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紀
劉成紀
劉成紀,男,1966年生,河南虞城人。武漢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美學專業博士后。現為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學研究所所長,北京師範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華美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美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市美學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教授,澳門科技大學講座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美學史和美學原理研究,主講課程為:美學原理、中國美學史專題等。招收中國美學史和審美文化方向的博士生和碩士生。任現職以來,主編叢書兩套,出版專著14部,發表論文、譯文150餘篇。主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研究計劃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一般項目、後期資助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項目等10餘項。獲教育部等省部級優秀社科成果獎6項,其他8項。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省部級中青年骨幹教師、優秀中青年社科專家、“四個一批”人才等榮譽稱號。
主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研究計劃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項目等十餘項。成果先後獲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獲北京市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獲省部級中青年骨幹教師、優秀中青年社科專家、“四個一批”人才等榮譽稱號,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1、《審美流變論——藝術與生命的新對話》(1996);
2、《慾望的傾向——敘事中的女性及其文化》(1999);
3、《中庸的理想》(2001);
4、《美麗的美學——藝術與生命的再發現》(2001);
5、《物象美學——自然的再發現》(2002);
6、《太初有言》(2004);
7、《青山道場——庄禪與中國詩學精神》(2005);
8、《形而下的不朽——漢代身體美學考論》(2007);
9、《自然美的哲學基礎》(2008);
10、《中原文化與中華民族》(2012)。
《中國精神的傳統基源與現代轉換》,《光明日報》2013.4.24
The agricultural trait of Chinese aesthetics and its manifestation in landscape, Ritsumeikan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2013.3
《中國美學史應該從何處寫起》,《文藝爭鳴》2013年1月號。
《西周禮儀美學的物體系》,《文藝研究》2013年第1期。
《中國春秋時期的建築藝術與建築批評》,《哲學家》2012年12月。
《中國遠古美學研究的若干問題》,《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
《古今之爭:春秋樂論的核心問題》,《求是學刊》2012年第6期。
《美的歷程與真味——劉成紀教授訪談》,《美與時代》2012年第8期。
《殷商刻辭與中國藝術觀念的本源》,《甘肅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
《一種建設性的城市美學》,《河南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
《西周用樂狀況及相關美學問題》,《求是學刊》2011年第5期。
Re-consideration as to the beauty of nature in modern aesthetics, Journal of Asian Arts & Aesthetics, Vol. 4,2011
《城市作為藝術與城市公共藝術》,《中國藝術報》2011年4月11日。
《美的悖論與公共藝術的審美質量》,《中國藝術報》2011年4月18日。
《道性之“真”與形式之“真”——劉成紀教授談中西繪畫》,《美與時代》2011年第1期。
《生態美學的理論危機與再造路徑》,《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世界美學視野下的中國美學》,《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1月23日第1版。
《現代城市公共藝術中美及美學的位置》,《文藝研究》2010年第6期。
《文化遺產之爭與中國史學的觀念變革》,《探索與爭鳴》2010年第9期。
《重構美的形而上學》,《中州學刊》2010年第4期。
《中國美學與農耕文明》,《鄭州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
《“自然的人化”與新中國自然美理論的邏輯進展》,《學術月刊》2009年第7期。
《道禪語言觀及中國詩性精神之誕生》,《求是學刊》2009年第6期。
《多元一體的美學》,《鄭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
《中國古典美學中的物、光、風》,《求是學刊》2008年第5期。
《美育哲學基礎的重建》,《鄭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
《中原文化研究及其重要意義》,《光明日報》2008年2月5日。
《劉成紀訪談》,《中國畫研究》2008年第2期。
《漢代哲學的身體整體觀及對美學的影響》,《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
《重建中國文化的歷史論述》,《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
《關於中原文化研究的三個基本問題》,《鄭州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關於地域文化研究的三個問題》,《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
《中國古典美學中的身體及其映象》,《文藝研究》2007年第4期.
