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法師
仁德法師
仁德法師仁德法師(1926-2001)俗名李德海,江蘇泰縣人。曾任安徽省佛教協會會長,九華山佛教協會會長。1939年在江蘇泰縣泰蔚寺出家,1940年起,先後在江蘇泰縣隆重昌庵、泰州復興庵、青龍庵參學。1948年在南京武台山、江西雲居山等地參學。1957年後,住九華山九子岩。1962年後,任九華山佛教協會副秘書長、副會長、會長。1986年10月,榮任祇園寺方丈,這是該寺由世襲制改為選賢制后的第一位方丈。他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2001年8月23日8時22分,仁德法師在九華山祇園寺退居寮安詳示寂。
![仁德法師](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5/m15f15d632f06003a1854c150b041c097.jpg)
仁德法師
為了精研佛法,向更高層次邁進,1955年9月,仁德法師離開高旻寺,前往終南山修學,后又去江西真如寺參修。1957年9月到安徽九華山參拜地藏菩薩,由此開始了他皈依佛教以來最輝煌的篇章,佛教名山九華山也掀開了新的一頁。
![仁德法師](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d/mdd8522ca2fa669ea5614e60878642770.jpg)
仁德法師
仁德法師在九華山佛教聖地勤研佛理,刻苦修行40餘年,心中時時升起對地藏菩薩精神的恭敬,特別是在他年邁體弱、身患重病的情況下,仍身體力行為九華山佛教名山增輝。
![仁德法師](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9/m299fb26c4d0e12fa449461b195ed1621.jpg)
仁德法師
仁德法師曾任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安徽省佛教協會會長、九華山佛學院院長等職。2001年8月23日在九華山圓寂,享年75歲。
2006年由居士錢雯出資,馬鞍山市雕塑院院長,雕塑家唐亞明雕塑的青銅仁德雕像在九華山佛教學院落成,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聖輝揭幕開光。
![仁德法師](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1/7/m177f2e9787778a5b46b47ece573d4020.jpg)
仁德法師
20世紀50年代末,仁德法師入住九華山後山華嚴禪寺,過著亦農亦禪的生活,任憑風雲變幻,守本分而安歲月,憑天理以度春秋。這一時期,常誦《阿彌陀經》、《地藏菩薩本願經》、《無常經》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等,慕地藏宗風,循菩薩蹤跡,立下“誓作地藏真子,願為南山孤臣”的悲心宏願。1967年仁德法師叩開園寺大門,向宏瑞老和尚學習醫道,並獲得真傳——捶治千錘膏,行醫看病,方便度人。宏瑞老和尚訓勉:“人活在娑婆世界上要多做善事,多做好事,以改變自己的業力。”仁德法師認為,人的願力比業力還大,願力能改變業力。賴此願力,仁德法師懸壺濟世,利益百姓,深得當地群眾的敬重和愛戴。
1962年九華山佛教協會成立,仁德法師在第一次佛教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副秘書長,1965年在第二屆僧尼代表會議上當選為副會長兼秘書長。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時期,九華山佛教協會停止活動。 1979年,九華山佛教第三屆僧尼代表會議召開,仁德法師再次當選為副會長,1984年在第四屆僧尼代表會議上當選為九華山佛教協會會長,同年在安徽省佛教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安徽省佛教協會會長。
進入90年代,仁德法師順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推進了九華山佛教事業的發展。今天,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翻開了歷史上最壯觀的一頁,向世人展示了“蓮花佛國”的莊嚴、神聖和輝煌。仁德法師以他莊嚴地藏菩薩道場的身體力行,報答了國土恩、眾生恩。
![仁德法師](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6/mc651a46b5a925fd8d1644714ac924631.jpg)
仁德法師
他要求弟子必須在政治上熱愛祖國,要有堅定的信仰,只有愛國愛教,才可能成為合格僧才。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讓封閉已久的國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崇洋心理在一部分青年人中一時形成風氣,當時佛教界也出現了佛教中心東移的談論。1986年冬仁德法師出訪日本歸來,沒有顧得上回方丈室,徑自來到九華山僧伽培訓班,向青年學僧們介紹訪日觀感。他告誡弟子“我們一定要堅持自己的佛教特色,佛教的根在中國。中國有那麼多的名山祖庭,中國歷史上出現過那麼多的大德高僧,這是中國佛教長盛不衰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中國佛教能繼續沿著人間凈土的方向不斷前進的信心所在。”愛國之心、愛教之情溢於言表,他的激情感染著每一位聽眾,影響彌深。
