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國
潞國
潞國,又名潞子國,子爵,早先為姜姓,後為赤狄族人方國。據古代史籍記載,早在黃帝時期,就有炎帝的後裔“參盧”受封於今山西潞城市一帶,建立了潞國,他的子孫遂以“路”為氏。潞國附近還有黎國,微子國曾經遷徙到過這裡。從這裡可以了解到附近長治市百穀山神農廟、長子縣神農泉、熨斗台炎帝廟、高平市炎帝陵等眾多炎帝文化遺跡的歷史淵源。
到商代武丁以後,商王朝與西北部的鬼方、土方、昌方等邦國的戰爭時有發生,這些邦國都分佈在山西的南部,其中,媿姓的鬼方的一支叫西落鬼戎,就活動在今潞城市一帶,遭到過季歷的征伐。《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後漢書·西羌傳》也印證了這一史實:“及子委歷,遂伐西落鬼戎。”陳夢家等先秦史學專家認為“落”即“潞”,並指出:“武丁卜辭中所見的多方與諸國,尤其是與商王國敵對的方國,多在晉南,即漢代的河東郡,一部分在上黨郡。”“這些部族有些一直保持較原始的生活方式,即殷以後,稱為‘北戎’、‘北蠻’、‘赤狄’的;有些則混和了不同程度的中原文化,或其社會已進步到了高一級的形式。如隗姓的隗、潞—鬼方、狄。”
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集居,播下了文明禮儀的火種。商殷時代就有“微子國”、“潞子國”之稱,戰國時期,潞子國故地稱為“潞”或“露”,為韓國上黨郡十七邑之一。秦置潞縣,屬上黨郡,西漢初,在潞子故都城置潞縣,屬上黨郡。西晉時期,潞縣一度為上黨郡治所。北魏時代為刈陵縣地,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改潞縣為刈陵縣,縣治在今黎城縣古縣村,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69年),又從刈陵縣劃出南部區域置潞城縣,縣治設在今潞城市區。“潞城”縣名始此。唐末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權臣朱溫為避其父朱誠名諱,改潞城縣為“潞子縣”,同時還有翼城縣改“澮川縣”,晉城縣改“丹川縣”,黎城縣改“黎亭縣”等等。五代唐時才都恢復了原名,潞子縣也複名為潞城縣。
隨著人們對狄人的認識,把狄人分稱為赤狄、白狄、長狄等部族。其中,赤狄又以其所處的地名,分為潞氏、甲氏、留吁、鐸辰、薔咎如等族群。據考證,赤狄人最鮮明的特色是崇尚紅色,身著紅衣,故名赤狄,這顯然是受到華夏文化的影響,華亦赤也。從晉獻公到晉景公在位的近百年間,赤狄與晉國的衝突、交往從未間斷。晉成公為了和赤狄中最強大的潞子國(即潞氏)表示睦鄰誠意,曾把自己的女兒——伯姬嫁給其國君潞子嬰,通過和親換得暫時安寧。
公元前594年,潞子國權臣酆舒逼迫國君絕晉之好,並誣伯姬以罪,殺害了她,又裝作不小心打傷潞子嬰的眼睛,潞君力不能制,只好求救於晉國。晉景公聽說自己的親姐姐被殺,怒不可遏,便欲立即發兵討伐潞子國,眾大夫一齊勸諫道:“不行,酆舒有三大優勢,不如等他退位以後再作打算。”這時,只有大夫伯宗支持景公出兵,他從晉國長遠利益考慮闡明道理,羅列了狄人酆舒的五大罪狀作為征伐理由:不祭祀祖先,一也;嗜酒群飲,二也;強佔黎侯國土,三也;殺我伯姬,四也;傷潞君的眼睛,五也。
這年六月,晉景公派大將荀林父興師問罪,在曲梁(今潞城市石樑村)大敗潞軍,隨之殺酆舒,滅潞國。第二年,晉又派大將士會伐滅甲氏、留吁、鐸辰。公元前588年,最後擊潰赤狄余部,才徹底清除了赤狄侵擾,將上黨地區統歸晉國疆域。潞城市的古城村還有春秋潞子國都城遺址,續村有潞子嬰墓,石樑村有曲梁之戰古戰場,潞祠山有潞子嬰祠等潞氏文化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