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

屋子

住宅是提供人居住的房屋。客家人稱作屋家,廣東人稱作屋企,福建人稱作厝。為民間信仰的風水區分由於生人居住;稱陽宅、以別於已經身故入土之陰宅(墓)。

釋義


詞目:房子
拼音:fáng zǐ
詞義:房子是由人們居住而產生演變的,不同的地方,房子的性能結構都不同,價格也不同。
詳細解釋
1. 有牆、頂、門、窗,供人居住或作其他用途的建築物。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問了姓名,便收拾一間房子,安頓 蘭孫,撥一箇養娘服事他。”冰心 《去國·最後的安息》:“我們在城裡還有房子呢,到這兒來不過是歇夏。”
2. 指本房所生之子。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十二:“唐 相國楊收,江州人。祖為本州都押衙。父直,為蘭溪縣主簿;生四子:發、嘏、收、嚴。發 以春為義,其房子以柷、以乘為名;嘏以夏為義,其房子以 煚 為名;收以秋為義,其房子以鉅、鏻、鑣、鑒 為名;嚴以冬為義,其房子以注、涉、洞為名。盡有文學,登高第。”
中國傳統房子的建造以木結構建築為主,西方的傳統建築以磚石結構為主。現代的建築則是以鋼筋混凝土為主。
衣食住行,人生基本要求。想改善住房條件,的確是好事。改革開放,國力增強,人民開始富裕起來,於是,房地產業開始興旺。房價迅速上漲,開發商一片歡呼,高額暴利,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結構


房屋結構主要分為以下門類:
1、木結構(住宅):指建築物中豎向承重結構的牆、柱等採用磚或砌塊砌築,樓板、屋架等用木結構。
2、磚混結構(住宅):建築中豎向承重結構的牆、柱等採用磚或砌塊砌築,柱、梁、樓板、屋面板等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通俗地講,磚混結構是以小部分鋼筋混凝土和大部分磚牆承重。
3、鋼筋混凝土(住宅):指建築物中主要承重結構如牆、柱、梁、樓板、樓體、屋面板等用鋼筋混凝土製成,非承重牆用磚或其它材料填充。這種結構抗震性能好,整體性強,耐火性、耐久性、抗腐蝕性強。
4、鋼結構(住宅):指建築物中主要承重結構以鋼製成。適用於超高層建築。自重最輕。
從結構上分上面四類就可以了,其中鋼筋混凝土結構裡面,還可以再細分:
1、框架結構,由梁、板、柱組成建築承重結構,牆體僅作為分隔和保溫用途。
2、剪力牆結構,由梁、板、牆體組成建築承重結構,部分牆體承在結構中受力。
將上面兩個小類組合起來,就衍生了:框架剪力牆結構、框支剪力牆結構等。
房子結構
房子結構

採用


樓盤基本採用的是磚混結構和框架結構。
區別:兩者的區別在於承重方式,磚混結構的承重是由板和牆構成的,混凝土現澆樓板的重量傳導給牆體,由牆體傳導至基礎。框架結構是由樓板、梁、柱組成的承重結構,由樓板將力傳導給梁,再傳導給柱,再由柱傳導給基礎。
理論上講,框架結構要優於磚混結構:一是空間開敞,因為梁和柱的結構使得框架結構的空間可以做到6米以上,而磚混因為磚的承重能力有限,做到5米就不錯了;二是樓層高度,磚混結構最高只能做到6層,而框架結構可以做到100米以上的樓高。
抗震:由於材質的原因,框架結構的使用壽命和抗震強度要高於磚混結構。但在實際中,國家對建築的抗震性能有標準,一個地區的建築一定要滿足抗震指標,所以開發商在設計建築的時候,都以滿足這個抗震指標為前提,即使是框架結構,也不會增加成本提高抗震性能的。所以在牢固程度上講,磚混和框架的住宅是差不多的。
實用:從實用性上來說,由於框架結構用的都是填充牆,可以方便以後用戶裝修,不象磚混結構一樣受到很多的限制,因此很多消費者更願意買框架結構的房子。
造價:從造價上來說,框架結構比磚混結構高5%~15%,工藝也更複雜一些。所以框架結構房屋比磚混結構房屋的銷售價格要高

