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革命
新技術革命
從20世紀40年代末起,開始了以電子計算機、原子能、航天空間技術為標誌的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這場新科技革命發源於美國,爾後迅速擴展到西歐、日本、大洋洲和世界其他地區,涉及到科學技術各個重要領域和國民經濟的一切重要部門。
從70年代初開始,又出現了以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新型材料技術為標誌的新技術革命。
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是在20世紀自然科學理論最新突破的基礎上產生的。
新技術革命的產生和迅速發展有著多方面的背景,首先,現代生產迅速發展的需要,以及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多方面需要,是現代高新技術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動力。
其次,自然科學的巨大成就為現代高新技術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再次,戰爭和國家間的對抗,是刺激高新技術產生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並列入21世紀重點研究開發的高新技術領域,包括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
(1)信息技術主要指信息的獲取、傳遞、處理等技術,包括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網路技術等。在新技術革命中,信息技術處於核心和先導地位。
(2)生物技術是應用現代生物科學及某些工程原理,將生物本身的某些功能應用於其他技術領域,生產供人類利用的產品的技術體系。現代生物技術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和蛋白質工程。生物技術被認為是有可能改變人類未來的最重大的高新技術之一。
(3)新材料技術主要研究新型材料的合成。新材料技術在高新技術中處於關鍵地位,高新技術的發展緊密地依賴於新材料的發展。
(4)新能源技術主要進行新能源的研究和開發,從多方面探尋發展新能源的途徑。目前正在研究開發的新能源主要有核能(原子能)、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能、氫能等。
(5)空間技術又稱航天技術,通常指人類研究進入外層空間、開發和利用空間資源的一項綜合性工程技術,主要包括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站、太空梭、載人航天等內容。空間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和基礎工業的高度集成,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
(6)海洋技術包括進行海洋調查和科學研究、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空間利用,涉及到許多學科和技術領域,主要包括:海底石油和天然氣開發技術、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海水淡化技術、海洋能發電技術等方面。
基本特徵
關於新的科學技術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規律,到目前為止還難以作出全面的概括。但是,可以看出這一新科學技術革命本身有以下幾個基本趨勢:
科學技術發展的綜合化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學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時,出現了高度綜合的趨勢。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互相滲透、互相融合,出現了如列寧所說的“自然科學奔向社會科學的強大潮流”(《列寧全集》第20卷189頁),如激光技術、電子計算機科學、遙感技術等已經滲透到考古、勘探的領域,探明古代地下遺址和地下寶藏的準確位置和容量。此外,由於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互相滲透,也產生了一些新興學科,如數學、電子計算機應用於經濟領域,出現了技術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等。二是多學科互相交叉,形成了綜合性科學。諸如環境科學、能源科學、海洋科學、材料科學等。這些科學涉及的面很廣,以海洋科學為例,涉及到氣象、水文、地質、物理、化學、生物等等。由於交叉科學的產生,這一次新技術革命也不是單項的技術革命,而是一個新的技術革命群。三是兩門學科交叉,形成了邊緣科學。諸如生物物理、地球物理、量子化學、量子生物學等。這些邊緣學科的迅速發展,對解決經濟和社會中的重大課題越來越發揮著重要作用。正如恩格斯所預見的:“在分子科學和原子科學的接觸點上,物理學家和化學家都承認自己沒有能力,然而正就應當在這點上期待最大的成果。”(恩格斯《自然辨證法》第247頁)。事實證明,許多生物、化學現象,由於與物理學結合,用物理學的理論觀點得到了準確的解釋,因而使物理、化學和生物等的基礎理論開始出現統一的趨勢。
科學技術發展的高速化
