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繪
楊繪
楊繪,北宋官員。少年聰慧,名聞西州。仁宗時,舉進士,任荊南通判、開封推官等,有官聲。公元1068年,神宗即位,召修《起居注》。因觸犯曾公亮,改兼侍讀,辭去。后累官翰林學士,任御史中丞,觸犯王安石,被貶為亳州知州。公元1086年以天章閣待制身份任杭州知州。著有文集八十卷。
楊繪(1032年~1116年),字元素,號先白,謚肅軒,綿竹(今屬四川)人。公元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登進士第,歷官荊南府通判、開封府推官等職,後任翰林學士、御史中丞。晚年棄官南下,來海陽縣官溪都(今榕城區仙橋、梅雲一帶)定居,創槎橋村。楊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並蕃遷潮汕各地。楊繪被潮汕大多楊姓居民尊為始祖。楊繪墓位於仙橋錢崗山西北坡,坐東朝西,是一處宋代古墓。楊氏宗祠位於揭陽市仙橋街道槎橋社區東聯村,建於清初,為三廳式灰、木、石構築廟堂。揭陽市政府於2005年7月公布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將楊繪墓及祠堂列為古墓葬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揭陽市《楊氏族譜》載:“始祖中順大夫公,諱繪,系出古瀛之域,南仕宋,為司諫。”由此點明了揭陽楊氏始祖為宋代的楊繪,曾任司諫中順大夫。同時並記載:“宋始祖中順大夫御史中丞司諫肅軒公:公諱繪,號肅軒,字先白,生於宋仁宗明道元年壬申八月十五日午時,神宗熙寧四年擢御史中丞。疏議王安石新法之非,疏曰:‘老成之人,不可不愛。今舊臣多引疾求去;范鎮年六十有五、呂誨年五十有八、歐陽修年六十有五而致仕;富弼年六十有八而引疾;司馬光、王陶皆五十而求散地。陛下可不深思其故乎?’書奏,王安石聞而惡之:‘與刺史劉摯,俱貶嶺外。’帝不許,詔:‘貶亳州,摯監衡州鹽倉。’徽宗政和六年丙申三月二十四日子時卒,享壽八十有五。”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的《二十五史·宋史》中有楊繪的列傳。其中的記載與《楊氏族譜》中所載吻合無誤,且在該列傳中,楊繪疏議王安石新法之非的疏言,幾乎是一字無差地直錄。據《宋史·楊繪傳》記載:“楊繪進士上第。通判荊南,以集賢校理為開封府推官。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誥,知諫院,后改兼侍讀,未閱月,復知諫院,擢翰林學士。免役法行,罷為侍讀學士,知。歷應天府,杭州,再為翰林學士。因常薦屬吏王永年,坐貶荊南節度副使,數月,分司南京,改提舉太平觀。起知興國軍。元豐初年,復天章閣待制,再知杭州。為文立就,有集八十卷。”楊繪在政治上有起伏,但其“為吏敏強”,“表裡洞達,一出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