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企業

港口企業

港口企業是為了實現企業經營目標,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管理方法和經濟手段,從事裝卸、搬運、儲存、代理等港口生產、流通或服務性經濟活動,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具有法人地位的經濟組織。

要點


這一概念包含以下幾個要點。
1.港口企業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從事港口生產和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
這一要點是把港口企業同那些歸屬於行政組織和事業單位的國家機關、團體及單位相區別開來,即只有從事港El生產和經營的經濟組織,才可能是港口企業。由於港口企業是運輸、裝卸等服務的提供者和經營者,所以,其提供的服務商品,是為了實現其價值,以獲取盈利。港口企業為社會提供的服務商品,只有通過運輸市場交換,才能使提供服務商品所耗費的個別勞動被社會所承認,實現其價值;才能使所耗費的支出得到補償,利潤得以實現。因此,港口企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必然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而開展各種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
2.港口企業是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經濟組織
港口企業通過交換實現的商品價值,在補償了生產經營中的各種耗費,並依法上交各種稅收后,剩餘部分則構成企業的盈利,由企業自主支配。若收不抵支、發生虧損,則由企業自己抵補。對生產經營中發生的債務,由企業負責清償,當資不抵債時,企業必須以其全部財產承擔清償責任。這就與那些不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經濟單位嚴格區分開來。
3.港口企業是依法設立、依法經營的經濟實體
港口企業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依法設立,並在規定的經營範圍內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經濟組織若要成為法人企業,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法律特徵:一是依法設立,即經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審查登記,有自己獨立的組織機構,使用自己的名稱,有自己的場所;二是擁有獨立支配的財產,它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物質基礎,是自負盈虧、對經營的好壞獨立承擔經濟責任和民事責任,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條件和保證;三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並承擔法律責任,即以自己擁有的財產和名義,自主經營,其經濟活動的後果由自己承擔,當發生經濟糾紛時,以自己的名義參與訴訟,獨立地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
上述特徵是由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這就要求港口企業遵循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按照經濟組織的特點,科學地管理港口企業,使港口企業生機蓬勃、興旺發達。

分類


1.根據港口企業的財產組織形式分類
(1)國有港口企業。