種類


產權房
所謂產權房,是指產權人對房屋(指建築物)擁有所有權,對該房屋佔用範圍內的土地擁有使用權,產權人對這兩項權利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排他的,不受其他任何人的干涉和影響,產權人可以轉讓、出租、抵押、典當等方式合法處置自己的房地產權利。
使用權房
使用權房是計劃經濟和住房分配體制下的產物,俗稱公房。該房屋的產權屬於國家或集體,不過,這項使用權是從所有權分離出來的一項獨立的財產權,目前已經允許使用權人(公房承租人)在一定範圍內通過一定方式轉讓或交換房屋使用權,所獲收益扣除應繳稅費后歸使用權人所有。
商品房
是指具有經營資格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包括外商投資企業)開發經營的住宅。由於我國長期以來在住房體制上實行的是供給制,所以,商品房是80年代以後才出現的。其價格由成本、稅金、利潤、代收費用以及地段、層次、朝向、質量、材料差價等組成。
經濟適用房
是指具有社會保障性質的商品住宅,是國家為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而修建的普通住房,具有經濟性和適用性的特點。經濟性是指住宅價格相對市場價格而言,是適中的,能夠適應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適用性是指在住房設計及其建築標準上強調住房的使用效果,而不是降低建築標準。這類住宅因減免了工程報建中的部分費用,其成本略低於普通商品房,並且規定了較低的固定利潤率如我國目前規定為3%,故又稱為經濟實用房。
是改變住房建設由國家和單位包的制度,實行政府、單位、個人三方面共同承擔,通過籌集資金,進行住房建設的一種房屋。職工個人可按房價全額或部分出資,政府及相關部門用地、信貸、建材供應、稅費等方面給予部分減免優惠。集資所建住房的權屬,按出資比例確定。個人按房價全額出資的,擁有全部產權,個人部分出資的,擁有部分產權。
集資建房有兩種產權;一種是該房屋出售的價格高於當年的房改成本價。其產權界定為經濟適用住房產權。另一種是低於當年的房改成本價格,其產權為房改成本價房。
安居房
指實施國家“安居(或康居)工程”而建設的住房(屬於經濟適用房的一類)。是黨和國家安排貸款和地方自籌資金建設的面向廣大中低收入家庭,特別是對4平方米以下特困戶提供的,銷售價格低於成本。由政府補貼的非盈利性住房。
公房
又稱公有住宅、公產住房、國有住宅,它是指國家(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投資興建、銷售的住宅,公有住宅主要由本地政府建設,負責向本市居民出租出售:由企事業單位建設的住宅,向本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出租出售。
是有一定的福利性質的,各產權單位按照政府每年公布的房改價格出售給本單位職工的住房。這類房屋來源一般是單位購買的商品房、自建房屋、集資建房等。
房改房產權分為三個級別:成本價產權和標準價產權以及標準價優惠產權。
成本價的產權屬於完全產權,再上市交易時如果與單位沒有特殊約定的,則不需經過原產權單位同意直接交易,但該產權的房屋不能辦理贈與。具體的交易方式與經濟適用住房再上市時相同。
標準價產權由於購買者只擁有房屋94%的產權,所以其在處置和收益上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該房屋再上市交易時,由於原產權單位擁有優先購買權,所以需要徵得原產權單位的同意,並且交易后,其收益需按照比例進行分成。不過,如果該產權人不想與單位進行收益分成,產權人也可以向原產權單位補齊標準價和成本價的差額,將標準價變成成本價,就可以擁有房屋全部產權,與成本價交易方式一樣了。
標準價優惠是比標準價更優惠的一種方式,擁有這種產權的產權人只擁有房屋的部分產權,原產權單位擁有部分價值份額,產權人要想再上市交易時,與標準價產權再交易是一樣的。
直管公房(房管機關直接管理的公房)
自管公房(全民所有制的機關團體和企事業單位自行管理的公房)
房子
房子

