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魯國公主的結果 展開
- 宋仁宗第十女
- 薛只干
魯國公主
宋仁宗第十女
慶壽公主(1047年7月7日—1133年),宋仁宗第十女,母昭淑貴妃周氏,嘉祐四年五月戊午日(五月廿五日)生於東京潛龍宮,宋高宗紹興三年卒于越州府(今浙江紹興),享年八十六歲,是中國歷史上少有長壽的公主之一。夫彭城王錢景臻。
人物關係
魯國公主
秦、魯國賢穆明懿大長公主原封慶壽公主進惠國公主進許國大長公主改韓、周燕國進秦、魏兩國令德景行大長帝姬改封秦魯國大長公主
魯國公主一生逃災免禍,高壽善終。
這樣的公主是多數,只是她們的人生平淡,無甚坎坷無甚功德無甚作為,史書略記。記下的公主都事迹複雜,命運與政治糾葛太多,讓人誤以為“生於帝王家”是公主共同的人生遺憾和人生悲劇。
當年“靖康之難”,金兵把在京的所有帝姬、宗姬、族姬大部分都虜走,連一歲多的都沒放過。魯國公主被漏掉了,金兵一走,她就留在了汴京,恢復公主封號后,改為秦魯兩國大長公主。金兵不知道有這個帝姬,此時宋仁宗的兒女除了這個魯國公主,有的早死,有的半老而死,金兵就以為她也是死了的——就算不死,也老得讓金兵喪失了興趣,所以就對前朝公主放了一馬。
根據《宋會要輯稿》和《宋史.卷二百四十八.列傳第七》記載魯國公主嘉祐五年(1060年),初封慶壽公主,治平四年(1067)下嫁錢景臻,那麼到靖康之難(1126-1127)時魯國公主起碼已經六十六歲或比六十六歲更加年長了,已近古稀之年了。
駙馬錢景臻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錢鏐的後人,北宋大臣、文學家錢惟演之孫,錢暄之子。錢家在杭州一帶,在官宦商賈階層根基頗深,在老百姓中也頗有基礎。北宋滅亡后,宋高宗定都杭州,建立南宋(1127年),錢家曾經捐出家財當軍費。
宋高宗趙構敬魯國公主輩分尊貴年事已高,因此對她十分尊敬,每次見魯國公主必要作揖行禮。靖康元年(1126年)庶子錢愐侍奉嫡母大長公主,隨待宋高宗,扈從宋高宗車駕南渡到臨安。高宗在臨海給魯國公主賜了一座行宅頤養天年。
魯國公主有四個兒子,都掛著閑差拿俸祿(宋代抑制外戚權利,常常只給封號不給實權)。其中長子錢忱、次子錢愕(錢愕南渡之時被強盜張遇害死)是親生的。錢忱不斷長大,公主就不斷地為錢忱求爵求祿,她寫奏章說:
“妾雖近於飢窘不敢妄有干求。但以年老多病,瘴癘之餘,得一望清光,雖死不恨。”宋高宗看在她的老面皮上,對她每求必應。
每次給錢忱加了官爵俸祿,宋高宗總要對大臣外戚聲明:“這是特例哦!別人想都不要想哦!”(上以忱為滬川節度使,仍詔戚里不得援例)
於是,錢忱的頭銜很多:秦延芑諸州團練防禦使、寧武瀘州二軍觀察留後承宣節度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少師、榮國公,累贈太師、漢國豫國公。
老公主八十多歲的時候,還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去找宋高宗,給自己已經夠老的兒子要封賞。攤上哪位皇帝,都得暗自嘀咕:“我的老祖宗唉(魯國公主歷經了七代皇帝,算宋高宗的曾祖輩的),您就省省吧,您享的福還不夠多嗎?”
