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河鎮

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轄鎮

淅河鎮,隸屬於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位於曾都區的東部,西接隨州市城區,距市區8公里,版圖面積279.81平方千米(2017年),管轄人口133623人(2017年)。

1949年為淅河區,1958年改先鋒公社,1975年改淅河公社,1987年建鎮。

2016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0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17.05%;農民人均收入15258元,同比2015年增長10.79%;地方一般預算收入8717萬元,比上年增長16.24%。隨州經濟綜合實力十強鄉鎮排名第三的好成績。2019年10月,淅河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歷史沿革


1949年為淅河區,1958年改先鋒公社,1975年改淅河公社,1987年建鎮。1997年,面積201.5平方千米,人口10萬,轄李家店、邵家崗、汪家沖、高橋、塗家橋、沙河廟、金家屯、蔣家寨、平堰寨、東花園、燕子灣、李家寨、華家灣、東王家灣、魏崗、楊家灣、馬家灣、沙畈、老孫家灣、包家鋪、魏家二灣、劉家土城、劉包子灣、樊家沖、大廟、聞家井、魏家老灣、廟灣、陳畈、樓不灣、六合寨、龍咀、馬壋、沿河、周家沖、嚴家山、碑家崗、羅家井、高家灘、桃園寨、馬家鋪、楊家畈、梁家畈、孫家畈、方家台、聶家咀、費家屯、余家畈、向家畈、光化鋪、廟感鋪、曹家台、方台、紅燈、曹家窪、黃河口、水滸廟57個村委會和老街、雲龍街、東門口3個居委會。
2004年,面積194.7平方千米,人口104469人,轄4個居委會、33個村委會:桃園寨、羅井、沿河街、二棉、余家畈、向家畈、光化鋪、黃河口、水滸廟、沙畈、土城、大廟、樊家沖、聞家井、劉包子灣、廟灣、陳畈、樓子灣、馬壋、周家沖、碑家崗、李家寨、王家灣、魏崗、馬家灣、老孫家灣、李家店、高橋、沙河廟、金屯、蔣家寨、花園、燕子灣、聶家咀、費家屯、魏家灣、青春。
2005年,撤銷大堰坡鄉,劃歸淅河鎮管轄,轄5個居委會、39個村委會:雲龍街、東門口、老街、二棉、大堰坡、余家畈、橋頭、光化、虹橋、幸福、土城、大廟、樊家沖、興建、陳畈、樓子灣、兩仙山、東星、碑家崗、先覺廟、陽光、魏崗、人民橋、老孫家灣、高崗、梨園、沙河、金屯、蔣家寨、東花園、聶家咀、費家屯、魏家畈、青春、長嶺、白龍港、趙家咀、府君山、新店、雙堰、青龍店、永青、獨山、挑水河。
原大堰坡鄉位於隨州市東南部,距城區22千米。1975年以前分屬洛陽公社、淅河公社管轄,1975年改長嶺公社,1980年改大堰坡公社,1987年置鄉。1997年,面積74平方千米,人口1.7萬,轄趙家咀、王家畈、白龍港、太宿山、新店、雙堰、青龍店、楊樹河、清水寺、永豐園、大堰坡、楊家沖、獨山、挑水、長嶺、張咀、高廟17個村委會。2004年,面積81平方千米,人口19362人,轄1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大堰坡、長嶺、白龍港、趙家咀、府君山、新店、雙堰、青龍店、永青、楊家沖、獨山、挑水河,鄉政府駐大堰坡。2005年撤銷併入淅河鎮。
2006年淅河鎮43個村、4個居委會、一個社區、版圖面積279.81平方千米(2017年)。2007年元月機構變動,將原東城所轄六個村,兩個場(廠)合併到淅河。
淅河鎮
淅河鎮

