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佛學院

一所地方性的中級佛學院

九華山,古屬陵陽山區,號九子山。唐天寶年間,大詩人李白“曾由金陵上秋浦,更九子山名為九華”(《貴池縣誌》,清光緒重修本)。清人王琦考證,李白於天寶十三年(754)冬,應友人韋權輿、高霽的邀請,聚會於九子山西麓的夏侯廻家,互相吟唱,其“妙有二分氣,靈山開九華”,佳名傑句成了九華山的“定名篇”。天寶十四年,李白贈青陽友人韋仲堪“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詩句,又是一曲膾炙人口、名揚千古的九華絕唱。

簡介


九華山佛學院
九華山佛學院
是一所地方性的中級佛學院,院刊為《甘露》,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院名,九華山佛教協會會長仁德法師創辦併兼任院長。現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教務長的聖輝法師曾任首屆業務副院長。現任副院長是果卓法師、寬容法師。於1990年4月籌備,9月6日舉行第一屆開學典禮。趙朴初亦前來參加。開辦后,佛學院即迅速發展成為海內外大德教徒推崇、讚揚的僧伽教育基地。
辦院宗旨:紹隆佛種,續佛慧命。
學僧來源:根據“講質高不求數雜”的精神,已招收數屆學僧。學僧來源以本省為主,兼招外省。招生條件為信仰堅定、五官端正、六根具足的18一20歲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僧人。
學制:兩年。四個學期共開設佛學常識、六祖壇經、八宗概要、金剛經、楞嚴經、戒律學等20多門課程。
辦院方式:“學修一體化、學院叢林化”。不放暑假,結夏安居、半月誦戒、早晚兩堂功課、過堂坐禪。
畢業去向:已畢業數屆學僧,有的留院、留山,有的則由中國佛教協會分配到全國其他寺廟或回原籍寺廟等。

歷史悠久


九華山佛學院
九華山佛學院
早在1898年,華嚴學者月霞在九華山翠峰寺創辦“華嚴大學”;1919年初,在東崖寺方丈容虛倡議下,成立了“江南九華佛學院”,開設課程有:佛學概論、賢首學、小乘佛學概論、佛教宗派源流、攝論以及國文、英文、文章作法、算術、歷史、地理、自然、音樂、藝術、體育等,歷時17年。1985年,九華山佛教協會舉辦僧伽培訓班,學制一年,面向全省各地寺廟招生,經考試擇優錄取。學生畢業后大都回原地從事寺院管理工作。現九華山佛學院是在九華山僧伽培訓班基礎上,於1990年7月創辦,院址選在甘露寺。開設正科班一個、佛學研究班一個,並不定期地為全國各地舉辦寺院執事培訓班,傳授古漢語、哲學、醫學、寫作、英語、書法、梵貝等基礎課和佛學概論、八宗概要、戒律、遺教三論、地藏經、三論賢義、佛教史等佛學理論課。截止1999年7月,共培養學生250多名,寺院執事近50名。
明清以來,九華山各大叢林經常開壇講經,對僧徒進行佛法教育。講經說法者既有本山高僧,也有禮請來的外地名僧。較有影響的講經活動有:明未四高僧之一智旭於1637~1638年在芙蓉閣登壇演說《華嚴經》,並參講《地藏菩薩本願經》;清朝國師玉琳、高僧興斧、寶恆先後到九華開壇講經,一時宗風大振;現、當代名僧普貫、了願、大願等講經也頗有影響,尤其是1981年、1986年香港寶蓮寺聖一法師、1986年四川昭覺寺清定法師演講《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十輪經》,歷時月余,聽眾數百人,影響深遠。

外出參學


九華山佛學院
九華山佛學院
一是僧尼個人自發外出雲遊,參訪名山道場,請教各地得道高僧,以開闊眼界,提高佛學修養;二是佛教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派僧尼到外地佛學院學習,提高其佛學和思想水平,造就佛學研究和寺院管理骨幹。
九華山佛學院
九華山佛學院
九華山佛學院辦學九年來,在院長仁德法師、首任副院長聖輝法師的具體指導下,始終堅持“教書育人、學修並重、戒定慧並舉”的教學方針,實行嚴格的上殿、過堂、半月布薩誦戒制度,夏季進行“結夏安居”並不定期組織集體拜山、誦經等活動,經加強提高學的自身建設與素質,使“學修一體化、學僧生活叢林化”得到了充分體現。在短短的時間裡,樹立了良好的道風和學風,辦出了自己的特色,倍受國內外佛教界的注目和讚賞。九華山佛學院已畢業四屆學僧和兩期全國寺院執事進修班,共二百餘人。畢業的學僧中,有的在全國各大寺廟中擔任當家、監院等重要執事,有的已是各級佛協的中堅,也有的成為佛學院的骨幹,及時緩解了佛教界僧才奇缺的狀況,為佛教教育事業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目前,佛學院第五屆學僧已到第三學期。佛學院自培師資,幾年來已初見成效,現在擁有十幾位品學兼優的青年法師執教和管理後勤工作,雖然他們都很年輕,但吃苦耐勞、鍥而不捨的拼搏精神是他們的特色,相信他們會成為佛教事業中興的一支生力軍。同時學院還聘請了不少佛學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定期來院講學。學院另創辦了《甘露》雜誌,它不僅是學僧學修的園地和佛學院研究的論壇,更是九華山佛學院對外開放的窗口。
九華山佛學院院訓:“誓作地藏真子,願為南山孤臣”。學院秉承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精神,來承擔起“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的歷史使命。