國有港口企業是指全部由國有資產投資設立並由國家政府相關部門直接經營的港口企業。由於港口的特殊地位和我國經濟體制的特殊性,過去很長時間內,我國的港口企業全部是歸國家所有並由國家統一經營的。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我國港口企業的股權結構呈現多元化趨勢。
(2)合資或民營港口企業。
合資或民營港口企業是指由國有資產和國內外企業或個人共同設立、共同經營的港I-I企業,或指將國有公共的港口財產出售、租賃及以協定的方式將管理經營權授予民間的港IZl企業。各方出資的比例及具體協定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2.根據港口企業服務的對象分類
(1)港口貨運企業。
港口貨運企業是指圍繞著貨物在港換裝及運輸,即:簽訂港口貨運業務合同——貨物進港——臨時儲存——貨物裝船——船舶離港;或相反:船舶抵港——組織卸船——貨物儲存保管——貨主提貨,圍繞以上貨物與船舶進出港全過程而進行生產與服務經營活動的港口企業。這是港口企業的主要類型。
(2)港口客運企業。
港口客運企業是指圍繞著旅客在港換乘,即:簽訂港口客運業務合同——船舶進港——旅客下上船——船舶離港,圍繞以上旅客與船舶進出港全過程而進行服務經營活動的港口企業。
3.根據港口企業的內部分工協作與外部社會聯繫分類
(1)港口單廠型企業。
港口單廠型企業是指一個工廠即是一個企業。一般由工藝過程相同或前後銜接的生產車間和服務部門組成,如修造廠、機械廠等。它是一個全廠統一經營、統一核算的獨立經濟實體。
(2)港口總廠型企業。
港口總廠型企業是指圍繞著某一產品,將生產技術有著緊密聯繫的各個工廠聯合組成一個企業,如港口機械修造總廠等。總廠統一經營、統一計劃、統一指揮、統一核算、統一協調;在對外經濟活動中,總廠作為法人,統一承擔法律義務。
(3)港口專業型公司。
港口專業型公司是指按經濟合理、專業化協作原則組織起來的由提供同類產品或服務的工廠或部門聯合組成的公司,如港口客運服務總公司等。
(4)港口企業集團。
港口企業集團是具有母子公司特徵、組織程度較高的企業聯合體。它是以一個或幾個港口大企業為核心,以一批具有共同利益,受這個核心不同程度控制和影響的企業為外圍,通過各種不同的聯合方式而結合得比較穩定和緊密的企業聯合組織,如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集團一般具備以下幾個特點:①具備一個實力雄厚、對集團成員企業具有控制力和影響力的核心,它有獨立財產,有法人地位,有資金、技術、產品和市場營銷實力,能統一規劃集團的投資活動。②組織結構具有層次性,一般分為核心層、緊密層、半緊密層和鬆散層四個層次。核心層即集團公司,是能起主導作用的大企業。緊密層由集團公司控股的子公司組成,是集團實施一體化經營的基本力量。半緊密層由集團公司參股的企業組成,是集團一體化經營的輔助力量。鬆散層是指那些承認集團章程與集團公司及緊密層企業建立有長期穩定、互惠協作關係的關聯企業。③多渠道影響和控制成員企業,以資產連接為主。多渠道包括參股和控股、章程與合同、人事派遣、業務聯繫等,其中以資產連接紐帶為主。這幾個特點使企業集團在組織上比一般企業聯合體要緊密得多、穩定得多,能夠形成共同的經營目標和經營戰略,作為一個整體來開展經營活動,因而更能發揮聯合優勢,具有更強的競爭力,是高層次的企業聯合體。
4.根據港口企業的功能分類
(1)港口裝卸企業。
港口裝卸企業是指在港口使用裝卸生產系統,遵循一定的操作工藝,圍繞貨物的裝卸為主要業務而開展活動的生產經營企業。港口裝卸企業一般還同時經營庫場堆存和短途駁運等業務。
(2)港口服務企業。
港口服務企業是指為港口貨物裝卸(或旅客換乘)主營業務提供相關服務,進一步促進港口主營業務發展的各類服務型企業。即從事港口引航、港口疏運等生產服務;船貨代理、倉儲堆存、加工配送、技術與信息服務等綜合物流服務;船舶建造和修理、碼頭專用機械設備製造修理、來料或出口加工、臨水工業等工業服務;利用自由貿易區、保稅區等進行包裝加工、倉儲、貿易和物流配送以及提供諮詢、報關報檢、金融、保險、信息、服務等貿易和商業性經營服務;船舶供應、旅遊、賓館、餐飲等客運綜合性服務的一切服務型企業。
另外,還可以根據港口企業的生產規模分成大、中、小型港口企業;根據港口企業的地理位置可分成海港企業、河口港企業、內河港企業等。