《漢代哲學的天人同構論及其美學意義》,《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
《重新認識中國當代美學中的自然美問題》,《鄭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真理符合論與虛無的發現》,《江蘇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重談中國美學意境之誕生》,《求是學刊》2006年第5期。
《什麼是審美體驗》,《中州學刊》2006年第5期。
《身體美學的一個當代案例》,《中州學刊》2005年第5期。
《生態學時代的新自然美學》,《光明日報》2005年2月8日。
《以中原的眼睛看江南》,《中國文化報》2005年1月27日。
《生態美學與自然美理論的重構》,《東方叢刊》2005年第2期。
《自然美:一個經典範疇的當代價值》,《鄭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美學:要思想還是要知識》,《文藝報》2004年11月25日。
《詩性地理與莊子的哲學發現》,《江蘇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非主流與美學的第三條道路》,《東方叢刊》2003年第4期。
《維柯與中國文化詩學》,《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近年來莊子美學研究述評》,《中國美學年鑒》2003年10月。
《怎樣理解西方美學中的理性》,《泰安學報》2003年第2期。
《非主流與美學的第三條道路》,《東方叢刊》2003年第4期。
《為什麼是物象美學》,《美與時代》2003年第8期。
《生態學視野中的中國當代美學》,《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從實踐、生命到生態--新時期中國美學的理論進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1第3期。
《美學漫談》,《文藝研究》2001年第1期。
《生命美學的超越之路》,《學術月刊》2000年第11期。
《自由主義與20世紀中國美學進程》《求是學刊》2000年第1期。
《時代潮流與美學使命》,《新華文摘》2000年11期。
《90年代感覺主義文化備忘》,《民族藝術》2000年4期。
《瓷音舞影,為美而存》,《東方藝術》2000年第4期。
《丘山之性,林泉之心》,《東方藝術》2000年第6期。
《文化的性幻相》,《書摘》2000年第2期。
《中央之地為渾沌》《江漢論壇》1999年第3期。
《走向散步美學》《人文雜誌》1999年第6期。
《芬蘭美學家索妮婭·塞爾俄瑪》,《美與時代》1999年第12期。
《向美還歸:散步美學對20世紀中國美學的貢獻》,《鄭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6期。
《失美的美學與當代美育的困境》,《文藝美學研究》第三輯。
《宋陳文化與宋陳之學》《社會科學戰線》1998年第5期。
《前衛的根據》,《文藝研究》1998年第1期。
《重新認識歷史與邏輯的統一》,《鄭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90年代審美文化的四種傾向》《美術觀察》1997年第10期。
《心的發現與音樂心理學的重構》,《美學與文藝學研究》1997年12月。
《生命之流與審美之變》,《鄭州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
《新時期美學發展的三大誤區》,《東方藝術》1997年第4期。
《論莊子美學的物象系統》,《中州學刊》1996年第6期。
《隨緣韌游於都市叢林》,《東方藝術》1995年第6期。
《月亮與中國文化》,《東方藝術》1995年第1期。
《藝術家的美學》《美術史論》1995年第1期。
《莊子審美烏托邦述義》,《雲夢學刊》1995年第1期。
《莊子畸人四論》,《鄭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
《心音同形理論與音樂格式塔重建》《文藝研究》1994年第3期。
《20世紀西方荒原精神流變觀》,《鄭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6期。
《蝴蝶與中國文化》,《東方藝術》1994年第3期。
《盧照鄰的病變與文變》《文學遺產》1994年第5期。
《市場經濟下的社會主義文藝》《高校理論戰線》1993年第2期。
《從結體變遷看中國書法的哲學隱匿功能》,《鄭州大學學報》1993年第2期。
《西方現代詩寓言三則》,《開封師專學報》1992年第2期。
《一次震撼靈腑的審美體驗》,《美與時代》1992年第8期。
《衝突與新的綜合》《中國圖書評論》1992年第3期。
《莊子審美遺忘說試論》,《鄭州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拯救與夢想--水滸傳理想主題的文化闡釋》,《鄭州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美醜衝突與現代人的心靈震蕩》,《黃淮學刊》1989年第1期。
《從峰巔到深淵》,《學術百家》1989年第1期。
《論現代人對現代藝術的承受力》,《文藝百家報》1987年8月。
本書在中國歷史上表現出的擴張性,決定了它既被其產生的地域限定,又具有超地域的特徵。或者說,這是一種立於中原又從中原出發的文化。按照司馬遷及歷代史家的一般看法,它的起點在河洛。如《史記·封禪書》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岳各如其方。”這也是當代研究者試圖以河洛指代中原的原因。但從後來《中原文化與中華民族》的擴張態勢看,河洛所涵蓋的地理區域明顯過於狹窄。北魏時期,孝文帝拓跋宏計劃從代郡遷都洛陽時曾言:“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按照這句話提供的序列,“帝宅”被崤山和函谷關限定,“王里”被河洛限定,“中原”則明顯是以前兩者為中心形成的地理區域的進一步展開。
本書包括“自然美的主體基礎”、“自然美的物理根基”、“自然美理論的重建”及“中國古典美學中的物論與美論”四編,作者以中西美學史背景,對自然美的一些基本問題和熱點論題展開了內容豐富而深入的討論,本書立論獨到、論述清晰,文筆暢達,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本書適合於廣大美學、哲學及人文科學研習者、愛好者閱讀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