辦院方式


學修一體化、學院叢林化”。不放暑假,結夏安居、半月誦戒、早晚兩堂功課、過堂坐禪

學院院訓


"誓作地藏真子,願為南山孤臣"。
九華山佛學院的建築特點和佛教地位
佛學院俯瞰圖
佛學院俯瞰圖
建築特點:寺內有3個天井、上百個外窗,屋面為硬山兩落水或四落水,而大殿為歇山頂。
佛教地位:甘露寺為清末建築,全國重點寺廟,九華山古“四大叢林”之一。九華山佛學院現設於此。
九華山古“四大叢林”之一。位於九華山北半山腰上。此地山水環繞,茂林修竹,遮天蔽日。清康熙六年(1667),玉琳國師奉旨到九華山進香,行至此地,見風景奇秀,乃說:“此處築蘭若,必代有高僧”。
伏虎寺(即東岩寺)和尚洞安據此建議募緣集資建寺,動工之日,滿山林木翠竹盡掛甘露,佛經以“甘露”為諸天不死之葯,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又以“甘露法門”譬喻為“最上之法”,因此,洞安和尚遂兼取祥瑞和經義取名甘露寺。
寺因山勢而建,殿宇五層,皆金色琉璃瓦頂。萬綠叢中,紅柱金光隱約,頗富詩情畫意。寺旁有“定心石”,傳說地藏和尚曾趺坐石上入定,蛇來不驚魂,女誘心不動。

中國大陸佛學院


成立時間:1956
地址:北京市宣武區法源寺前街七號
主辦單位:中國佛教協會
歷任負責人:院長:喜饒嘉措(1956-1966),法尊法師(1980),趙朴初
宗旨:培養僧伽佛學研究人才、佛學專業教學人才、國際佛學交流人才和佛教高級管理人才
人才培養: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
成立時間:1987
地址:北京市德外黃寺大街11號
主管單位:國家宗教事務局
歷任負責人:院長:十世、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副院長:赤耐、卻西、那倉、曹自強
宗旨:培養中國藏傳佛教人才
人才培養:培養畢業生229人,多為轉世活佛。
學術成果,多種專著。
九華山佛學院
成立時間:1990
地址:安徽省池州地區青陽縣九華山甘露寺
主管單位:安徽省宗教局
主辦單位:九華山佛教協會
歷任負責人:院長:仁德法師,副院長:聖輝法師,果卓法師
普陀山佛學院
成立時間:1988
地址:浙江省普陀山福泉禪林
主管單位:舟山市宗教局
主辦單位:舟山佛教協會
歷任負責人:院長:妙善法師,教務長:圓真法師(1988-1991)、介如法師(1991-1993),惟航法師
人才培養:設預科二班,正科二班,天台研究班一個。
福建省佛學院
成立時間:1983
地址:福建省莆田廣化寺
歷任負責人:院長:普雨法師(1983-1984),妙湛法師(1984-1995),學誠法師
人才培養:設基礎、預科、大專三個班級
廣東省嶺東佛學院
成立時間:1933
地址:廣東省潮州市開元路50號
歷任院長:太虛大師(1933-1935),定然法師(1991-)
人才培養:學制兩年
四川尼眾佛學院
成立時間:1984
地址:成都市南郊石羊場鐵像寺
院長:隆蓮法師
四川藏語佛學院
成立時間:1984
地址:四川省甘孜縣斯俄鄉
院長:喜饒俄熱活佛
上海佛學院
成立時間:1983
地址:上海安遠路170號
是中級佛學院,學制三年
湖南省佛學院
成立時間:1999
地址: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山麓山寺(男眾部)、開福寺(女眾部)
院長:聖輝法師
學制二年
青海省藏語佛學院
成立時間:1985
地址:青海省海東地區湟中縣塔爾寺
學制三年
戒幢佛學研究所
成立時間:1996年
院長:濟群法師
學制: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