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發展,可以說是“一日千里”、“日新月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科學技術的新發現和新發明的數量增加極快。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科學情報系統”(UNISIST)統計,科學知識每年的增長率,60年代以來從9.5%增長到10.6%;到80年代每年增長率已達到12.5%。據資料介紹,現在全世界每年發表的科技論文大約500萬篇,就是說平均每天發表的論文(包括新知識論文)已達1.3—1.4萬篇;登記的發明創造專利每年超過30萬件,平均每天有800—900件專利問世,每一分鐘就有一種新書出版。從新技術革命八大技術領域中電子技術的發展來看,據美國《電子科學》雜誌介紹,1981年10月至1982年9月一年間,世界上就在電子技術領域作出了39項重大成果,以年工作日為300天計算,即平均每7.7天就有一項電子技術發明,如果把其它七個科學技術領域的理論與技術的發現和創造計算在內,我們面臨的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速度,即不可能用年、月、日來計算,而將以時、分、秒來計算。二是科學技術的新發現和新發明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周期大大縮短。比如從電磁理論的建立到電動機的使用,經過65年,從原子核裂變理論的建立到製造出原子彈只經過了6年,晶體管3年,激光不到一年。三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引起的設備和產品更新率也大大加快。據資料介紹,大約每一年左右,就有50%的設備和產品被更新。其中電子設備和產品更新換代更快,比如電子計算機,在20世紀40年代初製成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到現在不足33年時間就經歷了五代。
科學技術發展的計量化
所謂科學技術計量化,是指數學方法進入到自然科學以至社會科學各門學科的研究領域,特別是被卓有成效地應用於一向被人認為與數學無關的領域,帶來了整個科學技術的進一步數學化、形式化和公理化,使數學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踐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科學—技術—生產”一體化
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大量的新興技術應用於生產,使生產科學化。因此,這一次新的科學技術革命與前兩次相比,特點更加明顯:從體力的解放到腦力的解放;從單項技術革命發展到了多項技術和綜合技術的革命;從利用第一自然資源為主發展到了創造第二資源為主;從征服地球發展到了征服海洋和宇宙空間。因此,有人說這是一次歷史性的偉大的革命。
整個社會
新技術革命對社會影響是多方面的,如信息技術對改變整個人類社會的面貌起了重要的作用。計算機網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將整個世界變成了地球村。又如,新材料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將加速社會發展的進程;生物技術的進展,使人類獲得了主動創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創造力。
世界經濟
新技術革命對經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新技術革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新技術革命通過對社會生產力各要素的變革,充分體現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另一方面,新技術革命使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新技術革命推動了傳統產業部門的改造,使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迅速崛起,並且推動了第三產業迅速發展。
人類生活
新技術革命不僅帶來了人類生活方式的現代化,還引發了人的觀念和思維方式的更新。新技術革命為人類生活提供了先進而高質量的物質條件。新技術革命的成果還對人類的傳統觀念帶來巨大的衝擊,對人類的未來觀和傳統的倫理觀提出了新的挑戰。與此同時,人們的思維方式的改變、視野的拓寬使人類更加重視創造性思維,富於創新精神。
關於新技術革命給未來社會和經濟帶來的變革,許多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未來學家都有不同的論述。早在1973年,貝爾寫的《后工業化社會的到來》一書中,首先概括了后工業社會(即工業社會步入信息社會)有五大特徵:
(1)大多數勞動力以從事農業和創造業為主轉向以服務業為主;
(2)從事專業和技術的工作人員將在職業結構中佔主導地位,科學家、工程師構成了關鍵性集團或心臟;
(3)理論知識成為社會的戰略資源,大學、科研機構和智力機關是未來社會的中軸結構;
(4)未來的技術發展是有計劃、有節制的,技術價值占重要地位;
(5)制定各項政策都有賴於智力技術。
1980年托夫勒出版的《第三次浪潮》,指出人類已經經歷了兩次巨大變革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歷時數千年的農業革命,人類從原始的漁獵時代進入以農業為基礎的社會;第二次浪潮是工業文明的興起,至今已有300年,現在人類正面臨著第三次浪潮的衝擊,這是人類生活中爆炸性事件,在微電子學、生物學、空間科學、海洋學、資訊理論、控制論等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新工業群——信息電子工業、生物技術工業、宇航工業、海洋工業,將取代傳統的工業——鋼鐵、石油、汽車、鐵路等的地位。新工業的發展,將使經濟結構、社會結構、人類生活方式等發生巨大變化。1982年奈斯比特發表了《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方向》一書,從十個方面指出了美國社會的發展趨勢。其中最主要的有三大趨勢:一是從工業社會轉向信息社會;二是從集中轉向分散;三是從國家經濟轉向世界經濟。但是,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新的科技革命給未來社會帶來的變革有三大特徵,即信息化、分散化、知識化。按照他們的解釋,所謂“信息化”,就是社會信息化,或稱為“信息社會”。意思就是說知識和信息量增長的特別迅速,通稱“知識爆炸”、“信息爆炸”;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主要靠知識和信息,它成為最重要的“工業”;從事知識生產和信息業的人員越來越多。所謂“分散化”,就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由於電子計算機、控制論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形式趨向分散。指導生產的工廠規模變小,人們可以在家裡從事小型生產、設計、辦公和接受教育等,家庭成了多種智力活動的園地。所謂“知識化”,是指在新的技術密集的企業中,工人也應該是知識分子。“知識的生產”、智力的開發與擴充,都將成為決定生產力、競爭力以及經濟增長速度的關鍵因素。
