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訪談

CCTV12一欄提供心理學幫助的電視節目

《心理訪談》是CCTV12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的一欄電視節目,也是提供心理學幫助的一個活動平台,由阿果、張小琴、周凌主持,播出時間為周日 22:05,每期節目都有具體的當事人到場,他們把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難題,如夫妻關係,親子教育,人際交往等等向主持人傾訴,專家則從心理學、社會學等各學科的不同角度,幫助人們認知、梳理、管理自己的情緒、心理和行為,並給出有大眾借鑒意義的建議,以幫助公眾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家庭和諧。

節目背景


劇照
劇照
在現代社會,人們不僅需要生活的安全感,更需要生活的幸福感。在安全感的前提下,如何幸福健康的生活,實現和諧人生不僅是現代人關心的,更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渴望的。因此,關注人類的幸福感、引導人們拭凈心靈之窗、遠離陰形殺手不僅是欄目追求的目標,也是整個社會的共識。基於我國精神衛生的現狀。
隨著我們的社會進入了新的轉型期,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激烈,人際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也常常使人們處於失衡狀態,個人的亞健康情緒及亞健康心理的積累,以至於有人說: “人類進入了情緒負重年代”,而誘發的眾多的社會矛盾也與此密切相關。為此,央中央電視台在新開播的社會與法頻道(12頻道),經過策劃和準備,打造出了中央電視台唯一一檔大型日播心理欄目《心理訪談》,同時,這也是全國第一檔現場個案訪談的心理欄目。也將為那些極需要撫慰與疏導的心靈找到一個可以棲息的家園。
心理問題 觸目驚心
衛生部副部長殷大奎在全國精神衛生工作會議上宣布,中國每年有大約25萬人死於自殺,即每10萬中國人每年有22人輕生,估計還有不少於200萬人自殺未遂。目前我國中小學生心理障礙患病率在21.6%以上,大學生也在16%以上,這揭示了當前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存在不良狀況,正是由於學生心理的亞健康狀態,沒有得到及時矯正、疏導,才使他們產生種種不良行為,也許“馬加爵案”只是其中引起公眾廣泛關注的個案,但諸如厭學、沉溺網吧等報道頻頻出現在媒體中不難看出這一問題的嚴重。
工作變動、人口流動、競爭加劇等問題使人們處於失衡狀態,眾多的社會矛盾與此密切相關,個人的亞健康情緒及亞健康心理的積累,導致了許多慘劇的發生。據可靠資料,中國有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約1600萬人,約3000萬17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受到情緒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困擾,20%的青少年有抑鬱癥狀,其中4%重度抑鬱。他們無論是心理活動方面如焦慮、冷漠、感覺過敏或減退、體感異常、錯覺、幻覺、遺忘、疑病妄想、意識模糊、紊亂等等,還是行為方面的固執、富於攻擊性甚至痛不欲生等日漸頻生,急需治療。有專家說,面對社會生活壓力的不適應和心理問題的困擾對大眾生存、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威脅,將隨著社會轉型的加劇而遠遠大於生理疾病可能帶來的傷害。
針對這一日益嚴重的問題,中央電視台適時推出了大型日播欄目《心理訪談》,為人們提供一個敞開心扉、打開心結的平台,這同時也是中央電視台第一檔心理健康類欄目,它的開創和播出對於體現中央電視台的公益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具有重要的價值。
劇照
劇照
在現代社會,人們不僅需要生活的安全感,更需要生活的幸福感。在安全感的前提下,如何幸福健康的生活,實現和諧人生不僅是現代人關心的,更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渴望的。因此,關注人類的幸福感、引導人們拭凈心靈之窗、遠離陰形殺手不僅是欄目追求的目標,也是整個社會的共識。基於我國精神衛生的現狀,央視新近改版推出的社會與法頻道將全新打造大型心理欄目《心理訪談》。央視社教節目中心副主任魏斌說:“這是一檔為面臨種種社會生活壓力、處於心理危機、心理困境中的現代人試圖提供解決方案、並為公眾提供心理服務的欄目,也就是對可能引發社會問題甚至是反社會人格進而導致犯罪、影響社會穩定和諧的人們潛在的心理壓力,進行“防患於未然”的心理疏導、心理指導、心理矯正、心理引導,幫助公眾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欄目也為大眾建立了一個心理互助交流平台,在心理文化理念方面佔有制高點並能預防大眾不良情緒的積累。”

