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心

佛教術語

佛教語。指佛菩薩普度無量眾生而應具有的精神。計有四種,即:給眾生歡樂為慈無量心;救眾生於苦難為悲無量心;見眾生離苦得樂而喜,為喜無量心,對眾生無憎無愛,一視同仁,為舍無量心。清 龔自珍《重輯六妙門序》:“昔者大師判八教曰:藏、通別、圓、頓、漸、秘密、不定……自初禪、四禪、四無量心,展轉至於師子奮迅三昧,漸也。”

主要內容


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梵文Caturapramāṇāḥ,佛教四種廣大的利他心。即為令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起的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舍(Upekṣā)四種心,或入慈、悲、喜、舍四種禪觀。又稱四無量、四等心、四等、四梵住、四梵行、無量心解脫。所謂慈無量心,即友愛之心,能與眾生安樂之心。悲無量心,即同情他人的痛苦,救拔眾生脫離苦境。喜無量心,即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歡喜之心。舍無量心,即如上三心亦不執著,又捨棄一切冤親之差別相,而平等對待之。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又平等利一切眾生,故名等心。此四心依四禪定而修之,則得生色界之梵天,故云四梵行。

擴展資料


◎附一︰印順《空之探究》第一章(摘錄)
慈、悲、喜、舍──四無量定,也名無量心解脫,無量心三昧,或名四梵住。四無量遍緣無量有情,所以是‘勝解作意俱生假想起故’。或依定而起慈等觀想,或依慈等觀想而成定。在定法中,這是重要的一組。其中,‘慈為一切功德之母’,慈心是印度文化中最重視的。(中略)
慈是與樂,觀想眾生得到安樂;悲是拔苦,想眾生遠離苦惱;喜是想眾生離苦得樂而心生喜悅;舍是冤親平等,‘一視同仁’。分別的說,這四心的觀行是各不相同的;如綜合起來說,這才是慈心的全貌。本來只是慈心,約義而分為四類,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九說(大正2·209c)︰‘有比丘,修不凈觀斷貪慾,修慈心斷嗔恚,修無常想斷我慢,修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斷覺想’(尋思)。
修習四類觀想,對治四類煩惱,也是《中阿含經》與《增支部》所說。本來只說到修慈,但《中部》《教誡羅睺羅大經》,同樣的修法,卻說修慈,悲,喜,舍,不凈,無常,入出息念──七行,這是將慈行分為慈、悲、喜、舍──四行了。佛法重視慈心在世間德行中崇高價值,所以約義而分別為四心;如觀想成就,就是四無量定。
以慈心為本的四無量心,是適應婆羅門教的。如舍利弗勸老友梵志陀然,修四無量心,命終生梵天中,就因為‘彼諸梵志,長夜愛著梵天’。傳說大善見王本生,也是修四梵住而生梵天中的。所以,依一般經文所說,四無量心是世間定法,是有漏,是俗定。然在佛法初期,慈,悲,喜,舍四定,顯然的曾凈化而提升為解脫道,甘露門;從四無量心也稱為無量心解脫,最上的就是不動心解脫來說,就可以確定初期的意義了。如《雜阿含經》卷二十七說(大正2·197c)︰‘若比丘修習慈心,多修習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與慈俱,修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舍;乃至修習舍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舍。’