功能


1.港口生產經營
港口的生產經營是指為港口貨物(及旅客)在港口的換裝(換乘)過程提供換乘(或裝卸)的生產經營活動。它是港口最基本、最原始的功能,也是港口企業最基本的生產經營活動。任何與貨物(及旅客)在港口的換裝(換乘)過程提供服務有關的活動,均是港口生產經營活動,這些經營活動構成了港口企業生產領域內經營活動的主體。
2.港口服務經營
隨著現代物流業的興起及形成,國際運輸經營人正在向綜合物流的提供者轉化,作為綜合運輸體系中心的現代港口也要適應這種趨勢,除了提供貨物裝卸服務及常規的港口引航、港口疏運、旅客服務等業務外,還要積極拓展服務領域,如利用現有經營設施和有利條件開展船貨代理、倉儲堆存、加工配送、信息服務及綜合物流等服務經營活動,以及旅遊、賓館、餐飲等綜合服務,使港口的功能向更廣泛意義上發展。
3.港口商貿和工業經營
隨著現代港口功能的拓寬和發展,港口企業生產服務經營的領域也在擴大。傳統的港口企業生產服務經營一般僅指與旅客上下船及貨物裝卸相關的經營活動。按照現代港口經濟學關於港口功能的理論,港口企業生產服務經營活動有條件擴大商業、貿易和港口工業方面的內容,並且也是現代港口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備條件之一。其中包括:
(1)設立自由貿易區、保稅區等進行加工、倉儲、貿易和物流配送以及提供金融、保險、信息、服務等貿易和商業經營活動;
(2)進行船舶建造和修理、碼頭專用機械設備製造修理、來料或出口加工、臨水工業等工業經營活動。
4.港口技術經營
作為港口企業的一個重要經營領域,港口企業的技術經營有著兩方面的含義:
(1)圍繞企業經營目標,有選擇地研究開發或購買引進所需的技術和相應的設備,由此完善或改進相關的技術、工藝設備和管理,提高相應的水平,形成新的生產力,提高企業效率和市場競爭能力。這方面的技術經營從屬於企業的主業經營。
(2)合理開發和利用港口企業的技術資源,以技術商品轉讓的方式對外提供服務以獲得盈利。港口企業在這方面的技術經營構成了企業多元化經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改革開放以來,港口的技術經營,形成了國際技術經營和國內技術經營兩個部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港口企業技術經營工作不僅涉及企業科技管理的各個方面,如技術研究和開發、生產技術準備、技術改造、技術經濟分析、技術設備管理、科技人才的開發和管理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還與從事技術轉讓和技術商品交換的技術交易市場和技術貿易有關。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與港口企業國際技術經營有關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5.港口企業資金領域經營
資金領域主要是指資金及其流轉範圍。資金流轉的起點和終點是現金,其他的資產、物資都是現金在流轉中的轉化形式。企業的財務目標是企業財富最大化,其途徑是提高資金的報酬率和防範資金風險,企業資金報酬率的高低和風險大小取決於投資項目的效益和資金結構是否合理。因此,概括地說,資金領域經營的主要內容是投資和融資。
港口企業的投資決策,按不同的標準可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直接投資是指將港口的資金直接投放於生產經營性資產,以便獲取利潤的投資。例如購置裝卸設備,興建碼頭、堆場等。間接投資又稱為證券投資,是指把資金投放於金融性資產,以便獲取股利和利息收入的投資。例如購買政府公債、企業債券、公司股票等。港口企業的投資決策,按投資時間的長短,可分為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長期投資是指影響所及超過一年的投資。例如購置港口設備,建造碼頭、廠房等。長期投資又稱為資本性投資。短期投資是指影響所及不超過一年的投資,例如短期有價證券的投資。因此,短期投資又稱為流動資產投資或營運資產投資。港口企業的投資按其投資地域可分為對內投資和對外投資。對內投資多指在本港內或國內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投資及其聯營方式。對外直接投資指跨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的國際化經營。
融資就是融通資金,港口企業向銀行貸款,發行股票、債券、賒購、租賃等,都屬於融資。融資決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籌集企業所需要的資金,包括向誰借,在什麼時機,融通資金量多少。銀行仍是企業融資的主渠道,但是企業只依靠銀行貸款獲得資金的局面已大為改觀,港口企業融資渠道日益多樣化,直接融資的比重不斷加大。從國內外經濟發展形勢看,目前,世界經濟仍處於低速增長時期,國際市場資本餘額很大,急於尋找投資場所,而我國港口等基礎設施快速發展中的巨大市場又正需要資金,因此,港口企業的融資渠道不僅僅局限於國內,還應吸收外資,做好港口經營的項目融資,參與國際金融組織貸款以及國際租賃。融資的關鍵是決定各種資金來源在總資金中所佔的比重,即確定資本結構,以便融資風險和融資成本相結合。所謂資本結構,主要指權益資金和借入資金的比例關係。一般來說,完全通過權益資金籌資是不明智的,不能得到負債經營的好處;但負債的比例過大則風險也大,企業隨時可能陷入財務危機。籌資決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確定最佳資本結構。適合於現代港口資金領域經營的有項目融資、國際租賃、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等。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和我國經濟的進一步市場化,及國家機構的調整與相應產業政策的放開,港口企業多方位綜合經營一定能獲得飛速發展。