節目形式


節目製作

劇照
劇照
雖然心理問題正被人們所重視,但是心理學家在人們心目中還有一定神秘感。《心理訪談》欄目讓心理學家和當事人面對面,而邀請眾多高水平的心理學家也是欄目的一大法寶,其中有中國心理學會、北京社會心理學會等研究機構和有心理案例實戰經驗的社會工作者,他們非常支持這個欄目的開辦,而他們手頭擁有的大量諮詢事例可成為欄目遴選的線索。隨著欄目的開播,欄目還和中國心理學會、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等單位合作,還將開通免費的心理健康熱線,和《心理訪談》欄目形成互動平台,同時介紹心理學家為這些前來做節目的人提供免費的心理輔導。欄目組還將在央視網站設置欄目的觀眾互動平台,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第一手材料或當事人。此外,豐富多彩、不斷變化的社會生活會成為欄目選題常做常新的源頭:體育賽場上面對失利時的心理調整、中高考落榜時的心理危機、單親家庭的孩子逆反心理、愛與被愛中的相互理解、頻繁跳槽的心理慣性、因恐懼社交而引發的酗酒習慣等等。還有涉及的生活領域諸如同事關係、家庭關係、戀愛問題、婚姻問題、職場問題、壓力與減壓、網戀、睡眠障礙、自殺現象、夢解析、預防犯罪和犯罪心理分析等。

節目特色

一、午夜訪談 心靈對話 《心理訪談》是全國第一檔以現場個案訪談為電視表現形式的心理欄目,每期20分鐘,每天11:15在社會與法頻道(CCTV12)播出,次日下午14:45和晚上23:25重播。
劇照
劇照
節目氣氛溫馨、動情,談話現場平等、互動,節目調性積極、向上,且有深切的人文關懷氣息。
二、貼近生活 服務大眾
《心理訪談》把自己定位為服務類節目,和以往不同的是,節目把關注的視角從生活服務上升到心靈服務。每期節目都有具體的當事人到場,他們把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難題,如夫妻關係,親子教育,人際交往等等向主持人傾訴,專家則從心理學、社會學等各學科的不同角度,幫助人們認知、梳理、管理自己的情緒、心理和行為,並給出有大眾借鑒意義的建議,以幫助公眾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家庭和諧。
三、全新欄目 全新理念
社會轉型、競爭加劇、工作變動、人口流動……,個人的亞健康情緒及亞健康心理的積累,往往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事業發展。因此,關注心理健康、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整個社會的共識。《心理訪談》欄目,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敞開心扉、打開心結的平台,作為中央電視台第一檔心理健康類欄目,我們願意為廣大電視觀眾提供科學、客觀的引導和幫助。
《心理訪談》欄目讓心理學家和當事人面對面,而邀請眾多高水平的心理學家也是欄目的一大法寶,其中有中國心理學會、北京社會心理學會等研究機構和有心理案例實戰經驗的社會工作者,他們非常支持這個欄目的開辦,而他們手頭擁有的大量諮詢事例可成為欄目遴選的線索。隨著欄目的開播,欄目還和中國心理學會、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等單位合作,還將開通免費的心理健康熱線,和《心理訪談》欄目形成互動平台,同時介紹心理學家為這些前來做節目的人提供免費的心理輔導。
節目氣氛溫馨、動情,談話現場平等、互動,節目調性積極、向上,且有深切的人文關懷氣息。

