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本成本
人力資本成本
人力資本成本確認應該在繼承傳統會計原則的基礎上,結合企業人力資本的特點來確定。為了滿足成本管理的需要,規範成本核算行為,保障成本核算信息質量,應遵循以下主要原則:
1)分期核算原則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持續進行的,在時間上具有不問斷性。為了滿足經營決策者定期對人力資本成本信息的需求,需要人為地把連續不斷的經營活動劃分為若干個相等的期間,這種分期應當與企業會計分期原則保持一致,以便正確計算各期企業的經營成果。
2)實際成本計價原則
成本會計中的實際成本計價原則是指各項物質財產應當按取得或購建時的實際成本入賬,並在企業會計報告中也按實際成本反映。人力資本實際成本計價原則可引申為企業的人力資本成本應按照形成人力資本所支付的實際花費或購人人力資本支出來計算和確認,這樣有利於人力資本成本信息的客觀反映,避免成本計算的隨意性。
3)一貫性原則
一貫性原則是指在一個企業內,與人力資本成本核算有關的管理方法一旦確認下來后,不得隨意變更。只有遵循一貫性原則,成本核算資料才具有可比性,否則,隨意調整人力資本成本,會影響成本信息的正確性。
4)重要性原則
是指那些對人力資本成本有重大影響的信息,應作為重點項目獨立反映,對於次要的信息,只要不影響成本確認的真實性,可以簡化或合併反映。
5)有用性原則
有用性原則是指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應講求成本效益,既能滿足管理者對人力資本成本信息資料的需要,又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工作量。
6)堅持中國特色與國際慣例相結合的原則
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決定了我國會計工作的中國特色,同時又要求其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因此,在進行人力資本成本確認時,應結合國情,並適應國際慣例的觀念。
7)循序漸進、逐步完善的原則
由於經驗不足,在建立人力資源會計時,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從統一規劃到組織實施都應循序漸進、逐步完善。
8)先試點后推廣的原則
根據人力資本成本管理自身的特點,應首先選擇一些知識人才密集型企業進行試點,待取得一定的實踐經驗后,再逐步向其他企業進行推廣。
9)充分披露的原則
傳統會計報告既不反映人力資產的價值,也不反映人力資本的價值,因而不能滿足用戶全面了解單位財務狀況以及企業風險的需要,所以,必須重構會計報告體系,將人力資本在企業會計報告中全面、適當、公正地予以揭露和披露。
如何對人力資本進行估價,理論界有以下幾種估價模式:
(1)歷史成本法。
這種理論認為,招聘、僱用、訓練員工和開發員工潛力的費用都要計算成此員工進人企業時的現值,作為此員工的人力資產價值,與其在企業的工作期間進行攤銷。如果員工在預期的工作期限之前終止工作,則與此員工有關的人力資產凈值就要從本期收益中扣除。
(2)重置成本法。
依此理論,企業現有人力資產的價值是其重置價值,包括為了達到現有員工工作能力所需的挑選、招聘、雇傭、訓練、安置、開發的全部費用。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將員工的價值調整到現行市價,因此被認為是"從市場角度考慮使人力資產價值符合其真實價值的最佳途徑"。不過,在實際操作中,確定人力資本確鑿的重置成本是比較困難的。
(3)機會成本法。
在這種模式中,企業內部那些對企業的經營至關重要的人物被看作是"稀缺人才"。企業的主要經營決策者對這些"稀缺人才"進行競爭標價,將中標價格看成此"稀缺人才"能給企業帶來的額外收益,並予以資本化,而那些企業的一般員工則不包括在企業的人力資產內。
(4)非購置商譽法。
這種方法把企業看成一個行業或集團的一部分,把其利潤中超過同行業或關聯企業平均利潤的部分予以資本化,作為非購置商譽,即人力資產的價值。
(5)經濟價值法。
此理論認為,企業員工的報酬是企業價值的一部分,只是內部的轉移。先對企業的價值(包括企業未來收益的現值)進行估價,得到企業的經濟價值,再按一定比例分配給人力資本。這種方法已在西方的某些工作部門得到了應用。
↑ 1.0 1.1 1.2 劉葉雲.《企業人力資本管理問題研究》[M] 第四章 企業人力資本成本管理
本條目在以下條目中被提及 人力資本價格模型
關鍵字 人力資本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