雖然表述的方式不同,動機各異,概括也不一定科學,但其共同點都指出了以微電子技術為主導的新技術已經或將要取得歷史性的重大突破,正在應用於社會生產的過程中和生活領域,引起或即將引起社會、經濟和生活的巨大變化。其結果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產業結構的變化
以新技術群為基礎的新興產業群,即被西方一些學者稱之為“朝陽工業”(電子工業、生物技術工業、宇航工業、海洋工業、新材料與新能源工業)的產業部門,將成為社會的經濟支柱。如電子工業,80年代以後將成為先導工業、戰略工業。目前,世界上電子計算機裝機總量已經達到1億多台,用途3萬餘種。據1981年統計,美國電子工業產值為1138億美元,預計到1991年產值將增至6000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大的產業之一。又如生物工程,它將成為潛在的全新產業,美國現在已有一百多家以生物工程為軸心的專業企業,預計到本世紀末,生物工程產品將達到160餘項,產值達4000億美元;蘇聯決定在今後幾年發展生物工業比其它工業快4倍。日本也把它列為本世紀的全新產業之一。與此同時,宇航、海洋也將分別形成新的產業。電子技術與空間技術及其計劃相結合,即可在太空建立實驗室、工廠和城市,開展實驗、採集礦物、能源和製造儀器等。在海洋,進一步發展石油、漁業、運輸業,還將形成海洋發電站、深海採礦業和發展海洋旅遊業。特別是光纖通訊要有個大發展,80年代末將成為主要信息傳輸的手段,其通訊量將比電訊量大10億倍。在美國這些新的產業部門,將迅速取代傳統工業,即“夕陽工業”(鋼鐵、石油、汽車、鐵路等)。尤其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把工業社會轉向為信息社會。據了解,目前,美國密西西比三角州就有300家電台,為農戶提供各種信息;蘇聯已建立了5000個自動化信息系統,組織全國的經濟生產和生活。如日本在查詢世界各地市場行情時,只需要5秒到1分鐘;查詢和調用國內10000個重點企業的資料數據,只需3—5分鐘,等等。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產生的信息,都會飛速地傳遍全球,偌大的一個地球果真成了一個“小小環球”。那時,信息將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大多數人將從農業、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尤其是信息業。據統計,美國目前的農業人口為5%,到1990年將進一步減少到3%,在過去的十年中,製造業工人數已下降1.6%,而服務業人數則上升了55.3%。說明多數人是從事知識、服務和信息工作,可謂社會的信息化。
勞動方式與內容的變化
隨著知識密集型的“朝陽工業”取代勞動密集型的“夕陽工業”,人們的勞動方式主要的不是靠增加能源、資源的消耗和延長勞動時間、強化體力勞動來提高勞動生產率,而是靠人的智力,利用新技術使生產自動化、現代化,隨著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減輕人的腦力勞動來提高勞動生產率。據統計,在本世紀初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只有5%—20%是靠科學技術的進步取得的,而現在已有60%—80%靠科學和技術取得。在高技術工業部門,工人的勞動技能不是以體力為基礎,而是以知識和智力為基礎,勞動的內容也將是在生產過程中去控制、監督、調節生產過程中的各種關係,發揮機器人的作用。據國外新聞界預測:在本世紀末,專業和技術人員應在職業結構中佔有主導地位,比例也將大幅度增高。科學家、工程師成為了技術決策的“心臟”,大學、科研和智力機關成為社會的中軸,工廠從勞動密集型轉向知識密集型,整個社會知識生產將成為首要的“工業”。可謂出現了社會的知識化。
生產布局和生活方式的變化
隨著社會的信息化和工廠、企業辦公室的自動化,工廠、企業出現小型化和分散化。據美國估計,50年代美國小型企業每年增加不到10萬家,現在每年增加60餘萬家,小型靈活,採用先進技術,富有生命力。居民的住處也往小城鎮和農村轉移。據奈斯比特統計:70年代散居到小城鎮和農村去的人口增長率比大城市快15.5%,現在已有42%的人口居住在小城鎮和農村。由於通訊技術的發展和微型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家庭的生活方式將發生巨大變化。家用電腦、視聽電話、電子報、“智能汽車”等電子新產品將應用於家庭生活。在家庭可辦公,有人預測在15年內美國就不會再有辦公室;通過收集、處理、傳遞信息安排家庭生活、文化教育、社會交際。使家庭辦公信息化,勞動電腦化,教育手段電子化。整個社會的生產、工作、生活,從相對集中轉向相對分散,可謂分散化。
社會的開放化
由於新技術革命席捲全球,各國的經濟、科學、技術和教育的發展,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具有開放性,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在經濟、科學、技術、教育等方面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制約性、依賴性顯著增強。橫向開拓,向外開放已成為發展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的共同趨勢。
新技術革命的結果
新技術革命將使資本主義的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因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與資本的對立依然存在,各國、各企業之間爭奪新興工業的市場競爭必將進一步加劇,企業之間的互相排斥、吞併不會停止。因此,會使資本世界更加動蕩。而社會主義將在新技術革命的進程中,把握時機,充分利用科學和技術的偉大力量,進行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使人類走向文明的新時代。
以上對於新的科學技術特徵及其對社會的影響作了概括描述。從這些趨勢中給人們以啟示,那就是未來的社會要求每一個成員都要有知識、技術,因而要不斷地學習和不斷地進行知識與技術的更新。教育應該適應這種客觀形勢的要求,主動承擔這方面的艱巨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