文化


港口企業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個分支,有其鮮明的行業特性,其中集中體現為港口資源的有限性、港口生產的專業服務性、港口產品的不可轉移性。這些港口特性決定了港口企業必須突破一般企業文化建設的模式,著重於通過港口企業的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進行理念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進一步構建現代港口優秀的企業文化。
港口企業文化建設的現實意義
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理論發展的新階段,並成為先進企業增強活力,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加強港口企業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作用。
(一)建設優秀的港口企業文化是港口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內在要求
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靈魂,是企業經營哲學、價值取向、管理理念、道德原則、行為規範等要素的綜合體現。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可以使企業形成共同的核心價值理念,把精神的力量化為員工的行動,化為企業的管理制度,化為企業的形象與信譽,進而形成企業獨特的資源和核心競爭力,這是企業在長期經營過程中形成的特有的合力,並能釋放無法估量的能量,極大地促進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二)港口企業文化建設是加強現代港口企業運營管理的有效途徑
企業文化實質上是一種新型的管理方式,是一種以人為本為主體,以企業精神為核心,以群體行為為基礎,以企業管理整體優化為目標的管理學說。強化企業文化建設的一個直接目標就是能夠有效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促進管理創新,實現企業管理思想、管理人才、管理組織、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
港口企業以優秀的企業文化指導管理實踐,一方面,從宏觀上把握企業管理的目標和方向。另一方面,從微觀上可以通過塑造員工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切實可行的企業制度和道德規範,促進港口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港口企業文化建設是港口改革發展的有力支撐
港口企業改革和發展的目標是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這其中包括組織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一系列創新工程。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過程中,我們不僅需要在企業產權結構、組織結構和資源配置上進行改革創新,而且還需要企業在精神層面進行文化創新。即在建立符合現代市場要求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的同時,要積極塑造並創新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企業文化。通過不斷加強港口企業文化建設,改造傳統企業文化中不合理、過時的價值理念、思維模式和行為方法,建立起與時俱進的企業價值觀和運營觀念,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企業中的文化力量,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實現知識資本運營和運作的新境界,確保港口企業各項改革順利進行。
現代港口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策略
在現代知識經濟背景下,加強港口企業文化建設,要充分考慮到現代港口企業面臨的外部機遇與挑戰,也要全面認識企業自身的內部優勢與劣勢,不斷提升企業的戰略素養,構建起優秀的現代港口企業文化。
(一)強化理念先行,構建富有時代特徵和鮮明個性的港口企業精神文化
企業文化一般包括3個層面的內容: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也是企業文化的基本要素,它決定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方向,是一個組織能否長期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以價值觀為核心,創新為動力,知識為基礎,事業為共同追求,職業道德、法規、制度為導向的長期發展戰略。現代港口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圍繞港口產業,構建與整個社會正確價值導向相符合的港口企業價值標準,培育富有時代特徵和鮮明個性的港口企業精神,形成“服務至上”的經營理念,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不斷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和外部的競爭力,充分發揮核心價值觀和優秀精神文化因素對現代港口制度建設和物質生產的反作用,實現港口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全面提高。
(二)加強制度建設,形成現代港口企業制度文化的保障體系
積極鼓勵和動員全體員工參與港口企業文化的制度建設,為港口企業文化建設提供嶄新的制度平台。這就需要現代港口企業一要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制定長遠規劃,注意近期效果,全力推動企業文化建設發展。積極推進住房制度改革,工資制度改革,醫療制度改革、建立員工養老保險、企業年金以及員工休(療)養制度等等;二要加強港口員工的職業道德建設,教育廣大員工發揚敬業愛崗的奉獻精神,提高自身服務質量,杜絕行業不正之風,自覺維護港口良好形象;三要定期組織或開展各種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與客戶、合作夥伴充分溝通與交流,使員工在輕鬆的氛圍中聯絡了感情,增進了相互間的理解和支持;四要建立客戶回訪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開貨主、客戶以及合作夥伴的互動座談會,提取各方意見,改進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斷完善港口現代企業制度。
(三)實施行為工程,重塑現代港口企業的行為文化
首先,現代港口企業要充分利用自身條件,為港口企業員工、廣大貨主和船東以及有關聯檢單位創造一個舒適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著力搞好港容港貌,建設一個花園式的港區環境。提供港口生產生活一流的服務設備和安全可靠的後勤保障設施,港口員工、廣大客戶以及合作夥伴營造良好的硬體環境。
其次,港口企業要加大對硬體環境與軟體環境的投入力度,積極參與社會的公益事業,以生動的事實感染人、打動人,給港口企業賦予濃厚的知識和文化含義,更加提升和豐滿港口企業的品牌價值和品牌內涵,進而使港口企業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最後,港口企業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開發和培養人才,進一步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一方面,通過運用靈活多樣的教育培訓方式、方法,進一步提升廣大員工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加強廣大員工對現代物流、港口運營管理、生產安全知識、工藝流程以及裝卸機械常識的認識深度和廣度,有效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鼓勵員工樹立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培激發廣大員工高度的團隊合作意識和奉獻精神,營造團結和諧、積極向上的人際關係氛圍和文明健康的環境,培養港口企業員工高度的職業道德素質和良好的精神風貌,為現代港口企業文化的建設奠定堅實的保證。

管理


2007年,為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節能減排工作要求,交通部水運司在港口企業資源節約管理中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成效。
主要港口企業節能新技術應用及生產能耗考核情況調研
交通部水運司於2007年組織有關專家,對44家主要港口企業節能新技術新方法應用及生產能耗考核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分析顯示,我國主要港口企業在生產能耗考核以及節能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工作中,在各級政府管理部門的引導下,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設備改造以及節約型管理理念的創新,在節能減排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總結出很多經驗,也存在不少問題。調研報告為港口行業能耗考核及推廣節能新技術、新方法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發布《關於港口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意見》
《意見》指出要轉變港口經濟發展方式,發展港口循環經濟,推進港口節能減排工作的新進展,必須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技術創新,全面提升全員職工的節能減排意識,要堅持優化設計與強化管理相結合、應用先進技術與淘汰落後工藝相結合、健全制度與宣傳培訓相結合等工作原則。《意見》對於現有港口的技術改造項目和新建港口項目都提出了具體的節能減排要求,並要求各級交通(港口)主管部門和港口企業積極貫徹國家及交通部有關節能減排工作的方針、政策及相關要求,建立健全節能減排工作制。
開展港口節能減排技術聯合攻關
2007年,交通部水運司組織8家沿海大型港口企業對集裝箱、散貨碼頭節能減排關鍵技術開展了行業聯合科技攻關。主要目標是集成港口企業、設計、科研單位科技資源和人才優勢,總結節能減排實踐經驗和技術成果,分析存在的問題,加強對集裝箱、散貨碼頭節能減排關鍵技術的研究,加大節能減排技術和成果推廣,為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港口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