經說慈心,是譯者的簡略,實際是慈,悲,喜,舍──四心。所說的‘大果大福利’,或是二果二福利,是阿那含與阿羅漢。或是四果四福利,從須陀洹到阿羅漢。或是七果七福利,是二種阿羅漢與五種阿那含。慈,悲,喜,舍與七覺分俱時而修,能得大果大功德,當然是通於無漏的解脫道。無量心解脫,包含了適應世俗,佛法不共二類。一般聲聞學者,都以為︰四無量心緣廣大無量的眾生,無量是眾多難以數計,是勝解──假想觀,所以是世間定。但‘量’是依局限性而來的,如觀一切眾生而超越限量心,不起自他的分別,就與無我我所的空慧相應。質多羅長者以為︰無量心解脫中最上的,是空於貪、嗔、痴的不動心解脫,空就是無量。這一意義,在大乘所說的‘無緣慈’中,才再度的表達出來。
◎附二︰覺音造·葉均譯《清凈道論》第九〈說梵住品〉(摘錄)
[慈悲喜舍的語義] 就此等慈悲喜舍的語義,先當說愛而為‘慈’,即慈愛之義。或者對友人的態度及關於友誼的行動故名為‘慈’。他人苦時,令諸善人的心震動(同情)為‘悲’;或者拔除殺滅他人之苦為‘悲’。‘喜’──即對所有之人而喜,或自己喜悅,或僅喜悅之意。棄捨‘願彼等無怨’等的(慈等三者的)所作而至於中立的狀態,是‘舍’的意思。
[慈悲喜舍的相、味、現起、足處、成就、失敗] 次於(慈悲喜舍的)相等,先說‘慈’以維持有情的利益行相為相。取來有情的利益為味(作用),惱害的調伏為現起(現狀),見有情的可愛為足處(近因),嗔恚的止息為(慈的)成就,產生愛著為(慈的)失敗。
‘悲’以拔除有情之苦的行相為相,不堪忍他人之苦為味,不害為現起,見為苦所迫者的無所依怙為足處,害的止息為(悲的)成就,生憂則為(悲的)失敗。
‘喜’──以喜悅為相,無嫉為味,不樂的破壞為現起,見有情的成功為足處,不樂的止息是它的成就,發生(世俗的)笑則為它的失敗。
‘舍’──對有情而維持其中立的態度為相,以平等而視有情為味,嗔恨與愛著的止息為現起,‘諸有情的業為自己的所有,他們隨業力而成幸福,或解脫痛苦,或既得的成功而不退失’──如是見業為所有為足處,嗔恚與愛著的止息是它的成就,發生了世俗的無智的舍是它的失敗。
[修四梵住的目的] 獲得毗缽舍那之樂及有的成就(善趣)為此等四梵住的共同目的;破除嗔恚等為(四梵住的)不共(各別)的目的。即破除嗔恚為慈的目的,其餘的(悲喜舍)以破除害、不樂及貪為目的。亦即所謂︰‘朋友,嗔恚的出離,即慈心解脫……。朋友,害的出離,即悲心解脫……。朋友,不樂的出離,即喜心解脫……。朋友,貪的出離,即舍心解脫。’
[四梵住之敵] 於此(四梵住)中各各有近與遠二種敵。即︰‘慈梵住’,(1)以貪為近敵,因其性質(與慈)同類故,好像行近其人的仇敵相似。那(貪)是很容易得有機會侵襲的,所以應該好生保護於慈。(2)嗔恚是遠敵,(與慈的)性質不同故,好像一人之敵藏於深山裡面相似。是故當以無恐怖(於嗔恚)而行慈。若人行慈而同時起嗔怒是不可能的。
‘悲梵住’,(1)‘未得願望的、好樂的、愛的、悅意的、適意的與世間品質相應的眼所識之色,而憶念其未得(而起憂),或者憶念過去已得的而今已成過去消滅及變易的而起憂,此等憂名為世俗的憂。’像此等所說的世俗的憂為(悲梵住的)近敵,因見失敗(與悲)同類故。(2)害是遠敵,(與悲的)性質不同故。是故當以無恐怖而行悲憫。若行悲憫而同時以手等去加害是不可能的。
‘喜梵住’,(1)‘所得願望的、好樂的、愛的、悅意的、適意的與世間品質相應的眼所識之色,憶念其所得(而起喜),或者憶念過去已得的而今已成過去消滅及變易的而起喜,此等喜名為世俗的喜。’像此等所說的世俗的喜為(喜梵住的)近敵,因見成功為同類故。(2)不樂是遠敵,(與喜的)性質不同故。是故當無恐怖而修喜。若修喜而同時對諸邊遠的住處或對(止觀等)殊勝的善法而抱不滿是不可能的。
‘舍梵住’,(1)‘愚者、痴者、凡夫、未能制勝(煩惱)者、未勝異熟者、不見(惡法的)過患者無聞的凡夫,以眼見色而起舍,這樣的舍,是不能超越於色的,故名為世俗的舍。’像這樣所說的世俗的、無智的舍是(舍梵住的)近敵,因為不能辨別過失與功德而視同類故。(2)貪與嗔是遠敵,因性質不同故。是故當無恐怖而行舍。若行舍而同時貪求及嗔害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