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津鎮

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轄鎮

義津鎮,隸屬於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位於樅陽縣西北部,距縣城30公里。北依麒麟鎮,南接雨壇鎮,東連浮山,西南濱臨菜子湖與桐城市隔湖相望,人民政府駐地老牛集。

歷史沿革


義津,宋朝時名白楊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系樅陽縣三大古鎮之一,境內有吐秀山、將軍山、玉屏山。尚存名勝古迹有:明末姚康伯墓、史可法詞石碑,桐城派文學家姚鼐、同治進士桐城中學創始人吳汝綸墓等。
義津鎮1961年設義津公社,1984年改鄉。1987年撤鄉建鎮。1992年牛集鄉併入。面積71.1平方公里,人口4.1萬。桐(城)樅陽)公路穿境。轄義津、吐秀、增展、義西、義東、北聖、龍王、鯉魚、高塘、玉屏、五里拐、義軍、牛集、姚王、迎龍、豐樂、朱公、阮畈、高庄、日升20個村委會。工業有特種軸承廠、電腦紀錄紙廠、新型建材廠、棉紡廠、特種紙廠、地毯廠等。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山芋。境內有桐城派文學家姚鼐墓。
義津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鎮,曾經繁榮一時的姚王集是中國四大牛市之一。隨著義小公路的通車,義津新鎮區將成為樅桐路、義小路和義十路三條縣內重要交通幹線的交匯之地,區位優勢非常突出。從2004年底開始,義津鎮緊緊依託省建苑規劃設計院編製的新集鎮規劃,投入400萬餘元,加快以新鎮區為中心的華美、朱公、牛集、塔橋四個特色經濟區域的基礎設施建設。

行政區劃


根據相關政府網站資料顯示,義津鎮轄13個行政村,2個街道,601個村民組,4.1萬。全鎮總面積100.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6490畝,水面積6.1萬畝,可開發水面4.5萬畝。

經濟


2005年鄉鎮合併以來,義津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牢牢把握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抓住“加快發展,富民強鎮”這一主題,搶抓機遇,迎難而上,頑強拼搏,紮實苦幹,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可喜成績。

國民經濟

2006年,全鎮實現工業增加值3500萬元,農業增加值1.2億元,財政收入327.2萬元,勞務輸出近1.2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2834元。

農業經濟

義津鎮水果種植
義津鎮水果種植
2006年全鎮糧食總產量49268噸,油籽總產2060噸。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39570萬元。水產、畜禽養殖等開發性農業逐漸成為支柱產業,傳統農業正逐步走向市場。2006年,全鎮水產品產量達4505噸,總產值4250萬元。生豬出欄和存欄分別為25500頭和15700頭。
通過成功實施種植養殖補貼、農村合作醫療等各項改革,群眾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明顯提高。2006年,全鎮共發放貸款7600萬元,各項存款餘額7420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上年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875萬元。

民營經濟

義津鎮在穩固農業基礎地位的同時,積極鼓勵扶持民營企業的發展。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形成,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大力發展民營企業作為振興義津經濟的突破口來抓。抓典型引路,抓市場培育,著力培植大戶,把發展民營經濟與農業產業化結合起來。因地制宜,重點發展畜牧、水產、紡織、農副產品加工業。華美服飾、家國牧業、豐禾生態養殖、義津畜禽養殖、萬興新型建材、牛集養雞廠等一批民營企業已嶄露頭角,逐步顯現了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2006年,全鎮產業化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達3.9億元。家國牧業、豐禾生態被評為省、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財貿

2006年,義津鎮本級財政收入共完成327.2萬元,占年初預算數的212.47%,比上年同期增長214.1萬元,增幅達189%。實現當年收支平衡並略有結餘,消化歷年與縣結算赤字96.12萬元。2006年度,全鎮經濟發展動態指數和靜態指數雙列全縣第一位。

招商引資

義津鎮領導視察農村
義津鎮領導視察農村
義津鎮黨委政府始終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發展鎮域經濟的頭等大事來抓,廣泛捕捉招商信息,著力拓寬招商渠道,強化責任措施,優化招商環境。結合義津實際,圍繞輕工紡織、農業綜合開發等優勢資源,依託工業功能區、新集鎮平台,充分利用紡織、種養殖、農副產品加工、房地產開發等支柱產業實行招商。在進一步擴大華美、家國等原有項目生產規模的基礎上,成功引進天瑞實業、萬興建材、義津加油站、義津商城等外來項目。兩年引進資金近2億元,大大增強了鎮域經濟的發展後勁。

