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來站

隸屬廣汕鐵路延長線汕汕鐵路的中間站點

惠來站隸屬廣汕鐵路延長線汕汕鐵路的中間站點,規劃2022年完成建設。惠來站位於廣東省惠來縣東隴鎮東隴村以南,是一個全配套的沿海高鐵站點。站點右面連接238國道,北面連接惠來主城大路南環二路。

以服務惠來更方便,惠來站距離惠城鎮4公里,距離華湖鎮7公里,神泉鎮3公里,隆江鎮9公里。是幾大鎮區中心位置。惠來站站房面積約15000㎡,是一個沿海高鐵中心站。

地理概況


惠來縣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是揭陽市重要的沿海縣和海上交通門戶。東連汕頭市潮南區,西接汕尾陸豐市,北鄰普寧市,南瀕南海。以縣治惠城鎮為中心,東距汕頭市78公里,西至廣州402公里,從神泉港水路至香港137海里。陸地面積1253平方公里(包括大南山華僑管理區和揭陽大南海石化工業區);海域面積7689平方公里,島嶼9個;海岸線109.5公里。

項目概況


汕汕鐵路線路起自廣梅汕鐵路汕頭站,向西南經汕頭市、揭陽市、汕尾市,在廈深鐵路汕尾站接廣州至汕尾鐵路,鐵路等級為一級雙線的客運專線。該項目是粵東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構成了粵東與珠三角間聯繫的主要通道。同時,該項目作為沿海高速鐵路的組成部分,將與杭溫、溫福、福廈和廈深客專一起在珠三角、海西、長三角間構築起新一條南北向大能力客運通道,是一條以中長途客流為主,兼顧部分省域城際客流的高速鐵路,對均衡區域快速客運網,完善國家幹線高速客運網路布局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作為落實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帶一區”發展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項目之一,汕汕鐵路對於推動粵東地區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加快與珠三角地區串珠成鏈建設沿海經濟帶;牽引石油化工、海上風電、海洋裝備等重大先進位造業項目布局,促進粵東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改善區域交通出行條件,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都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是一條開放之路、發展之路、民生之路。
汕汕鐵路在揭陽市境內里程45.82公里,投資估算63.19億元,在惠來縣東隴鎮東隴村南設惠來站。該站初步設計為高架站,以通過車為主,近期為98對,遠期為121對,無始發終到作業車,另設有綜合維修工區1座,站房對側預留城際場,並預留了至疏港鐵路的接入條件。
根據2018年8月中國鐵路總公司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批複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該項目由廣東廣汕鐵路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項目管理,中國鐵路總公司採用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建設,建成后委託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運輸管理。該項目也是我省首次採用EPC總承包模式建設的高速鐵路工程。
我市全力以赴配合項目的前期各項工作。經各方努力,汕汕鐵路項目於2017年8月29日取得全線可研批複、10月17日取得先期開工段初步設計批複、11月14日已完成先期開工段EPC工程總承包招標。省鐵投集團正在加緊推進全線初步設計批複工作,計劃2019年5月全線開工建設。

鐵路走向

推薦方案線路自廈深鐵路汕尾站高鐵場引出,東行至陸豐縣城以南的烏坎村北側設陸丰南站;隨後線路跨烏坎港,至南塘鎮以北設南塘站;線路出站向東跨瀋海高速,然後沿高速公路北側東行,至惠來縣經過鰲江鎮岐石鎮溪西鎮,隆江鎮,東隴鎮,后在東隴鎮東隴村以南設惠來站;后跨雷玲河穿行線路繼續向東穿大南山,在潮南田心鎮以南設潮南站;隨後線路向東跨瀋海高速、練江,濠江折向北,下穿汕頭海灣后引入既有汕頭站

建設標準

鐵路等級為客運專線,正線數目為雙線,速度目標值為350km/h,最小曲線半徑為7000m,困難5500m,最大坡度為20%,牽引種類為電力,列車類型為電動車組,到發線有效長度為650m,列車運行控制方式為自動控制,行車指揮方式為綜合調度集中。

主要工程數量

推薦方案正線全長159.05km,其中橋樑94.09km、隧道31.645 km、路基33.315km,正線橋隧比79.05%;新建車站5個,改建既有汕頭站;另新建汕頭至廣梅汕上下行聯絡線14.56單線km;全線拆遷房屋50.52萬m2、徵用土地5758畝;正線鋪軌318.1km;全線新建房屋79945m2。其中揭陽市境內線路長44.36km,新建惠來車站(建築面積12000m2)。

開工建設


在2018年12月26日下午,備受粵東人民關注和期盼的新建“汕汕鐵路”在這裡率先開工。該項目正線全長162.8公里,設計行車速度350公里/小時,設汕頭、潮南、惠來、陸豐東、汕尾等5座車站,總投資264.6億元,建設工期4年。
惠來站
惠來站
本次先期開工段位於惠來縣大南山1號隧道進口至大南山2號隧道出口,正線長度15.87公里,工程投資9.256億元,主要工程包括隧道3座、大中橋樑4座、涵洞1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