行政區劃


2007年元月全鎮共有56個村(居)委會,共有658個村民小組,33281戶,114個支部,黨員3968人,人口133623人(2017年)。面積279.81平方千米(2017年),轄李家店、邵家崗、汪家沖、高橋、塗家橋、沙河廟、金家屯、蔣家寨、平堰寨、東花園、燕子灣、李家寨、華家灣、東王家灣、魏崗、楊家灣、馬家灣、沙畈、老孫家灣、包家鋪、魏家二灣、劉家土城、劉包子灣、、樊家沖、大廟、聞家井、魏家老灣、廟灣、陳畈、樓子灣、六合寨、龍咀、馬壋、沿河、周家沖、嚴家山、碑家崗、羅家井、高家灘、桃園寨、馬家鋪、楊家畈、梁家畈、孫家畈、方家台、聶家咀、費家屯、余家畈、向家畈、光化鋪、廟感鋪、曹家台、方台、紅燈、曹家窪、黃河口、水滸廟57個村委會和老街、雲龍街、東門口3個居委會。是糧棉生產基地和工業鎮。
名稱電話區號行政區劃代碼
東門口街居委會0722421302100001
雲龍街居委會0722421302100002
老街居委會0722421302100003
二棉社區0722421302100004
大堰坡居委會0722421302100005
余家畈村0722421302100200
橋頭村0722421302100201
光化村0722421302100202
虹橋村0722421302100203
幸福村0722421302100204
魏家畈村0722421302100205
土城村0722421302100206
大廟村0722421302100207
樊家沖村0722421302100208
興建村0722421302100209
陽光村0722421302100210
人民橋村0722421302100211
陳畈村0722421302100212
樓子灣村0722421302100213
兩仙山村0722421302100214
東星村0722421302100215
碑家崗村0722421302100216
先覺廟村0722421302100217
魏崗村0722421302100218
老孫家灣村0722421302100219
梨園村0722421302100220
東花園村0722421302100221
高崗村0722421302100222
沙河村0722421302100223
金屯村0722421302100224
蔣家寨村0722421302100225
青春村0722421302100226
聶家咀村0722421302100227
費家屯村0722421302100228
長嶺村0722421302100229
白龍港村0722421302100230
趙家咀村0722421302100231
府君山村0722421302100232
新店村0722421302100233
雙堰村0722421302100234
青龍店村0722421302100235
永青村0722421302100236
獨山村0722421302100237
挑水河村0722421302100238
孫畈村0722421302100239
方台村0722421302100240
老灣村0722421302100241
邵崗村0722421302100242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淅河鎮位於曾都區東部,東連廣水市,西接隨州市城區,北與萬店鎮接壤,南與洛陽鎮何店府河鎮相毗鄰,漢丹鐵路,316國道、府河河道橫穿中央。
淅河鎮
淅河鎮
淅河鎮通訊快捷,光纖電纜,聯通移動,程式控制電話,網路信息連接海內外。電力充足,擁有11萬伏、22萬伏雙線路高壓輸電變電站,總容量6350KVA,用供電保證率100%。

水文

水源充沛,漂河、府河繞鎮區而流,鎮內擁有蓄水量2億多立方米的先覺廟、馬鞍山兩座大、中型水庫和通過凈化處理日供水能力3萬噸的自來水廠。

地形地貌

地域平坦,沿316國道有3平方公里開闊的黃金地段有待開發。突出歷史文化名域的神韻與風采,追求現代開放城市的氣魄與胸懷來改造和妝扮自己的家園。
淅河鎮農耕
淅河鎮農耕

文化


文物古迹

歷史與文物
據考古發掘表明,在距今5000年至6000年前,已有一支遠古人類在隨州生息勞作。1957年6月,湖北省文管會文物調查組在距隨州市淅河鎮區約5公里的山地採集到一件石英岩打制的石器。經專家鑒定,確認這件石器是舊石器。這是湖北乃至長江流域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的遺物。隨州境內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和文物十分豐富。據不完全統計,已發現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50餘處,新石器時代文物3000件。其中,較著名的有淅河西花園遺址和三里崗冷皮埡遺址。
淅河西花園遺址距隨州城約20公里,遺址分上下二層。下層因潛入水面以下,未能大規模發掘,從出土少部分遺物來看,已證實其文化內涵與中原地區仰韶文化類似。上層為屈家嶺文化層。在這一層中發掘房基5座,皆由紅燒土塊堆積而成,木骨泥牆,茅草蓋頂。還發現大量稻穀殼、窖穴、成人墓葬、兒童瓮棺葬及當時人們使用的石刀、石鏟、石斧、石錛等生產工具和彩陶壺、杯、缽、豆、碗、罐、鼎、盆、鍋、甑、空心陶器、玉珠等大量生活用具和工藝品。三里崗冷皮埡遺址距隨州城西南約40公里。遺址中不僅出土了磨製石斧、石刀、石鐮、石箭鏃等石器,而且出土了夾砂陶、泥質灰陶及泥質磨光黑陶等陶器,尢其以彩繪蛋殼黑陶最為典型,還發現了大量含稻穀殼的紅繞土塊。經專家分析鑒定,其文化內涵包括屈家嶺文化和中原地區龍山文化這兩種文化遺存。