按建築高度分

按建築高度劃分,房屋可分為低層房屋、多層房屋和高層房屋。
低層房屋:是指高度低於或等於10米的建築物,一般是1-3層建築物,如平房、別墅等。
多層房屋:多層房屋指高於10米、低於或等於24米的建築物。多層房屋一般為4-8層,一般採用磚混結構,少數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高層房屋:是指高於24米的建築。8層以上(可含8層)的建築體,一般可分為小高層、高層和超高層。人們一般把8層至12、13層的建築稱為“小高層”。高層房屋是指15層以上、24層以下的建築體。超高層房屋是指超過24層的建築體。

按工程進度分

按建築施工進度劃分,可把房屋分為期房和現房。
期房:習慣上把在建的、尚未完成建設、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稱為期房。
現房:是指通過竣工驗收,可以交付使用,並取得產權證的房屋。

按建築式樣分

房屋的建築式樣多種多樣,當前房產市場中流行兩種住宅式樣:
躍層住宅:是一套住宅佔兩個樓層,有內部樓梯聯繫上下層,有的還設有室外平台,充分利用樓宇的外部造型。
複式住宅:看起來也是兩層,是“樓中樓”,但它並不具備完整的兩層空間,只是層高比普通住宅高,然後在局部做出夾層,安排卧室、書房等,用幾級台階聯繫上下。

風水


好風水
房屋風水好的地方,應該是有山有水,前低后高、中間地平、光線充分、面向東南、南或或西南。山在後面讓人有安全感、依靠感,水在前面有遠見、有智慧、有富裕感。水在前面,山在後面是比較理想的情況,如果從整體上看,就是整個城市的風水了,象這樣的城市是很少的,但也能找到的,比如,有人為加拿大的溫哥華,風水就是全加拿大最好的,是真正的風水寶地,溫哥華的房價比房價排第二的多倫多城市還要高出一倍。從局部來看,就是某一套房子的風水。但是,現實中是很難找到這樣理想風水的房子的,不過,避免風水差的房子比較重要。
差風水
風水差的地方表現在幾個方面。風水最差的房子就是“對沖”房子,對沖就是房子的正門正對著一條來路。如果那條來路是下斜坡,下斜坡的終點到大門口,就是大惡。有好幾戶這樣的人家,他們的運氣都極差,也許是巧合。另一種就是“刀型”房子,房子前面的那條路是“彎曲”的,內彎比外彎更差,不過這種危險性不是太大,其他的還有“急流”,房子在車流量很大的馬路邊,再有就是“地不平”。“三明治”房子,即左右鄰居房屋、土地都很寬,很大,就是您的房子地小、屋小,並被夾在其中,顯得很難受。

