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行

寒食行

《寒食行》是隋唐詩人韓翃所作的一首詩。

作品賞析


文學鑒賞

按時俗寒食不能舉火,但王侯貴族之家有皇帝賜來的蠟燭,用很強烈的對比來諷刺統治階層的特權,卻含而不露,只寫“傳蠟燭”的事實。詩的起句非常形象和有概括力。

名人點評

漢劉向《別錄》有“寒食蹋蹴”的記述,與介之推死事無關;晉陸翽《鄴中記》、《後漢書·周舉傳》等始附會為介之推事。寒食日有在春、在冬、在夏諸說,惟在春之說為後世所沿襲。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唐韓翃《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元仙村人《春日田園雜興》詩:“村村寒食近,插柳遍檐牙。”清吳蘭修黃竹子傳》:“臨行,﹝竹子﹞執生手曰:‘此歸又罹虎口!若得了儂業債,則寒食梨花,求麥飯一盂、紙錢一束,上真娘墓一弔;薄命人死無恨耳!’”又,有的地區亦稱清明為寒食。
張煌言《舟次清明拈得青字》詩:“欲隱尚違慚介子,年年寒食卧江汀。”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清明》:“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煙節。古人最重之,今人不為節,但兒童戴柳祭掃墳塋而已。”
郁達夫《釣台的春晝》:“繞了一個大彎,趕到故鄉,卻正好還在清明寒食的節前。”參閱《太平御覽》卷三十、宋洪邁《容齋三筆·介推寒食》、清袁枚,《隨園隨筆·寒食不必清明》。

作者簡介


王建(765年—835年),字仲初,許州潁川(今河南省許昌市)人,唐朝大臣、詩人。
出身寒微,貧困潦倒。大曆年間,考中進士,一度從軍。中年入仕,歷任昭應縣丞、太府寺丞、秘書郎、太常寺丞,累遷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唐文宗大和四年,去世,時年六十六歲。
王建擅於樂府詩,與張籍齊名,世稱“張王樂府”。詩作題材廣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氣息濃厚,思想深刻。善於選擇有典型意義的人、事和環境加以藝術概括,集中形象反映現實,揭露社會矛盾。多用比興、白描、對比等手法,常在結尾以重筆突出主題。體裁多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語言通俗凝練,富有民歌謠諺色彩。作品《田家行》《水夫謠》《羽林行》《射虎行》《古從軍》《十五夜望月》《渡遼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善於“宮詞”,為研究唐代宮廷提供重要材料。今存有《王建詩集》《王建詩》《王司馬集》等本及《宮詞》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