特產美食

鄉鎮特產
隨州市淅河鎮淅河鎮物產豐富。礦產資源有金、銀、銅、鐵、鈾、鋁、鉛、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鉀長石、花崗石、磷礦石、稀土和石棉數百種,其中重晶石儲量豐富,質量居全國之冠、儲量居全省之首。隨州素有“鄂北糧倉”之稱,建有優質大米、優質麥、優質棉、優質茶、菜牛、瘦肉型豬、蜂蜜、食用菌八大商品生產基地;銀杏、蜈蚣、蜂蜜、中藥材、柞蠶等名列全國榜首;銀杏、香菇、茶葉、葛根等聞名海內外。
紅梅李
紅梅李是隨州開發的新特產,列為全市多種經營的龍頭產品。該品種屬桃李嫁接后的優良品種,產量高、品味純甘甜可口,頗受群眾歡迎。開始在隨西雙河鎮試種成功,後來推廣到全市。年產神農李18000噸,市場銷路看好。計劃以尚市鎮為中心的10個鄉鎮擴大種植面積6700公頃,形成穩產高產的神農李高產帶。
蜜棗
隨州盛產大棗,個大肉豐,形體均勻,賽過秤砣,故稱秤砣棗。集中產地在安居、新街、厲山、尚市、唐鎮、萬福店等地,年產1800噸。該棗炙制的蜜棗,色黃似金,又名金黃蜜棗。體肥肉厚,甜如甘飴、沙酥爽口,營養豐富。湖北十大名產之一,明清為皇帝貢品。全市年產蜜棗755噸,現為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譽。
香菇
香姑是隨州主要出口創匯產品。隨州香姑以個勻、肉厚、桿粗短、發頭大的特色而聞名中外。隨西南大洪山區和隨東北桐柏山區為主要產地,80%以上的農戶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分散種養。年產香姑3000噸,其中“編鐘牌”香姑2000噸,獲國家優質產品一等獎。三里崗香姑市場是中南地區較大的香姑集散中心,年成交額近億元,有力的促進了隨州香姑生產。
茶葉
隨州有著種植茶葉的悠久歷史,茶葉產量大,質量好,目前已形成以洪山、何店、草店為中心的多個茶葉基地,所產茶葉多次榮獲省優、部優稱號,是湖北省茶葉主產區之一。其中最著名的當數車雲山毛尖。車雲毛尖是我國傳統名茶,產於隨州市淅河鎮淅河鎮北部車雲山。車雲山茶葉,歷史悠久,早在清代光緒三十二年,從六安引種栽培,經茶農精工細制,創造出外形緊細圓直,鋒豪顯露;內質香高味醇,甜涼生津,色澤嫩綠,湯清葉綠的佳品毛尖。在1915年曾參加巴拿馬國際博覽會賽展。常飲此茶,能促進血液循環,恢復疲勞,解油膩、利尿、助消化,可以提神,醒酒、解毒,對高壓,動脈硬化,都有一定的療效。解放后,此茶已作為全國名茶之一,載入了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名茶》。
銀杏
又名白果,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植物學家常把銀杏與恐龍相提並論,並有植物界的大熊貓之稱。銀杏屬於乾果類,在諸多的乾果中,銀杏的經濟價值排名第三。白果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食用和藥用。食用白果,養生延年。白果的藥用主要體現在醫藥、農藥和獸葯3個方面。隨州銀杏產業以中國藍田集團為依託,已初具規模。隨州萬和鎮有許多千年銀杏,是世界三大銀杏部落之一。
葛根
野生葛根素有“亞洲人蔘”之美譽,1998年衛生部將其列為既是藥品又是食品的天然植物。經科學檢測,葛根富含豐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葛根素、黃酮素、澱粉、異黃酮成分、葛根甙類、三萜類、生物鹼及其他活性成分等多種營養成分及鈣、鐵、銅等10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本草綱目》《神農本草經》、《華佗遺書》、《中華藥典》、《藥王全書》、《傳世藏書》等中醫經典中都有詳細介紹。葛根澱粉曾是貢品,有食用、藥用、特殊工業用三方面的用途,葛根和葛葉所含的黃酮有多種確切的保健作用,其臨床應用顯示出速效和高效的難得特色。葛粉不但有獨特誘人的風味,其口感和食療價值也是上乘。
隨州市淅河鎮淅河鎮曾都區洪山雞是本省的優良地方名特品種之一,原產於曾都區洪山鎮,現分佈洪山、長崗、三里崗、涢陽、環潭等地。在體型上,分為“黃嘴、黃毛、黃腳、垂尾”和“黃嘴、黃毛、黃腳、翹尾”兩個類型,由於具備黃嘴、黃毛、黃腳、翹尾兩個類型,由於具備黃嘴、黃毛、黃腳的特點,所以又稱“三黃雞”。在香港市場十分走俏。“三黃雞”之所以深受港澳市場歡迎,是由於它外貌美觀,品質優良,皮嫩肉細,湯鮮味美,別具一格,僅香港市場,每年需“三黃雞”150萬至200萬隻。為此,1973年,國務院以三十三號文件指定,隨州“三黃雞”為中國“名貴雞”。

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淅河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