名詞解釋


面積類

房屋使用面積
是指住宅中以戶(套)為單位的分戶(套)門內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間面積。包括日常生活起居使用的卧室、起居室和客廳(堂屋)、亭子間、廚房、衛生間、室內走道、樓梯、壁櫥、陽台、地下室、假層、附層(夾層)、閣樓、(暗樓)等面積。住宅使用面積按住宅的內牆面水平投影線計算。
房屋建築面積
房屋的建築面積系指房屋外牆(柱)勒腳以上各層的外圍水平投影面積,包括陽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且具備有上蓋,結構牢固,層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築。
成套住宅建築面積
是指成套住宅的建築面積總和。
房屋的產權面積
房屋的產權面積系指產權主依法擁有房屋所有權的房屋建築面積。房屋產權面積由直轄市、市、縣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登記確權認定。
房屋預測面積
預測面積是指在商品房期房(有預售銷售證的合法銷售項目)銷售中,根據國家規定,由房地產主管機構認定具有測繪資質的房屋測量機構,主要依據施工圖紙、實地考察和國家測量規範對尚未施工的房屋面積進行一個預先測量計算的行為,它是開發商進行合法銷售的面積依據。
房屋實測面積
實測面積是指商品房竣工驗收后,工程規劃相關主管部門審核合格,開發商依據國家規定委託具有測繪資質的房屋房屋測繪機構參考圖紙、預測數據及國家測繪規範之規定對樓宇進行的實地勘測、繪圖、計算而得出的面積。是開發商和業主的法律依據,是業主辦理產權證、結算物業費及相關費用的最終依據。
房屋的共有建築面積
房屋共有建築面積系指各產權主共同佔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築面積。
成套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
由套內房屋的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套內陽台建築面積三部分組成。
套內房屋使用面積
為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按以下規定計算:1)套內卧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生間、廁所、貯藏室、壁櫃等空間面積的總和;2)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3)不包括在結構面積內的套內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4)內牆面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套內牆體面積
套內牆體面積是套內使用空間周圍的維護或承重牆體或其他承重支撐體所佔的面積,其中各套之間的分隔牆和套與公共建築空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等共有牆,均按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入套內牆體面積。套內自有牆體按水平投影面積全部計入套內牆體面積。
套內陽台建築面積
套內陽台建築面積均按陽台外圍與房屋外牆之間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其中封閉的陽台按水平投影全部計算建築面積,未封閉的陽台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商品房的銷售面積
商品房按“套”或“單元”出售,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即為購房者聽購買的套內或單元內建築面積(以下簡稱套內建築面積)與應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之和。商品房銷售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
共有建築面積(公有建築面積)
共有面積的內容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共有建築面積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計入共有建築面積。
共有建築面積的計算方法
整幢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扣除整幢建築物各套套內建築面積之和,並扣除已作為獨立使用的地下室、車棚、車庫、為多幢服務的警衛室、管理用房、以及人防工程等建築面積,即為整幢建築物的共有建築面積。

樓層類

房屋層數
房屋層數是指房屋的自然層數,一般按室內地坪±0以上計算;採光窗在室外地坪以上的半地下室,其室內層高在2.20m以上(不含2.20m)的,計算自然層數。房屋總層數為房屋地上層數與地下層數之和。假層、附層(夾層)、插層、閣樓(暗樓)、裝飾性塔樓,以及突出屋面的樓梯間、水箱間不計層數。
多層住宅
六層以下的住宅。
小高層住宅
七層至九層的住宅。
高層住宅
十層及十層以上的住宅。
塔式高層住宅
以共用樓梯、電梯為核心布置多套住房的高層住宅。
單元式高層住宅
由多個住宅單元組合而成,每單元均設有樓梯、電梯的高層住宅。
躍層住宅
套內空間跨躍兩樓層及以上的住宅。
架空層
按《民用建築設計通則》術語解釋:架空層:僅有結構支撐而無外圍護結構的開敞空間層。
目前在房地產方面架空層的利用主要是為了增加樓盤的活動空間等目的,架空層的層高並不一定低,有的可以達到6~9m,但主要是高層(100M)以下的建築採用。普通的也可達到3m。
架空層目前在武漢市也大量採用,特別是房屋密集、容積率高的小區,成為增加綠化面積和公共面積而作出的一種變相指標平衡方式。
地下室
是指房屋全部或部分在室外地坪以下的部分(包括層高在2.2m以下的半地下室),房間地面低於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2者。
半地下室
房間地面低於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凈高的1/3,且不超過1/2者。
假層
是指建房時建造的,一般比較低矮的樓層。其前後沿的高度大於1.7m,面積不足底層的二分之一的部分。附層(夾層)是房屋內部空間的局部層次。
閣樓(暗樓)
一般是房屋建成后,因各種需要,利用房間內部空間上部搭建的樓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