節目定位

《心理訪談》定位為服務類節目,但是和以往的服務類節目完全不同,以往節目主要定位是生活服務,而《心理訪談》則是心靈服務,是深入到人們心靈深處,解決心理問題的深層次服務。《心理訪談》也和以往的一些只是針對現象泛泛而談的電視心理節目不同,每期節目都有具體的當事人到場,具體分析解決當事人的困惑、矛盾,這也使得節目的設置,更能夠充分體現中央電視台提出的加強節目服務性、貼近性的宗旨。
即將與觀眾會面的這一欄目將以個案出現的心理壓力、心理危機、心理困境為切入點,探討出現問題的原因和如何應對的方法;欄目以心理視角解讀個案故事和社會事件,從心理科學的角度以通俗的方式在大家有相似經歷或能產生共鳴的故事中幫助人們認知自己的情緒、心理和行為並能夠給予適當的方法和建議,以體現欄目的貼近服務性和實用性。
節目形態 別緻新穎
據央視社教節目中心社會專題部該欄目的製片人梁紅介紹,這是全國第一檔以現場個案訪談為電視表現形式的心理欄目,每期20分鐘,每天在社會與法頻道的23:10首播,每天上午11:35和下午15:25重播兩次。節目鼓勵當事人出鏡,如有不願意暴露自己身份的人經其同意,節目會在演播室現場設置一屏風以遮蔽當事人的形象。談話氛圍是溫馨、平等、交流和互動,當事人娓娓道來,專家循循善誘,主持人和心理專家的引導態度樂觀、達觀和宏觀,專家的分析合情合理、入耳入心,且有深切的人文關懷氣息,整個節目的調性不僅積極、向上、進取,而且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和理性的思考。
《心理訪談》
《心理訪談》
在節目的解讀方式上,欄目提倡用心理學的視角,提示大眾所不熟知的心理背景信息,並能在世界觀和方法論層面上進行開掘,並試圖為當事人提供出解決方案。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欄目選擇的當事人絕不僅僅局限於“有心理問題的人”或是“心理病”的個案,因為每個人或多或少或在不同人生階段都存在著心理困惑,這在生活中是比較普遍的。從欄目創作者的角度來看,心理壓力是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要面對的問題,所以欄目的設置著眼點不是在“病”或“問題”上,而是做在“壓力與健康”上,針對人們普遍遇到的各種心理困境來選材,這樣不但擴大了選材範圍,沒有出現“心理問題”但是面臨心理壓力而無所適從或非常焦慮的當事人也是節目的選材對象,而且最重要的是明晰了欄目的宗旨:是圍繞著預防不良心理壓力和不良情緒的積累爆發、如何塑造一個積極快樂向上健康的“我”這個目標而進行的。隨著欄目的成長,在節目之外的觀眾網站信息互動中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當事人和參與者。

創作團隊


主持團隊

阿果
姓名: 阿果 所在單位:中央電視台 十二頻道《心理訪談》
職業:主持人
出生: 6月7日
出生地:四川省大涼山
族別:彝族
主要 工作經歷:1994年 —2002年中央電視台《半邊天》欄目
2002年—2004年中央電視台西部頻道
2004年—現在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心理訪談》欄目
欄目箴言:打開心靈之門,傾聽心理故事,倡導快樂人生。心理的故事一旦打開——比天空更廣闊,比海底更深邃,比我們看到的世界更讓人回味無窮。
張小琴
女,文學博士,中央電視台《心理訪談》欄目主持人,主任播音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曾任《山東文學》雜誌社編輯,山東電視台《道德與法制》欄目、全國普法辦公室與山東電視台合辦的《金劍之光》欄目製片人、主持人,中央電視台《講述》欄目主持人。曾短期兼任《社會經緯》、 《新聞調查》欄目主持人和出鏡記者。
1995年獲得中央電視台主辦的“金士明杯”第二屆全國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社教類金獎。
2001年獲得第五屆“金話筒獎”。
1996年、1998年兩次獲得“金劍獎”全國優秀法制節目主持人獎。1995、1999年分別獲得第二屆、第四屆金話筒獎銀獎。
1998年被評為山東省首屆“十大傑出青年編輯”。作為策劃人和撰稿人、主持人參與製作大型系列節目《法治中國》,獲1999年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參與2003、2004年度中國記者風雲人物推出活動,擔任央視記者節特別節目主持人、撰稿人,其中03年度的節目獲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特別節目類一等獎。
周凌
畢業於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 1996年到中央電視台工作,先後在《半邊天》欄目和《生活》生活欄目擔任編導。
2001年到《講述》欄目任編導,后擔任該欄目主編。
2004年10月開始參與《心理訪談》欄目的籌備工作,並擔任主編。
寄語:讓每一個心靈,都有一個休息的港灣;讓每一段人生,都更加精彩和成功。