這時,宋高宗也有些不耐煩了,不得不駁這老祖宗的臉面,狠狠地說了老太太一頓:
“長公主您能活這麼大歲數,是多大的福分哪!怎麼不想想您早死的姐妹們,仁宗皇帝當政四十二年,十多個子女只有您一個人是長壽的,可見深仁厚澤都集於你一身了。人要知足撒,您怎麼不知足哩?……”
說得老太太挺慚愧,再也不好老著臉去見皇上了。
魯國大長公主活到八十六歲去世,皇上去祭奠的時候,大概是想讓正在緩緩升天的老公主高興一點,再一次滿足她的願望,給她的兒孫們全部加官一等。駙馬錢景臻生平不祥(史書上生平不祥,對其個人命運來說,反而是好事,說明一生平順),活到八十四歲。兒子錢忱也活了八十多歲。魯國大長公主的母親周貴妃更是高壽,她一生吃齋念佛,活到九十三歲。
時主有四子一女,愐、愷非己所出,愕死、故獨厚於忱。上戒之曰:“長主壽考如此,乃仁宗皇帝四十二年深仁厚澤,是以鍾慶於長主。長主待遇諸子,宜法仁宗用心之均一。”主感服。薨,年八十六。上輟朝五日,幸其第臨奠,詔子孫皆進官一等。女兒宜春郡主在紹聖三年(1096年)閏八月八日與盧珫成親。
《皇宋十朝綱要卷第四仁宗》
秦、魯國大長公主
嘉祐五年正月,封慶壽。八年五月,進封惠國長公主。治平元年正月,進封許國大長公主。熙寧八年十二月,降右領軍衛大將軍錢景臻。九年三月,改韓國。元豐八年四月,改周國。元符三年三月,改燕國。崇寧元年九月,進封秦、魏國。大觀二年二月,改封荊、雍國。政和三年閏四月,改封令德景行大長帝姬。建炎元年六月,復改封秦、魯國大長公主。紹興十五年十月薨,賜謚賢穆。尋加謚明懿。
《宋會要輯稿帝系八公主》
秦、魯國賢穆明懿大長公主,嘉祐五年封慶壽,進惠國。治平四年五月,進許國大長公主,降右領軍衛大將軍錢景臻。改韓、周、燕國。徽宗朝進秦、魏兩國。政和三年,更封令德景行大長帝姬。建炎初復公主號,改封秦、魯國。紹興十五年薨,謚賢穆。二十九年,加謚明懿。
神宗熙寧九年二月十二日,中書門下言:「前詔陳國公主出降王師約,更不升行及令行舅姑之禮。今韓國大長公主降錢景臻,其見行舅姑禮合依此。」帝曰:「大長公主,朕宮中每見必拜,惟皇太后亦敘姑嫂之儀,不可與朕諸妹等也。宜止依兗國公主降李瑋之禮。」三月一日,太常禮院言:「皇后居父期服,韓國大長公主出降日,皇後行更不行至第之禮」詔:賢妃率宮闈掌事送至第外,命婦更不從。
熙寧九年三月一日制:許國大長公主進韓國大長公主,令所司備禮冊命。三(月)[日],命樞密副使、尚書禮部侍郎王韶為冊禮使,樞密直學士、起居舍人、僉書樞密院事曾孝寬為副使,翰林學士、尚書兵部郎中、知制誥鄧綰撰冊文並書篆印。四日,中書門下言:「韓國大長公主受冊法物,慮有司趁備綉作不及,欲權以錦代。」從之。十四日,內降韓國大長公主冊印,宰臣率百官班文德殿庭行禮。冊文曰:「皇帝若曰:好合二姓,人倫所先;禮隆諸姑,國典惟舊。風化是式,品章有彝。參稽前猷,申錫明命。咨爾許國大長公主,仙源流慶,寶婺分輝。(總)[聰]慧敏明,天姿特異。懿柔端靜,姆訓弗煩。朕仰惟仁祖之慈,早厚公宮之教。而乃和順見乎積行,教愛稟乎夙成。性修而愈循,言謹而無擇。爰迨及笄之始,載詢卜鳳之祥。是用進加大國之封,涓選邇辰之吉。君袂備物,公圭主儀,諏循舊章,參酌異數。今遣使樞〔密〕副使、尚書禮部侍郎王韶,副使樞密直學士、起居舍人、簽書樞密院事曾孝寬持節冊命爾為韓國大長公主。於戲!惟順為正,式顯燕貽之謀;以貴而行,無忘厘(隆)[降]之義。永啟來譽,不其美歟!」
元豐五年正月十日,詔:韓國大長公主長女錢氏特封宜春郡主。
七年九月二十三日,詔以韓國大長公主長男為庄宅副使,賜名忱。
紹聖三年閏八月八日,尚書戶部言:「周國大長公主長女宜春郡主與侍禁盧珫為親,合破諸般請給,乞依條施行。」詔依宗女已嫁郡主請給外,每月更特添料錢二十貫。十二月七日,周國大長公主奏:「長女宜春郡主與盧珫為親,欲依駙馬都尉王師約、王詵女郡主除請給外,更支生料錢等。」從之。
