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曲糍

福建閩東壽寧等地的特色小吃之一

鼠粬餅選料健康,製作講究,以其酥皮外黃里暄,酥軟油潤,熱食不膩,涼吃不散口,且味道香美而聞名,是福建閩東壽寧、霞浦、柘榮等地的特色小吃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從康熙年間流傳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

採用純天然野生鼠粬草為原料,按歷代相傳的手工工藝精製而成,製作衛生,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不使用任何防腐劑和色素,老少皆宜,吃前香氣撲鼻,吃后口齒留香。

特色


鼠曲糍是福建閩東壽寧、霞浦、柘榮等地的特色小吃之一。壽寧除了了鼠曲糍,還有米糕.
鼠曲糍的確定學名沒有定,是去讀音相近的字組成的;鼠曲糍在閩東壽寧等地是極其受百姓們喜歡的小吃之一;方法是油煎,同時一般會抹上辣椒醬做調味,然後再疊起來吃。主要是邊緣鬆脆,里嫩清香。雖然主要是間歇的澆油煎制,但是吃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油膩,主要是由於主原料是鼠曲糍草;特變是在高山上的寒冬時節,能吃上一層抹了自製辣椒醬的熱騰騰的鼠曲糍餅,那是一種享受,美味又暖胃。常常在車站邊都有賣,當人們遠行時,都會帶上一些作為旅途上的零食。

生產製作


一般做法

1)精選鼠麴草,最好是幼嫩新鮮的.
2)陳年米磨成米漿.
3)洗凈后,用沸水將鼠麴草燙熟撈起,用重物將苦水壓出后,搗爛
4把兩者進行攪拌,均勻
5)放到煎鍋了,煎鍋最好是平底鍋。放入鍋時國鍋內要保證有許多油
6)等到底部有粘連了,就要翻一邊。在多次翻轉的過程中要不澆油
7)當鼠曲糍的邊緣有微金黃時,即可出鍋。然後放到竹子編製的簸上塌一下
8)要加辣椒即可抹上辣椒醬,然後疊起來。不喜歡辛辣的人直接疊起食用

霞浦特色

1,挑選幼嫩新鮮的鼠麴草,清明節前後的最佳;
2,選用粳米,不可用糯米,大米,糯米太黏,大米黏性不夠;
霞浦特色鼠曲糍
霞浦特色鼠曲糍
3,鼠麴草洗凈后,用沸水將鼠麴草燙熟撈起,用重物將苦水壓出后,搗爛;4,將粳米洗凈,浸泡十幾小時,慮干,置於蒸籠,大火蒸熟;
徠5,趁熱將蒸熟的粳米飯倒進石臼,放入鼠麴草(比例按口味不同有別),使用木槌搗,槌搗過程中,時而往石臼和木槌上抹些植物油,既可免粘槌和粘臼,又能讓鼠曲糍光滑錚亮。槌搗時間長些,能使糍更具韌性,口感更好。
6,最後,取成糰子放入雕花的木盒模具里,就可以做出好看又好吃的鼠曲糍。

主要功效


鼠曲糍
鼠曲糍
①《別錄》:主痹寒寒熱,止咳。
②《日華子本草》:調中益氣,止泄,除痰,壓時氣,去熱嗽。

鼠麴草


鼠麴草
鼠麴草
鼠麴草,又名鼠耳草,中藥稱白頭翁,野生植物,長於冬季農田及荒埔中,芯末開白色小花,花蕾及枝葉有棉絮狀的白色纖維。 【植物形態】二年生草本,主同10~15cm,全株密被白綿毛。莖直立,通常基部分枝,叢生林。葉互生,基生葉花后調落,下部和中產葉匙形或倒披針形,長2~6,寬4~12mm,基部漸狹,下延,兩面都有白色綿毛。頭狀花序多數,排成傘房狀;總苞球狀鐘形,總苞片3層,金黃色,干膜質;花黃色,邊緣雌花花冠絲狀,中央兩性花管狀。瘦果長橢圓形,具乳頭狀突起,冠毛黃白色。花期4~7月,果期8~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