心理專家

臨床主任心理醫師,具有醫師資格、行醫執照、與中國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頒發的心理醫生資格證。 83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1990-91年在北醫六院學習精神病學醫學心理學
1997-99年接受德中高級心理醫師培訓。
曾接受分析性心理治療、行為認知治療(催眠訓練)、系統性家庭治療的培訓與學習。
男,47歲,醫學心理學暨精神衛生專業研究生畢業,碩士學位,首都醫科大學副教授。現任首都醫科大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特殊職業群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副秘書長。 長期從事心理學教學、科研、諮詢工作。1996年獲國際本體心理學會頒發的“臨床心理學家”資格證書。1997年6月參加瑞士日內瓦國際心身疾病研討會,1997年10月參加莫斯科第一屆世界本體心理學年會,並做大會發言。
楊鳳池開展了大量心理學社會實踐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他的活動被北京電視台、中央電視台、重慶電視二台,北京和中央電台和報刊報道,並經常應邀在電視台和電台主持心理諮詢節目。
周正
男,45歲,中山大學畢業,著名新銳實證心理學家,以尖銳、務實的語言風格而著稱。他擅長語言心理分析,推崇后精神分析術,提出心理文化說,重視早期印痕作用,強調心身因素的區別及交互,創立類催眠學說。
他常以犀利、直率的語言給來訪者一個強烈地衝擊,並著重指出來訪者在現實中的發展之路,使來訪者在重新認識自我后,振奮走向希望。亦是央視《健康之路》、《人物新周刊》、湖南衛視、天津衛視等特邀心理專家。擅長親子教育、兩性心理,同時亦是心理學業內著名的管理心理應用專家,有《卓越而幸福的管理者》、《總裁藝術 管理語言》等著作。
雷明
北京晨暉心理諮詢有限公司主任,積累了大量的心理諮詢個案和企業EAP個案,擁有豐富的心理諮詢、心理沙龍、心理講座和企業EAP服務經驗。
曾擔任可口可樂公司『美汁源果粒奶優』新產品市場推廣策劃顧問,箭牌(綠箭)集團市場推廣策劃顧問,市場調研顧問。
擔任CCTV-1《半邊天》欄目常駐心理專家,CCTV-12《心理訪談》、CCTV-10《人
與社會》等欄目特約心理專家,中國教育頻道《成長不煩惱》、《春天裡的7次聚會》和《職來職往》的嘉賓,貴州衛視《安全密碼》的主持人,擔任北京電視台《真情互動》、《心靈密碼》、《誰在說》、《選擇》、《經濟法眼》、《生活大調查》、《身邊》、《聚星坊》等欄目特約心理專家。
浙江衛視《愛情連連看》心理點評專家。
北京愛家廣播AM92.7《兩個女人一台戲》、北京故事廣播AM603《說煩解憂》、北京交通台
FM103.9《都市調查組》特約心理專家。
《時尚COSMO》、《時尚家居》、《健康之友》、《都市主婦》等多家平面媒體的心理專欄撰稿專家。
著有《鬱悶》、《說出我的秘密》等書。

播出信息


首播時間:周日 22:03
重播時間:周一 01:32 06:21
獨播頻道:CCTV-12

節目評價


央視社教節目中心副主任魏斌:這是一檔為面臨種種社會生活壓力、處於心理危機、心理困境中的現代人試圖提供解決方案、並為公眾提供心理服務的欄目,也就是對可能引發社會問題甚至是反社會人格進而導致犯罪、影響社會穩定和諧的人們潛在的心理壓力,進行“防患於未然”的心理疏導、心理指導、心理矯正、心理引導,幫助公眾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欄目也為大眾建立了一個心理互助交流平台,在心理文化理念方面佔有制高點並能預防大眾不良情緒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