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庄
浮庄
浮庄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原為包公書院,重建於1983年,2000年8月,又進行修建,佔地20餘畝。
因其遠觀如一片柳葉浮於水面之上,又因島上建築類似古代村莊,故名浮庄。浮庄原 為包公書院,重建於1983年,2000年8月,又進行修建,佔地20餘畝。
浮庄是一組由茶樓、曲榭、亭橋等景組成的依水而建的古典園林。站在遠 處看象一片柳葉漂浮在水上,又因島上建築群類似古代的村莊,故名浮庄。在包河公園內,位於一個湖心的小島上,通過一座小橋,來到
浮庄
浮庄
清風閣是1999年為紀念包拯誕辰1000周年,弘揚包公精神,宣傳安徽悠久歷史文化而建造的。清風閣園區佔地33畝,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包公文化旅遊區”東側,東鄰包公墓園,西接包公祠,是一組集紀念、展示、遊覽、休閑為一體的大型仿宋綜合性建築群。清風閣景區主要有功德廣場、清風閣、陳列館區三個部分。
原是包河中一座小島上的一個池塘,它與包河呈丁字形,攔腰橫卧在包河當中。腳印塘長 近20米,寬約8米,頗似巨人留下的一個深深腳印。傳說,包拯幼年在香花墩讀書時,常到此地遊玩。那時島北並沒有“玉帶橋”,有一天,包拯在這裡玩得高興想到對岸去看看,水面雖不寬,但無橋無船,於是,只好猛地向前一跳。由於傳說包拯原為天上文曲星下凡投的胎,所以這一跳便在小島上留下了一個又深又大的腳印,天長日久形成一個小塘,所以人們稱它為“腳印塘”。這個傳說,有點神話色彩,出於合肥老百姓對包拯的敬仰。
浮庄
亭內鑲嵌有一幅長5.4米,寬5米,名為《清風贊》的大型椴木浮雕。浮雕由兩個部分組成,中心為包公浮雕像。背景展示的是包公生平事迹,有《回鄉敬孝》、《審牛舌案》、《陳州放糧》、《彈劾三魁》等片段,兩側分別是《運糧戍邊》和《西辦鹽務》。
展示的是《古廬州市井圖》的古絹彩繪壁畫,它較完整地反映了宋代廬州一片歌舞昇平、市井繁榮的景象。
其尺寸大小與真人一樣。銅像後面,有漢白玉碑,鐫刻著《包兆龍先生銅像記》,為鎮海區人民政府所立。文中記述,包兆龍先生(1895—1982)為宋代包拯二十八世孫,幼時學習經史,愛好文學,長大潛心實業,經營工商、金融,後到香港,轉務海運,得到次子包玉剛襄助,創辦環球航運集團,又熱心於社會公益事業。包兆龍有三子四女:即玉書、玉剛、玉星、愛菊、美菊、素菊、麗泰。1989年秋,包玉剛攜包氏家族一行20餘人來到故居,參加包兆龍銅像揭牌儀式。陪同前來的由省、市、區、鎮各級領導。
浮庄
1987年,還在島上塑了包公28代孫包兆龍的銅像,花木叢中又增加了新的人文景觀。香花墩與浮庄之間還有一小島,名日“腳印島”,傳說是包拯留下腳印。腳印之北有一小橋,狀似此京的玉帶橋,橋上裝有漢白玉雕飾,遊人橋上走,遊船橋下流,別有一番怡人的風情。
浮庄
雖說浮庄的建築不很古老,浮庄所在“香花墩”的歷史卻十分古老,據《廬州府志》記載,此地原為包公書院舊址,是少年包公讀書的地方。“香花墩”是包河中的一個小洲,上面原有一座很小的廟宇,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廬州知府宋鑒見其環境清幽,風景殊美,遂將小廟拆除,改建為包公書院,把洲名也改為香花墩。1539年,御史楊瞻又把包公書院易名為包公祠,就是“包孝肅公祠”。此為祭祀包拯的專祠,“孝肅”二字是包公死後宋仁宗賜給他的謚號,形象地概括了包公的道德文章、為官為人。包公一生鐵面無私、剛正不阿、克勤克儉,與漢代的汲黯,唐代的魏徵,明代的海瑞,並稱為
浮庄
浮庄在包河公園內,是屬於包河公園中的一個景點,與她相鄰的景點有包公墓園、清風閣、包公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