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王伯祥的結果 展開

王伯祥

現代文史研究家

王伯祥(1890-1975)男,江蘇蘇州人。現代文史研究家。名鍾麒,字伯祥。

人物經歷


1906年考入蘇州中西學堂。次年考入蘇州公立中學,被編入二年級學習,開始從事學術文藝活動。1908年與吳賓若、顧頡剛葉聖陶等組織詩社——放社。畢業后入蘇州角直鎮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同時任北京大學國學門通訊研究員。1919年1月與葉聖陶一同署名在《新潮》創刊號上發表《對於小學作文教授之意見》一文。同年冬,又與葉聖陶等創辦《直聲》文藝周刊。

編集


王伯祥[現代文史研究家]
王伯祥[現代文史研究家]
1932年離開商務印書館到開明書店任編輯,直至新中國成立后開明書店與青年出版社合併成立中國青年出版社。這一時期除編寫了若干教科書以外,還編集出版了《二十五 史》、《二十五史補編》等。出版於1937年3月的《二十五史補編》將古今學者為各史的書志表譜所作的增補、註釋、考訂、校勘諸作,儘力搜采,共得245種。其中有不少通行本原來殘缺不全,王伯祥都儘力尋求全帙收入,更有多種著作,僅有稿本,也儘力鈔錄付刊。從而使文史研究者免去很多翻檢之勞。
開明書店與青年出版社合併后,應鄭振鐸之邀,到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即現在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任研究員。開始著手研究《史記》,並出版了《史記選》。該書從校勘入手,以張文虎本為底本,參校宋蜀大字本、百衲宋本、南宋黃善夫本、汲古閣本、日本瀧川資言的會注考證本等,精選描寫生動、故事性強的本紀、世家、列傳共20篇,作了詳盡的白話註釋。出版后很受青年讀者歡迎。

著作


王伯祥還著有《春秋左傳讀本》《增訂李太白年譜》,標點《四庫全書總目》,校點王夫之的《黃書》《噩夢》《思問錄》《俟解》4種,並參加過文學所《唐詩選》的選注工作。

王伯祥傳


王伯祥[現代文史研究家]
王伯祥[現代文史研究家]
《王伯祥傳》是王伯祥先生的幼子王湜華先生歷時數年,在精心整理乃父日記、書信等珍貴資料的基礎上寫成,分為青少年時代、教書生涯、商務時代、勝利以後、建國以後五篇。伯祥先生八十六年的人生經歷了清末、民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多個歷史階段,書中通過傳統的事迹,對這一段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生活狀況多有真實的反映,彷彿中國現代史的一面鏡子,映射出各個階層的人生百態。伯祥先生是“姑蘇五老”之一,與葉聖陶、顧頡剛、俞平伯、章元善、鄭振鐸、夏丏尊等諸位先生都有深厚的交往,書中真實反映了王伯祥先生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細節片斷以及與諸人的真摯友誼。

學習工作過程


成就

其後曾任教於廈門集美學校、北京大學中文系,擔任上海商務印書館史地部編輯10餘年。在此期間,著有《三國史略》、《鄭成功》、《太平天國革命史》、《中日戰爭》等著作,編輯史、地教科書多種,並有《四庫全書述略》、《古史辯今古文學》、《辛棄疾的生平》等論文,發表於各雜誌。1921年1月,文學研究會成立。王伯祥作為該會員參加了許多重要活動,並與鄭振鐸成為莫逆之交。“五卅“運動時,與鄭振鐸等創辦《公理日報》,在運動中起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