仁德法師少小出家。他認為出家乃大丈夫所為, “出家,不是消極,而是積極。要以出世之心做入世的事業。”他說:“佛法不離世間法,若離世間法,恰如求兔角,這就是要求大家不要脫離實際,要立足現實,為建設人間凈土,建設我們的國家多做貢獻。”仁德法師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在他的領導下,多次舉行大型和平祈禱法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祈禱世界和平。他組織佛教徒憤怒聲討美國轟炸中國駐南使館的野蠻行徑,他也組織佛教徒熱烈慶祝香港、澳門回歸和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慶典,1999年他還抱病出席了建黨80周年紀念大會,表現了一位佛教大德對黨和國家事業的關注與忠誠。在新千年到來之際,他在九華山組織了大型世紀撞鐘活動,激發大家的愛國熱情,向21世紀勇猛精進。仁德法師常說:“沒有社會主義祖國,沒有改革開放,沒有黨的宗教政策,就沒有中國佛教的今天”。
仁德法師十分重視僧才的培養。早在1984年,在他剛剛擔任九華山佛教協會會長的時候,即已著手考慮青年僧才的培養教育問題了。他認為未來佛教事業的發展關鍵在培養僧才。在這一思想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於1985年5月在園寺舉辦了“安徽省九華山僧伽培訓班”。其教育方針是:教學育人,學修並重。提高學僧思想道德修養,以及對佛教文化的研討興趣和知識水平,培養立足佛門、關心和擁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佛教人才。 1986年10月第一期僧伽培訓班24名學僧結業。外界對這期培訓班的評價是:“九華山新時期僧伽教育的搖籃”,“給全省乃至全國的宗教工作帶了個好頭”。
![仁德法師](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1/m71449d25e24cc448db84b568aac4ac22.jpg)
仁德法師
“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這是仁德法師常說的一句話,他認為弘法利生是大乘佛教的精髓,出家人當以此為職志。“覺性本常寂,心性法界同,如緣弘聖教,正法永昌隆。”這是仁德法師於2001年1月2日傳法道源等一行六人時說的話,也是他最後一次傳法。他一再教導傳法弟子要堅發菩提心,愛國愛教,以戒為師才能荷擔如來家業,才能弘揚正法,臨濟法脈才能燈火相傳,代代相續。
在仁德法師的主持下,恢復了傳統的地藏廟會活動。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九華山佛教界都要舉行“地藏法會”,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守地藏肉身塔。仁德法師還應邀出席了韓國“地藏法師國際學術會議”。改革開放以後,仁德法師親自創辦了九華山化城寺佛教歷史文物館,並於1996年9月至1997年7月在韓國漢城、大邱和慶州佛國寺成功舉辦了九華山佛教文物展。1997年5月應新加坡居士林林長李木源的邀請,仁德法師率九華山佛學院書畫展赴新參展,受到了新加坡佛教界和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同年11月,仁德法師代表安徽省佛教協會和省對外友協向韓國贈送金地藏銅像,並在慶州佛國寺出席銅像安置儀式,為安徽對韓的民間外交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仁德法師](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c/mcc51cc8ad2a1577af5041d5c01e48281.jpg)
仁德法師
仁德法師關心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積極開展同台灣、香港、澳門和海外華人華僑佛教界的友好交流與聯繫,擁護“一國兩制”方針,堅決反對“台獨”。1999 年7月,當李登輝逆世界和平之潮流,悖中華民族統一之意志,公然鼓吹“兩國論”時,仁德法師和全省佛教界予以強烈譴責,並舉行大型和平祈禱法會,祈願祖國實現和平統一大業。
![仁德法師](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8/m08f203a587cb70d82b54872f2bce2cd0.jpg)
仁德法師
仁德法師生活儉樸,衣只二身土黃長衫一薄一厚,分冬夏二用,一身杏黃長衫,只是開會或接待貴賓時才穿,食只一碗白飯,一碟鹹菜,白菜或豆腐,兩樣菜,住只一丈見方,是謂丈室。居士虔誠的供養金,往往是接過來,馬上就開了大銅像發票,自己不亂花一分錢。他一生苦修,戒行過人。仁德法師願心未了,便撒手西去,但他的悲心宏願將永存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