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
2013年上映的直播特別節目
《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是中國中央電視台2013年7月18日至7月28日大型直播特別節目。央視“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直播報道團隊,經過近10天的努力,在野生動物出沒的東非大草原完成了直播系統搭建、通訊及衛星線路測試。央視非洲分台包括英文主播在內的十餘名工作人員也都參與了前方現場報道。此次大遷徙的第一個直播點設在了坦尚尼亞與肯亞兩國交界的沙河沿線,這也是野生動物進入肯亞的第一站。
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
動物在特定的季節踏上遷徙的旅途,它們必須在特定的時間出發才能順利完成使命。在路途中,上演著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場景:狂野、驚險和悲壯、殘忍的瞬間被演繹得淋漓盡致;在大遷徙中,盡顯最原始的生命生存密碼。東非陸地上,二百萬遷徙大軍,三千公里的生命歷程,東非大草原上最壯觀的生命奇觀。在海洋中,長達4800公里的艱難跋涉路上,大麻哈魚洄遊路上遭遇強敵熊的阻擊,數億隻紅蟹的遷徙之路。天空中,神秘的夜之行者蝙蝠的大規模遷徙活動,美麗帝王蝶的生命之旅,信天翁的跨洋之路,鳥類們同樣展開了一場未知且驚險的生命歷程。
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
央視新聞頻道(CCTV-13)
網路直播:中國網路電視台(CNTV)
郭崇立:中國前駐肯亞大使、現外交部檔案館館長。
蔣志剛: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0年,擔任野化華南虎再引入地考察組組長,完成了《野化華南虎再引入項目侯選地點考察報告》,推動了華南虎恢復工程的實施。2011年和2012年,分別擔任了“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區調整”、“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調整”專家組組長,主持了野外考察和論證。2006年,被國家環保總局等七部委聯合授予“全國自然保護區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生存的智慧和生命的意志
角馬的遷徙活動,要經過兩個國家的領土,坦尚尼亞和肯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大草原應該算是角馬的故鄉,因為全年四分之三的時間,它們都會生活在這片廣袤草原上。只有每年的7月至10月間,才會逐步遷徙到肯亞的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
角馬群一年四季都在不斷的遷徙中,它們遷徙的大概路線,恰好與兩個國家自然保護區的邊界基本重合,距離約3000公里,並且年復一年的在非洲大草原上作順時針運動。
每年的12月至次年5月,它們會跟隨塞倫蓋蒂大草原的雨季進程,從南向北行進;雨季后的草原,沿途都是數百平方公里的茵茵綠草;半年時間裡,角馬群逐步沿著邊界向南推進,一邊享受充足的水源和食物,一邊在這段時間生兒育女繁育後代,這是他們一年中最快活的時光。然而隨著6月的來臨,酷熱的驕陽開始暴晒著塞倫蓋蒂草原,沃野逐漸成了荒原,角馬們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生存危機。
而此時,北部肯亞境內的馬賽馬拉卻正是連綿的雨季,東面印度洋的季候風和暴雨帶來的充足水源和食物,讓這裡成了整個東非草原此時水草豐美的“伊甸園”。為了尋找一塊可以供它們維持基本生存的草場,角馬群只得日夜兼程,躲避眾多天敵的襲擾,每天行進40多公里,跨越危機四伏的西部草原和兇險的馬拉河,朝著北方肯亞肥沃的草地進發。
然而,面積只有塞倫蓋蒂約十分之一的馬賽馬拉,很難維持幾百萬頭角馬3個月的生活,等到沿途的青草被啃食殆盡后,尋找新的草場又迫在眉睫。於是,在11月坦尚尼亞短雨季來臨前,角馬們又開始離開馬賽馬拉,向南遷徙折返,重回塞倫蓋蒂草原,再次展開一個新的遷徙循環和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