五年四月九日,三省言:「周國大長公主奏,男西染院使錢忱年十六,乞除一使額赴朝參。」詔特遷庄宅使、文州刺史。
元符三年三月四日,詔:「宗祖諸女並進封。其歿而已封贈者,自宣祖諸女而下,並復追贈,依昭穆序加長公主、大長公主之號。」
徽宗崇寧元年九月十九日,詔:「朕恭惟仁宗皇帝以神器大寶屬於英宗,保宗社萬世安固之基,為天下得人,澤漸夷夏。知人睿哲,輝煥無前。圖報忱誠,不忘寤寐。燕國大長公主乃仁宗皇帝愛女,庄靜和懿,徽柔惠恭。動容周旋,率由儀矩。秉心淑謹,迪德肅雍。不有優異褒嘉,何以仰酬盛德疏疏封兩國,超越典彝。(典)[斷]自予懷,庸昭施報。可特進封秦、魏兩國大長公主。」十一月十一日,秦、魏國大長公主奏:「近封秦、魏兩國,出於陛下親睦之厚。乞依親王移鎮例推恩。」詔與恩澤三人。二十四日,詔:「秦、魏國大長公主第三女錢氏,已與故李瑋男承徽議親,特封信都郡主。所有請給、祗應人並添賜生料、細食等,並依長女宜春郡主例施行。」十二月二十三日,詔:秦、魏國大長公主除見給外,特增月俸二百千。先是大長公主月俸千緡,至是以始兼兩國,增俸及春冬衣、奏薦等。
崇寧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詔秦、魏國大長公主第五女特封同安郡主;第七女特封齊安郡主;第八女特封建安郡主;第九女特封文安郡主。
高宗建炎元年六月二十六日,詔:「仁宗皇帝長女秦、魯國大長公主駙馬都尉、贈太傅錢景臻長女:「長」字當衍,或為「愛」字之誤。據《宋史》卷二四八《公主傳》,秦魯國大長公主為仁宗第十女。,忠臣之後,昨緣薨逝,一無陳乞。今遇登極赦文,可與贈太師。景臻子、仁宗之甥止有忱等今(生)[在]闕下。忱、愕元任節度使,愐承宣使,依祖宗故事,並與依舊原任官,許持服。」續詔錢景臻還舊官,其環衛官告令吏部拘收毀抹,贈太傅依舊;錢忱、錢愕、錢愐並令檢討官討論取旨。
二年十月十日,秦、魯國大長公主奏:欲朝見畢,詣名山福地燒香。從之。
四年六月五日,詔:「秦、魯國大長公主本身請給,令所至州軍於諸司錢內應副;不足,即許截撥上供錢。其餘官吏等並依元降指揮施行。仍具每月請給名色數目申尚書省。內生日支賜並節料之類並權住支。」
紹興元年五月十七日,中(侍)[奉]大夫、宣州觀察使、(斡)[干]辦秦魯國大長公主宅郭永錫奏:「大長公主孫錢端英、端、端並曾孫錢符,並各長立,乞依蔭補條格比附,並於文臣內安排。兼契勘大長公主孫已有合補授條格外,有曾孫欲乞比附孫男降等補授。大長公主女之子、應天府進士王博,乞依蔭補條格比附,於文臣內安排。」司封檢准大觀條,特推恩。「大長公主子庄宅副使今系武節郎,孫東頭供奉官今系從義郎,女之夫右班殿直今系保義郎。勘會除有大長公主子孫並女之子入條格外,即無大長公主曾孫比附推恩入官條格。兼自來公主遇大禮合蔭補親屬,若換文資者,如三代內曾任朝奉郎以上,或身曾預文貢士,依條聽於文資內安排,亦無比附蔭補格換文資法。」詔令吏部依條施行。
紹興二年五月九日,秦、魯國大長公主奏:「久遠宮庭,今自閩中至信州,欲權寄家衢州,止帶兒孫赴行在朝見。」詔令紹興府居住,仰守臣踏逐寺院安泊;其朝見一節候到紹興府具奏聽旨。續有詔:大長公主遠涉勞頓,可免朝見。如有申請事件,開具奏聞。六月二十六日,秦、魯國大長公主奏:「本宅主管事務、武經郎王惻隨逐有勞,乞特令再任。」尚書省檢會紹興二年十月三日:今後除監司、沿邊守臣許再任外,余不許,仍令御史台覺察彈奏。詔檢坐已降指揮與照會。十一月二十四日,秦、魯國大長公主第五男武功大夫、嘉州防禦使錢愷年已及格,依條例合赴朝參。詔許放參。
四年八月二十六日,秦、魯國大長公主奏:「昨於建炎之前首上表奏迎請皇帝登位,未經陳乞推恩。重念妾有子二人,歷任三十年,並自諸司副使積官至節鉞留務。靖康之初,授環衛,今已九年,未還舊秩。忱元任檢校少保、瀘(州)[川]軍節度使、充中太一宮使;愐元任光山軍承宣使、提舉萬壽觀公事。今來乞用前件恩典,各與改正元任舊官。其請給見支節度、承宣使半俸,止乞依舊支破。」詔:「秦、魯國大長公主系仁廟之女,忱、愐特各與改正舊官。余依奏。應戚里之家不得援例,如違,重寘典憲。」
