階段的性質和任務都已經結束,延安黃埔同學會不解自散。1979年鄭新潮撰寫了《關於成立中國黃埔同學會的建議》,當時沒有打字機,他讓自己的兒子用手抄寫了30份,並帶著兒子在京去找了許多延安老領導、老同事和解放軍中的黃埔校友,通過他們向中央領導轉交建議。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1979年9月,鄭新潮首先找了軍事科學院郭化若,他非常支持,兩人暢談起當年共同籌建延安黃埔同學會的感懷,歲月悠悠,再度揚鞭。1979年夏,鄭新潮在北京香山曹雪芹故居偶遇胡德平,在他的引介下鄭找了胡耀邦家,胡耀邦(總書記)談起他親歷延安黃埔成立大會時的心情,往日曆歷在目,誠願適時提出成立中國黃埔同學會的建議。鄭又找到了徐向前家,當時徐帥在醫院輸液,其女兒徐志明誠懇表示一定向父親轉交建議書,後來徐帥通過秘書回復表示非常支持!(后黃埔同學會成立大會上,徐向前當選會長)。鄭新潮在高存信家談起高崇民(高存信父)引薦他到延安,結識高父子兩代人往事回憶,高存信非常讚許籌建中國黃埔同學會的建議(後來他成為北京市黃埔同學會會長)。在肖克家,鄭提出籌建中國黃埔同學會的建議,肖克說:記得抗戰期間,為了發揚黃埔精神、聯絡同學感情,堅持團結抗戰,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了延安分會,我被選為理事。黃埔同學更應加強團結,反對內戰,勿演過去悲劇。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肖克對鄭說:非常支持籌建中國黃埔同學會的建議!.鄭新潮在5年時間裡,先後找了徐向前,葉劍英,聶榮臻、胡耀邦、郭化若、高存信,肖克,邱創成,萬毅,賈濤、林千、劉培智等30多名曾在延安的老首長和老校友提交了《關於成立中國黃埔同學會的建議》書。,1983年鄧小平採納了以上黃埔師生紛紛提交的建議,於次年,1984年6月16日,在人民大會堂召開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大會,徐向前當選會長。聶榮臻、郭化若等為顧問,高存信為北京市黃埔同學會會長,鄭新潮被列入黃埔同學會石家莊(河北省)分會會員,(只登記了他的名字)。歷史見證鄭新潮是延安黃埔同學會具體籌備人之一,也是跨越三個時代歷史見證人之一。他從青年時期考入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黃埔同學會延安分會
黃埔軍校,為積極抗戰掀起黃埔學潮,面見蔣介石,強諫抗戰未果,在延安受到毛主席與朱德接見,提出籌建延安黃埔同學會的想法,改革開放后,為建議成立中國黃埔同學會奔走了5年頭,最終於1984年6月16日在電視上看到了黃埔同學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成立大會新聞。他流下了淚,歲月悠悠,人間滄桑,上下求索,路途漫漫。回顧近50年黃埔歷程,他走過了國民黨黃埔、延安黃埔、現時期黃埔三個歷史階段。是親歷的見證人之一。鄭新潮被編入石家莊黃埔同學會會員后,並令其子在黃埔同學會工作,形成兩代人跨越兩個時代共同“發揚黃埔精神”從事黃埔同學會工作的典範,與眾多的黃埔師生一樣,兩代人接力為黃埔默默奉獻、不求名利,無官無職從事統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