功能區建設

義津鎮黨委政府從提高服務質量,優化投資環境入手,不斷加快工業功能區建設步伐。充分利用樅桐路橫穿鎮境的區位優勢,集中人力和財力投入,加快土地徵收和平整工作,投入資金200餘萬元,徵收土地近200畝。與此同時,積極利用土地置換政策,置換土地150畝,盤活存量國有土地80畝,極大地增強了鄉鎮功能區建設的發展後勁。

文化


地方特產

吊瓜屬綠色食品,其長大后的鮮果,焙乾加工后製成中藥原料。常用於治療痰熱咳,心胸悶痛,心絞痛等疾病,其成熟籽以炒制食品為主,其籽粒飽滿、肉肥,具有豐富的脂肪和蛋白質,是食用瓜籽的佳品,具有獨特醫療保健作用。
水蜜桃
水蜜桃
水蜜桃營養豐富:肉甜汁多,含豐富鐵質,能增加人體血紅蛋白數量,古人相傳常吃桃子能“益顏色”,原因可能在此。桃子的貢獻,除了桃肉能養血美顏,當中的桃仁還有活血化瘀、平喘止咳的作用。中醫有一條藥方,名為五仁湯,能潤腸通便、活血通,成分正是桃仁、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和杏仁,對於大便燥結,肝熱血瘀和閉經之人特別有幫助。需要注意的是,桃仁能活血,經量過多或行經期間不宜食用。桃樹流出來的樹膠也是一味妙藥,既能強壯滋補,又能調節血糖水平。
香米又名香禾米、香稻,西漢時已有種植。香大米是稻穀的一種,這種稻穀長在田裡就有一股香氣,抽穗揚花期香味尤烈。碾出的香米雪白滾圓,做成飯香味四溢。其“濃香”之謎,經專家研究揭曉,除品種原因外,系產地土壤及地下水含鋅、錳、鑭、鈦、釩、鈷、鍶等微量元素所致,異地則不得。柏林香米性平,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被譽為“糧中珍品”。唐代曾被列為貢米

社會


基礎設施建設

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增強發展後勁,義津鎮注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工程27.4公里,完成義津至錢橋十字路、義津至浮山岔路水泥路面澆築工程。義津至小缸窖公路工程,土路基即將建成通車,初步形成以義津新鎮區為中心的放射狀公路網。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2007年鎮黨委政府組織實施了義津鎮總體規劃修編,並已通過市縣專家組評審。
該規劃確立了以義津新鎮區為義津鎮政治、經濟、文化、商貿、居住中心,同時圍繞該中心,大力推進四個民營經濟集中區建設,即:華美紡織集中區、朱公功能區(楊灣工業集中區)、牛集傳統加工業集中區、塔橋循環經濟區。新鎮區完成商住樓面積10320平方米,興建下水管道1.5公里。

社會事業

義津鎮幹部交流會
義津鎮幹部交流會
義津鎮存在的最大困難和問題是教育資源的配置不夠合理。隨著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工不斷增加,義津鎮在校生數急劇減少。據統計,學生數在150人以下的小學就多達11所,而教師隊伍依然要安門個教育學班配置,不僅造成了教育資源的浪費,也致使義務教育保障經費難以集中使用,收效不大。同時,由於學生數的不同,導致學校之間的經費收入差距過大,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義津鎮進一步推進校網布局調整工作。
隨著行政村區劃的調整,加上村村通水泥路工程的完工,小學校網布局調整的力度可以再大一點,以200人以上為規模,按區域合理設置學校將是可行的方案。改革按學生數撥付義務教育保障經費的辦法。可以實行按規定標準撥付與統籌使用相結合,在保障學校工作正常運轉的前提下,實行統籌兼顧的方法可以解決經費比例不平衡的問題。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全鎮現有初級中學3所,完小18所,幼兒園2所,教職工372人。為了合理實施學校布局調整,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2006年拆並完小3所。幾年來,注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注重改善辦學條件,教學質量始終保持在全縣先進行列。計劃生育工作,通過嚴格實行包保捆綁責任制,不斷強化基礎工作,實現了升類進位。初級衛生保健和農村合作醫療穩步推進,全鎮參合人數40598人,參合率達80%。土地管理和村鎮建設工作取得較大成績,對村莊布點進行了合理規劃。民政優撫、養老保險、廣播電視、安全生產、國防建設、環境保護等各項事業均取得長足發展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