六年二月十六日,詔差錢愐往台州傳宣撫問秦魯國大長公主,並賜銀合茶葯。
七年七月七日,秦、魯國大長公主乞令錢忱隨侍,暫赴行在所起居。詔候至八月起發赴行在所。十月二十三日,上諭宰臣曰:「秦、魯國大長公主今日入內。朕以仁宗皇帝之女,朕之曾祖姑,待遇加禮,每入內,朕必迎見,先聲喏。朕惟仁宗皇帝深仁厚澤,涵育海內,大長公主眉壽康強,亦仁宗盛德遺澤之所致。」閏十月十九日,上曰:「秦、魯國大長公主昨日入謝,錢忱除開府(義)[儀]同三司。朕因從容語之曰:『大長公主壽考如此,乃仁宗皇帝四十二年深仁厚澤,天下愛戴,鍾慶於長主。在家(侍)[待]遇諸子,宜法仁宗之用心,須是均一。』長主曰:『未嘗敢不均一也。』」上知愐、愷非主所出,常偏厚於忱,故訓喻及之。
八年閏十月十三日,制:檢校少保、瀘(州)[川]軍節度使、充中太一宮使、吳興郡開國公、食邑五千五百戶、食實封一千五百戶錢忱,可特授開府(議)[儀]同三司,加食邑五百戶、食實封三百戶。余如故。先是秦、魯國大長公主奏:長子錢忱歷事累朝,自任節鉞,逮今十有七年,慾望優賜推恩。詔:「忱,仁宗之甥,近隨秦、魯國大長公主入覲,理宜疏寵,以慰其母心。令三省、樞密院進擬施行。」故有是命。十二月六日,詔錢端禮除直秘閣,先次除授差遣。續有旨,除職指揮更不施行。以臣僚言:「仰惟陛下敦尊祖睦族之義,昨以秦、魯國大長公主入覲,顧屬籍行時無先者,乃疏疏恩其子忱,進升使弼,位親公(司)[師]。其儀物禮秩固已度越彝章。(又)[今]又以其子端禮為直秘閣,恩寵太過,臣切惑之。端禮未有勞,非所當得。傳之四方,必有譏議。臣嘗聞真宗皇帝謂近臣曰:『皇諸親為族姻求恩,多過有希冀。朕念臣戮力盡瘁,或遠在邊防,久歷歲時,非功狀顯著,未嘗進一資一級。此若盡遂其請,甚紊公道。』陳堯叟等因言:『如秦國長公主為長子求刺史,諸子歲改官,陛下皆寢其奏。中外之人知陛下推公御人,不以親疏為異。』臣又嘗聞神宗皇帝時,知諫院楊繪請易向傳范差遣,以杜外戚僥求。當時執政言:『傳范累守郡有政績,非緣外戚進。』上曰:『得諫官如此言,甚善,可以止異日妄求也。』而況今日艱難之時,所以激勵多士者,職名為重。』臣願陛下深念祖宗成訓,不輕畀付。所有錢端禮直秘閣之命,乞賜追寢,以塞輿議。」故有是命。
十年七月十九日,秦、魯國大長公主奏:「妾恭聞皇太后將還宮闕,欲與男錢忱暫赴行在起居。」從之。
十二年十一月七日,詔:秦、魯國大長公主男錢愷特落階官指揮更不施行。以臣僚札子奏:「陛下敦肺腑之愛,曲徇其欲,然事越舊制,不可為法。錢氏所引,乃潘長卿、粹卿之例,而潘氏有請,緣錢氏啟之於前。今各思及其子,不為不均,若又從而求之,則轉相攀援,寧有窮已。此例復開,後來者何以拒之伏望宸斷於藝祖之訓於:疑誤。,章聖之為,將錢愷落階官指揮亟賜寢罷。自今尚有似此不應陳乞而陳乞者,令臣僚施行。庶幾少塞幸門,以復先朝舊制。」故有是詔。
十五年十一月一日,詔:「秦、魯國賢穆大長公主上遺表,男降授舒州團練使、知閣門事、兼客省四方館事錢愷與敘元官,仍轉行一官。已有官孫四人、曾孫三人,並轉一官;未有官孫四人補宣義郎,曾孫三人並補承奉郎。女夫魏端臣補忠訓郎。愷妻王氏特封感義郡夫人。孫女二人並封恭人。玄孫榮祖補承務郎,孫女夫劉度補保義郎。本宗異姓白身親屬共與文武恩澤各三人。」
二十五年十月三日,少保、瀘川軍節度使、充中太一宮使、榮國公錢忱奏:「契勘大長公主孫女出適白身,例封恭人;女夫有官人轉一官,選人循兩資。今賢穆大長公主幼孫恭人錢氏已出適楊存中長男偰,緣用別恩已封恭人,欲乞將出適恩例,並臣昨自紹興十三年至二十二年四遇大禮合得陳乞封邑兩項恩例,特與加恩郡夫人,楊偰依例與轉行一官。」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